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作文

2022-03-15 道德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德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道德作文 篇1

  我曾经读过意大利诗人但丁说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也萌生了与道德做好朋友的想法。

  怎样与道德做好朋友呢?我认为就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的刘备也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之。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新加坡是一个充满文化色彩的国家,它曾经被称作为“狮城”,有一位游客到新加坡去旅游,他看到草地上写了一块请勿踩踏草坪的牌子,但奇怪的是牌子上的字全是用中文写的,这是为什么的呢?那位游客便问了当地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回答道:“这是因为踩踏草坪的大多是中国人。”读了这个故事,我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一个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中国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还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蕴含着道德的真谛。前些天我乘公交车去外婆家。车至中途,车厢内已座无虚席。此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妇女。靠近车门的一位年轻小伙子忙热情地站起来让座,只见中年妇女二话没说,径直坐下,随后有说有笑地逗起孩子来。我在对小伙子投以赞许目光的同时,心中也生出一种怪怪的感觉 。小伙子主动给带小孩的女同志让座,固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我总觉得在“理所”与“当然”之间,似乎还少点什么——中年妇女是否应该向小伙子道谢呢?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报,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大至社会的认可,小到一个人的认可。假如那名中年妇女对小伙子说上一句感谢的话,相信小伙子心里会感到一种付出的快乐!芸芸众生,人人都应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别吝啬你的感激;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也要学着去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也是一种有道德的体现。

  如果你想与道德做好朋友的话,就一起从身边行动起来吧!

道德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象山看爸爸,第二天便去了象山影视城。

  到达门口,买了门票,便进去玩了。在城里,我们欣赏了古老的房子,上了高耸着的城楼,玩了饶有兴趣的卡丁车,走进了枝叶茂盛的榕树林,还参观了威武森严的将军府。就要回家的时候,我发现了不文明的一幕,竟然有人翻过了墙头,到影视城来玩。

  首先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纵身一跃,跳到了草地上。接着,小伙子接过围墙那边的一双大手递过来的三个大概六七岁的小孩子,然后,围墙上翻过来两个二、三十岁的妇女。最后,竟然露出一个老婆婆的身子来,她吃力地登上墙头,那个小伙子伸手把她接下来了。这九个人大概是一家子,他们马上聚在一块,大大方方地、毫不羞耻地去游玩了。

  我不禁对妈妈说:“他们真动得出这样的脑筋,不过钱倒省了不少。”妈妈说:“你看,那墙头上的瓦片都被踩碎了,钱是省下来了,可影视城就是被这样的人给糟蹋了,多可惜呀!”“张千,要是你,会不会这样做呢?”“不会做,太难为情了!”我坚决地说。

  爸爸妈妈的提醒,使我想起了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情景。当我们排着长队,耐心地等待参观澳大利亚馆的时候,前面的一群高中生不知为什么,一下子惊叫起来。我突然闻到了肯德基的香味。原来,他们的同伴买来点心了。看着他们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也馋得口水直流。一会儿功夫,肯德基就被他们消灭得一干二净。令我想不到的是,前面那个高大的男生一边埋怨,一边蹲下身子,捡起了同伴们丢下的餐巾纸。其他同学就边开玩笑,边赞美他是个“这模范丈夫”。

  一个捡纸巾,一个翻围墙,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同样是人,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如果是我,至少不好意思丢纸巾,更不敢踩坏别人的瓦片。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起码是有廉耻的人。有人做过调查,旅游途中有这样十种最不可原谅的行为1.随地大小便2.随地吐痰。3.缺乏时间观念。4.污言秽语打架斗殴。

  5.在文物上乱写乱画。6.随地扔垃圾 。7.大声喧哗或打电话。 8.践踏草坪乱采花草。 9.用酒店的毛巾擦鞋。10.不守秩序胡乱插队 。我发现,像“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草坪乱采花草”“不守秩序胡乱插队”这此行为规范我们大多数小学生都已经遵守得很好了,为什么长大了、到了社会上,很多人反而不遵守了呢?如果人们稍稍有些廉耻之心,他还会堂而皇之地去做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我暗自庆幸,自己还是一个知廉耻的学生。

