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词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读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解释: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近义词:亲临其境
反义词:胆小如鼠
成语故事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鄯王热情款待他们。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这个成语说,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历史典故介绍
东汉名将班超,早年曾率兵出击北匈奴贵族,战功显赫,随即与从事郭恂(xun)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刚到鄯善国(本为楼兰国,汉昭帝时改为鄯善)时,鄯善国王还款待得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班超感到奇怪,猜想这一定是北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于是班超唤来对方侍臣,诈他道:“我听说北匈奴使臣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侍臣一听,十分惶恐,交待了一切。班超一听,果然不出他所料,便私自把随从来的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激发道:“现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异国,本是想立大功,以求发达。可匈奴使臣来到这里没有几天,鄯善王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里,说不定哪天他会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的身体骨肉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说该怎么办?”
部下们都说:“在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马您调遣!”于是,班超提议道:“不进老虎洞,就得不到老虎崽(“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营,使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马,然后趁乱消灭了他们。这下鄯善王就会吓破了胆,我们的事才能成功。”大家提出:这事要不要跟从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怕郭恂胆小坏事,一口否定。就这样,班超独自率领三十六人,一举拿下匈奴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于是班超和他的部下们一起胜利完成了这次出使任务,与鄯善王和盟而还。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单说满洲太祖,自建国改元后,招兵添械,日事训故,除黄红蓝白四旗外,加了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四旗,共成八旗,分作左右两翼,准备了两年有余,锐意出发,他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灭叶赫,不如先攻明朝,遂于天命三年四月,择日誓师,决意攻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