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为话题的作文

2021-08-21 春节

  【篇一:年味】

  年味,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兴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爸爸妈妈满载而归,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年货,接着,我们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副火红的对联和“福”字。然后,我们就去走亲访友了,家家户户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喜庆的中国结,并且相互赠送礼品,送红包,拜年问候。从这个时候,我已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爷爷奶奶也忙着谢年,整个房间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端上丰盛的饭菜,点烛插香,参拜许愿。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谈笑风生,整个房间充满了温情。

  看春晚当然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支支美丽的舞蹈,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杂技以及魔术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么令人期待。

  当然,最勾引我们童心的东西非烟花莫属了。年夜饭还未吃完,楼下早已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声,那就像一声声集结号,我和表哥再无心思吃饭,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备好的烟花,冲下楼去。楼下早已聚集了一群邻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凤凰”,摔炮也来凑热闹……晚上十二点整,“嘭——啪——”一声声炮响把我儿猛地惊醒,往窗外一张望,只见外头火树银花,照亮了夜空,可谓壮观啊!

  有句话说得好,“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更上一层楼!

  【篇二:浓浓的年味】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现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又是一个春节悄然飘过。

  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鞭炮炸出的硝烟味。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高一声,低一声,只要你深呼吸一下,便能闻到火药味。随着火药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年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才慢慢散去,欢天喜地的的爆竹,带来了喜庆,带来了热闹,驱走了晦气,驱走了忧愁,听着就叫人高兴。饺子,是国人百吃不厌的饭食。

  所以老话说得好: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营一定要吃的,就连欠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就有底了。时过境迁,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味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如今过年,旧年味和新年味和平共处,是人们各取所需,饺子照吃,美酒照喝,鞭炮照放,春联照贴,馒头照蒸。要说有变化,这年味的头一个变化,就是人们吧除夕夜的守岁变成了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为了这一道欢乐地大年夜盛宴,上千位演职人员要忙上个小半年。看完春晚,有的人还意犹未尽,再接着看一场贺岁片,天也就快亮了。传统的上门拜年,则变成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贺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qq留言拜年。光是一个春节,全国就要发上上百亿万条拜年短信,打十几亿个电话,虽然是电波传递,同样充满亲情友情。

  不仅如此,春节出门旅游业成了新时尚。大街小巷里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年节商品,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年味盎然,红红火火,一排派盛世景象。其实,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甭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

  年味,就在身边,浓浓的。

  【篇三:浓浓的年味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充满了过年气氛的诗《元日》。现在,只要你打开窗户一瞧,准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耳旁的鞭炮声不断——“又到春节了,又要放爆竹了!”弟弟在家里欢呼着。每到夜幕降临时,便能听到外边里传来了“噼里啪啦”、“嗖嗖嗖”的爆竹声,刚开始还有点稀疏,不一会儿,便响成一片,仿佛整个世界都要沸腾起来。一股股爆竹的硝烟味弥漫在空气中,节日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浓。家家户户贴对联——除夕下午,我和爸爸一起来贴对联。我选了一副“福临宝地千秋盛,财运家门万事新。一帆风顺”。

  这副对联表达了我们一家人美好的心愿,于是我决定把它贴在前面的大门上。我在对联的背面涂上浆糊,爬上凳子。“上一点,”“多了,”“右角往下一点,”“好!”在爸爸的指挥下,我贴好了第一副对联。接着第二副、第三幅……其乐融融吃年夜饭——“吃饭了。”妈妈叫唤着。菜桌上摆满了一大桌美味佳肴,有香甜润滑的莲子圆,有鲜美的鱼,有红通通的大虾……一阵香喷喷的气味迎面扑来,馋得我垂涎三尺。桌上的酒开了盖,正一直冒着小泡,仿佛一个劲儿地嚷着:“快把我倒出来,我等不及了。”

