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2022-02-22 春节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东春节风俗作文(精选4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

  广东的春节年二十三就开始了。在这一天里,人们会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置酒、糖、果、糕,焚香祭灶。传说灶君是个大老粗,怕他说错话,祭品中就有糯米做成的糕点,意在把灶君的牙粘住,不让他乱说话。

  到了年二十四,家家户户搞清洁,大扫尘。扫尘时,人们用新的扫把,通过扫尘,把疾病、晦气、祸害一起扫出门外,干干净净,连续好几天,直至二十八,民间又有“年二十八,洗邋遢”之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也会去办年货,炸煎堆,蒸年糕,让人回味无穷。

  到了除夕,大家基本不会睡觉,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俗称“守岁”

  到了大年初一,街上空荡荡的,店铺都关门了,各家有各家的节目。虽然是空荡荡的,四周却不时冒出几声鞭炮声,有的甚至一放好几十响。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贴年画,而门板会贴门神或“福”字,希望新的一年里门神帮自己守住家门,同时也希望幸福到来。

  到了大年初七,街上的店铺陆陆续续地开张了,但并不热闹,员工还可以去逛街市。

  到了元宵,已经是广东春节的最后一天了,公园里会挂上各种各样的灯,形态各异。有莲花灯,大红灯笼、花灯、宫灯等。同时,人们还会放炫丽的烟花,让人们在春节能尽情地欢乐起来。最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元宵,融融恰恰,团结和睦,让人感到温馨。广东的春节就这样落幕了。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

  时光老人带着人们又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一年,心的一年又来到了,广东的春节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喜气洋洋,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欢欣的气氛。

  年二十八,人们要到商店去买各种各样的晖春和年画,因为大年初八才开张。下午,大人们还要与小孩子们一齐进行大扫除,把家里的门窗玻璃与各种家具擦得干干净净,以崭新的面貌迎来新的一年。

  年二十九,人们把各种家务完成后,就可以去逛花街了。花街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朵:有娇媚的兰花,有高洁的菊花,有优雅的百合花,还有雍容的牡丹花……花街里的花琳琅满目、万紫千红,就像走进一个花的海洋,使人心驰神往。

  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人们把晖春、年画都摆在了地上,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和风格来点缀房子:有的横着贴,有的竖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特色。下午,人们把买来的菜都弄好了,到晚上一家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就开始了传统的拜年模式。一大早就来到父母的房间里,对父母说出一些吉祥的话语,父母就会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预示着孩子们一年到晚健健康康,一帆风顺。

  除此以外,一些亲朋好友也欢聚一堂,品尝着美味的佳肴,聊聊天,品品茶。但是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他们可以大把大把地积攒压岁钱,然后把压岁钱存起来,或者去买一些心爱的课外书和文具。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的一年里,人们憧憬着美好的希望,以崭新的面貌拥抱新的开始。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

  开始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大扫除,将家中一年下来用旧的,用坏的,统统换掉,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除了打扫房间之外,人们还要在这一天拜灶王爷,祈求将来的一年丰衣足食。

  之后这几天,人们更忙,要买好各种各样的过年时要用的物品,外地来打工的人们也将要去买火车票回家,而小孩子们更是一天一天地盼望着年的到来。

  到了除夕,广东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到了,家家一早起来准备年菜,因为在开年前不准广东的春节,开始的并不早,时间也不长,往往是在北京人过“小年”的时候才动刀子,不准煮饭揭锅,所以分量特别大。这一夜,所有在外面做事的人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即使真的赶不回来,也会为他留一个位置和一份碗筷。夜深,家家为了赶走瘟神,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剩下这几天,人们就清净,悠闲的多了。男人们出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女人则在家接待客人,孩子们要红包和收红包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到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一眨眼,初六到了,人们又回到了岗位上继续工作,可是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干活都不用太勤奋,大家身上都喜气洋洋,带着一种对未来的向往与悠闲。

  又是一眨眼,元宵到了,广州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到来了,人们的生活虽然都已经步入正轨,这一天就是一个最后的狂欢。这一天,家家吃汤圆,张灯结彩,将剩下的烟花爆竹一口气放个痛快。广州的春节就是这样结束的。

  广州的春节虽然短暂,但是不急促。春节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惬意的生活中,噼里啪啦地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地大笑着走去。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4

  照广东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就在腊月二十四开始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大扫除,因为《吕氏春秋》有载:“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是过春节的准备。“尘”和“陈”是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时,人们会准备好新的扫把,用来打扫。通过扫把,把疾病、晦气、祸害一起扫出门外。通常,大扫除会连续好几天,直到二十八,所以便有了“年二十八,洗邋遢。”这句话。

  在年二十八,不仅要打扫还要用柚子叶煮的水来洗澡其意义就是要把身上的霉气、疾病等不好的东西全部洗掉。

  到了除夕,每家每户都传出了热闹的气氛,在家里,会做饭的全都在厨房里做饭,不会做的都在大客厅里布置好过年时准备的东西,比如:一张张如同火一般颜色的对联,被贴在门外旁,还有一张张画着各种神仙的年画被贴在屋里的墙壁上。晚上,饭桌上摆着一道道令人残涎欲滴的美味的食物,人们在吃饭时还不忘聊聊自己这一年的所作所为,和成败的感想。饭后,很多人都会去逛逛花市。在花市里许多美丽的花都竞相开放,花的品种丰富多彩,五花八门,让人应接不暇,比如:菊花啦,百合花啦,桂花啦,梅花啦,年桔啦,兰花啦,富贵竹啦,还有最多并且很漂亮的桃花。

  到了晚上,大家还要在12点前十秒进行倒数呢!在其中的空余时间大家还可以在空旷地方放鞭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快乐的日子过去了,大人上班的去上班,小孩上学的去上学,一切恢复到以往。很多的店铺又重新开张,街上在过年时留下的垃圾也正在清理。虽然新年过去了不过过年使得气氛仍然保留了下来,许多大人们在假期时间去那些没有拜过年的亲朋好友家去祝贺一下。真是令人怀念的日子啊!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来临。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5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6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头怪兽名为“年”。它长着犄角,青面獠牙,身体庞大,在人类面前,它仿佛就是一座山。“年”常常在村子里祸害村民,村民们被害得痛苦呻诉,最后发现一个对付它的办法——在门前贴上红纸,放鞭炮。于是“年”就吓得赶紧跑了,这就是关于春节的传说。

  老人们常说,过年一定要穿新衣服,寓意新的一年,节节高升。在我们家乡,过春节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孩子们,早早地准备自己的拜年祝福。因为在我们这里,小孩拜年要给亲戚朋友送祝福语,说得越好,给的压岁钱就越多。所以,孩子们都在准备祝福,好在拜年时大显身手,比别的小孩子技高一等,得到更多的压岁钱,这莫过是孩子们最开心激动的事情了,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

  我也和那些孩子们一样,在拜年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新年祝福,准备好了一个大大的钱包。包是一个白绒绒的兔子形状,单肩包,可以放很多压岁钱。夜晚躺在床上,不由得想着明天的收获。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吃过饭后就拉着妈妈和哥哥去拜年。出门后发现街上人很少,但依旧张灯结彩,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带着激动的心踏上了收红包之旅。先是去奶奶家,看见奶奶我满脸欢喜地奔过去:“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年更胜一年!”接着深鞠一躬。奶奶一听这话就开心地合不拢嘴,脸上也乐开了花。岁月在她的头发上,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此刻看来,她就是十八岁的姑娘。她嘴里一直说:“好!好!好!我的乖孙女,来!奶奶给你发压岁钱!”就这样,我收获了新年的第一桶金……

  拜完年后我问妈妈:“妈妈,我的压岁钱呢?”妈妈摸了摸我鼓鼓的小兔包包说:“你个小财迷,当然少不了你的份!”

  一天就这样甜蜜高兴的过去了,现在想起来,依旧是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啊!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7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盼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够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能够,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之后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能够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够吃汤圆啦!此时的我,情绪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这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完美期盼。

  怎样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习俗有种一种期盼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此刻就开始做汤圆吧!期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春节风俗作文小学五年级5

  大年三十儿,家家户户都来庆贺新年,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取同一种祝福方式——我妈妈十几分钟就收到许多条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我很喜欢,开头是这样的:“昨日拜年早了点儿;明天拜年挤了点儿;后天拜年迟了点儿;此刻拜年正是点儿!”

