冬至作文

2022-05-17 冬至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冬至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至作文 篇1

  在冬至时节,写给逝去的母亲。

  ——题记

  冬至来临的时候,天气一天天冷了起来。我心也渐渐冷了行起来。行走在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下,石楠树上挂着彩色的果实,香樟树郁郁葱葱,梅花含苞待放,心应该是远离荒漠的,可却被莫名其妙的悲哀荒凉侵扰着,难过着,心也越加荒凉。

  今生已经有多偶然,哪怕是至亲母女。缘分可遇不可求,哪怕是父母和子女。真正的怀念,是在失去之后。当懂得亲情弥足珍贵的时候,早已经没有没有了。在梦中相见母亲,在幽幽的找寻中醒来,我会想是否有来生。假如有来生,但愿有缘相遇见到母亲,哪怕让我看见您幸福平安,不像今生那么辛苦,不再英年早逝。

  我知道,严冬来临的时候,春天不远了。

  那条和母亲一起走过的小河早已经不在了。如果在,这个季节,河边麦田里应该有不多的荠菜,闲暇时可以采摘回家,那可真是美味。不久河畔的鸣蛙就会在耳旁,还有从水边草丛里提起了的成串的蛙卵,还有被我惊扰的蝌蚪群,还有田埂上的野生报春……

  还记得那个水还很凉的黄昏,我不怕水凉铣足而濯,脸上的和头发上欲甩未落的水珠,被母亲的责怪。只可惜那时的我装不下那淡淡的暮色,如果当时就能把它化成墨滴,晕一种结局,也许在这寒冷的冬夜,就是岁月留给我的温暖,是我对明天对春天的期盼。可是,那已经留在记忆的面孔,只在远方相互注视。

  春暖花开的时候,那微笑又像往常一样,随黄昏随天地暗去了,剩下的依旧是无穷无尽的念想。

  季节轮回,人生怎么轮回呢?亲情怎样轮回呢?

冬至作文 篇2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我用无比欢快的语气念完上面这一段话,忧伤还来不及在我脑子里出现。

  我看窗外,一排排光秃的法国梧桐在阳光中变的不真实起来。

  孤单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有些时候人们说自己很孤单,很忧郁,只是因为喜欢那种感觉罢了,不是真的。至少我就是其中之一。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在忽然之间什么都没有”…在过去的五个小时里,我一直在听这首歌,并且发呆、沉默,歌声在一次一次的轮回,没有一个音的改变,我的思维也没有任何改变。这时时间仿佛停滞不前,凝固了。张小娴说:“我们最大的第三者是时间”,只是脑子里忽然想到的一句话,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我来说。

  “你最心爱的吉他现在在我的房间,你最想写的那首歌至今没有出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朴实无华,但意义深远。在霍艳的书上偶然发现,新里一顿,然后刻在了脑子里。霍艳这个女孩和我有几分相似,我自恋的认为。

  七七将在冬至这天晚上一夜长大,我等待着我们的成人礼。

  去年的冬至仿佛就在昨天,转眼另一个冬至又悄悄地到来了。就像许多诗句里面说的.那样: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耳。了解冬至由来,感受冬至气息,体味生活的幸福。

冬至作文 篇3

  为了更好的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增长知识,同时也为期末复习减压,在家委会的倡导,老师的支持下,三年级十班利用12月20日周末时间组织了一次“迎冬至,包饺子”的活动。

  周六一早,大家都大包小包按照事先的分组分工,带来了包饺子、煮饺子的工具、材料,孩子们兴奋的欢蹦乱跳,妈妈们摆好锅碗瓢盆开始揉面、活馅儿,爸爸们帮着擀皮、烧水……利用家长们包饺子的时间,孙晨翔爸爸还通过图文、视频,给同学们介绍了冬至的成因、由来、古今习俗和各地冬至美食。同学们知道了冬至为什么白天最短,了解了传统冬至风俗,还见识了古人有趣的画九、写九文化。

  当看到最后大大的饺子图片时,孩子们已经急不可耐了,家长就带领同学们分组进行包饺子比赛:同学们看了家长的演示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动手能力,包出了形态各异的饺子,看着自己展示的作品,大家就更馋了。这时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大家吹着热气争先品尝,还不时点评“这个胡萝卜的好吃”“白菜的也不错”“还是香菇的香啊”……结果爸爸们煮饺子的速度都赶不上孩子们吃的快了。

