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

2022-01-27 初一作文

  有些人功成名就,流芳百世;有些人遗臭万年,为世人所不齿。一个人的成败和一生取决于他是否拥有智慧的眼光。

  运筹帷幄重在智慧的眼光;

  君临天下重在智慧的眼光;

  实现宏图伟业也重在智慧的眼光。

  汉景帝急病死后,大汉王朝天子的皇冠落到了刚满十六岁的汉武帝刘彻身上。他以他的智慧的眼光发现所谓的“无为而治”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在他的登基大典上发出了一道足以震动朝野的施政纲领:“百步之内,必有芳草??????”用来吸收民间人才,破格提拔让他们也为国效力。正是这举荐贤良之法给朝廷带来了无限生机。无数贤才如司马相如,东方朔涌入朝中,成就了大汉一番霸业,也使武帝名扬千秋。智慧的眼光使得他确立了中国大一统的局面,成为民族之福祉。

  一位励精图治的一代明君——唐太宗以其智慧的眼光任用敢于谏言的魏征。他也曾为魏征言辞辛辣、不顾及天子“威严”的直谏而大发雷霆。在古代,皇帝有生杀大权,想要杀大臣便可直接赐死。太宗不杀他、反而重用他,正是因为他相信他的眼光。若不是有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又怎会有兼听广纳、从谏如流的明君;又怎会有那太阳底下最华贵的城——长安;又怎会有大唐盛世。“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衰,以人为镜,知得失。”这正是太宗智慧的体现。

  朱由检是一个不走运的皇帝,登基就处在大清国和起义军的夹缝中。若他能听取大臣意见,任用那些有真才实的人也不会一败涂地。然而他自以为聪明、想振兴朝纲又不听取谏言。把像袁崇焕那样的军事家杀的'杀了、降的降了。因为他的眼光短浅,最终使大明朝覆灭,自己也是自缢而死。

  智慧的眼光让西汉稳定,让唐朝发展。而没有智慧的眼光会使人目光短浅,难成大器。

  智慧的眼光,使智者不只发现成功的机会,更会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没有智慧的眼光的人,哪怕也有现成的机会摆在眼前也发现不了。

  人的成功失败,不只在于外界便迁,更在于智慧的眼光。

【眼光_700字】相关文章:

把眼光放开08-01

机会偏向有眼光的人01-17

初一换一种眼光作文12-30

满分作文:阳光·朝霞·欣赏者的眼光12-24

关于眼光的作文800字(通用10篇)02-09

高二作文范文: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08-06

2017年高考作文真题:眼光成就富有05-22

用另类的眼光去解读《西游记》_800字01-24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换一种眼光06-28

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眼光成就富有06-17

一分为二饮料 可怜的“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