  这天还是去探亲拜年的好日子,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齐去我姥姥家。当然,去那里的人不光只有我们三个人,还有我的舅舅、舅妈、大姨和大姨父,以及我想念以久的两个姐姐。吃完那顿丰盛的年夜饭,大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开始放烟花了。我们穿好外衣,拿着两大包的烟花爆竹向中心广场走去……

  “当,当……”12点的钟声刚刚敲响,无数的礼花腾空而起,又带着满身的光焰洒向大地,把大地映的光彩夺目。啊!烟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了美丽的大花园!人们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纵情地欢笑、歌唱。变幻无穷的焰火映照着人们兴奋的笑脸。这边的“闪光雷”刚刚炸开;“蹿天猴”又鸣叫着飞上高空;那边紧追着“金龙狂舞”;这时一朵烟花又炸开了,里面喷射出火花,越喷越高,越闪越大,慢慢呈现出一棵树型,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从“树”上摇落下来。“噢,发财了!”人们望着“摇钱树”欢呼雀跃起来。

  啊!新年是多么完美!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8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一样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9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

  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齐包饺子过年。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0

  我的家乡习俗中,春节最为隆重,接下来,我就介绍两个习俗吧!

  首先是放鞭炮。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每到春节就来捣乱,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人们们便用鞭炮来赶走年兽,便有了放鞭炮这个习俗。

  之后,便是压岁钱了。相传,在除夕晚上,岁便会来吃人,某一回,一个大人把钱放在小孩枕头底下,岁来吃孩子时,只见枕头下红光大放,把岁吓跑了,于是民间就有了过年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因为可以赶跑岁,不让它吃到人,因此叫“压岁钱”,压岁钱的习俗也就随之而来。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习俗了。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1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不,春节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舞狮子、放鞭炮……可热闹了!最让我们小孩子兴奋的是可以拿压岁钱,你可知道为什么只有在春节才有这些习俗呢?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生活在海洋里,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人们每到除夕就逃到深山去。后来,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响声。于是,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灯笼、舞狮子,来驱赶“年”,吓得“年”跑回了海里,再也不敢出来。而这些驱赶“年”的方式被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了我们的习俗。

  除夕夜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不但可以玩,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长辈要给我们晚辈压岁钱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睡熟的孩子的头,孩子醒来之后也会变成“祟”。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守“祟”。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与孩子玩。孩子睡了,他们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身边,他们不敢合眼。半夜,“祟”刚伸出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发出了道道闪光,“祟”吓得赶紧跑了。他们把用红纸包八枚铜吓退了“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人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

  知道了这些习俗,认识了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守候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2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然而,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也是中国人释放情感、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载体。这是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狂欢节。

  假期才过了三天,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一年。这真的是“时光如梭,日月如梭”。一年是春节的“彩排”。天一黑,该吃饭了,每个家庭都会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这声音真是震耳欲聋。据说放鞭炮、挂灯笼、贴春联都是为了赶走一个叫“年”的怪物,停止伤害别人。

  小年过后,每个人都应该准备好鱼、肉、蔬菜.水果、巧克力、饼干等。还有新年的烟火。

  除夕就是除夕。除夕之夜,成年人都很忙。他们必须准备晚餐,以及客人在第一个月来的时候准备的菜肴和各种蔬菜。我们的孩子一天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打扫卫生,俗称“扫尘”,也叫扫地、扫地、除尘、除渣、除尘、除尘等等。这是中国民间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几年前,繁忙的一年主要集中在清除旧衣服和更换新衣服上。除尘是年终大扫除。南方叫做“扫房子”,北方叫做“扫房子”。其意图是将所有“恶运”和“厄运”扫出门外,这体现了中华民族避邪、消灾、迎福的美好愿望。我打扫了我的书房和卧室。首先我把桌子上的杂物放入垃圾桶,然后我把书放在书架上,然后我打扫桌面和书架。完成书房后,卧室在后面。我把衣柜里所有的衣服都清理干净,挂了一些冬衣,把剩下的叠好,放进抽屉和格子里。然后叠好被子,把它放在床头,把床和床头柜里的东西都整齐地放好。打扫完房间后,我下楼帮爸爸挂灯笼,贴春联,贴红纸,帮妈妈选蔬菜……当我想放鞭炮时,我很快就闭上了耳朵。在一阵爆竹声后,我们一家人去餐桌上吃年夜饭。中国的年夜饭是家庭成员的团圆饭。这是年底最丰盛和最重要的晚餐。家庭成员一起愉快地吃饭。当一家人晚上熬夜时,民间的熬夜习俗是除夕的灯不会整夜熄灭。守岁被称为“燃灯照年”,也就是说,在除夕夜点燃所有的灯和蜡烛,据说这将在来年丰富家庭的财富。就在时针指向零点的时候,夜空突然充满了烟花。我和姐姐放的烟花也是天空中的烟花之一。

  第一个月的第一天,鞭炮声响后,大地变红了,闪烁着云彩和锦缎,一年的气息似乎更加浓烈。在去拜访亲戚和朋友拜年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只手,向他们鞠躬问候“新年快乐”。新年以充分的祝福和欢欣开始。新年过后,一个人需要向他的祖先致敬,并和他们一起度过这个节日。午饭后,我们去观看“乡村之夜”。一些人跳舞,一些人唱歌,一些人比赛。休息时间增加了很多互动链接,你扮演的我猜是卧底.村庄之夜结束后,我们举行了许多比赛活动,如跳绳、登山和踢毽子。经过一个下午的活动,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但我心里还是很高兴。

  在第一个月的第二天,我和我的家人来到我祖母家,向她致以新年的问候。在奶奶家,我更兴奋了。新年过后,我坐在火炉旁吃瓜子,看电视。正当我无聊的时候,我阿姨高兴地跑过来说:“村子里正在跳草龙。让我们都去看看!”我妈妈说,“嗯,草龙是我们这边的传统习俗。看到它也很好。”我欣然同意,我们一家人兴奋地跑开了。在接完位置过去后,没多久,突然传来一阵响亮的锣鼓声

  时光飞逝。转眼间春节过去了。在这个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成人和儿童迎来了新的一年。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3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但是,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庄严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释放情感、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载体。这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现在离假期只有三天了,正好是休整年。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过小年是春节的彩排。天一黑,该吃饭了,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声音真的震耳欲聋。据说放鞭炮,挂灯笼,贴春联,都是为了赶走一个叫年的妖怪,不再伤人。

  新年结束后,每个人都应该为新年准备鱼、肉、蔬菜、水果、巧克力、饼干和一些烟花爆竹。

  除夕是除夕。除夕夜,大人很忙。第一个月客人来的时候,他们必须准备晚餐,招待他们的菜肴和蔬菜。我们的孩子白天只有一件事,就是一般的打扫卫生,也就是所谓的扫屋子、扫屋子、除尘、除渣、掸灰尘、打灰尘等等。这是中国传统的新年习俗之一。年前,忙碌的一年的主题是拆旧布,搞新活动。除尘是年终大扫除,南方叫房屋清扫,北方叫房屋清扫。其用意是扫除一切厄运和厄运,寄托中华民族辟邪消灾的美好愿望。我打扫书房和卧室,先把桌子上的杂物放进垃圾桶,再把书放在书架上,然后打扫桌面和书架。书房完了,然后就是卧室。我会把衣柜里所有的衣服清理干净,挂一些冬天的衣服,把其他的折叠起来,放在抽屉和正方形里。然后叠好被子,放在床头,整理好床和床头柜里的一切。打扫完房间,我会下楼帮爸爸挂灯笼,贴春联,贴红纸顺便帮妈妈选菜

  放鞭炮的时候,我赶紧闭上耳朵。一声惊天动地的鞭炮声响过后,我们一家人就上桌吃年夜饭了。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重要的年夜饭。一家人一起开心的吃饭。一到晚上,全家人都会写一篇作文来庆祝。的除夕。庆祝除夕的民间习俗是通宵不熄灯。守年夜饭就是整个年夜饭都要点上灯和蜡烛。时针一指向零,夜空就布满了烟花,五彩缤纷。我和姐姐放的烟花也是其中一个。