  饭桌上,我们一家人谈笑风生,好不热闹。春节真是一个炮竹震天、火树银花的节日,家家喜气洋洋,人人春风满面。

  【篇四:浓浓的年味】

  在城里呆久了,人们不是被卷入城市忙碌的快节奏生活,就是迷失于西方节日的乐趣和浪漫。但春节仍是人们最期盼的节日……

  今年春节,我回了老家,莒县,虽不是真正的农村,但年味,确实浓了不少。年二十九到的老家,县城里的街道早已挂上了灯笼,红火而喜庆,人们是那么的朴实,从爷爷浓重的乡音中,我听到了和谐、安详以及过年的欢喜。噢,年味在朴实的乡音中。

  三十这天是热闹的,一大早起来就被爸爸拽着走亲访友,互祝新年。午饭过后,我们父子倆跟着爷爷去贴春联,贴福字。从大门到仓库,从室内到对门,全是红红的颜色,在邻居的门侧墙壁上,我们贴上了“出门见喜”和一个福字,不但使自家幸福,也让对门添了福气,这是大城市里见不到的。最使我惊奇的是老家的“门钱子”,它是沂水和莒县的特色,用彩色的纸,刻上画,刻上“新年快乐”等字样,贴在门的上框沿,像姑娘头发上的刘海儿,既美观,又吉祥。年味藏在红红的宣纸里……

  年夜饭十分热闹,饭菜之后,饺子上场,为了吃到代表好运的甜饺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第一个吃到的人被认为今年会行大运,随后吃到的人也都沾沾自喜,相互祝福。年味在饺子香味中弥漫。新年的钟声敲响,顿时楼下、窗外、路边……人们放起震天的鞭炮,绚烂的礼花,将县城的天空“点亮”,行走在街上,大人、孩子个个喜上眉梢,空气中添加了浓浓的“火药味”,年的气息飘散的夜晚的空气中……

  大年初一,按农村里的规矩是要拜祖坟的,我随爷爷一家人去了老爷爷的坟,这真是下乡了啊!村里的人都似一家人,在外回乡的老朋友见了都能聊上半天。路上我见一户人家的门上贴着真正用毛笔写的对联,粗大有力的笔锋,在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细细端详,仿佛笔中每一根柔软的笔毛都在纸上留下了抹痕,这是无比精妙的中国书法啊!年味,自古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年初二我匆匆回到了济南,在回家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对我们说:“今年济南放烟花的少了很多,三十晚上放鞭炮的声音远不如以前热闹了”。我想:即使有一天在钢铁大厦林立的城市里,消失那鞭炮声、红对联,但那飘香的饺子、声声的祝福和着那团团圆圆的浓浓年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篇五:浓浓的年味】

  很快的,过年了。我住的平静小区一瞬间染上了浓浓的快乐。

  一大早就听到了弟妹的笑声和爆竹的脆响。急急地跑到院子里,浓浓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窜进我的鼻子,哇!鸡、鸭、鱼、肉样样全啊!

  吃饭了,乳白色的青烟里有若隐若现的红爆竹屑,快乐,随着爆竹炸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快乐,随着口里的饭菜涌进肚里,窜进心里;幸福,伴着我们的笑声在屋里萦绕。

  紧接着,快乐用红包裹住,送到我们手里,快乐又变成糖果化在口里,甜的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又从我们口里飘出来。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爷爷围在一起打麻将,年味在麻将的碰撞声、爸爸的笑骂声里荡出来;哥哥、姐姐、姑姑、二婶娘围在一起玩纸牌,年味又从哥哥兴高采烈的笑声:“耶!我赢了!哈哈哈哈哈!”中飘出来;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从姑父的赞扬声中跳出来;妈妈和婶娘一起看电视剧,年味又从妈妈、婶娘的笑声里蹦出来;我和弟妹们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嚼糖葫芦,年味呀,又从我们被染红的嘴里溢出来。

  屋里,笑声、歌声混在一起编织出浓浓的年味,编织出浓浓的快乐。

  12点到了!黑色的天空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烟花,金黄色的、绿色的、亮红色的、深紫色的……交织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响在一片,五颜六色的各种小爆竹一个接一个炸开。新年到了!

