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模糊”,指的是客观事物(包括人们的思维与语言)的不稳定、不确定、不清晰。通常,人们的认知就有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的学习亦然。学生的学习对象,既有精确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大致地把握住学习的对象,如果他们学会对材料的“模糊处理”,就能够更加快速而有效地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整体上、宏观上认识事物。
从创新作文教学的特点来说,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模糊集合,充满着大量反映事物的模糊性语言。如果教师利用模糊语言在作文中的功能去引导学生作文,不失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
几年来,笔者借鉴模糊理论改进作文教法,指导作文学法,在调动学生作文兴趣、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加快学生学习节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讲述模糊语言的功能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利用阅读教学的范文课,或者作文知识专题课,向学生讲述模糊语言在作文中的功能,可以大大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
一、描写人物肖像方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向林冲介绍“东京来的尴尬人”,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三十余岁。”句中“五短”、“白净”、“没甚”与“约”、“余”,都是一种模糊语言。我先让学生试把这些模糊词改写为精确语言,精确到最大限度。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身高5尺1寸5分,腰围2尺2寸5分,体重119斤12两5钱。脸皮白得像雪一般。嘴上面的胡子有69根,下面的须有92根。年纪34岁1个月零8天。
这段文字够精确的了。但这些精确语言,并未能起到模糊语言所起的作用。因为,人在外貌上的差异是不能从体重几两几钱之差或者几月几天之异去区别的。假设李小二用改写的文字去向林冲介绍,可以肯定,林冲是不可能一下子判断出那人是谁的。而原著那段文字,却使林冲一听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正是陆虞侯……”作者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只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用模糊语言作了大体的勾勒,通过李小二之口说出来,反而起到了准确的表达作用。
抓住这个范例,我再让学生在课后去从报刊上找一找征婚广告,从荧屏上或街头墙上看一看寻人启事或者通缉令之类对人物外貌的介绍,特别是从文学作品中去欣赏作家对人物肖像的模糊描写。这样,大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表现人物性格方面
《祝福》中,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我”先是答“也许有罢”,接着说“然而也未必”,继而讲“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也都是一种模糊语言。既未肯定有,也未肯定无。这就恰好地表现“我”同情祥林嫂的疾苦的一种善良的性格。因为“我”考虑到,祥林嫂此时的心情是极其痛苦的:“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我”也明明知道,不管回答“有”还是“无”,都不能解除她的痛苦,为了“不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才借助模糊语言作了上述前后自相矛盾的回答。这种回答,正是人物矛盾心理的真情流露,也是人物性格的合格表现。
诸如此类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模糊语言,课内外的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引导学生认真地在阅读中去发现与欣赏,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三、刻画人物心理方面
《狂人日记》中,作者叙写何医生给狂人看病,对狂人说:“静静地养几天,就好了。”然后对狂人的大哥说:“赶紧吃。”本来,这两句话的语义是明确的,“养”是养病,“吃”是吃药;但狂人却理解为,“养”是要他养肥身体,以便供他们吃,“吃”是大哥和何医生要合伙吃他。作者故意创造这种模糊的语义,形象地刻画了狂病者的心理状态,旨在揭露封建制度与孔孟之道“吃人”的本质。
在一次“怎样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作文知识专题课中,我以此为例,指导学生利用模糊语言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不仅萌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习作中有着超水平的发挥。
四、推动情节发展方面
《阿Q正传》中,有两段阿Q受审的对话。第一段,光头的`老头子要阿Q从实招来,阿Q断断续续地说:“我本来要……来投……”投什么呢?阿Q本意是说投革命党,但作者故意让阿Q不说下去,造成语义的模糊性,以致老头子认为他是说要来投案自首,便问他:“为什么不来呢?”阿Q回答说:“假洋鬼子不准我!”老头子火了,斥责他:“胡说!”这就是用模糊语言推动审问情节的发展。第二段,老头子问阿Q:“你还有什么话说么?”这句话的本意是问阿Q是否要申诉或辩解,可是阿Q理解为一般的说话,便说:“没有。”结果,老头子据此判定他的罪行,送他上了断头台。这同样是用语义的模糊性造成阿Q在答非所问的情况下被判死刑,使故事情节得到发展。