道德作文 篇3

  道德在我看来只是虚伪,我更相信人们内心的良知。因为良知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内在审判,不需外在的逼迫,就能对我们的行为和心念做出判断。它会让我们痛苦,假如我们做了不该做的事,它诉诸的是我们的感觉,而不是理智。我从不相信一个“有道德”的人,但我会相信一个有良知的人。但倘若一个人凭借信念而秉持了某种道德,我仍会对他保有最高的敬意。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有道德的,因为他们基本上都能遵守某种普遍的约定俗成的道德。但同时,他们又是缺少道德的,遵守普遍的约定俗成的道德只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生存的前提,必须要遵守。因为你一旦违背它,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和责难。

  真正的道德是一种没有外在约束下的理性自觉,是一种你坚守了不会给你带来实际好处,也许还会带来损害,不坚守也不会受到责难的道德。也就是说,道德应该是一种自我的内在需求,与外在的评判无关,只是源于内心,源于精神和信念。如果源于世俗和实利,那这种道德就是虚伪。当然,虚伪的道德也是一种道德,虽然它是一种假货。

  一个人在独自内省时问心无愧,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但也可能是一个无赖,我们假设无赖也会内省。但一个人在独自内省时有了羞愧之心,他就离最高的道德相近无几了。

  道德用羞耻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知耻是维系最基本道德的前提,同时,良知也是。堕落是对良知和羞耻心的冲破,所有人都有堕落的趋向,但几乎所有人都有良知和羞耻心,所以,大多数人都能维持最基本的德性。

  有时候,我觉得只要求人们具有良知和羞耻心就够了,并不需要格外再去要求人们持有某种德性。更多时候,道德是一种只隶属于社会的外在说教,需要人们去遵守,而不是要求人们去内化。对社会来说,外在的道德比内在的良知重要,表面的遵守比内在的秉持重要。

  说到底,道德是一种外在的标准,可以具体操作。一个人,无论他内在的品性如何,如果他在表面上做到符合某种道德,那在我们看来,他就是有道德的。

  不论道德还是法律,都是针对恶的人性的约束和制约,法律针对较严重的恶,道德针对较轻微的恶。道德还有另外一种功用,那就是通过对某种德性的持守,而使自身的人格得到完善。

  如果一个人遵守某种道德是出于羞耻心,那么他就是由于外在的原因。如果一个人遵守某种道德是出于良知,那么,他是由于内在的原因。感到羞耻是怕他人知道,感到良心不安是怕自己知道。

  当我们说道德时,一般指的是外在和群体,当我们说德性时,一般是指内在和个人。“道德”总是让人感到某种说教,而“德性”则让人感到某种虔诚和庄严。

  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如果内省,总会发现内心有诸多不道德的念头和想法。所以,不敢妄称自己是有道德的人。内省总是带有某种审判性,即便那些念头和想法不会去实施,我仍然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我骗不了我自己。

  道德在审判自己时,靠的是良知,在审判他人时,靠的是义愤。而且,我们在审判他人时,总是站在更高的立场,我们没有那么高的道德水准,但我们却要求他人有。而且,当我们内心不道德的念头和想法被他人化做行动时,我们尤其恨他。但有时,我们也会公开表示理解和欣赏,因为我们期待有朝一日自己做了同样的事,也能得到原谅。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道德的念头和想法,只是有的人化做了行动,有的人没有。

  实际上,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常态的发生,我们的很多行为谈不上道德,也谈不上不道德。当我们谈论某个人某件事道德不道德时,就意味着这件事这个人触到了我们的良知和羞耻心,或者道德义愤。不过,我们的良知和道德义愤并不总是醒着,它们可悲而又可怕的麻木了。

  每个时代会有每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但有些道德标准却是永恒不变的,即使你不把它当做标准,即使你把它踩在脚下,它也仍是一种标准。因为,它们不是来自世界外部,而是来自人的内心,没有了它们,人将不再是人。