  正月初一,鞭炮声过后,满地碎红,一年的味道似乎更加浓郁。走过满是人和鞭炮的房子,走亲访友拜年,路上遇见一只手说新年快乐,新的一年从满满的祝福和欢腾开始。拜年后,你需要祭拜祖先,与他们共度佳节。午饭后,我们去观看村庄的晚会,有些人跳舞,有些人唱歌,有些人比赛。在场馆之间的休息时间,增加了许多互动链接。村晚会后,我们举行了许多比赛,如跳绳、爬山和踢毽子。经过一下午的活动,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身心俱疲,但心里还是很开心。

  正月初二,我和家人来到外婆家过年。在外婆家,我更激动了。拜年后坐在火边吃瓜子看电视。无聊的.时候,阿姨高兴的跑过来说:“草龙在村里跳舞。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母亲说:嗯,草龙是这里的传统习俗,去看看就好。我欣然同意,一家人兴冲冲的跑了。答案传到过去的地方后,过了一会儿,突然,锣鼓喧天,一条威武的巨龙飞了出来。草龙乍一看大概有十米长,两只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栩栩如生。周围都是围观的人。他们尖叫着鼓掌了一会儿,让我的心都烧起来了。在队员们的舞蹈下,他们匆忙而迅速地盘旋着,就像一条真正的龙从远处走在云中。这一幕非常热闹。

  正月初四,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吃完就开始练拳头。看着大人抑扬顿挫的点酒,心里实在没什么兴趣,就默默离开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春节就过去了,大人小孩在这喜庆热闹的节日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4

  每年正月初五开始,我们村就会来好多人演京剧。这不,我刚从外婆家拜年回来,奶奶就拉着我去看京剧。

  奶奶边走边说:“今年换了一班人来,演得可好了,晚上演的是“满堂红”,我们走快点。我心想:这京剧有什么好看的,我又看不懂,可是奶奶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倘若不陪她去,又要在我们耳边说个没玩。演出点在村里的老祠堂里进行。一进去,都是人在观看,大家伙每家每户都搬了凳子坐在那里看。我和妹妹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聊着天,也没仔细看。

  奶奶看我们这样就对我们说:“你们好好看啊,每部戏都讲述着一个故事呢。”“哦,好吧,我认真看。”我坐下来,认真的看着。哦,京剧原来比我想象中的有意思多了。台上人们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个眼神,每个表情,每个动作都做的很到位,表现得栩栩如生。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工。”后台里还没上场的正在给自己精心的化着妆容。慢慢的,我也看懂了这部京剧的意思,也对这种独门的艺术产生了喜爱和敬佩。

  这就是我家乡的民间风俗,希望大家有空也可以去看一看。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5

  快到除夕了,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新年的气氛。我们家也不赖,除了买新衣服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买年货!为此,在除夕的前几天,我们早早地跑到了各大商场去买年货。为了省钱,我们四处奔波,可还是难逃一劫——一共花了270多元。用妈妈的话来说,今日“吐血”喽!

  最终,盼望已久的除夕到来了,买了那么多年货还是没白买。这一天,家里热热闹闹的大家都相互道贺着“新年欢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马到成功!”过年了小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他们总会收到压岁钱的哦!那一个个红包,那一个个笑脸,都成为了春节上最具特色的象征。

  春晚,顾名思义,就是春节晚会。这总是春节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晚上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围坐在一齐看着那并不豪华的电视,团团圆圆地,高高兴兴的聚在一齐,想必,这必须是最温暖的时刻吧!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传统的节日。红色,寓意着红红火火。让我们一齐迎接新的一年吧!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国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此刻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所以,每到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村里一片匆忙的恐慌的景象,没有人理会他,仅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您家呆一夜,我必须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一样: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先"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响。这时婆婆家的门开了,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明白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炮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7

  过年到了,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我们坐时光机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为什么过年不叫“过日”或是“过喜”?也许,大家头上都满头问号。

  这也是由一个故事引起的,不,应该说是一个传说。从前,天庭有一只怪物,有鹿角、虾须、鹰爪、蛇身、鱼鳍,这只怪物到处兴风作怪,吃人、吃兽,人见人怕,兽见兽躲,天庭把它锁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来,神仙们叫它“年”。每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兽,谁见了它就倒。终于有一天,人们发明了烟花,红对联,红纸。除夕之夜,人们放着烟花点着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红家具,红对联。这时,“年”来了。可是,红色刺的它睁不开眼睛,火把烤着了它的尾巴,对联搞的它满身都是,人们见它怕红色,使用红家具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点烟花,搞的它头咬尾巴转圈。年气愤的回到了天庭,人们就叫这一天过年,有时也叫过年。

  过年大家都会包饺子,吃年饭,有时,一些较有钱的人家里,还会回老家。

  我现在在湖南过春,湖南都是一些唱戏的人来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卖对联,对联也是象征幸福美好。过年大家都去看过年联欢晚会,大家也会去包饺子。

  东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上了首,晚辈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饭后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最后全家吃饺子,百十个饺子中,只有一个饺子有硬币,吃到的诸事顺遂。

  河北: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里小狗过生日;初三初四,走亲访友,媳妇回娘家;初五,“破五”祭财神;年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年初七,吃面条;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准备闹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灯火;年初十六,回归清淡;年初十七,过年落幕。

  我们湖南人,先是去先辈坟上祭祖。除夕,一定会吃鸡鱼肉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公鸡,炖到后,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到后,上面撒满红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鱼千万千万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是红红火火了,初一早上吃点东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对了,过年父母亲朋友家人都会给小孩子红包,压岁钱,传说是除夕络绎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猪肝,猪心,猪肚制品,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为三蒸,三糕,三丸。

  占岁。旧时民间进入新日初几日的天气占本年年成。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八日为谷,当日晴,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阳,所主之物不昌。

  过年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花生,苹果,瓜子,糖为主。

  过年,你快乐吗?总之我很快乐。我们要把过年传下来,它是我们的骄傲!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8

  我的家乡在江门,那里,每年过年,市民们举行的活动可多了!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除夕,江门习俗称“过年”。

  除夕前人们就忙碌各式年货了:买鸡、鸭、鹅、鱼肉、衣饰、家具、器皿、画、春联……样样都有。餐桌上摆的大鱼大肉和糖果,让人直流口水。

  人们还会买柑桔、青橄榄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旧俗过后,男的必新理发,女的必“挽面”。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过年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来团聚。家里还会吃团圆饭。

  如果是晚农家的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这样才能年年好运气。

  农历二十三晚,俗称小年夜,人们为表示灶君一年来保护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的谢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职时,特地给他贱行。谢灶要摆设贡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几棵带尾叶的甘蔗,还有炒米饼、柑桔、红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就是谢灶。

  说了这么多,也该说花市上了。

  临近过年,香港人都喜欢按照习俗购买年花,取其“花开富贵”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门的花市有什么不同?人们可以趁到香港过新年的时候去人潮拥挤的地方年宵花市凑凑热闹,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药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据说桃花能为未婚男女带来“桃花运”,连着叶子的柑桔则代表姻缘“开花结果”……

  哎!不说这么多了,喉都干了,喝点水,自己查阅吧!我们江门可是有数不清的习俗哦!~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19

  汕头的春节特别热闹。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共享新春之乐.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到半夜零时,爆竹齐鸣,欢庆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我想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时,首先要到最亲的长辈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哦!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要放两三根甘蔗,因为甘蔗代表“节节高”;年夜饭中也总有一道菜是鱼,因为“鱼”和“余”是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

  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

  古人曾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在欢乐的节日过后,在2016年的开始,向着新的目标前进,开创我的美好未来!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0

  汕头地处潮汕平原,是个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的好地方。汕头的春节更是别有一番风趣。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阴历一年最后一天,故又称“大年夜”。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从这天起到除夕,家家都要打扫卫生,购置年货,都要杀鸡宰鹅,另外还要贴春联,有些人则要买些水仙,梅花,桃花摆放在家中,用以增添节日气氛。

  春节是汕头人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旧历正月初一,是我国农历的新年,初一拂晓,人们都穿上新衣,向长辈拜年,长辈还就要给孩子压岁钱,到处一片喜气洋洋。

  初四这天是要迎神的。初一到初五,街上十分热闹。商号店铺从初一到初五一律停业,这是一年中职工们唯一的较长的假日。

  转眼间,元宵节到了,这一天,大人们开始做汤圆,所以汤圆又称“元宵”。我们家自然也不例外,妈妈一大早就把材料准备好,汤圆是由糯米做成的,晚上一家人就要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元宵节晚上,到处张灯结彩,挂上了各形各色的花灯,有的人把谜语贴在灯上,这叫“灯谜”。小孩子还要在街上迎花灯。元宵节一过,春节长假才算完全结束。这样,春节就在一片欢笑声中过去了。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1

  天津是我的家乡,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我爱我的家乡_天津!