据此,我让学写一则生活中的小故事,仿写一段对话,试用模糊语言造成语言的歧义,以推动故事情节戏剧性地发展,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仿写效果甚为良好。
五、描摹自然景物方面
《绿》中,作者对梅雨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作者用了一连串生动而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形容梅雨潭的绿;又用比较法突出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真是绿得恰到好处,把作者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会于一片绿色之中,其笔调是热烈而明快的。尤其值得欣赏的是,作者用了一系列如“离合”、“仿佛”、“宛然”、“似乎”、“大约”等模糊词,把一幅既有奇异、可爱、湿润、柔和的醉人的美感,又有扑朔迷离、神奇朦胧的美感的梅雨潭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课后,我组织学生举行一次秋游。让学生仿用明快热烈的笔触,描摹新时期的秀水青山,同时学习借助模糊语言点染出富有朦胧美感的湖光山色,取得喜人的收获。
六、构筑作品意境方面
《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模糊信息,抓住“落花时节”这个信息,去展开想象,可以推想出作者在诗中所构筑的情境:李龟年当年出入达官贵人府中,表现出惊人的歌唱技艺;后来在兵荒马乱中逃离长安,流落江南,饱经沧桑;当初,杜甫于李龟年在京城交往,多次听过他的歌唱,并给他赠诗;现在,两人又在潭州偶然相遇,故友重逢,即兴赋诗;等等。在另一次作文知识专题课中,我以《诗歌的模糊美》为题,援引这首诗的意境后,列举了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等诗句,让学生用审美体验的方式模糊地对待它们的模糊美意象,以求真切而清晰地感受到作品所构成的意境美,也引起学生对诗歌习作的极大兴趣。
运用模糊理论改进教法开发学生作文创新思维
调动学生作文兴趣之后,教师必须运用模糊理论改进教法,去开发学生的新思维。我是这样做的:
一、提供模糊信息,活跃学生想象。
模糊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大脑中的概念大都是模糊概念。根据这些概念,人们完全有能力对事物做出想象、推理,并且有效地传递乃至加工各种复杂的信息,进一步认识事物并做出判断。在作文教学中,我据此而经常给学生提供模糊信息,让学生在作文中活跃想象。比如,从报纸上发表的新闻通讯中,提供一个素材,要他们写出几个不同的开头,或者几个不同的结尾;中间的叙写,也要有不同的布局谋篇,或者选取不同的详略侧重面;等等。又如,教了《项链》后,我向学生提供两个模糊信息:①佛来思节夫人告诉路瓦栽夫人那条借给她的项链是赝品后,主动把赔偿的项链归还了她;②佛来思节夫人虽然告诉路瓦栽夫人那条借给她的项链是赝品,却不愿意把赔偿的项链归还她。然后要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分别写出续篇。文题一经提出,引起学生强烈反响,立即怀着极大的兴趣与激情,投入具有高度想象力的创作活动之中。写出的续篇,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二、设计求知方程,开拓学生思路。
模糊理论启示我们:“欲求精确,必须严格;欲求严格,必须复杂,而当复杂性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复杂性与精确性就会互相排斥。”这是模糊理论的一大特征,即不相容原理。也就是说,精确性与复杂性是不相容的。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给学生设计的作文求知方程愈复杂、愈模糊,学生所获得的结论就会愈精确、愈清晰。
中学生作文,最怕写议论文。其主要症结之一便是打不开思路。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指导学生写议论文,在为他们设计求知方程时,便要在开拓其作文思路方面下功夫。比如,教《失街亭》时,我提出一问:“丢失街亭,罪责谁负?”学生争论,个执己见:或曰罪在马谡,狂妄自大,理该受斩;或曰责在孔明,知人不明,误了大事;或曰马谡有罪,孔明有责,应该各打五十大板。我认为这正是借助不相容原理开拓学生作文思路之良机,便在此基础上设计学生求解方程,让他们分别从马谡、孔明、赵云、王平四个人物的行为表现,取其一点,抽象出一个议论观点,拟好一篇小评论的论题。结果,涌现出不少较好的文题。写马谡的有《狂妄自大,咎由自取》、《一个教条主义者的典型》、《岂能只看一时一事》、《马谡功过辨》、《我为马谡伸冤叫屈》;写孔明的有《好一个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执法如山赞》、《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知人不明,罪责难逃》《杀一将而辞己咎不可取》;写赵云的有《正确对待表扬与奖赏》、《可贵的先忧后乐精神》;写王平的有《应该有这股子进谏的勇气》、《谏而未果,等于不谏》;等等。再把这些论题反馈到学生中去,互相启发,进一步开拓了大家的思路,使这次议论文习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三、完善智能网络,发展学生思维。
模糊理论还提示我们:“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大量决策问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而取大小原则──即利取最大,害取最小──是模糊决策方法的灵魂。”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构思出这样那样的教改实验方案,哪种方案是上策呢?根据模糊理论的方法,取其利最大而害最小的便是最佳方案。
