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了作文

2021-07-18 春节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来了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来了作文1

  春节是一个让中国人民高兴的节日,远在他乡的人都期盼着和家人团聚。但今天我要说的和普通的春节不一样。

  “干杯!”十几个杯子碰撞在一起,发出了清脆的响声。“新年快乐!”大家一起说道。这是一个特别的春节,因为这个春节,我们并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而是在澳大利亚和朋友们一起在旅行中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这是去年的事情,一开始觉得要在外面过春节,心里并没有太多想法,旅游是快乐的,但随着时间一天天接近年三十,春节即将到来,心里有些激动,想:这个新年,我们将不在家里过,要和朋友们在旅行中过。到底会是怎样的呢?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把春节那天下午的活动都取消了,大人们分两批,一批去超市采购蔬菜、包饺子用的面粉、盐。但是包饺子需要擀面杖和盖垫,但澳大利亚没有,这可怎么办呢?我们自有办法。再说说另一批人,他们去了澳大利亚的海鲜市场,买了鱼、龙虾、生蚝、扇贝……真是应有尽有啊!

  在吃饭前,老人们在包饺子,他们用的工具真是令我们大开眼界。没有擀面杖就用矿泉水瓶代替;没有盖垫竟然用锡箔纸代替,老人们的思维真是活跃,牛!我们几个小孩儿就帮着大人洗菜、铺桌布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有说有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乐趣。再看看大人们,有的在切我们洗好的菜,有的在灶台前炒菜,都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我们身在国外,但终归要看春晚,但面对国外的“天书”电视机,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想法。大人们又发起了微信红包,我手疾眼快抢到了一个,耶!

  这是一个特殊的、不循规蹈矩的春节,今年的春节即将来到,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春节来了作文2

  “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户户勤打扫……”随着歌曲四处响起,我期盼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过年最让我激动的就是除夕啦!那天一大早,我早早的起床,像只兔子,开心的在家里又蹦又跳,没事帮爸爸贴贴对联,帮妈妈洗洗蔬菜,帮爷爷奶奶整理整理床铺,中午和他们吃一顿豪华午餐,下午就和朋友一起风风火火的玩耍了。我们在小区里一会儿抓人,一会儿跑楼,一会儿再买零食一起吃,吃呀!吃呀!一边吃,一边休息。不知不觉太阳就下山了。

  等到六点钟,又要回家吃晚饭了。哈哈,我吃的晚饭比中午的还要豪华呢,粉蒸肉,糖醋排骨,蛋黄玉米……样样俱全。在饭桌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喝着甜甜的果汁,对爷爷奶奶说祝福语,爷爷奶奶用我们最喜欢的红包表达对我们的关爱。吃完晚饭后,我们一家就开始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啦,欢快的音乐、艳丽的服饰、精彩的节目……让我们置身在欢乐的海洋之中,在热闹的烟花炮竹声中结束了这充实的一天。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拜访叔叔阿姨,来到他们家,将之前准备好的礼品递上,彼此送上真诚的祝福,叔叔阿姨给我大红包,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哥哥在房间里玩耍,爸爸妈妈则在外面打牌,屋里屋外洋溢着欢声笑语。

  大年初二,我们去外公外婆家拜年,我们将补品送给了外公外婆,晚上,外婆用高超的厨艺把他们亲手种的菜变成美味可口的食物,我们在他们期盼的眼神中细细咀嚼。

  拜年真开心啊!

春节来了作文3

  春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家人们团聚,辞旧迎新,并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做些固有的活动,比如:贴春联、粘窗花、挂灯笼、包饺子、守岁等等。小孩子都喜欢过春节,我当然也不例外,但我最喜欢过除夕——年三十儿,因为在这一天,我能真真地感受到——春节来了。

  今年年三十儿上午,爸爸、妈妈和我换好艳丽的新衣服,兴高采烈地去爷爷、奶奶家过年。只见爷爷、奶奶都在开心地忙碌着,奶奶在厨房里制定菜谱,并准备年夜饭的佳肴,爷爷站在阳台上,举着胳膊挂灯笼呐,忙得汗流浃背,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连忙把毛巾递给爷爷,他欣慰地看着我说:“大宝,爷爷挂好灯笼,咱们贴春联和窗花去吧!”“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我高兴地回答。