  家乡的春节主要体现在饮食方面:在腊月初八那天,被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这一天也会泡腊八蒜,就是用醋泡蒜,这样久放也不会坏的!

  在该过年的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在新年显示出焕然一新的形象!在这些天里,孩子们个个都开心的不得:像男孩子们都买一些爆竹在新年里和大人们一起庆贺新年!而女孩子们买一些小礼品作为新年礼物!

  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这就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在这一天,鞭炮声处处都有,,这就是过年的象征吧_尽管还没到,但却有过年的气息~!!这天,在街上,有一些卖糖的,就是现在孩子们所说的“糖瓜”又甜又黏的,小孩子们非常喜欢吃它们!

  二十三一过去,就更忙,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过年吃的食物都准备充足!

  在除夕这天,更是热闹的不得。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人们都穿上新衣,门外贴着福字,有正有倒,倒的福字意味着:福到!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守岁的习俗,鞭炮声总在耳边响起,这才是过年的气氛嘛_这么的热闹!

  等到正月初一那天_就是人们所说的春节。在那天,人们都去拜年,给亲戚,给朋友……

  在元宵节那天,又是春节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那天,人们都在叫家里吃元宵呢!一家人其乐融融……

  那天同样也是耳边总响起鞭炮声,小孩子们同样也燃放炮竹,只不过是那种小的花炮而已……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到这天为止,春节也就这样在欢笑中不知不觉的度过!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热闹的春节!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2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八节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开始熬腊八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豆子、米、干果,给孩子们做还要放红糖、白糖。还有腊八蒜,把大蒜剥皮,泡入醋内,再加白糖,拌匀。过年时,人人吃饺子。等吃饺子时打开,那蒜就呈翠绿色,给白白胖胖的饺子又添一种美味。

  准备过年,大人们忙,孩子们也忙。福字、吊钱儿、灯笼、窗花都是要买的(也有的自己做)。孩子们更是在烟花摊前挑来挑去,不买一大兜不行。最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买各种各样的糖、蜜饯、干果。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要买齐全。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孩子们吃着糖瓜儿,等着天黑。吃饭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放焰火。屋内的人听到外面的烟花声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烦。那些烟花把黑夜衬托得无比美丽。

  这一天孩子们也要吃糖,街上卖的糖有长方形也有瓜形,这些糖统称为“糖瓜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关于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有个神为“灶王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今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吃的糖瓜儿,就是为粘住灶王爷的嘴而制成的。

  最忙的日子莫过于二十三之后。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各种食材更要准备充足,因为大多数的店铺都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什么鸡、鸭、鱼、肉、米到正月初一绝对难买。

  到除夕,全天津都沉浸在热闹的海洋。家家都忙活着年夜饭,酒肉的香气飘散四方。大人孩子一大早就穿上新衣裳,收拾好自己就跑出去把对联、福字贴在门外,屋内就在窗户的玻璃上贴窗花、吊钱儿。家家熬夜,每晚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工作的人也都放假,抢票赶回家和家人过年、吃团圆饭。这一夜,除年级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守岁。

  转天是正月初一,虽然还有些放焰火的孩子,但比除夕到腊月二十三这三天的少多,全天津大部分人都在休息。有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到亲戚家串门,给亲戚家孩子送红包;有的全家在家里接待客人(倒不分什么男女老少)。好多地方都有庙会。极爱逛庙会的是孩子们,是为看花灯,买些新年专卖的小玩意儿和小吃。

  正月初六店铺开门,但也不是全部,还是有少数铺子继续休假。开门的铺子也不忙,还是可以抽点空去逛庙会。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高潮——元宵节。一个个圆圆的小汤圆儿,是孩子们的最爱。

  街上,家家户户倒不至于张灯结彩,但都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笼。孩子们有的找大人领着到街上玩儿,有的在家里欣赏家中的纱灯。

  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孩子们再歇些日子就该去上学,大人们也该去上班。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就快来。

  这便是天津的春节。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3

  天津春节习俗又称“天津年俗”,是指天津市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的社会风俗习惯。由于天津卫自明代设立以来逐渐形成一个“人杂五方”的移民城市,因此天津的春节习俗融合中国南北方的新春习俗特点,并在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天津的年俗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阖家欢乐”,其社会意义是保证宗法社会下父系家庭的团圆。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在天津称为“腊八儿”,许多天津人在这天喝腊八粥并用醋泡大蒜,从而为正月准备腊八蒜和腊八醋。从腊月十五开始,天津的年货摊贩要“上全街(gāi)”,就是各商店把年货全部上齐,把所有吃喝玩乐的商品都摆上贩卖。

  天津的年货市场主要集中在在天津天后宫为中心的宫南、宫北大街,也就是今天的古文化街一带。“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顿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对子。”的天津俗语也体现年前天津人民准备过年的特点,在一般的天津民居,人们往往换上新的杨柳青年画、擦玻璃、收拾屋子、贴好红春联、“倒有”和“倒福”、红剪纸“挂千”、贴“吊钱儿”等等。其中,吊钱儿是一种用彩纸或者红纸剪刻成的图案,天津人民将其贴在门窗的玻璃或者横棱上,每家每户贴上的吊钱儿必须要到农历正月初五那天才能损坏,否则就会暗示一年不顺利。

  此外,鞭炮和焰火基本上也贯穿整个正月。腊月二十三在天津民俗里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户户要买糖瓜儿并等到夜里十二点祭祀灶王爷。大年三十,天津各家各户往往摆上供品供奉神佛,当天夜里,把家中所有灯火点明,父系家庭的一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之后的一夜不能睡觉,灯火亮到天明,天津人称之为“守岁”,天津年俗里,这一夜禁止扫地、倒水、用剪刀,说“破”、“坏”、“没”、“死”、“光”、“鬼”、“杀”、“病”、“输”、“穷”、“没有”和“少”等不吉利的话语,大年初一天津人习惯一早出门走亲访友,俗称拜年,在送年礼方面,天津人讲究送整盆不剪枝的腊梅、海棠和迎春花。另外在这一天,每家每户的米缸不能空着,如果空着就寓意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而且在这天还禁止洒水、扫地、倒垃圾等行为,因为天津人往往将水、土视为“财气”,将垃圾、粪便看做“肥水”,洒水、扫地、倒垃圾会把“财气”扫走。正月初五不能到别人家拜年,这天家家都包饺子,剁小人,捏小人嘴;正月十六晚上要一家人出去遛遛弯儿,这叫遛百病,为的是新年不生病。大年初二,天津有“回娘家”的传统。正月初五天津人称为“破五”。这一天,每家每户要吃饺子,并且在切菜的时候,菜板要剁得叮咚响,暗示剁“小人”。正月十五上元节,天津人称其为“灯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除吃汤元外,还要供奉给神仙和佛祖面制的刺猬和老鼠,灯节前后,天津城内各商铺从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七日张灯五日。

  正月二十四晚上,天津农村的各家各户还要在自家的院内或屋内的地上用粉画出小囤和小梯子,在他们上面放粮食和铜钱,寓意来年物丰粮丰。除此之外,天津人还讲究正月里不能理发、看病、吃药、打孩子。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4

  春节期间,天津的饮食习俗有独特而又普遍的特点。天津人称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儿”,并有喝腊八粥、吃腊八蒜和腌制腊八醋的习俗。此外。“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顿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的谚语也体现天津在腊月的饮食风俗。