  探谜者

  人类在整体上只是生活,至于向未知不断发问和探谜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他们疏懒于具体实在的世俗生存,而只对晦暗不明的未知抱有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求知,并把晦暗不明之物明朗化视做至大的幸福和至高的欣喜。或者说,晦暗不明的未知对他们有着恶魔般的诱惑,而努力找到通幽的曲径对他们有着更大的诱惑,他们生活在这种诱惑里,在此处,又不在此处。

  看到混沌未开的孩子,常常想,他们眼中也一定会有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也一定以为世界就是他们眼中的样子,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所能知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他们未知的、以他们可怜的头脑所不能知的世界。而这也是整体生活世界的人所处的真实处境。人陷于最基本的无知,只知道有一个生活的世界,而不知道还有一个好奇心的世界。只知道有一个寄身肉体和感官的世界,而不知道还有一个寄予智慧和精神的世界。

  具体,实在,可感知,能操作,伸手可及,最主要的是与自身“息息相关”,这是生活世界的特征。而如何供养一个身体和一个感官,是生活的人的特征。生活的人生活在生活世界里,就如同一个自闭的人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生活的人是自闭的,以“自身”为壳体,生活世界是封闭的,以与人息息相关为锁链。双重的封锁,人被围困在生活之城里,生活,然后还是生活,并且由于生活之惯性,人已失去了生活之外的所有可能。人不知道除了生活之外还有其它方式寄予自身。所有选择都是生活之内的选择,或者是关于生活的选择。从出生之日起,人便堕进了这个生活之世界,被动或被迫成为一个生活的人,被捆缚在生活之轭上,至死方休。

  人来到这个世界,生活之轭便自动加身,但人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为了生活,生活只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而不是目的。如果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生活,那你就是白白走了一遭。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之外,只有当你的目光从眼前的生存之欲中离开,去关注更加高远的存在,你的生命才会有些意义,你才是真正在活。如果你终生没有一次痴迷醉人的夕阳,没有一次被永恒的星空深深震撼,没有一次被变幻万千的云霞晨雾所吸引,产生无边的遐想,你就没有真正活过,你的人生就是汲汲于生存和当下之欲的苟且。

  在忙碌或者沉滞的生活的间隙,去欣赏美的和与灵魂共鸣的事物,就是从生活世界短暂逃离。在那一刻,生存被诗化了,活着被升华了。我们所享受的是生命之欢娱,灵魂之欣喜。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人,我们是灵魂和神性本身。

  从生活世界到好奇心世界有一条通道,那就是对存在之谜的永恒不懈的兴趣和认知。从肉体感官的世界到灵魂的世界有一条通道,那就是对美的事物的发现和欣赏。前者引导我们去不断揭示存在的谜底,后者让我们从欲望之累走向纯净和单纯。这个不由我们选定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做为一种前定的宿命,决定了我们不论是做为探谜者,还是做为美的事物的欣赏者,必要地前提都是生存。而在我们生存时,不可避免的都要过一种生活,而这个世界由于生活的缘故,也不可避免的变成了一个供应生活的世界。但生活绝不应成为我们活着的目的,它只是我们借由的工具,借由“活着”,我们看到了世界之广大,灵性之纯美,万物之永恒。

  时代与人生

  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虚伪,因为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人将学会伪装,以符合它的需要。相反的命题也成立,即: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真诚,总会有一些人会为“时代的主题”献身。如果你伪装在时代的主题之下,你就外在的失去自我,如果你献身在时代的主题之下,你就内在的失去自我。当然,每个人都无法脱离时代,所以,每个人都无法完整的保有自我。