  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一年。

  【篇六:舌尖上的年味】

  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现在,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起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这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可以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不过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现在,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在吃饺子时,总少不了几个翠绿色的身影,那就是腊八蒜。吃一口饺子咬一口腊八蒜,感觉那种辣味在鲜味里散开的感觉,缓解了肉饺子的油腻以及腊八蒜的辛辣,可谓是两全其美!米醋、绵白糖、大粒蒜,把它们种在玻璃瓶子里(原来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时便可收获一瓶翠绿腊八蒜。今年我家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可醋却成了草绿色,没达到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啊。

  说到小年,似乎还有一种沉寂已久的习俗:祭灶、吃关东糖。在济南城区里,祭灶的习俗早已无影无踪,关东糖、糖瓜也越来越少。不过我今年有幸寻觅到了杆状的关东糖。关东糖很脆、很酥,有时咬一口还会迸溅出许多渣渣,不过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与厨房里柔弱无骨的绵白糖是没法比的,多了一层过年的香气,让人很是舒畅。

  我在福建吃过一回白年糕:味道虽不错,可口感是单一至极,好像在咬糯米团子。山东的黄米年糕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黄糯米面,和面时直接把洗净的大枣整颗放进去,正好随着和面被绞碎一部分,进到黄米面里面,捏成窝窝头状,上锅蒸熟。吃黄米年糕时,离大枣越近,枣味越浓,还要时刻提防着,别被枣核咯了牙,多么有趣!

  说到年糕,就不能不说豆包了。豆包讲究心里美,其实也是馅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红枣以及红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焖。第二天上午馅料已焖得差不多,甜糯软香,直接吃更是美味无比,即刻用发面包了放进蒸笼里,还要一同做些馒头。蒸出来的豆包外表普通,里面却是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后要介绍的,也是我最为喜爱的,就是酥锅了。酥锅这手艺,我的亲人里只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却不会。酥锅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欢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种香料炖吧。最后收了汁,放凉以后,每种食物既保存了些许原味,也有一种互相联通的不可名状的香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酥锅凉了才好吃,可地冻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适意,也是春节美食中的特色一员了。我们小区来了个卖酥锅的,掀开锅盖,冒出的竟是阵阵热气,这算什么酥锅!他那酥锅还有哩啦的汤水,味道一般,竟然还有人买!于是我便决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锅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鱼酥鸡酥豆角酥海带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么都可以往里放,我最爱的是酥海带。

  过年,其实不仅是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寄托。我衷心希望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作文

  【篇七:年味】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任然保留着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可是它那火箭高速般的发展却让这中间的有些东西变了味道。

  红包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并常用于过年的一句话。红包起源于明清时候,是传统意义上的压岁钱,也是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起初,包的只是100块(约现在的1分,只能买颗糖果之类的)五六十年代,包的是几分、几毛;后来,包的钱财越来越多,用处也开始不单纯只是送一份祝福。

  一位在香港读大学的朋友说道:香港的红包包的大多数是10元、20元的港币,有的甚至是一条纸上祝福。

  一位在内地读小学的孩子说道:我这些年收的红包储起来多达20万元人民币。

  甚至,一些下层官员递给上司的红包,大吉大利、红包薄厚,诡异的笑脸相逢却笑里藏刀,互相一个握手点头,你我心照不宣!

  年货

  趁着特殊节假,商场抓紧时机、提早预备。一堆堆货品前后摆放的价格牌令多数人不禁赞叹:现在的一百块能买到些什么呢?物涨、货涨,唯独工资不涨!可是,这真的是物超所值吗?不!这都是人心惹的祸——大多数人选年货的标准是:拿出手的时候要显得阔气。各商家看准了这一商业契机纷纷给自己的物品包上一件件诱人的包装。由此,价格就仗着突飞猛升,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那些所谓耀眼霸气的包装只能换来一句左耳进右耳出、从不进脑、从不深刻的“呀!这包装真漂亮”,过后还不是当成废物卖掉,有谁会留着呢?那您又多浪费了多少钱呢?

