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意上的事,不能回故乡过年,只好把母亲乡下接来广东过。母亲大包小包带来了故乡的土特产,接站的时候,整整塞满了车尾箱。回到家,母亲一样一样地清理出来。
母亲特别给我女儿亲手了双千层底的小布鞋,叮嘱我天冷时给她孙女穿。说那很保暖,看着那双精致的小布鞋,我就想起鞋柜里那双母亲给我做的布鞋。
多年前,母亲也来广东过年,从家乡给我带来双布鞋。那双舒适,踏实,带着母亲味道的布鞋,我一直舍不得穿,就这样放在鞋柜里。搬了新家,扔了很多衣物,鞋子,唯独母亲做的布鞋我像宝贝一样珍藏着。妻子不解,问我又不穿,又不扔,占着柜子。她哪里知道那双布鞋寄托一个母亲多少心思与辛勤。
这些年,母亲的白发又多了,视力下降了,记忆也不如从前了,我并不想让母亲为我们再操心做布鞋的事而辛苦了。其实南方的冬天一点也不冷,母亲的布鞋派不上用场,但做儿子的又不能伤母亲的心,只好由她,因为那是母亲的爱,觉得是她唯一能给我做点一点事而自豪。
在那清贫的童年,我和弟弟穿的鞋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农闲时节,母亲便把家中破旧的衣服拆了,用米糊调好浆糊。给谁做鞋就找谁的鞋 样。但我们长得快,母亲只好拿我们的脚依葫芦画瓢。鞋样定好,就用旧布一层一层贴,多贴一层就会多一层的质量。因为小孩调皮,往往贴得厚些,这样做出来的.鞋 底耐磨些。
纳鞋底是个手工活,但也是个辛苦活,鞋底贴得厚,首先用针锥钻鞋底,再用大头针带着麻线穿入,要用力把麻线拉紧。这样做出来的鞋 底才整板,如果赶着做,一天下来,拉得手酸痛酸痛。
鞋底纳好,做鞋 帮,那是个技术活,年轻的媳妇做不好,不是皱就是撮。母亲做出来的鞋简直就是艺术品,人见人夸。那个年代,媳妇们都抢着学,母亲言传身教,手把手教人家怎么做,在村里获得巧媳妇的称号。
那些年穿着母亲做的那些布鞋读书,做家务。不像现在每天都穿着时髦的皮鞋,运动鞋,全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我心目中,布鞋是我人生中穿过最温暖,舒适的鞋子。虽然现在不常穿它,但只要见到鞋柜里的布鞋,就想母亲那双布满皱纹的双手,那双从贫苦中辛勤劳作的双手,那刻满岁月沧桑的双手。那些布鞋仿佛在告诫我做人也要像那双鞋踏实,耐劳,不忘本,学会勤俭节约,同时也告诫我要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那双布鞋凝聚了一个伟大的母亲一针一线的心血,像涓涓细流,流入我生命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