  如果一个时代过于脱离人类生活的常态,那么,这个时代即可能崇高,也可能虚假,还可能虚假和崇高并存。如果一个时代过于贴近人类生活的常态,那么,这个时代即可能真实,也可能堕落,还可能真实和堕落并存。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是永久的时代,但时代与时代的递转和嬗变有时会突然而至,有时又是一个不易觉察的渐进过程。也许,在时过境迁的某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时代已然发生了变化,而在当时,我们却没有丝毫觉察。对大多数人来说,时代只是一个大的氛围笼罩,不管时代如何,人们总是在生活。人们会预料到世界会发生变化,但变化成什么样子总是一些想象和猜测。人们会说五年后,十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但不会说世界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世界倘不毁灭,它就不会停止发展变化,但也许毁灭才是它最终的图景。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时代,它都只是一个暂时的世界表象,终究都会时过境迁。所以,与时代保持相对疏离是必要的,这样,你才不会失却必要的清醒。当你以一个清醒者的身份观察所处的时代时,你就以最深的印记烙印进了时代,同时你也就超越了时代。而如果你考察的基点是整个宇宙,那么,你就会有一种超越人类世界的目光。

  平常的人投入生活,不愿平常的人投入时代,而智者投入世界和人生。我总在想,不论什么样的时代,它总是在脱离世界之本然和人生之蕴藉,带有明显的暂时性和易逝性,只是“应时之需”,而无法“永久”。但也许恰恰因为此,时代才被称为时代。

  我并不否认个人与时代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但我同样也不肯承认个人与时代存在着某种实质必然的关系。如果某个人觉得自己与时代的关系已经实质必然化,那就说明做为一个人,他已经完全外化,不复再有心灵。

  时代只是人的一种外在情境和处境,虽然人无法置身其外,但人可以选择相对疏离,以免在不自知中失去自己。做一个不合适宜的人要比做一个赢得整个世界,却失去自我的人,要幸运得多,也幸福得多。

  时代与时代当然有所不同,但对于一个独立自我的人,所有的时代都没有什么区别,都不过是生命不足道的外观。茫然而视,我们看不到历史,只看到古往今来的所有时间。

  人本质的活在时间和空间中,只是现象的活在社会和历史中。对于人,时代只是表象之表象,只可外在的顺应和观照,而不可投以生命和心灵。所以,对于时代,保持一份内在的省察和静观是必要的,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评判者的身份是必要的。以免堕入时代的虚伪和蛊惑,以及相反的:堕落和平庸。

道德作文 篇4

  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道德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道德这个词经常萦绕在我们耳畔。可是,究竟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观念的人呢?

  而我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认为,道德这个词的含义就是在学校里不吃零食、不在教室里大声说话、不骂人、不打人、不随地乱丢垃圾、尊重他人。这就是我对道德的基本理解。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连这么简单的事情做不好。例如,今天,我去上课外补习班,路上坐公交车。坐在后排的两个人,说话声音很大,使满车厢尽是他们嘈杂地声音。不仅仅是这样,他们还抽烟,人们的咳嗽声一声接一声,他们都不管不顾,说得还是脏话。我真想问问他们,“道德”这两个字该怎样写?

  还有些人,在公共场所,如火车站的候车大厅、会议室、商场,肆无忌惮地吐痰,丝毫不管别人的感受。还有些人把清洁工阿姨刚刚擦过的地板吐得劣迹斑斑。这样不仅破坏清洁工阿姨的劳动成果,这还会传播病菌,损害别人的利益。

  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不讲道德的人,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而是周围的人,影响的是整个社会!所以,我要呼吁大家,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只要我们人人都讲道德,人人都争当有道德的人,那我们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道德作文 篇5

  道德有很多种类,以下是我的总结:(1) 不贪小便宜 (2)不做陋习 (3) 不在公共场所干不文明的事等,这种不道得的`问题是不能有的。世博会即将到来,人们的行为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不能解决。但有一个人在我眼中永远是有道德的人,他是我的邻居王叔叔.那天是大年夜,我到他的水果摊卖水果的老板。那天我去买水果,可是前忘记带了,我到了他店门口才发现,我哥他打了个招呼,而他却笑眯眯的跟我说:“你呀,真是的,我给你挑一个你先带回去,钱晚上再给我吧。”我疑惑的问“你那么信任我?”“你想想我们做了多少年邻居了,我可以只信任你的.”晚上我把钱给了他便回去睡觉了,可是他发现我多个了1元,还千里迢迢跑到我妈妈单位还,我妈妈让他坐下来喝杯水,他已经走远了,赶着去上班了,我被这种精神所感动了。第二天我去帮助王叔叔一起卡水果摊。这才是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6