  过年时节,走亲探访肯定少不了满手年货。有些人过年一家团聚普普通通便是福,从来不奢求;有些人一袋年货过百千,从来不吝啬。亲眼可见,要么是推推让让好不容易收下了,要么就是拿一袋去、提一袋回,反正结果都是多得吃不完,摆着堆灰尘——你若喜欢、你拿去,你若不喜欢就垃圾桶拿去。

  年饭

  自从东方的中国巨龙腾飞之后,经济迅速发展,一年辛勤劳动下来大家都挣得盆满捧满。

  年饭大家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特色,而早已提早预订完毕的驰名酒楼敞开大门等待贵客某天大驾光临。要是迟了一步,就只能收到千篇一律的回复,通俗来讲就是:现在想订?对不起,明年请早!

  但在中国这地大人多的陆地上,并非所有人都如此。

  一些人,以幸福为名,一家只能吃条鱼、配些饭、带些谈笑,于是尝了富人们一顿中的小东西。

  一些人,以“辛勤”为名,一心只想订间房、配上奢侈、带上银行卡、留下名贵剩菜,于是吃了穷人们一年里的所有饭菜。

  谁还记得?那些年,钱财不多、单纯祝福的红包;

  谁还记得?那些年,普普通通、互相交换的年货;

  谁还记得?那些年,一家团聚、幸福满满的年饭;

  今时今日,谁还会因为长辈给的一毛几分的红包连夜晚作梦都还满脸笑容?

  今时今日,谁还会肆意地满街大跑只为在这新春佳节图个开心,玩个够本?

  今时今日,谁还会大过年的在门口坐着,一边看着小孩子们玩耍一边跟左右邻居毫不吝啬地谈笑?

  那时那日的过年味道真的寻不回了吗?

  【篇八:寻找年味】

  一年一度的新年即将到来。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牛通社的小慧姐姐来到了嘉善的碧云花园。参加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听牛通社大哥哥介绍,今天年俗活动主要有:写春联,打年糕,做腊肉,采草莓。听见消息我们兴奋不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打年糕了。首先,我看见一个石头做的大缸,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木锤子。只见示范的两个阿姨,一个抡起木锤,重重地砸了下去,年糕中间立刻变成了一个大坑,另一个阿姨沾了点水,把年糕翻了个身。只听“咚”一声,锤子又落了下来。我们一个个都围着石缸,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终于轮到我了!我学着阿姨的样子,与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把锤子举得高高的,用力往下砸。呀!年糕变成扁扁的了。我们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涨红了脸,一锤一锤地敲打在黏糊糊的米糕上。原来年糕是由糯米、粳米和水,掺在一起,靠着这木锤子敲打才诞生的,还是挺费力的。

  打完年糕,我们又围着圆桌开始制作喜糕了。喜糕的原材料和年糕一样、我们先把面粉均匀地撒进模具,再倒出,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米糕捏一小团,放进模具,最后敲打模具,将喜糕整个儿倒出来,放在一张粽叶上。只见碧绿的粽叶衬着雪白的喜糕,有的像鱼儿,有的像小花,有的像葫芦,还有的像寿桃。一个个是那么小巧精致,让人馋涎欲滴!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阿姨将喜糕放进了蒸笼,等待着热腾腾的喜糕早些出炉,好让我们一饱口福。噢!香喷喷的喜糕出炉啦!我们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制作的那一笼,立刻放进嘴里。软软的喜糕,甜中夹杂着桂花的香味,真是美味极了!

  大厅里回响着我们欢快的笑声,这一幕幕充满年味儿的活动,随着相机“咔嚓、咔嚓”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回首望去,那碧云花园天台上一串串的酱鸭、屋檐下一块块的腊肉、还有草堂里一幅幅的春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们还将继续循着年味,迎接马年的到来!

【年味为话题的作文】相关文章: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02-04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02-02

以年味为话题的中学作文01-26

关于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02-04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01-30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700字01-25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精选50篇)01-25

以家乡的年味为话题的写事作文02-08

家乡的年味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