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作文

2021-08-13 道德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德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作文 篇1

  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遂,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

  然而在物质发达、金钱至上的今天,人们注重物质远胜于道德理念,一切向钱看,有钱就是“爷”,道德天平失衡,价值观混乱,做人失去底线,内心冰冷麻木……面对这种错误的道德价值观取向,我们要大声说不!世事虽浑浊而纷扰,我们要守护自己心中的皓月,坚守心中的道德律。

  我们要坚守公德,在电梯里始终保持安静,只为不惊扰旁边阿姨怀中婴儿的甜梦;即使再急的事儿,我们也要耐心等待,因为过马路的小学生那天使般的微笑;早上再怎么赶时间,也要自觉排队,只为那些排队老人的微笑。细小的动作,微笑的眼神,完全可以显出人性的光辉。何需更多言语?多些体谅,多些礼让。文明已在心中流淌,公德是一朵文明之花,它使生活芳香馥郁,它使空气温馨氩氲,它使心灵堂充满幸福。

  我们要坚守爱,它是世间最美丽的语言。虽然我们很平凡,但要相信我们从未被爱遗忘,亲人、师长、朋友——那一双双温暖的大手,一声声殷勤的叮嘱,一幕幕曾经的往事,像风儿吹过你我的衣襟,像花瓣落在我们的手心。那深深浅浅缠绵不绝的爱啊,怎能不让我们不倍加珍惜,分外感恩!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花开,将这一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源源不断的爱啊,定可让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风雨里,都可以闪耀出一种幸福的光辉。

  我们还要坚守纯真、诚信,我们要诚实,因为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无论这世界有多浑浊杂乱,一定要坚守心中的纯真,只有纯真,内心才可以开出一片灿烂的花。曾记得有一古人说过一句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们正是要做到内心纯净,做到真善美,常记起古时一位非常守信的古人——尾生,尾生期一女子于桥下,女子不来,水来,尾生遂抱柱而死。古人的诚信,来得着实委婉实在,甚至有些痴愚,然正因为如此才格外可爱感人,这份诚信穿越亘古的光阴,直至今日,仍有千钧那么重,有千金那么珍贵!无论多么浓重的黑暗,都无法遮住一支“蜡烛”的光亮,何况这蜡烛以诚信为血肉精魂!

  “不论黄昏,还是晨曦雨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正如希腊人这首小诗所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洁白,坚守自己的芳香,坚守住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作文 篇2

  5月12日原本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因为一场千年难于的大地震,降临在四川省的汶川市,一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时的汶川,地动山摇、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等灾害来到这里, 到处都是废墟,似一片狼藉。在这次地震中,有一个抗震英雄少年,永远印在我的心中。他就是—— 林浩。5. 12汶川大地震时,林浩没有逃出这场劫难,被困在废墟中了,身为班长的他并没有惊慌,而是在废墟里带领同学们唱歌,鼓舞士气。然后不断的在废墟中展开救援,先后救出14名同学。在救援过程中身上受到72处重伤血流不止。此事过后,人们一直推选林浩为“抗震英雄”,林浩还被授予了“抗震英雄少年”美称,中央电视台还为他特意创建了“热心网站”,许多人们都在那里谈论林浩的英雄事迹。抗震少年——林浩时常荡漾在我的心中。林浩在抗震中的那种不畏牺牲、勇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为现代少年,我们应该在学习上、生活上、乐于助人、勇于挑战。在生活中,道德无处不在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一旦发现,我们就要好好把握住它,好好运用它!就能使我们终生受益!

道德作文 篇3

  大学混到现在,感觉马克思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深刻的洞悉到了人的社会性,并构建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

  道德,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与法律交相呼应,共同约束引导着社会当中每个人的行为。“道德”,则是引导人们向善,为他人为社会,这是高尚的。“不道德”,则是一种约束,这是不应该的。

  其约束作用就在于1.从小到大,社会一直在告诉你不要做“不道德”的事,一旦做了就是不好的,有违社会的2.当你做了“不道德”的事,你就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外界的舆论批判,给你个人造成压力。

  但关键是道德这种东西是无法像法律那样有明确的条文规定,这就意味着每个个体的道德观总有不同之处。当你心目当中的不道德与其他人认为的无关乎道德的行为相冲突时,你就会不自觉的施加舆论批判,“道德绑架”也就由此产生了。