  80后作家可谓比比皆是,小四能从中脱颖而出,鲜衣怒马的少年无不为他的文笔折服,被他骨子里所散发的淡淡忧伤倾倒。在他们心中,他是浩瀚宇宙中最灿烂的星辰,是神一般的人物。然而,正是这位闪闪发光的大人物,却因抄袭事件染上一个不可抹灭的污点。事后,他表示会依法赔偿,但拒绝道歉。对于这一行为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更有甚者说:只要抄出个性也是好的。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一词位居榜首,只有秉持一颗虚怀若谷之心,让道德之花绽放,方能承载起整个人生的重量。

  穿越时空,沿着历史的足迹,追寻缤纷的道德之花。屈原低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用生命见证着什么叫忠君爱国;太白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诠释了什么叫桀骜不驯;谭嗣同慷慨而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现着什么叫大义凛然……他们的声声吟唱在我耳畔回响,将至情流动成生命中四溢的华彩。

  不一样的世态,不一样的境遇,不一样的经历。却有同样的执着,同样的信念。风雨后,蓦然发现身后早已开满绝美的扶桑花。他们用生命诠释道德,将道德演绎得淋漓尽致。

  可是,传统道德,传统是非观念并非是颠扑不灭的真理。卧冰求鲤,卖子葬亲的愚孝我们不推崇;唯唯诺诺,行将就木的愚忠我们也不提倡。我们真正所需要的是求真务实的严谨,虚心求教的谦逊,脚踏实地的肯干,是非分明的干练。

  在陶潜那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年代,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如菊般的隐逸无不为人称赞。尽管我们不像他那样不食人间烟火,至少我们可以学习他超然脱俗的特质,将其作为我们毕生的典范。

  当今的社会,依旧可以找到他的影子。还记得钟期荣、胡鸿烈夫妇吗?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难道这不是他的再现吗?

  天使问我:你手中紧握不放的是什么?

  我答:寻找道德的灯火。

  让我们用行动浇灌道德的花圃,用希望点亮前行的明灯。相信总有一天所有的道德之花会凌寒绽放,花香满园。

道德作文 篇7

  如果让你在道德和能力中选一个,你会选哪个?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能力。在这个社会上,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似乎是一个人地位高低的关键。在能力这个巨大的诱惑下,道德似乎变得微不足道。这是因为能力的光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其实,对于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始终是道德。

  有一则引人深思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在法国留学的人。他拥有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并多次在重要报刊上发表很有见地的论文。一天他发现了公交系统的漏洞,于是开始经常性地逃票,期间只是偶尔被人发现而被抓。学业完成后,他开始向一些跨国公司推销自己,却因为有三次公交车逃票记录而遭到拒绝。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他都不可能找到雇佣他的公司。一个人才的大好前程,就这样毁在了那被大多数人忽视掉的道德底线——诚信上。

  “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文中的他正是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失去了诚信,得利于一时的省钱,失去了在跨国公司工作的机会。同样的,那些践踏诚信的人,也许能得利一时,但终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诚信是做人、立业之本,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从自己做起,恪守诚信。只有诚信做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失去了诚信,你的良心就会受到谴责。

  汉斯是个穷学生,中学考试时他没有通过数学和生物,为了能继续上大学,他为自己写了一份合格证书,毁掉了不合格的文本。虽然他后来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十年前作弊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他的中学老师布朗先生为了给他一个惊喜,以汉斯中学考试作弊为由要他补考,实际是参加祝贺他拿到博士学位的聚会。而汉斯却为了保护他的美好前程袭击了布朗先生。结果可想而知,汉斯当年作弊的事情虽然计划得完美无缺,但是最终因为虚心而露出了马脚。

道德作文 篇8

  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道德的人,因为我不时常做着有道德的事——我的一生都在用着地球的资源,我却无法回报地球,还在没节制的用着地球上的资源,地球赋予了我生的能力,我还不了,我不能知恩图报,我不够道德。年幼时的我经常惹父母生气,是父母给了我生命恩重如山,我不仅不能报答,还忘恩负义,我不够道德。当今社会上伤风败俗的事情我只能看,不能制止,袖手旁观,我不够道德。