  我准备好剪刀、透明胶、春联和窗花,和爷爷开始工作了,爷爷主贴,我当助手。爷爷边贴边说:“大宝,你知道吗?对联也分好多种,有矛盾联:船载货物货重船轻轻载重;尺量土地地长尺短短量长。还有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爷爷最喜欢修辞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哇!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博大精深,爷爷真是学识渊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忙碌着,欢笑着,不知不觉到了下午,我们全家团聚在桌前,共享奶奶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合家欢乐,其乐融融!

  春节来了,我喜欢春节,更喜欢源远流长的春节文化!

春节来了作文4

  月初六上午,我正在姑婆家门前跟刚脱险的阿花玩,忽然听到了“咯咯哒!咯咯哒!”的叫声。外婆告诉我,这是母鸡下蛋后的报喜声。我问在井边忙着洗菜杀鱼的姑婆:“你们家还养鸡?”姑婆用手一指:“喏,那边有个鸡棚。”我跑过去一看,用竹篱笆围起来的鸡棚很宽敞,靠里面角落里有一堆稻草,上面躺着四个红壳鸡蛋。鸡棚里共有六只母鸡,它们的毛都是棕黄色的,鸡冠鲜红,爪子金黄,只只体肥膘壮。它们像六个矮胖的贵妇人,正在里面悠闲地散着步。只见它们用爪子这里刨刨,那儿扒扒,不时低下头啄上几口。多可爱的鸡啊!

  我看得正欢,表舅打开鸡棚的门钻了进去。母鸡们立刻拍打着翅膀,“咯咯咯”地四处逃窜。表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抓住了一只又大又肥的,笑着对我说“某某,先去玩一会儿,待会儿杀鸡款待你这个小贵客。”我急忙拦住表舅:“别杀!别杀!这么可爱的鸡你怎么忍心下手?再说它还下蛋呢!”表舅不顾我的苦苦哀求,还是把鸡杀了。我难过地差点哭出声来,闷闷不乐地回到房里打开了电视机。

  “开饭啰!”表舅一声招呼,大家围桌而坐。桌子中央放着一大盆白煮鸡,鸡汤上漂着一层金黄色的油花,散发着阵阵香味。姑婆夹起一个鸡腿放到我的碗里,我拿起来没啃几口就把它啃完了,接着又喝了一大碗鸡汤。外婆在一旁提醒我:“慢点吃、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妈妈伸手在我鼻子上刮了一下:“刚才还在为杀鸡伤心呢,这会儿却吃得比谁都香,你啊,真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春节来了作文5

  春节来了,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尤其我们小朋友们,就更开心了。穿新衣,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好不自在。但是,你们可知道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春节的习俗吧!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挂上红灯笼,穿大红衣服。小朋友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春节都要红色呢?”好,那我就先给你们讲讲“过年”的故事。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当到除夕时,“年”便上岸兴风作浪,祸害百姓,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被逼无奈,想出了一种对付它的办法。到了除夕,“年”又来了,可当它看到家家户户门上都张贴着红色的春联,放着爆竹,穿着红色衣服时,“年”连忙逃走了。小朋友们,这就是关于过年要有红色,以及燃放爆竹的由来了。

  过年了,人们还喜欢在门上贴上“福”字。那有些小朋友又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贴呢?难道他们贴错了吗?”当然不是!爸爸妈妈之所以把“福”字倒贴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福贴倒了,就是暗指“福到了”的意思啊。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听了我的讲解,小朋友们,你们应该都懂了吧?

  在我的家乡,大年初一早上会吃汤圆、喝红枣茶,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我最喜欢吃汤圆了,尤其是芝麻汤圆,那可是我的最爱。香滑细嫩的口感,吃完唇齿留香,久久不能忘怀。喝红枣茶的时候,千万不要贪吃奥,要记得留点在碗里,这样意味着年年有余,来年不愁吃、不愁穿。悄悄告诉你们哦,我那个“吃货”小姨,小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红枣全吃光,不知挨了外公多少次数落。

  小朋友们,你们家乡又有哪些习俗呢?也说来听听吧!

