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竹楼导游词400字【精选】

发布时间:2017-03-03

  傣家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是另一种杆栏式住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傣家竹楼导游词400字一: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有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以前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梯子,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傣家竹楼导游词400字二:

  hello,大家好,今天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马,大家可以叫我“马导”,今天由我带你们进入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走进竹林,竹林里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傣家的竹楼吧!

  傣家的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据说主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接下来,我们走进竹篱,登上梯子,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件宽大的堂屋,中间铺着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好了,我们暂时先参观到这里,大家可以随便参观,一个小时在这里集合,拜,希望大家可以来到傣家的竹楼哦!

  傣家竹楼导游词400字三:

  傣族人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竹楼分为两层。底层设有围墙,是储藏杂物和饲养家畜的地方。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每座竹楼都有一个阳台,家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清凉的微风,也可晾晒衣物。

  屋内是一间大起居室,铺着竹席,家人用餐、休息和接待客人,都坐在竹席上。屋子中央有个火塘,既可烹煮食物,又可取暧,起居室连着卧室,一般有三到五间,视家庭成员的多少而定。来访的客人通常不允许在卧室过夜。

  建造新房是傣家人生活中的大事。建房开始之前,首先要选好地址,下基石。接着要准备好八根主柱。由于整个竹楼都是在这八根主柱上建成,选择柱子的材料就成为一件非常要紧的事。

  当选好的木材从树林里抬进村里时,村民都要吹号迎接,洒水祝福。八根柱子中还要分出四根“公柱子”和四根“母柱子”,分别以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覆盖在柱子上以示区别。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这是傣家人的传统。届时,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来帮忙的村民和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整个气氛就像过节。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