  大年三十这一天的夜里要做韭菜馅儿饺子,饺子做成后用黄纸盖上,等到午夜二十四点来吃。在包饺子之前有的天津家庭按“南礼儿”还有一顿年夜饭,年夜饭中要有鸡和鱼,取自谐音“吉庆有余”,年夜饭的米饭下通常藏有一个荸荠,寓意元宝。年菜以辣白菜、烩蚕豆瓣、辣豆等为主。在大年三十当天要剩下留在正月吃。

  此外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有吃红果糖葫芦的习俗,用来表示来年吉祥,已婚未生子的女人们还要吃枣和栗子,取其谐音“早立子”。谚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体现在初一和初三这三天中天津家庭中的饮食习惯。农历正月初四一些天津家庭通常食用烙饼卷鸡蛋。正月初五,天津年俗中又有“破五吃饺子,捏小人嘴”的习惯,以喻示新一年的吉祥顺利。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天津家庭和全国各地风俗普遍相同以吃元宵为主。正月二十五在天津为填仓节,谚语:“填仓填仓,干饭鱼汤。”体现这一天天津人民吃米饭熬鱼的习俗。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5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6

  在天津,二月初春节就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在春节的前几天,也就是腊八。在腊八那天人们赶着做腊八粥。无论爷爷做得多好吃,我就是不吃。原因在那一天人们还要做腊八蒜。爷爷先把蒜包好放在醋里,然后封起来,等到春节那天用来蘸饺子吃。虽然我不喜欢吃蒜,但我喜欢吃醋,因为蒜的味道真是太“好闻”。

  腊八醋做好,人们开始忙着买东西。大人们给孩子们买新红衣,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除此之外还要买一些鞭炮和大炮,在过年期间燃放。老人们开始买一些吃的,比如开心果、大榛子、花生、瓜子、巧克力、大杏仁等等。孩子们要买的东西可多,首选的就是小花炮,其次是一些饮料,最后就是什么小零食啦。

  除夕这天就更忙,我奶奶忙着贴福字、对联、窗花、吊钱儿。而爷爷忙着做中午的饭菜和晚上的饺子。除夕夜可就热闹喽!家人们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和饺子。一起赏烟花,一起看春晚。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为防止年兽的到来,必须灯火通明,炮声不许间断。这一晚必须要熬夜呀!

  大年初一人们要去拜年,所以手里都拿着满满的东西。而且远方的亲戚也要来到兄弟姐妹家拜年。

  元宵节这一天与除夕相比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啦!这一天人们争先恐后的比谁的花灯漂亮、好看:有的是纸灯笼,有的是动物形状的灯笼,有的是奇怪形状的灯笼,有的是豪华炫丽的灯笼。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元宵,一起赏花灯,企盼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虽然与春节那几天相比不那么热闹,但是有一种食物让我回忆不止,那就是焖子。虽然以前没有吃过这种不透明的固体,但是自从我吃爷爷做的之后,一直都忘不它的味道,我觉得爷爷做的每一个焖子都有家的味道,都包含着浓浓的爱。

  一眨眼,二月二也过完,春节就正式结束,人们都照常工作,而我们,也要背着书包上学去。但春节时的场景,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游荡,久久不愿散去……我留恋花灯,留恋烟花,留恋春节时的每一物……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7

  在整个寒假里,我都是以一种快乐的心情来度过的。

  放假开始的几天里,完成作业当然是一件最要紧的事,总不可能边过节边写作业吧?这样玩也玩不好,学习也学习不好,与其这样,还不如多花一些精力,先做完作业再玩。

  春节是快乐的,连天上也显出新年的景象来,蔚蓝的天空,像一块碧玉一样逗人喜爱,偶然间也有几朵白云在万里晴空中愉快地追逐着,温暖的阳光驱逐年冬的寒气。

  街道上,各家各户都在忙碌着。超市里可谓是人山人海,货架上的瓜子、糖果被无数双手塞进购物车。大家仔细挑选年货,往日平静的大街上如今是挤满人,大家在各各铺面里买来对联、“福”字、兔形装饰物来美化自己的家。我家也不例外,房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平时擦不干净的窗户也被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窗户似的。接着,妈妈让我把春联和“福”字贴上,我小心翼翼地用胶水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把“福”字贴到大门上,不偏左不偏右,甚是好看。

  除夕夜,窗外,鞭炮声声脆响,烟花五彩缤纷。室内全家人团团围坐,一个个喜气洋洋。妈妈和奶奶来来往往,走马灯似的把一盘盘佳肴端到餐桌上。不一会儿桌子上的鸡啊、鸭啊、肉啊、鱼啊……层层叠叠的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似的,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趁人不注意,我用筷子夹起一大块鱼肉塞进嘴里,那种喷香的味道顿时涌进我的心里。

  “开饭!”在奶奶的话语声中,我们不约而同的拿起筷子,把一盘盘美味往嘴里送。只听“喀嚓”一声,我的牙齿被卡一下,我吐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硬币。硬币怎么会跑我嘴里呢?我心想,“哎呀,有福,”奶奶说道,“我特意在饺子里放上硬币,没想到被你吃到。你们这个时代可真是好啊,论吃的方面,细白面馒头和新鲜鸡蛋多的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论穿的方面,红的、紫的、薄的、厚的,什么都有,连个补丁都没有……”奶奶笑着说,“啊……”我睁大眼睛。全家人看着我的滑稽样都大笑起来。

  快乐的春节过去,马上就要开学,总结一下,这个寒假过得挺充实的。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8

  宜昌,古称夷陵,为湖北三大城市之一,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交界点。其春节礼俗融汇东部和西部的地方气息,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以来,各地商贾云集于此,以春节习俗内外交流,形成了既与各地大致相同但又有地方特点的格局。

  腊月最后一天至正月初三被称为“大年”。为了过好“大年”,不论大家小户都要作一番年前准备,而且这个准备早在“过小年”前后就已经开始,谓之“忙年”。宜昌有段儿歌形象地唱道:“年来了,是冤家,儿要帽子儿要花,公公要肉敬菩萨,婆婆要米打年把;还有刚过门的小媳妇,也要穿一件新花棉袄回娘家。”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各家各户要忙年,大小商贩也要忙年。前者忙着采购;后者忙着发卖。虽人人皆说“有钱不买腊月货”,但一进入腊月,该买的还是要买,哪管它价格贵贱。市场繁荣,每日四乡八邻的农民都纷纷拥上街来。他们进城一则来采购年货,再则为带一些土产品到街上兜售,如柏树枝(熏腊肉、做“年宝”用)、红亮筐(蔑扎纸糊的小灯笼)等。至于要采购回去的,则多半是乡里没有的糖果点心、大小礼品以及年画、春联等。总之是应有尽有,无不满载而归。

  门神画一般是木刻彩印,多为本埠制作。贴于门上左右两幅,一为白脸秦叔腊月二十五以后,各家各户除了忙着准备桌上的美味佳肴推汤圆面、打年糕、宝,持铜;一为黑脸尉迟恭,持剑。年画多种多样,彩色精美,多来自沪汉。灌香肠,郊区农户多忙杀年猪、磨豆腐外,还要准备年节期间尤其是正月初几招待来拜年客人的吃食点心,开始炒花生、炒瓜子、炒苞谷泡、炸麻花、炸米花等,有的按俗语“七不炒,八不闹,二十九晚上炸‘屹蚤’”择时。到腊月二十九或三十还要合面剁馅做包面(饺子)。上述这些多在晚上进行。那几夜,灶屋内外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往往忙碌到深夜。

  “七不吵(非炒),八不闹”还有一说法,即要家庭和睦,平时有什么吵沙闹闹的,到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及以后的年节期间都要克制,遂遵“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之古训。

  忙年期间还必须做清洁大扫除,这是每个家庭全年中最彻底最细致的一次。从过小年开始,各家各户室内室外楼上楼下均要进行清扫粉刷,门窗家具冲洗刮刷,俗称之为“打扬尘”。同时还要清洗衣物被垫和鞋袜,日晒被褥。到了腊二十七八日,老老少少都要在家或是去商办浴池洗大澡。民俗谓之:“二十七洗修楔,二十八洗邀遏”,干干净净过一个好年。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29

