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作文

2022-05-06 传统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传统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传统作文 篇1

  二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我特别喜欢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最爱的就是过春节,因为这是中国最隆重和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街上挂满了红灯笼,大人小孩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回家过年。这时,我远在外地的姑姑姐姐们也都回到奶奶家,长辈们给了我好多的大红包,爸爸还给我买了好多烟花和摔炮。天一黑,我就和姐姐们一起出去放烟火,我们玩得好开心,直到春晚开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然后与家人一起边吃东西边看晚会,精彩的表演让全家人哈哈大笑,我真希望天天过年,天天这么快乐。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节,元宵节晚上,我打着妈妈给我买的漂亮灯笼走上了街头。在大润发超市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猜灯谜,我们猜中了好几个谜语,赢得了好几个奖品,好开心啊!回到外婆家,全家人团团圆圆地吃了香甜的元宵后,我又在外婆家楼下和爸爸放起了烟花,我跳啊、叫啊,整个小区都回荡着我快乐的声音。

  我最爱的就是这两个传统节日。当然,中华优秀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专属于中国人的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些美好的文化,并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优秀传统作文 篇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有些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别急,别急,大家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简单了!大家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五花大绑”,真难看,我可以缠一个漂亮一点的嘛!我用线围着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刚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箬叶一松,江米从里面掉了出来,让我白高兴一场。

  奶奶见了,来给大家做示范。箬叶经奶奶三折两卷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奶奶还教大家包粽子的窍门,大家试了好几次,终于学会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收获可真不小呀!

优秀传统作文 篇3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就是一个节日繁多的民族,中国也被称为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深深扎根在神州大地之上。可就是,随着外文化的传入,古国文化正在一点点的被代替,一点点的消逝。

  外文化的影响

  我国历史悠久,自秦朝开始便与其他国家有所往来。两汉时期和日本及西亚各国有了联系。到了后来,物质上的分享已经满足不了双方的需要,于就是,中外文化由此开始了交流。到了现在,中国的大陆上有了西洋楼,外国也有了唐人街。不过,最大的还就是节日上的改变,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纷纷进入了中国。每个中国人似乎都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愚人节,不知有多少明星在微博上说自己离异,又有不知多少人的友谊受到了伤害;情人节,超市里的巧克力被疯狂抢购,画满桃心的气球漫天飞舞。平安夜,几乎每个学生用礼盒装着苹果送给老师。圣诞节的那天,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圣诞老人的塑像和圣诞树随处可见,小孩儿的枕边,都摆着一只长长的袜子,下面还压着一张精心装饰的愿望单。这些在西方国家才有的节日,如一阵风从大洋彼岸吹来,久久不肯散去。而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一点点淡忘,就拿过年来说吧,本该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现在,满城的灯火掩盖不了一年比一年少的人群,掩盖不了一年比一年低的欢呼声,掩盖不了一年比一年淡的年味儿,人都去哪了?几乎所有人都呆在了家里,有的在看春晚,有的再聊天,更多的就是在电脑手机前“抢红包”,难道中国的春节真的会变成“抢红包节”吗?

  华夏文明的去向

  不仅如此,我们的华夏文明被抢走了,占领了。不久前,韩国居然口出狂言:“春节、元宵节就是我们韩国的节日,中国所谓的传统节日就是从韩国传过去的。”这就是从文化上的侵略,更就是精神上的侵略。每个中国人看到这条消息时都怒气冲冲,谈论着韩国的种种不就是,而忘记了自己的“罪行”。当那些守候在电脑手机前的中国人忙着抢红包时,殊不知邻居韩国正年味十足。他们说不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着春晚。饭后,又到街上散步,放飞孔明灯,马路上,大家敲着锣吹着号……这本就是中国过年的景象,如今都已经变成人家的了。让你意想不到的就是,一大波一大波的美国人跑到中国看春晚,过春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一桶水,但盛水的桶有一个洞,水正在一点点流逝。

  拯救我们的文化

  桶破了,我们就要修补它;水漏了,我们就要重新再挑。中国人应放下手中的手机,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中国人,应放下情人节的巧克力,和家人一起过好每一天;中国人,应该放下枕边的袜子,安安稳稳睡个好觉。我们就是中国人,我们要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丢弃那些并不重要的外国文化。

  我们要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我们要拯救正在消逝的传统节日,我们要让华夏民族的血脉一直流淌!

