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解读

2022-11-07 成语故事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解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释义:

  完,使……完整。璧,玉器。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将玉璧完整地归还赵国。从引申意来说,完璧归赵的意思是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这则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主人公就是这两个人。

  成语典故:

  秦昭王得知赵惠文王有一块罕见的和氏璧,便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璧。赵王担心秦王有诈,不愿把璧送去,可又怕秦王借口攻打赵国,于是便想物色一个可以去秦国答复的人。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蔺相如,他就是完璧归赵的主人公了。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携璧出使秦国。我向大王保证,如果秦国将城池交给赵国,我就把璧留给秦王;如果秦国不交出城池,我一定会把璧完整地归还赵国。”于是,蔺相如被派出使秦国。他向秦王献上和氏璧后,看到秦王只顾欣赏玉璧而无意交城,便以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为借口,拿回玉璧,并怒斥秦王没有诚意。并严辞警告秦王,如强迫他,他会将让自己的脑袋和玉璧一起在柱上撞个粉碎。秦王害怕他真这样做,于是假意叫人拿出地图,划出十五座城池。蔺相如看出秦王还是无心交城,便表示秦王必须斋戒五日,他方能献璧。秦王被迫同意。蔺相如趁此机会,让一个随从穿上百姓的粗布衣服,带着和氏璧从小路逃回了赵国,从而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典源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e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用典形式:

  头碎柱:金·元好问:“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

  回赵璧:宋·张元干:“睨柱倘触回赵璧,思鲈安用过吴侬?”

  全赵璧:宋·文天祥:“不是谋归全赵璧,东南那个是男儿!”

  冲冠发:明·吴易:“到而今,薪胆向谁论,冲冠发。”

  连城贵:唐·元稹:“在楚裂地封,入赵连城贵。”

  连城璧:明·陈子龙:“时清自弃连城璧,遇险终须万斛舟。”

  抱璧还:清·王夫之:“绛节生须抱璧还,降笺谁捧尺封闲?”

  相如璧:元·王逢:“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

  重连城:宋·辛弃疾:“商量诗价重连城,相如老,汉殿旧知名。”

  秦璧归:宋·范成大:“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酬赵璧:清·王士禛:“十五名城酬赵璧,何如谈笑请咸阳。”

  璧终全:宋·罗绮:“齐好无移竿尚在,秦酬有爽璧终全。”

  入贡全璧:宋·汪元量:“入贡能全璧,怀归不献图。”

  完璧归赵:清·黄景仁:“脱囊生赠吴三尺,完璧全归赵百城。”

  赵璧犹全:宋·范成大:“郑环信美非吾宝,赵璧犹全任汝归。”

  指图睨柱:宋·苏轼:“君不见秦赵城易璧,指图睨柱相矜夸。”

  怒发冲冠: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能回赵璧:宋·黄庭坚:“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睨柱吞嬴:宋·文天祥:“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先生令赵重:宋·范成大:“正倚先生令赵重,宁容骄子诧胡强。”

  恨不逢相如:金·元好问:“割城恨不逢相如,佐酒恨不逢朱虚。”

【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解读】相关文章: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04-18

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08-26

完璧归赵的四字成语故事10-26

解读“精卫填海”成语故事10-25

完璧归赵改写10-26

完璧归赵的故事02-08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06-04

经典历史典故:完璧归赵07-13

完璧归赵改写欣赏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