  忙年

  小年开始就要“忙年”了,为过大年做好准备。从腊月二十三起开始除秽打“堂尘”,其实就是把家里打扫干净,掸掉所有房内的灰尘,洗晒衣服、被褥,清洗桌椅板凳、炊具;做甜酒、熬麻糖、打豆腐、炒米子;置办菜肴、果品、糕点。

  赶老鼠

  这天也是老鼠嫁女的日子,禁止洒扫,特别不准用剪刀,否则来年鼠害无穷。“赶老鼠”是农民为祈祷减少鼠害的活动,天刚麻麻亮,大人们就会怂恿家中的小孩们快快起床,赤膊条条,小孩一只脚穿上草鞋,另一只脚系上鞋带把鞋拖着,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木锤或木棍,然后到房间每一个角落,边敲打簸箕口里边念道:“簸箕刮两刮,草鞋拖两拖,老鼠子下儿十二窝,窝窝梭(流产)。”“二十四,拍簸箕,老鼠子下儿不成器……”这是人们对老鼠的诅咒,实现粮仓无损的愿望。

  祭灶神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通常和蔼可亲,都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

  宜昌大部分地区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小年的主要习俗是“祭灶神”,都是由家庭妇女操办。把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小红对联贴在灶门两边。在锅里、水缸里、盆里分别点上蜡烛。一切准备停当,各家妇女们分别梳头抹粉,一番打扮后,便在灶前摆上供品,焚香烧纸,洒上白酒,然后跪拜磕头施礼,让灶神“一醉方休”,这样上天后尽说人间好话。此日正逢经期的妇女禁忌祭灶神,否则会冲撞灶神。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这些灶糖小孩子们特别喜欢吃。

  忐忑的团年饭

  旧时在宜昌,过小年时,在外人员都回家小聚,家有佣人的,主雇共聚一堂。东家叫账房先生、长工、短工举杯喝酒吃肉,相互客套一番。酒足饭饱之后,东家叫账房先生取来账本,给打工人员发放当年薪酬,发放单右侧为领款人姓名、金额,左下侧写有来年共同发财,受雇人则心中高兴不已,因为来年又有钱可挣。若左下侧写有来年另路发财的字样,受雇人犹如一股凉风从头吹到脚,愁来年无事可做。所以,长工、短工这顿团年饭是既好吃又不好吃。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0

  除夕团年和吉祥菜

  大年三十,全家围一大桌欢聚一堂。旧时,宜昌人和大多数地方一样,吃团年饭前,要祭拜天地君亲师。团年饭自然是一年中难得的丰盛晚宴,桌面上可谓荤素俱全,凉热兼备,熏鱼、腊肉等地方特色菜是不论贫富人家都少不了的荤菜。桌面上少不了几种图吉利的菜,比如下汤菜的多是“三丸子”,即肉丸子或鱼丸子、藕丸子和豆腐丸子,呼其为“元宝”;黄花菜配笋丝烹饪,谓之“金银丝”;将笋子烩以肉丝,谓之“节节高”;将腊鱼蒸熟撕片,谓之“富贵有余”。不知现在大家家中的团年饭有哪些吉祥菜呢?

  年宝和春联

  现在已很少见到“年宝”,“年宝”是宜昌特有的吉祥物,用大红纸包裹几束青翠的柏树枝悬于堂屋正中处,以表示新年吉庆、百事顺遂。春联倒是四处有售,在解放前,宜昌城里写春联的多半是学高才博的老先生,但大都是家境不甚宽裕的斯文人,靠此聊补家用的。

  关财门和金块财

  除夕之夜正值冬末春初,天黑得早,各家各户大门外,门神、春联早已贴好,两盏大红灯笼和用剪花红纸包裹的几束柏枝,就是“年宝”,高高悬挂。将大门两扇骑缝贴上“开门大发”的红纸贴,依门靠上一块用红纸绕缠的柴棍称其为“金块财”,然后轻轻拉拢门。这项仪式叫做“关财门”。

  守岁还是挖窖

  “守岁”,守岁守岁,一夜不睡,旧时,堂屋正中一盆木炭火,火越旺越好,象征来年的日子更火红。农家的火笼要放一个粗大的树兜做“火柱”,也有叫“火主”、“火猪”的,从大年三十烧到正月十五,彻底不熄,预示来年的兴旺,留未烬柴头,送至菜园,园中蔬菜就不生虫子了。

  小孩子“守岁”坚持不住,则多被长辈喊去“挖窖”。吉祥语“挖窖”便是睡觉,和衣而卧或睡得时间短叫“挖银窖”,蒙头大睡或睡得时间长叫“挖金窖”。

  旧时宜昌城,除夕夜的户外十分热闹,击鼓鸣锣曰闹年。这一夜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卖发糕的小贩“发糕、发糕,越发越高”的叫声此起彼伏,通宵不断。购糕者接连不断,构成宜昌城独有风景。

  三十送灯

  年三十晚上,宜昌许多县市区都有给亡人送灯的习俗。吃过年夜饭,一大帮子子孙孙呼啦啦地带着鞭炮、纸钱、蜡烛去上坟。早年送灯用的是油灯,怕被风吹灭了,所以要用皮纸糊成灯笼。送灯人在天快黑时把灯送到坟头,边点亮油灯,边喃喃而语:某某大人,今儿是大年三十,孩儿们给您送灯来了,请您保佑我们百事顺遂。点亮油灯后,静观几分钟,见一切正常,送灯人就会踏着夜色回家去守岁。讲究的人家初一早上还会把油灯取回来,晚上再送去,如是三天才告结束。现今人们送灯不再送油灯,一般送蜡烛。时间一般都是中午一家人吃过团年饭后,就去送灯。

  祭祖让新年更是充满了希望,这样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仪式,在活着的人们心里是一种寄托,一种希望,一种满足,一种安慰。只有在这个时候,坟茔才不会是一个伤心的地方。

  赶毛狗子

  除送灯外,在宜昌有的地方三十晚上还有“赶毛狗子”风俗。“毛狗子”学名狐狸。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打开大门,灯火通明,男女老少齐声大喊:“毛狗子shuo吙!shuo吙!”“shuo”有音无字,其意为滚开滚开。据说,年三十晚上赶走了“毛狗子”,就赶走了霉运,第二年就会百事顺心。赶毛狗子时,有的人还会把家里的铜脸盆拿出来敲打,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以此吓跑“毛狗子”。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1

  三天年出天行

  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开始。凌晨,人们换上了新衣裳,打开大门,让那块靠在门上的“金块财”倒向门内来。向神位祭拜以后,再放一挂长鞭表示“开门进财、新年迈进门”。此时屋外似亮非亮,家人们在鞭炮声中走到户外,观天看星,称其为“出天星”或为“出天行”。回到屋里晚辈向长辈拜年,接着“出行”,说是“出行大吉”。在五峰渔洋关,正月初一,清晨出门,都必须带柴进屋,喻为开门大吉,招财进宝。给人家拜年时,进门要喊“送恭贺啊——拜年哪”,也需把柴带进门。

  吉日良辰,当家人出行也有讲究,先要查看当年的皇历本,何方大吉大利,便向此方而行,最终到庙宇去敬神拜佛。宜昌城里人多数去大南门关帝楼,踏石阶登楼称为“步步高升”,向关公像敬香烧纸叩拜。

  拜年作揖贺乡亲

  初一到初三,人们满面喜色,笑逐颜开,到处都是“拜年”声。宜昌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说。在家下辈给上辈拜年,出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互相拜年。随去拜年小孩可得到“打发钱”。这三天内妇女要守在屋里,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用麻叶、米花和红枣制成的一种甜茶,名叫“元宝茶”,麻叶色黄谓之“散金”,米花色白谓之“碎银”,说是“散金碎银得元宝”。