春节来了作文6

  来到了奶奶家,我看见奶奶正在做贴春联的准备,只见奶奶把面和水弄在一起变成了面糊。然后让伯伯把面糊刷在大门的两侧。再把春联贴了上去,春联的上联是:金牛贺岁岁平安;下联是:鸡公鸣春春来早。横批是:迎春接福。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倒福。

  接着我们开始包饺子,奶奶和妈妈不一会儿就包了好几个饺子。可我却半天包不好一个。我左手拿着筷子,把肉馅放到皮里,包着包着,肉馅不是从这边就是从那边露了出来。我忙的满头大汗,随手一抹,奶奶和妈妈就大笑起来——原来我变成了大花猫。这时,爸爸回来了,我想爸爸一定和我一样,没想到的是,爸爸包镜子的技术更加高超。我说:“爸爸,你包饺子的速度真快!”爸爸说“你要好好的和爸爸学哟!”我满怀信心的说:“我一定要超过爸爸!”大话刚说完,肉馅又露出来了,大家都大笑起来。

  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给我一个红包,并说:“祝你学习更上一层楼!”“谢谢爷爷奶奶,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说:“祝我们的宝贝女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谢谢!”然后姑姑、伯伯、阿姨、叔叔都给了我一个红包。我们高兴的吃了一顿饭。

  晚上,回到家后,我马上打开电视,刚好开始了春节联欢晚会。这时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悦耳的歌曲,有动听的独唱,有好玩的魔术,还有我最爱看的小品。赵本山演的小品最搞笑了,他们演的语言诙谐,表情滑稽,动作搞笑。

  十、九、八……二、一,铛铛铛,十二点到了!金牛踏着钟声来了。我一定要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进一层楼!

春节来了作文7

  从电视上偶然了解到,河北民间有一习俗叫“打树花”,每逢春节便有“打树花”艺人表演。

  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但铁匠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好似朵朵烟花盛开。这种特别的“烟花”吸引了许多人观看,因此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电视上介绍了一位“打树花”艺人,便是王师傅,每逢表演前,他都要准备好觅铁水的木勺。那铁水是滚烫的,所以木勺需十分坚硬,用柳木造,然后在寒冬中放进一桶冷水中浸泡几日,再用火烤干,再晾。连勺子都如此坚硬,十足可见“打树花”过程有多么危险了。因此在表演前,王师傅穿上一件厚重的羊皮大衣,戴上厚帽,只见衣服上有许多烧焦的黑色圆点,再看王师傅身上手上的伤痕累累,使我体会到这项职业的艰辛。

  与危险相对的,当然便是“打树花”之美丽了。表演时,艺人站在舞台中央,用木勺觅起铁水,然后用力一抡,一道璀璨的树花便由此而生。金色的铁水飞扬于空中,紧接着又是一道,直至整个空中都洒满了树花,可谓十分壮观,令我想到一个成语“火树银花”。

  “打树花”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绚丽辉煌,令人惊叹。

春节来了作文8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可见春节对我们多么重要啊。 每年春节我们都要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拿红包······

  春节,亦是我最爱的节日。不是因为放鞭炮,而是全家团圆在一起享受全家在一起的温馨、幸福。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一样,过得非常快乐。我们全家一起吃了年夜饭、放了鞭炮。 22:18我、老哥与老妹一起下了楼,“坚定”走向了花园的空地里。 22:23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开始放鞭炮: 我跟老哥拿着香走到那串如同蜿蜒的巨蛇般的鞭炮,镇定的伸出手,点燃了信子。

  霎时,信子发出“呲呲”的声音,而我跟老哥早已退出了几十米远。“啪啦啦啦啦”鞭炮响了。金蛇狂舞、震耳欲聋。那鞭炮上下窜腾着、摇动着,仿佛要将那大地撕裂似的。老妹在一旁兴奋地大叫,还不时的拍手。我与老哥淡定的站在那里观看。之后我们又放了许多烟花。老妹点花的时候,小心翼翼的蹲在那里,手颤颤巍巍的拿着香。“呲”一声鞭炮点燃了。老妹“啊”的一声扔了香,连滚带爬的跑了回来。我与老哥无奈的笑笑,将他扶起来。这烟花真美丽啊!万紫千红、变幻莫测。一朵朵彩色的火花从哪瘦小的躯体中喷涌而出,点亮了一片土地。一会儿,美丽的烟花便消逝了,只留下了一副乌黑的躯体。 春节是喜庆的、是吉祥的、是美丽的。

春节来了作文9

  春节来了,我们又度过新的一年!