优秀传统作文 篇4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气象万千,这纷纷扰扰的城镇化气象何如?我觉得心中有一点堵。

  改革开放的成就令人瞩目,三十年的时间,中国从青瓦红墙走上了高楼大厦。极目远眺,鳞次栉比的楼群拔地而起,一层层,一幢幢,一圈圈,一片片。从多层到高层,一路造来,挨挨挤挤,蔚为壮观。然而,如此千遍一律,如此高发达的物质经济追求,如此的城镇化建设让人困惑,文化的精神诉求又在哪里呢?

  我们不可否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我更认为城镇的发展不能偏了方向。

  深圳,一夜崛起的都市。它的地位和成就不容忽视。可去过那里的人,在不了解历史的情况下,怎能联想到她曾经小渔村一个呢?现在除了高楼大厦,还留下了什么?那里似乎早已失去了一些本地的传统,一些特有的渔村文化正在消亡。川流不息的行人车辆,喧闹繁忙的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目不暇给,一群群市民被关进了一个个小区的各个楼层的某某室,“当”的一声,早已隔绝了交流,隔绝了亲情,隔绝了友情,隔绝了传统,更隔绝了世代承袭的农耕文化。南北间的建筑差异,只在课本上才能发现,现实中的,尽是高楼。

  这就是城镇化的雄伟气象吗?非得要拆去传统重铸现代文明吗?城镇化,你的利弊究竟孰轻孰重?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否就是将小屋建成一栋栋楼房,砖路浇成一片片水泥呢?想看看窗外自然的风景,却只看到比你高一层的饭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还有几人记得?更有谁能奢侈地领略?曾经随处可见的画面,如今只能到风景点寻觅,或从挂在墙上的一幅幅画面里去联想与想象。此情此景,喜欢恋旧的人心中是何等的凄凉!中国的城镇化建设的大气象,是在用无价的文化底蕴,换来日益增长的利益数字。我们只看到了GDP在上涨,看不到历史的痕迹正慢慢消褪。那些往昔的景象,逐渐成为后代欣赏的纪录片。我们一旦丢失了自己的文化,将不断与其他文化趋同,最终失了特色,最终也将失去了民族自己。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环顾周遭,我们还是找到了一点希望,捕捉到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

  首先,区域化的整体保护凸显城镇化发展良好效应。江南水乡乌镇,是一个少有的保留了历史文化韵味的小镇。如今依旧是青石板、小溪桥、瓦檐矮屋扁舟摇。传统文化的韵味浸染在酽酽的水波中。庆幸乌镇市长当年的力排众议;也庆幸还有人未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更庆幸我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还未泯灭殆尽。

  其次,点块状的保护与恢复衔接着小城的过往。我来到姜堰这个城镇生活已十三年了,游遍市区,感慨城市化进程太快,有许多我未来得及去记忆的,就已经在岁月的河流中消逝了。十三年间,家门前的那条小河,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填平,成了路。白求恩桥没有了,曲江楼不见了,坝口广场消失了。除了当年我迈过的小学大门,东岳万年台还在!可是她在现代化建筑中显得极不和谐。尽管这样,路过今日的北大街,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区,重建的复古的小平房,整洁整齐寂无喧闹。然而,样子那么熟悉,感觉却陌生了许多。

  面对上上下下的`城镇化气象,保留也好,改造也好,应该是大势所趋吧?是否每座城市都应该留下一块地方?它不用于房地产规划,只是单纯地保留,保留着去追寻历史的一种方向。

  让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始终萦绕着气象万千的中国城镇化吧!