  我虽不是一个道德的人,但我经常做着有道德的事——德虽若有若无,但缺德简单,积德难,其实说难也不难——在遇见的长辈,恩师面前,鞠躬问好不是一种德吗?为自己的班级,为自己生活在的社会做出贡献不是一种德吗?保护环境,爱护花草不也是一种德吗?我不是个道德的人,可我却至少能做到尊重,礼仪,奉献与保护。敢问:这又是多少人所做不到的呢?德体现在多方面,我做不到任何方面都体现着道德,但我不会低于我心中的底线——变为缺德。

  道德不意味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意味着你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道德,像雷锋,只要你坚持着做好每一件你认为你可以用道德来解决的事情,那便是道德了。

  在班级里做大扫除的时候,同学做完就都走了,可殊不知待到卫生老师来检查时的一番情景,卫生老师看到我们班做的卫生后的一顿斥骂,说班里的任何一处地方都不符合标准,都得重新做,待到那时已禁校了,班里只剩下寥寥无几的人,我们完全可以走,不顾班里的荣誉——走,但我们没有,就是我们几个人,将全班的卫生又重新做了一遍,把同学们未完成的任务完成——但并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这个班。为这个班奉献着,这不是种道德的行为吗?

  把每天当成母亲节、父亲节,去完成父母交给自己的任务,让他们开心,给他们“端茶倒水”也不是种很好的选择吗?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无以回报,只能以自己的孝心来弥补。我能做到,你能吗?用自己的行动来让自己的父母开心,不就是孝顺,不就是另一种道德的行为吗?

  当各色花草让我们赏心悦目时,我们有想过要保护他们吗?在我们的眼睛乏累时,我们可以观看他们来缓解眼疲劳,在我们心情不愉快时,又可以看到绿茵茵的草地来调解自己紧张的心情。可他们也是生灵啊!并不是死物,也有着灵性,在当我们践踏着他们时,想到过他们对我们的好吗?这是种德的行为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师们在授予我们知识时,也在消磨着自己的青春,在上课时,下课时,我们不该用一个诚挚的鞠躬来表达对老师们的谢意与尊重吗?认真上课,不开小差,好好完成作业,这难道不是对老师辛勤成果的回报吗?以微笑对待,以一颗诚心来看待,这又不是对老师最好的礼物吗?尊重与知恩图报,也不就是一种不可磨灭的道德吗?

  我虽不是一个属于道德的人,但我却时刻做着属于道德的事,当一颗星划过了道德,那便是对道德的最高荣耀。不知我是不是那颗星?

道德作文 篇9

  道德如灯,照亮人成长之路;道德如火,点燃城市之心;道德如蜡,默默地奉献于人。

  看到道德这两个字眼,我不禁想起这样一件事,年幼的小悦悦走在大街上,不小心被一辆面包车撞倒了。血一下子哗啦啦的流出来。面包车司机只是停了一下,不但没下车把小悦悦救起送进医院,而且竟然继续开车,使后轮再次辗过小悦悦的身体后逃走了。18个路人经过,也是见死不救,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幸好一位陈婆婆看见倒在血泊里的小悦悦,停下试图抱起她,但小悦悦像泥巴一样瘫软下去了。陈婆婆立即喊话询问,最后找到小悦悦的妈妈,才把小悦悦送进医院。遗憾的是,约一个星期后,小小悦悦离开了人世。

  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就因为面包司机的怕承担责任而离开人世了。还有那18个路人,如果前3个人能救起小悦悦,或打120急救车,小月月就有可能得救了。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都没有这样做!他们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是利益?金钱?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想,更多的是他们的良知、他们的责任感变质了!“又不是我干的,我凭什么去救她?”这考验着道德在人心目中究竟有多少分量!那位陈婆婆虽然贫穷得只能靠捡垃圾为持生活,但她比起那司机和18个路人要富有得多!那是因为陈婆婆拥有一颗善良之心、救急扶危之心!她可以不计得失、无私心杂念地去救人!这精神是何等的崇高啊!何等的让人敬佩啊!这样一对比,我不禁要问:现在这个社会的道德到底怎么样了?难道金钱、利益是大多数人的向往?政府所创建的精神文明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要是这样,实在是令人心寒啊!我想,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更好地抓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在我心中,道德在人人心中。让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让道德之花越开越艳吧!