  旧时在当阳,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初三初四拜亲朋”的规矩。初一凌晨,儿子媳妇、女儿孙子端着“鸡蛋茶”、“泡米花”到父母床头行孝问安拜年。父母定要以“压岁钱”给予“打发”。初二拜丈母,夫妻双方抱儿带女去给丈人丈母娘拜年。随身携带较多“茶什”。妻子怀抱小孩,骑着小毛驴,丈夫提着“茶什”包袱,尾随前行。丈母家同样给予“打发”,并在小孩印堂上点上一个小红点,以示祝福。这天,未婚的青年、小孩则挨家挨户给左邻右舍拜“跑年”。

  言谈举止守禁忌

  春节有许多忌讳。如初一早晨不能倒垃圾,以免倒走“财气”。初三前不能到水井上去打水,以免对“水神”不敬。初三后最先到水井打水的人,必须烧香磕头拜罢“水神”方能挑水,到河里或堰塘里洗衣服,第一个人也必须拜“河神”。

  三天年里,话要拣好的说,注意禁口,不说死、倒哒、泼哒、破哒、赔、亏、赊、背时等字眼。连“死”的谐音“史”也不能说,有意思的是这几天人们将“史先生”改称为“何先生”。但小孩却忌讳不了,墙上就有了“百无禁忌”和“不忌童言”之语的红纸贴。若有小孩打破瓷器,大人用吉利之言打圆:“瓷器落地、买田置地”;打碎碗碟,则连声说:“岁岁(碎碎)平安”。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2

  送年

  宜昌人过三天年,垃圾堆在屋内,称为“财宝堆积如山”、“关门守财”、“财喜盈门”;不向外泼水,称为“财不外流”。初三傍晚开始做清洁,把存放在屋内的垃圾清扫出去,在大门口摆上香案,祭祀鸣鞭后,取下门前悬挂的柏枝“年宝”,当街烧掉,这个过程称为“送年”。至此,三天内不做新鲜饭,不动刀、剪、针,不往外泼水等禁忌均告解除。妇女们解忌后第一件事就是拿剪刀、针线缝裤、袜,说是“要得富,先做裤”,“要得发,先做袜”。

  接春客,喝春酒,吃春卷、观春色

  正月初三一过,到正月十五前,在解放前的宜昌城里是喝春酒的好日子。访亲会友、应酬往来多在这段时间里进行。喝春酒必定要接春客,春客宴首先要亲朋好友或生意上的往来户发出请帖,视家境不同办一桌或数桌不等。春客宴上丰富的菜肴自不用说,必有一道主菜是酥皮嫩馅、香软可口的“春卷”。这道菜寓意着春天已经到来,言之“春临大地”、“春意盎然”。春卷极富地方特色,面皮里除裹有腊肉、冬笋、豆干外,必配韭菜。老辈人讲,“韭”与“九”同音,九为数之极,引申为“富贵长久”、“久久长寿”之意。

  宜昌城里人十分看重办春客宴,家境好的请厨师在家中包席,也有在餐馆酒楼办桌席的,还有的富户或有名望的家庭,把春客宴办在郊外的东山寺、镇镜山寺庙道观里。东山寺内有座揽胜楼,四周风景宜人,一家人或宾客相邀围坐在揽胜楼宴桌上,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饮春酒,吃春卷,观赏大自然春色,又是一番情趣。

  说话

  工商业户年后开业前一天也可喝春酒,即初四至初六间要召集全店伙友聚餐“说话”,在席间决定店伙的去留。若有一店伙被请坐上席,则意味着该店伙饭后即被辞退。倘若老板不打算辞退人,会在席前声明,要“大家随便坐,还要麻烦各位今年再辛苦一年!”于是,皆大欢喜,席上顿时觥筹交错,尽欢而散。

  上九庙会

  正月初九,民间俗称“上九日”。据说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初八晚上要为其祝寿,在家里点香烛,烧黄表,祭祀叩拜,吃宜昌人称的“鸳鸯八”,就是正月初八对醪糟汤圆的称谓。

  初九也是个佛教的节日,宜昌人的习俗是到各寺庙上香游庙会,赶庙会成为宜昌又一道风景线。事实上春节期间,佛寺里的香火不断,但此日是最旺的。“上九”赴各寺庙上香的人群络绎不绝,个个身背黄色香袋,携带家眷,在佛像前顶礼膜拜,状极虔诚。更有一些至诚的香客,远到当阳县境内的玉泉寺,往返一趟要二至三天。宜昌市民把“朝玉泉”看得很神圣。去者多为青壮年男子,行前斋戒三天,禁荤吃素,初八这天穿草鞋步行,也有少数骑马的,赶到玉泉寺,初九凌晨起床争上头柱香。朝拜后回家,全家人以素食为其接风,此后方可开斋。

  正月十五赶毛鸠

  傅家堰乡位于长阳、五峰西北交界,民间习俗多为长阳、五峰、鹤峰交融的民俗文化。农历正月十五,“赶毛鸠”是傅家堰乡的庄稼人驱野兽驱瘟神的祈祷祭祀活动。每到正月十五傍晚人们将包谷秆等农作物副产品堆积稻田坎点上火,于是四处火光闪耀,人们吆喝声四起,远近呼应。意欲祈祷野兽瘟神不伤害庄稼,实现丰收的愿望。并将此活动命名为“赶毛鸠”。

  吃元宵“毛馃子”

  农历正月十五,名曰“上元日”,俗称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20世纪30年代前后,正月十五的“元宵”皆由各家自做,用糯米磨成浆,滤干后做成一个个包有或红糖、或白糖、或桂花、或玫瑰、或豆沙、或糖拌芝麻、或糖拌核桃的小圆团,煮熟,全家老小都要吃上一顿“元宵”。当天,还有一有趣的习俗,有些盼望生育子女的人家,分明家中“元宵”齐备,却偏要跑到别人家去“偷”一碗回来吃,别人家装着未看见。也有将“元宵”做成“毛馃团”,是用糯米浆面包上腊肉、蒜苗、姜末等和盐搅拌成的馅蒸熟后而食,很受人们欢迎。

  观灯会、闹花灯、猜灯谜

  民谚曰:“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故元宵节又称“灯节”。在灯节里,宜昌城里大街小巷各户人家在大门挂有各式彩灯。各走马灯上的图画五彩缤纷,常见的图画除有花鸟鱼虫、山川景色外,更有令人喜于驻足观赏的民间传说故事——哪吒闹海、大闹天空、大战长坂坡、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刘海砍樵、天仙配、白蛇传等。高档的走马灯不仅中间的画面转动,画面上制作的人物及肢体也能活动。如“唐僧取经”画面上张飞擂鼓、关羽举刀与蔡阳交战等,皆有各自的连贯动作,活灵活现。还有一种叫“和尚戴帽子”的小型走马灯,转动起来两个和尚相互作揖鞠躬,一顶僧帽在头上换来换去,十分有趣。

  正月十五的灯谜会,不同于街头的热闹场面,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文雅活动。

  春节期间,宜昌各县市区也会有相关的灯会活动。

  舞龙舞狮

  舞龙灯是元宵节的花灯会里最重要的一项。先定做好龙头龙尾,正月十三到彩扎店鸣鞭取回龙灯,谓之“迎头”。龙身少则9节,长龙有多至19节者。由舞龙头者带领,“龙灯没有巧,只要龙头玩得好”,龙身龙尾随着龙头上下飞舞,蔚为壮观。龙舞演毕后,东道主赏丈余长大红布,系于龙头上。观看龙灯舞的人常常拥挤到水泄不通的程度,时常有妇人抱小儿在龙灯身下穿闪而过,以祈求免疫避灾,是宜昌龙灯舞的特有现象。

  过去在宜昌,舞狮子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武技表演活动。舞狮人中的技艺高超者,由平地演上高空,方桌依次搭高五张、七张不等,最高者可叠到九张,最上一张翻置,桌腿向上。这种叠桌方式称为“一炷香”。舞狮人踏步而上,进退盘旋,时时保持平衡和协调,最终达到登顶取红(悬于上面的一段赏赐大红布)。更有甚者,在顶层四“狮”脚对四桌脚,舞到极兴奋时,舞狮头者骑在舞狮尾者脖子上,舞狮尾者单脚立于一只桌脚上。适时东道主在街旁楼上伸出竹竿,竿头挑有装钱40至80元不等的红包,上书“四季发财”。狮子摆头用嘴咬着红包,顿时鞭炮声、锣鼓声、呐喊声、喝彩声响成一片。还有登峰造极者将方桌21张摆成金字塔形,舞狮“登高探空”,气势不凡,围观者数以千计。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3