  有趣的是,当别人“不道德”在何种程度时,你才会对其施加舆论批判,实质上也是道德体系的一种。就像我们所说的“道德绑架”,也是基于道德的一种舆论批判。

  那么矛盾也就产生了,没有舆论,道德的约束作用损了大半,施加舆论,不同人的道德评价体系又有区别,难免会形成“道德绑架”。

  那如何处理,或者说制约这种矛盾?还真不好想,但我最近接触到了一个逻辑链,或许能有点启示。

  在法律上,我们遵循着一个无罪推定的原则。意思是无论这个人多么离谱啊,只要你没有证据,那么他就是无罪的。但如果你有了强有力的理由,就可以推翻这个推定原则,判他有罪。

  那么在评判一个人是“不道德”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当遵循一种“他不是不道德”的推定原则,如果你没有强有力的理由,那么无权施加舆论批判。

  而这个强有力的理由,不能自己说了算,大致可以归为社会主流的道德观。或者说,社会的大多数人能否理解并接受。

  这种推定原则细化下去肯定会产生许多问题,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产生。但这或许也能解决很多问题。

  而“道德绑架”为什么最近会这么引起我们的探讨。或许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表达与传递变得容易,再加上我们的意识在逐渐脱离社会,与独立的自我相靠近。

  科技越进步,生产力越高,我们无需依附社会生存,社会也就没这么重要了。

  个体的觉醒,是文明的进步,但也是群体生存容错率的下降。

道德作文 篇4

  我至今还记得那件事。

  那件事发生在我8岁时。

  那一天,我和妈妈出去逛街。妈妈带着我去买衣服,我一路上蹦蹦跳跳的。这时,我停下了脚步,眼睛凝视着前方,啊,有一个小男孩往地上扔了一块小石子。不好,有一位阿姨要被绊倒了,怎么办啊?这时,我本想冲上去告诉阿姨,可是,我晚了一步,阿姨已经摔倒了。我看向小男孩,“咦?人呢?不会跑了吧?”我在心里想着,“真可恶,撞倒了阿姨,不仅不道歉,还跑掉了。”我晃了晃头,想把这些事全部从脑子里“甩”出去。哎呀,阿姨!对!阿姨怎么样了?我连忙看向阿姨。看见阿姨晃晃悠悠的站起来,嗯?这不是刚才那个小男孩吗?原来他是去扶阿姨了啊。

  之后。我便走了。但是,我在想:世界上有多少人是有道德的?有多少人是知错就改的?

  如果人人都像小男孩一样,那多好啊!知错就改的孩子是好孩子。

  经历了那件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孩子。

道德作文 篇5

  飒爽的三月春风又吹过大地,那股风里带着一股神奇的力量,一种高尚的精神,一支代代传承的歌谣姗姗而至,“雷锋月”来了。初读《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书时一直觉得很枯燥,一个人,一个兵,他没有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没有为革命做出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没有特别值得骄傲的丰功伟绩。一生清贫平淡,怎得人们牢牢记住?这成了一个迷,我带着这个疑问读了下去。细细研读之间,竟是将这个战士如同清茶的一生读出了味道,这味道是浓郁的,在我合上书时还依然淡淡的萦绕在身边,这种刻入骨子里的味道,是雷锋精神,这种精神,令人如痴如醉。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件事,有一年辽阳地区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洪灾时雷锋知道了,他立刻跑到储蓄所把自己两年来在工厂,部队辛辛苦苦劳动而积攒下的两百元寄给了灾区人民。在以前两百元可不是小数目,这些钱都是雷锋两年来一点一点攒的,突然一下就全部捐了出去,看看他那清贫的生活,我觉得有些惋惜,甚至觉得他有点傻,怎么能这样毫无保留的捐出去呢?但是我看到了他的一句话,他说:“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们客服困难,献出自己的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瞬间被震撼了,雷锋图的不是自己的生活好一点,图的不是别人的夸奖,图的却是灾区的老百姓们能早日的脱离困境。这种无私的精神无不震撼着我,这种朴实无华,不加以修饰的人间真情,宛如一颗钻石,恒久不变,闪耀着传世赞美的柔和光辉!

  同时,我也想起了一个人,灰白的头发,留着长长的胡须,一身简洁老旧的蓝衣,手里捧着一些零零散散的钱,为汶川地震灾区人民捐钱——“义乞”徐超。这个人和我们不同,他没有像我们那样上学,也不像那些拥有着固定工作的人们一般,这个老人,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乞丐,然而他的职业就是终日的乞讨。听起来你也许会有些怜悯,可是就是这个乞丐在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有难时,做出了一个很惊人的决定:他把三次靠乞讨得来的全部财产都捐献了出去。没有家底,没有保留,这是三次名副其实的“裸捐”。我刚听说时并不相信,但是等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是确有此事时,我被深深的打动了。这样一位老人到底是有怎样的巨大的勇气!到底是有怎样的坚定的决心!到底是有怎样浓厚的爱国情!我不晓得,但是,我从他的行为里感到了那些情感之深切。我想,若是世界上没有媒体和网络这种东西,兴许这个人并不会为他人所知,只有消失在苍苍茫茫的人海里了无了声息。但是,他依然无私的伸出了奉献之手,用雷锋精神为灾区做成了一根支持蔚蓝天空的结实的支柱。