优秀传统作文 篇5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守孝道、亲师友、讲诚信……这些传统美德,成为矗立于世,名留青史的道德典范。

  中华的传统美德包括孝、悌、信、仁、礼、忠、廉、耻、勤、勇、恕、俭。其中百善孝为先、如果我们连孝都做不到,那我们就没有活在这个世上的意义了。

  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人说:当一个富二代还不如穷一点,只要生活过得幸福就是最好的。前两天妈妈对我说,她朋友家的小区里,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虽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他们靠自己的能力挣钱,来孝敬老人,虽然这样的生活很紧张,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幸福,让老人享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而在我认识的一位老爷爷,他只有一个儿子。他的儿子是一个很富有的人,因为每天都忙着挣钱,所以就把老人自己丢在家里。老人得不到家人的关心,终日郁郁寡欢,。儿子很有钱,但是不懂得孝敬老人,挣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呀!

  在孝的后面,就是诚、信了,诚的意思是诚实、诚信,信的意思是遵守诺言、遵守承诺,不能说到做不到。还是古人说得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的交往中,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对照着这些要求,我觉得我还是做到了。比如:在与同学交往上,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果你做不到某件事情,就不要随便答应别人,只要你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俗话说的好:“言必行、行必果”。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孕育出得优秀传统美德不止我说的这些,还有尊敬师长、公正无私、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等等。让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我们幸福成长。

优秀传统作文 篇6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现代追溯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古人,咱们的失人,从他们身上演变而来的。比如,屈原是清明节的代表,屈原假设穿越到现在,绝对会是一位伟大烈士,供在中国最大的烈士陵园。

  由于屈老的坚贞不屈,为国为民,不畏强权,誓死不做卖国的,宁可跳入江中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会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卖国家出卖自己的人格,不会践踏自己的尊严。

  屈原死后,他的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虽然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然而现实中还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们在屈原自杀的江中划着小船,撒着用叶子包着的米团,人们觉得这样鱼虾就会吃这些米团,而不会吃屈原的躯体了。由此在江中划船变成了赛龙舟,撒米团演变成了现在家家吃的粽子,而在那一天人们把那一天定位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之士的纪念日,每年的4月4日就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咱们叫它“清明节”。

  例如这样事例还有非常多,非常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相传每年有一天,有个叫“年兽”来扰乱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粮食,毁他们的房子,弄的他们人心惶惶。可是看年兽那么凶恶高大,他们却又不敢与之抗衡,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年兽怕响声,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年兽来的那天放起了鞭炮。年兽听见这些鞭炮响声,吓得落荒而逃,人们终于又回到了平静的生活。那天就成了除夕春节,就是这么来的,家家户户都要过年,给红包,这样才吉利,说这一年都会富富贵贵,平安无事。

  这些都是咱们中华的传统文化,咱们中午的传统文化节,因此源远流长,就说明我例举的仅仅是个皮毛,还有好多好多的传统文化是咱们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这些传统文化咱们才会多姿多彩,这传统文化代表了我国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结晶。

  就是靠的这些传统文化,而就是这些传统文化是别的国家,甚至别的星球所没有的,它们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是智慧,是结晶,是成果,因此它们会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复制那是远远不可能的。假设是简简单单的,有何是堪称“传统”这两个字,就算再给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会越来越神秘,你永远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非常精深,非常的精深。因此我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是博大精深,是独一无二的。

优秀传统作文 篇7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战线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月18日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是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这一天我们门插艾、吃粽子、赛龙舟,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发扬我们的传统端午文化。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怎么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件小趣事做起。

  一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家风教育中。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对子女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中培养的孩子多数是有文化的。而对于传统文化,更需要长者们言传身教、社会营造氛围,尽量让大家在小时候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家长、老师等可多带孩子参加、观看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或者一些讨论,如有条件可以在外出旅游时带孩子参观各地的博物馆,亲临一场传统文化展、感受文化带来的震撼。