  屋外冬日暖阳,屋内饺子飘香,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20xx级十班的大家庭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交流,孩子们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增进了友谊,也增添了快乐的记忆。

冬至作文 篇4

  冬至到了。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湖南人过冬至,会杀鸡宰猪,把肉阴干,称为冬至肉。俗话说“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

  杭州人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鱼头鱼尾,放在米缸里过一夜,第二天再拿出来吃,称为“安乐菜”,常州人则吃一种隔夜的热豆腐,有句话说“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块热豆腐”。相传,在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补冬的配药多为中药的“十全”或“八珍”。“十全”包括人(运动会加油稿)参、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地黄、川芎、芍药、桂枝、甘草等。“八珍”则少了“十全”当中的黄芪、桂枝两味。在我生活的建德,冬至又称为“过小年”,人们往往会买些好菜,邀上亲朋好友,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特别是在农村,家家户户杀猪,把猪肉腌起来,做成腊肉。在民间,除了冬至的食品,人们还要烧馄饨、做纸钱,把这些东西拿来祭祖。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想起了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看来,我明天得多穿些衣服了。

冬至作文 篇5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可你们知道冬至的意义是什么?有人会说吃饺子,害怕冻坏了耳朵,如果这么回答那么你就错了。其实冬至是纪念一位伟大的医师——张仲景。但今年的冬至我们过的非常有意义。

  下午第一节课铃刚打,杨老师才上了1,2分钟,同学们就已经按奈不住了,有的在凳子晃来晃去,有的手里拿着玩具在玩,有的同学交头接耳的聊天。但为了能使活动顺利举行,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听老师讲。终于讲完了,“好了,大家排队去卫生间洗手,洗完就可以直接去活动室了。”杨老师叮嘱道。“耶!”同学们兴奋的叫道。

  第一个精彩大环节,就是我们的重头戏——包饺子。我们是第一组,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包更多好看又有创意的饺子。我们组的同学尽情发挥想象,我一边包一边提醒大家说:大家好好包尽量包出有新意的饺子,在劳动体验快乐。我一边包着自己独创的兰花饺子,另一边我们组的其他成员也在那忙碌起来了,瞧,桌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饺子,有的像大米团子,有的像小面包,有的金元宝等。更壮观的就数家长们包的饺子了。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美饺博得我们的眼球。有八边饺,飞鸟饺,麦穗饺,还有可爱的小兔子饺。家长们把他们包的饺子摆成一朵漂亮的花。这朵花引来许多人围观,争先恐后的在哪拍照片。

  终于到了品尝我们劳动成果的时刻了,而我这个小馋猫早就忍不住了。家长义工们还在不停的忙碌着,帮我们下饺子。不一会饺子出锅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想吃饺子。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嘴里塞;有的同学跑去别的组品尝。趴在窗外围观的同学们馋极了,但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享受美味。

  最激动的人心的时刻到了,三位家长义工经过评选,第一、三、四组获得了最佳饺子奖,第二、五组获得了最佳创意奖。这次活动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回忆,还是我们成长路上一笔浓浓的墨迹!

冬至作文 篇6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但其实,冬至吃饺子也有一段古老的历史!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相传河南人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虽然常常吃饺子,但莫过于冬至和除夕这两顿饺子吃得最惬意和温馨,一方面是传统节日别有意味,另一方面是家人团聚,格外亲切热闹。

  现如今,饺子的做法也很多,虽不为治病吃饺子,但仍然要健康吃饺子,专家讲,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制作饺子皮时不妨在精粉中适量加入高粱面、燕麦面等杂面,营养更丰富,口感也更好,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如今很多饭店在饺子皮中加入菠菜汁、胡萝卜汁或者西红柿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节日。

【实用的冬至作文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冬至作文集锦6篇05-14

实用的冬至作文集锦5篇05-11

实用的冬至作文集锦7篇05-10

实用的冬至作文集锦8篇05-08

实用的冬至作文集锦五篇05-08

实用的冬至作文集锦4篇05-05

实用的冬至作文集锦9篇05-02

【实用】冬至作文集锦六篇05-13

【实用】冬至作文集锦九篇05-09

【实用】冬至作文集锦五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