  春节快来了,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我回到了老家后,首先,贴对联,然后,吃饺子,之后还放鞭炮。大年三十,我们先吃团圆饭,有奶奶亲手做的肉皮冻,爸爸买的杏仁,还有叔叔做的久久丫凉菜,还有自家卤的猪头肉,还有爸爸做的红烧鱼。啊,多好吃呀!我都流口水了,吃完团圆饭后,我们一家人去外面放烟花,满天的烟花像星星一样闪亮着,照亮了整片天空。放完烟花后,我们一家人坐在床上开始发红包,爷爷奶奶笑着说:“磕头拜年给红包哦!”我一下磕了十个头,奶奶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接下来,爸爸说:“磕一个头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大的红包!”我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我们一边吃干果,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有说有笑,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人都早早的起来了,我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吃完早饭后,叔叔提议去乾陵玩,我们都同意了,之后,我们坐着叔叔开的车去乾陵玩了,乾陵有座乾陵山,乾陵山一共有3200多个台阶,我们爬了20xx多个台阶就爬不动了,我们还买了花环、帽子、面具、青龙剑、发卡、卡子一共花了68元。下来的时候还买了灯笼,它还会唱歌和走路的!

  大年初二,我去姥姥家了,晚上舅舅带我们去看夜景了,真好看,像满天的星星一样美丽。

  大年初三,我陪我妈妈去武功县买手机了,我们一共看了三个手机,最后选了一个华为手机。

  我过了一个高高兴兴的春节,我的心情特别激动!

春节来了作文10

  你瞧,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那声音可真大!四处飘荡,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都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哩啪啦的,热闹非凡;家门前那一泻千里闪着金灿亮点的春联,在各自比拼着谁身上的文字更有文才。

  春节时,妈妈告诉了我一个关于春节来源的传说,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晚上,就会闯进一个小村庄里,杀害牲畜,有时还会吃人。除夕节一直是令村民们胆颤心惊、谈虎色变的一个节日。有一年除夕节那天,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告诉村民们如何才能赶跑年。村民们深信不疑,按照老人的话强装上阵。好不容易等到年来了,于是村民们分工合作,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发出一声声巨响。年的脸上突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慌张,它再定睛一看,村民们都穿着红色的衣裳!年吓得屁滚尿流,慌慌张张地逃走了。于是以后的每一年除夕节晚上,村民们都用同样的方法来赶跑年,屡试不爽。后来,就形成了过年这个习俗,敲锣、打鼓也被放鞭炮所代替。我听得津津有味,回过神来后惊讶不已。

  过春节,拜年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春节里,我拜访了许多亲戚朋友,也给他们送去了真诚的祝福: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事业步步高升,青春常驻;祝还没满月的小表妹茁壮成长;祝身体抱恙的表婶早日康复。在我给他们送上真诚的祝福时,他们也会给我红包,收到红包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很幸福的事情,我也不例外,心里喜滋滋的,像涂上了一层厚厚的蜜糖。

  春节真好!一家人相聚,晚辈给长辈们拜年,送上问候,送上祝福,长辈给晚辈送出祝福和关怀,亲戚朋友间相互祝福相互问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亲情与友善。

春节来了作文11

  今天,大街上人山人海,门庭若市,摩肩擦踵,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啊,今天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春节。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春节以前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刘彻皇帝感觉历纪太乱,就命令公孙卿和司马迁制造“太阳历”,然后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农历,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xx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但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在有些地区人们流传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大人小孩穿上了新装,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人人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见面无论认识不认识的都爱打个招呼。 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大家都赶着去亲戚家拜年、送礼、祝贺,我们家也不例外。

  大家都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