  二是充分发挥网络的传播作用,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在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发展、培育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公众号、网络平台、电视节目等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载体,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也更具趣味性的为广大群众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守”和“变”、“中”和“外”的关系,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树立更正确的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作文 篇8

  在民俗文化村里有很多民间传统的手艺,如:剪纸、泥人、扎花……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是用糖来作画,艺人们把糖稀倒在大理石板上,倒出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来到民俗文化村,准备亲眼看看制作糖画的过程。刚刚踏进民俗文化村的大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坐在一张桌旁,我也赶忙跑到那里去看看。只见一个身穿长袍的伯伯端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个盛满糖稀的勺子,正在作画呢!

  我兴奋不已,只见他双手熟练地倒着,好似胸有成竹,作画时没有参照,全凭自己独特的想象。他的手腕灵活自如,操纵着糖稀有秩序地落在石板上,我在一旁紧紧握着拳头,也深深地为艺人捏了一把汗,但艺人却丝毫不紧张,还谈笑自如。

  糖稀渐渐倒完了,艺人的手也渐渐慢下来了,作画完毕时,我被震惊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张飞映入眼帘:他手握一把兵器,两眼怒视前方,咬紧牙关,蓄势待发,这个人物好像穿越到现实生活中,让我更加佩服他了。我思绪万千,突然听见孩子们的大叫声,这才回过神来。只见一个孩子高举着张飞的糖画,乐滋滋的,周围的孩子们也一拥而上,抢着细看这栩栩如生的人物。

  糖画艺人不仅善于塑造人物,小动物们在他们的手中也是活灵活现呢!我忍不住也买了一个糖画———一只可爱的小公鸡。我发现糖画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晶莹剔透,像玉石一般极具穿透力。我忍不住把嘴巴轻轻凑上去,用舌尖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顿时感觉舌尖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跳动起来,那麦芽糖的味道久久在嘴里回荡。

  糖画给了我快乐,每当想起它,我都会忍不住流下口水,我会一直记住那幸福的味道!

优秀传统作文 篇9

  话说春节放鞭炮,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高......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当然每个人都有各自最喜欢的节日,告诉你吧,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

  记得今年中秋节,爸爸带我们全家人去了金地的莲花湖。我们抵达湖边时已是傍晚,黄昏夕阳的余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闪着金光美丽极了。我坐在爷爷腿上欣赏这美丽的画面。

  夜幕慢慢降临了,月光皎洁,一丝丝银线交织在湖水里。我们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蜜食鲜果,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晚上六点,我们家的“赏月行动”开始了。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小木椅,一边抬头赏月,一边吃月饼。我一下子“夺”过一块月饼,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嗯,真好吃!”我满意地舔舔嘴。奶奶笑道:“你个小馋猫!”“林潇,我给你猜个谜语吧。”爷爷满面笑容地说。“猜就猜。”我信心满满地答道,心想有什么谜语能难倒我?“一虫住在天上。”爷爷诡异地一笑。我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是蚕吧。”“还是爸爸水平高,回答正确!”爷爷说。“那二木做示范呢?”姜不愧是老的辣。“是禁!”奶奶满面笑容地抢答道。“yes。”爷爷突然一句外语都得我们哈哈大笑。接下来爸爸也露了一手,学小沈阳唱了一段歌,他唱得很好笑,把我们的欢乐推向高潮。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是九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莲花湖,真希望天天都是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我爱中秋节!

【【热门】优秀传统作文锦集九篇】相关文章:

【热门】优秀传统作文锦集四篇04-12

【热门】优秀传统作文锦集八篇04-12

【热门】优秀传统作文锦集5篇03-10

优秀传统作文锦集七篇05-05

精选优秀传统作文锦集4篇05-04

【精品】优秀传统作文锦集6篇04-29

【精品】优秀传统作文锦集5篇04-29

优秀春节传统作文锦集四篇04-22

【精品】优秀传统作文锦集八篇04-20

【必备】优秀传统作文锦集五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