道德作文 篇10

  两个人并肩同行,到了十字路口,一个要往左走,一个要往右走,意见产生了分歧。争执之中,“左”人突然往“右”人脑袋上猛然一击,“右”人当头一棒,随即昏倒。然后,“左”人扛起“右”人向自己所想的目的地走去……

  “道德”被“利益”扛在肩上。

  于是,第二天这座城市的早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呼吁:我多想刀枪不入。署名:那个被强行打昏扛走的“道德”。

  我想,上文应该是幽默型的文字。但我知道,看到这样字眼的你,一定笑不出来。是的,你和我所想一样,脑海里出现了那些挥之不去的、社会的阴霾。继“爆炸西瓜”后,网络再度爆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怪黄瓜”……相比较近年来的一切一切食品安全,我们,再也不能视之为无物。

  说是要行动,实际上,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呼吁吗?在文章之始我们就被这一棒子打的头晕。是的,面对利益,什么道德礼仪、品行修养,通通都不及被扛起来的畅快。就这样,我们的社会变了样——所谓的仁人义士只占一小部分,太多的“良心”被装进了不环保的塑料袋,随意丢到了路边,久而久之,弥漫着腐臭的气味,路过的行人掩着鼻子匆匆而过,嘴里还嘀咕着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垃圾站下,掩埋的却都是最珍贵的。

  数数看吧,多不胜数。记得“染色馒头”正流行时,有多少家媒体整日关注、连续报道,狠批、猛爆,摄像头所到之处满是白面的味道……暂不说这过程的轰轰烈烈,单看结果就够我们哭笑不得:人们把矛头都盯紧了这一家非法制作厂,让太多仍旧不管不顾的商家乐到了最后。我们输了,社会输了,就输给这苍蝇乱飞、卫生不合格的地方。都说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你看到了吗?社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就这么不起来了……

  持续至今。

  文字的力量始终不能阻止这黑心的行为。但我绞尽脑汁能想到的方式,也仅此而已。时间太久,以至于我们都将“食品安全隐患”当成了家常便饭,昨天西瓜蹦出个孙悟空,明天黄瓜里冒出个雌激素,我相信人类经历了几千年进化的能力,一时半会儿铁定是去不了上帝那儿;但我也同样坚信,我们坚持不了一辈子。

  今天,馒头西瓜牛肉膏黄瓜被曝光,成,不吃了;明天,鸡鸭鱼肉里发现细菌,成,不吃了;后天,我们就能看到地球上的人们病怏怏到处找草吃……一年后,兔子届X体抗议!呼吁“退饭还草”!也许我所说的还为时过早,但你知道的,若不提前设想好未来,很有可能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那两个家伙一样茫然失措,还傻乎乎的等着奶酪回来……

  很多时候,笔者所写下的正是社会所关注的、所需要的。今天,我在文字的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能让梦想成真:总有这样的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危害,人们都健健康康的度过百岁;总有这样的一天,关爱与道德并行存在,它们俩也不吵架,十字路口也不会谁给谁一下子。

  回归主题,当道德碰撞利益,谁胜谁负还未揭晓。

  不过是道德的一刹那,就将一切扭转。

【有关道德作文汇编十篇】相关文章:

有关道德作文合集十篇01-25

有关品质道德作文十篇01-05

有关品质道德作文合集十篇02-26

有关道德作文600字十篇02-20

有关道德作文300字十篇02-18

【推荐】道德作文汇编十篇03-14

【精华】道德作文汇编十篇02-17

关于道德作文汇编十篇02-14

品质道德作文汇编十篇01-31

有关道德作文汇编10篇03-01

道德作文600字 道德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