  现实生活中更有许许多多的“活雷锋”涌现而出,用双手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孝顺为母亲撑起一片蓝天的孝女孟佩杰;用平凡的一生活出了不平凡的“当代雷锋”郭明义……

  当我又重拾起那些感人的片段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形象树立在我的眼前,或许高大,或许矮小。他们不是雷锋,却又都是雷锋。他们用自己的雷锋精神,为社会增一抹色彩,他们是我们应当骄傲自豪以及崇拜的对象,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更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我们要紧跟着他们的步伐,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求轰轰烈烈,美名远扬,只求传承美好高尚品德精神,学习雷锋,流传最美的人间大爱,天地真情。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锋精神,更要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渗透这个东方大国的肌肤,刻到骨头里,刻到血液里,让它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在心灵深处缓缓流淌。千千万万人都可以是雷锋,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能帮就帮,不记得失的意识,一个泱泱大国上方的空白画卷,渲染的就只是那些绚烂的色彩,那种人性美,试问世间万物有什么可以比得上呢?

  让三月温柔的春风去,不要让雷锋精神走, 让我们沐浴在三月的春风里,感受人间情美,体悟雷锋精神。做一滴春雨,滋润每一寸土地;做一米阳光,照亮一角阴暗;做一把火,温暖一颗心灵,做一名“雷锋”,传承一种美。让情美与温暖不止步于书籍,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让身边每一个人都是雷锋,让祖国大地上每一寸的土地上,开满那用雷锋精神铸造的奇妙花朵,带着触动心灵的宜人芬芳的,与那阳光一起,温暖四海八方!

道德作文 篇6

  我觉得有些中国人缺乏职业道德。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还有我的两个好朋友去印象城一家餐厅吃饭。坐定之后,我们点了许多美食,服务员告诉我们,15分钟内就能上。可是过了20分钟,才上了一道西米露。我们又等了15分钟,还是不见菜上来,我们连声抱怨,催了服务员。服务员敷衍了事地说,快了快了。可是过了好久,还是见不到菜,有几桌比我们晚到的菜都上了。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叫来服务员,生气地让她快点上菜。服务员去总台查了查,带着歉意地回答说,实在是不好意思,刚才几道菜在读卡时没有读进去,机器有问题,我们已经开始做了。可是又过了一会儿,菜还是没来。妈妈终于发火了,服务员才开始重视,终于上了三道菜。我们很饿,一会儿就吃完了。可是剩下的菜还是不见踪影,我们又找来服务员,问她为何一个小时了菜还没好,服务员还是说,马上就好。妈妈说,菜再不来我们就不要了,服务员居然说,那我就帮你们退掉好了,我们都佩服服务员这么牛。

  我觉得这家餐厅很缺乏职业道德,他们没有把顾客当成上帝,没有真诚地对待顾客,而是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本来我们去餐厅吃饭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可是弄得心情不愉快。但愿大家不要碰上这种事!

道德作文 篇7

  公交车上众人含沙射影、冷言冷语的道德胁迫,以及最终无人让座的尴尬局面,无不在暗示着社会道德风气的弱化及公民个人道德责任感的缺失。在道德责任感的天平之上,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较轻的一方,将他人置于较重的一方。这样,要求的不对等必然导致道德天平不平衡,社会谈何道德蔚然成风?

  诚然,众人对不让座的年轻人进行含沙射影指责的行为也是他们对社会道德的追求,这表明人们已经基本有了社会公德观念。然而,要求他人践行社会公德,自己却坐在一旁冷眼旁观,高调诉求背后隐藏的“低调”行为,让人困惑,甚至令人失望。

  以不同的道德责任感量人量己,往往会导致提倡社会道德时的盲目与浮夸。韩寒曾写道:“现在社会上的人就像鞭炮,一点就着。”年轻人不让座的行为成为了公交车上紧张气氛的燃点,进而引爆了一系列的嘲讽指责,却没有人做出实际的行动——主动让座。这种逢场作戏般看似正义的道德指责,与稳坐座位的实际行动,两相对比,讽刺着一些人的道貌岸然、虚伪浮夸。

  现如今的网络媒体,道德批判之气“蔚然成风”。大小事件当前,总有人身着绛红色战袍,带领一群人耀武扬威地“冲锋陷阵”——指责事件中的人有失道德水准。然而未等事件解决,他们却已奔赴另一“战场”继续唾沫横飞地伸张“道德正义”。不得不令人反思的是,在这些轰轰烈烈地指责他人的“道德英雄”之中,有几位真正在以身作则地践行社会道德?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地践行社会道德,他们的所作所为恐怕不过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闹剧罢了。