那么,什么是作文教学的利最大而害最小的最佳方案呢?概括起来说,就是完善学生智能网络,发展学生作文思维。就整个语文教学而言,是编织一个“15字经”的智能网络,即: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书,听、说、读、写、思。就作文教学而言,便是编织一个“8字经”的智能网络,即:审(题)、立(意)、选(材)、组(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怎样完善智能网络,发展学生作文思维呢?不同文体又有不同的实验方案。以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为例,这是一组复杂记叙文。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明确复杂记叙文一般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本单元四篇课文各自的特色分别确定其教学重点。再次,让学生就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去独立分析一篇课外读物。最后,让学生投入复杂记叙文的作文:一是以《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成长》为题书面作文,要求选取一些有意义的小事去表现人物,综合运用各种人物描写,并学习运用叙、描、抒、议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一是以《非典无情人有情》为题口头作文,要求用耳闻目睹的事实,较有条理地讲述在抗非典中一个比较复杂的事件。
运用模糊理论指导学法加快学生作文学习节奏
在学生的作文知识领域里,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智能网络,但有一些学生的作文能力仍然不见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大抵是教师教法的改进与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未能取得和谐统一的结果。为此,我运用模糊理论求索出一些作文学法的途径,加快了学生作文学习的节奏。
一是语言感受法。
这是通常所说的“语感训练”。“语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夏丐尊先生曾对此作过生动而深刻的描述: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而造化之工,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
本乎此,我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进行多种多样的语感训练,诸如选词填空、联系语境释词义、对比分析解词义;调整句序、察句式、辨语气、联系语境释句意、对比分析解句意;体会文句的修辞义、暗示义、言外之意;体会整段语意、想象整体意境、抄摘精彩语句;等等。从而形成一个语感训练的序列,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二是入境探胜法。
所谓“入境”,就是让学生进入语言蕴含的意境。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个“笼”字,把“叶子和花”与“梦”之间作了极为出色的沟通,写绝了月色下的“叶子和花”的空灵。如果学生能充分地品味这个“笼”的运用,就能进入句子中所想象与比喻的情境,从而领悟“笼”字传神的妙用。试把“笼”改为“笼罩”,就失去一种空松、朦胧的立体感,失去一种轻柔、缥缈的梦幻感,亦即失去一种梦幻美感。
所谓“探胜”就是探索形成这种语言情境中带规律性的语言原因。正如叶圣陶所说“贵能令反三,触处自引申。”《百合花》中有这样一句:“两人闷坐了一会,他开始抬头看看天,可掉过头来扫了我一眼。”这一个“扫”字,是一种微妙有趣的眼神描写。原来,小通讯员面对坐下不走的女文工团员,心里一直想着前方的打仗,急着要赶到包扎所去,他又不习惯于与女性交往,既不敢正面看她,更不敢与她说话,只好壮着胆子,用目光极快地接触一下,又马上极快地移开。“扫”便把这种情境十分传神地描写了出来。
如果学生在作文学习中能联系语境去揣摩、领悟,是不难从上述二例中获得炼字炼句之功力的。诚然,这种方法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有时学生在理解上也似乎会模糊些,但是,只要他们掌握了它,就能从模糊中学得更精确、更细微。
三是缘景设画法。
古人有所谓“诗为无形画,画乃有形诗”。美学家宗白华当年就曾在《蒙娜丽莎》前默默领略了一个小时,口里不断念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诗句,觉得诗的精神启发了画的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美。南开中学的李浦教《风景谈》,就让学生在预习中根据课文所描绘的不同风景的内容、意境,认真思考、想象、构思,把风景画出来;课堂上,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多种画面,并说出各自的构思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如果带来学生走向自然,缘景设画,回来再缘画作文,肯定会取得圆满的成果。当然,作画的目的并不在于要学生能画出高质量的画,而在于激发学生对作文意境的顿悟,达到对模糊美集合的整体把握,加速作文学习的节奏。
【模糊理论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创新作文教学的运用分析的论文07-19
记忆中的模糊作文07-17
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议论文06-10
记忆中的模糊09-10
试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优秀论文10-11
浅谈作文创新教学论文11-17
作文教学的创新论文12-02
记忆中那个模糊的背影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