  春节,在腊月的中旬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家,把家里旧的东西都扔出,把窗户擦洗一遍、地扫好用拖把拖好,目的是把家里的晦气都扫走。

  春节,还要准备年货。街上,处处可看到正在准备年货的人们。小孩子们在买爆竹、小吃、玩意儿等,可高兴了。大人们十分忙乱,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春节时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

  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不过,“福”字是倒着贴的,倒与到谐音,目的是春节到,福也到。下午,还要用黄皮叶和桃叶烧水洗澡,就是要把一年以来的晦气全都洗掉,迎新年。晚上,家人们还要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有鱼,表示年年有余;有年糕,表示年年升高;有鸡,表示年年积福多多。吃完了团圆饭,还要守岁。到了午夜12点,烟花飞上了天空中,祈求上苍给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苍保佑以后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到了1点,还要迎福,把好运都迎来。

  年初一,没有什么人出来,都在家休息。小孩子们一起来就问大人要压岁钱。

  年初二,大人们都带着小孩子们走访亲戚。当然,小孩子们又会得到压岁钱,只要对大人说句祝福话。小孩子们拿压岁钱拿到手都软了,十分高兴,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元宵到了,还要吃元宵,表示团团圆圆。

  我家乡春节的习俗,的确十分特别。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4

  湛江乡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习俗.如过年,家家户户都蒸年糕,制作“木叶挞“(糯米),包粽子,炸煎堆。制作“木叶挞”,是十分讲究的,要用田艾草与糯米粉揉和作“乙皮”用花生、芝麻、椰丝炒香加红糖作“乙馅”,然后用新鲜菠萝树叶于包裹,放入锅蒸熟。刚出锅的“木叶挞”软绵绵的,乙皮含着艾草的清香,咬一口就溢出香喷甜蜜的馅浆,那种腻腻的香甜,你忘记也难!

  湛江沿海乡村靠海吃海,人们习惯从海里捕鱼捉虾,放入沙堡用清水煮汤喝,即使是咸鱼也一样,这种堡煮食物的烹调方法已成为习俗。

  湛江也有一种习惯就是以醒狮来娱乐助兴。一般在春节或喜庆的日子。所谓的醒狮也就是舞狮。醒狮是湛江城乡最普遍最热闹的民间舞蹈,尤其是遂溪醒狮被誉为“中国醒狮之乡”。遂溪醒狮艺术,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醒狮的狮头特大,用竹蔑扎成,蒙上麻布,饰之以羊毛,酷似狮形。狮头以斑驳似狮身狮尾的杂色布。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紧随狮子后面是锣鼓钹击乐。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历代民间年节舞狮,寓意驱邪扶正,祝贺庆吉祥,深受人们喜欢。

  给人一种飘逸空灵的神奇美感——飘逸。飘逸巡游是庆赏元霄的高潮。从元宵节上午起,街头巷尾人头攒动,男女老幼,欢天喜地地等候飘色巡游。

  飘色巡游,前面是锣鼓旌旗开路,舞狮舞龙助阵,接下来扒、推出一台台飘色。每一台飘色似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演一幕精彩的戏曲故事。如《西游记》、《红楼梦》等。人物表演精彩,街头巷尾,满街喝彩。

  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湛江优雅的传统、优美的风土人情及湛江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5

  春节是壮族最降重的节日。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后,人们便围着火塘四周等待新年的到来,是为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等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

  大年初一,多数地方壮人是不串门的。人们白天吃汤圆,晚餐才吃荤菜,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去病。初一的禁忌很多。这一天一律禁说不吉利的话。禁动剪刀,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骂人;不得扫地,怕破财;也不得把东西拿到干栏外,更不借东西给别人,怕家财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怕惊动鬼神,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周围几十里清晰可闻。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灭,表示子孙绵长,烟火不断

  壮人没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见面礼,而是通过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充分表达自己的节日问侯,人们在村里或路上相见,便互相道贺“恭喜发财。”

  从初二起直至被七,亲朋开始来往拜年。特别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带几斤肉或鸡鸭等礼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时机聚会,共叙别情。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6

  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镯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7

  (三)

  去年,除夕的前一天,我家就热闹起来了。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除夕,我去姥姥家,两个妹妹来了。天渐渐黑了。我焦急地问:“现在几点了?”“快零点了。”妈妈说。一个妹妹说:“还有多长时间呀?”钟声当当当的响了。正好,我的礼花点燃了,突然,冲出一颗金星,在夜空中变成无数金星、银星,眨了眨眼,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我又放了一根,有两个泡泡似的亮点,冲上天空后爆炸,一个红又一个绿,一个蓝又一个黄,一个绿又一个粉。妈妈点燃了一个三角形的礼花,立着点,犹如一个喷泉。当妈妈点燃第二个的时候,我马上把它弄倒,喷出来的东西掠过台阶,妈妈吓得往后躲,两个妹妹都跑到了远处,我站在台阶上哈哈大笑,最后大家都笑了。

  正月十五,我们要吃元宵,吃完元宵,春节就过去了,我又开始了忙碌的学习。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8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39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每当我想起老舍写的那篇《北京的春节》,就仿佛看见了北京街头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孩子们快乐的身影,新绛也是这样的,一起来看我的老家——新绛的春节习俗吧。

  说起春节习俗,大家一定会想到吃团圆饭。所谓团圆饭,顾名思义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饭。在这一天,不管家人离家乡多远,都必须赶回来吃团圆饭。在新绛,吃团圆饭的时候,要发压岁钱,发完压岁钱后,就开始上菜。首先上来的是火锅,火锅热气腾腾,是祝福在外地做生意的生意兴隆,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待火锅吃得差不多了,上来第二道菜——鱼,爷爷做得很好吃,口感好极了,入口即化的鱼是祝全家人年年有余(鱼)。最后一道菜是甜食,是奶奶做的甜米,一口下去,金黄的甜米又甜又粘,这是在祝愿全家的生活永远甜甜蜜蜜。

  正月初一,大家都穿起新衣,贴好对联,走访亲戚,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欢乐中。

  小孩们最爱逛庙会,庙会上彩旗飘扬,有卖糖人的,有卖小吃的,有卖玩具的,还有散布在各处的游乐场。

  虽然新绛是一个小县城,但这里的春节同北京那些大城市一样热闹!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 篇40

  “啪啪——啪啪——”随着鞭炮声,春节又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年这个时候,我们也从广州回到江西赣州老家过年了。

  我的老家在江西赣州,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那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那里的春节有什么不同的呢?

  春节前,那里勤劳的人们会制作腊货,如:香肠、腊肉、板鸭、腌鸭腿、猪舌、猪肝等,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将腊货蒸熟、切好、摆盘,拼成赣州人春节招待客人的“九龙盘”,从大年初一一直摆到出元宵。赣州人年前户户动手准备红瓜子、煎油馃子、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

  而大年初一,是最为热闹的时候,就是我的大伯及其它爷爷、大伯、叔叔们,都会敲锣打鼓的在村里走一圈,各家各户提着鞭炮及要祭祖的鸡鸭鱼肉、丸子、豆腐……排着整齐的队伍,最后走到村里设立的财神庙前,摆贡焚香,祭神祭祖,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天地同辉,声震八方,祈求平安、健康、顺利。

  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年初二会走最亲的亲戚,叫做“拜年”。说“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吉利话,主人随即用腊味、糖果招待来客,陪客饮酒喝茶。

  我的老家江西就是这样过春节的,而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因为他有着独特的方式,独特的风情,来诉说着他的过往。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精选40篇)】相关文章:

广东春节风俗作文450字01-08

春节的风俗作文01-24

春节风俗作文200字(精选10篇)02-22

精选春节风俗作文1200字八篇12-15

【精选】春节风俗作文1200字三篇12-14

精选春节风俗作文1200字三篇12-12

春节风俗作文700字(精选5篇)02-22

春节风俗作文700字(精选8篇)02-09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精选5篇)02-22

春节风俗作文8篇02-11

过春节英语作文 六年级春节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