  对他人进行道德指责的背后,有时隐藏着个人道德责任的逃避。将让座的焦点转移到年轻人身上,自己却心安理得稳坐如山,公交车上的众人巧妙地将道德责任转嫁于他人。布莱希特在他的戏剧《伽利略传》中记叙了隐忍苟活的伽利略与他学生的一段对话。学生嘲讽伽利略道:“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伽利略淡然地回答:“需要英雄的国家真不幸!”当我们将希望与诉求的目光都投射到“英雄”出现的方向,我们终究只是躲在阴暗角落中逃避责任、等待救赎的小丑。正如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所写:“试图享受自由的人,必须肩负自由的疲惫。”公交车上没有人有勇气承受社会道德的重负,又如何能苛求他人营造道德的和谐世界?

  目前,人们尚不能以同等的道德责任感量人量己,这反映出道德依然被当作精神上的“奢侈品”,人们尚未将社会与自我融为整体,尚未感受到社会道德的同一感。然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实践的,并非是流于表面的或批判或倡导的高调道德形式,而应是使同等的道德责任感深入人心,促使人们实心实意地践行道德。

道德作文 篇8

  记得不久前,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个小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一个夜行者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在你的脚下有一些小石子,多捡一些,明天对你会很有用!”这个声音夜行者不知从哪传来,虽然心有余悸但是他还是照做了。他一边走,一边弯腰捡石子,装满了一只口袋,他想应该够了吧。到了第二天天亮时,这个人从口袋里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哪些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这时的他后悔极了,想起昨夜自己没有多捡一些“石子”是多么地可惜。当然,这仅仅是个故事,但是我们人生旅程中有很多东西就像这个故事中的夜行者那样,触手可及时没有珍惜,等事过之后才去后悔,比如说“道德”。

  道德,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在我们生活中何时何地都与我们一起度过,他在我们的心中,也在我们的弹指之间、在我们的言语之中。 那道德是什么呢?我觉得道德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要去遵守的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德就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规则。现在全社会都在宣传道德典范,就拿我们学校每周一老师让我们全体同学一起朗诵“弟子规”,就是在对我们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在我们校园里是这一番情景,但是到了校外,有一些情景却让人生畏:有同学停在路边的自行车被人偷了;有同学在夜里回家的路上被社会青年勒索了;有的明星曾经兢兢业业,在出名后吸毒了;有的人在大街上因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看到这些,我不禁想问:“大人们,你们经常要我们学习的道德去哪了?”

  不论现实与理想有多大的差距,做为当代中学生,对于道德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为它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有的人丢了,但是我们自己绝不能丢。记得在上个学期,学校广播播放一则感人的事让我铭记在心: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在珊溪水库下的路上不小心摔倒了,由于是下坡路,老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动弹不得。因为是在夜里,周围没有其他人,已经摔成重伤的老人躺在地上生命垂危。这时,有两位中学生刚好经过这里,看到老人躺在地上,他们没有半分犹豫就一起将老人抬到珊溪卫生院,将老人交给当时值班的医生,看着老人进了重症室才离开。等老人的家人赶到医院得知事情经过后,便到处寻找这两位学生。最后来到学校广播站播音寻找他们,要当面感谢他们,而那两位同学没有出现,到现在我们还在期盼有人告诉我们他们是谁。帮助不相识的人已经是可贵了,做好事不留名更难能可贵。这就是我们当代中学生现实中的榜样吗?他们的高尚道德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道德是我们人生黑暗中的引路人,有了它,我们会感到生活无处不是光明;有了它我们会在人生行程上天天向上。它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学习,珍惜它,践行它吧!

道德作文 篇9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它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规范着我们的言行。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细心地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个别人在公共场合随意地践踏着道德文明。

  暑假的某一天,我在洗手间看到一位大姐姐在“戏水”,要知道,水———在我国,以及在全世界都是一项紧缺资源。我国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梦熊先生在一次采访中称,中国水资源浪费已经超过美国,并呼吁公众要科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戏水“的大姐姐,你就这样洒着玩多浪费呀!

  难道不惭愧吗?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维护社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做一个堂堂正正、有道德的中国人。

【道德作文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1.道德作文汇总8篇

2.道德作文汇总7篇

3.道德作文汇总6篇

4.道德作文汇总六篇

5.道德作文汇总五篇

6.关于道德的作文范文汇总

7.【推荐】道德作文汇总10篇

8.【精选】道德作文汇总8篇

上一篇:道德在我心中作文 下一篇:道德在我心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