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的成语故事

2022-07-29 成语故事

  胯下之辱形容受到别人难以忘记的奇耻大辱,也可比喻忍辱负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谢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胯下之辱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胯下之辱的成语故事 篇1

  【汉字书写】:胯下之辱

  【汉语注音】:kuà xià zhī rǔ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极大的侮辱;含贬义。

  【胯下之辱的意思】:胯:腰的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分。从胯下钻过去的耻辱。形容受到别人难以忘记的奇耻大辱,也可比喻忍辱负重。

  【胯下之辱的近义词】:奇耻大辱、胯下蒲伏;

  【胯下之辱的故事】

  秦朝时期,韩信小时侯家徒四壁,经常在别人家里面混吃混喝,时间长了大家都开始反感起来,这样他就不好再留在人家家里吃住了。有一天韩信想在河边上钓只鱼来吃,但无论如何都没办法钓起来。这时在旁边洗衣服的一位妇女看到他可怜巴巴的,便叫他把她带来的米饭吃了。一连十天韩信都到河边来钓鱼,妇人的饭他也连吃了十天。韩信对她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日后我定会报答你的!”妇人听了却骂他道:“你一个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却不能自食其力,如何能够谈得上报答,我是看你可怜才拿给你吃,我才不稀罕你的报答呢。”韩信被羞得面红耳赤,只好惭愧的离开了。到了市场,韩信碰到一群恶贯满盈的地痞,他们围着韩信指手画脚地说道:“韩信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身上还佩着宝剑,但我们却不怕你,你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如果你是条汉子就举剑杀了我们,倘若不敢便从我们的胯下钻过去吧。”说完地痞们把双腿张开等韩信钻过去。此时韩信心里想道:要想成就大事业就要能够忍受得了屈辱,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他伏下身子,慢慢地从他们的胯下爬过去。

  【胯下之辱例句】

  唐.李群玉《献王中丞》:“登仙望绝李膺舟,从此青蝇点遂稠。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那惭跨下羞。他日图勋画麟阁,定呈肝胆始应休。”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跨下之辱,犹宜俯就,况于换代之嫌,纤芥之衅哉!”

  宋.朱熹《次季通韵赠范康侯》:“朝霜逼凋梅,夕露忽圃菊。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羞与哙等位,韩信降作淮阴;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卫青为牧猪之奴,樊哙为屠狗之辈。”

  【胯下之辱造句】

  要想出人头地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要随时做好遭遇胯下之辱的准备。

  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人在事业的道路上如果承受不了胯下之辱很可能便会功败垂成。

  胯下之辱的成语故事 篇2

  胯下之辱的典故

  在淮阴有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

  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宋·陆游《忆荆州旧游》诗:“君不见将军昔忍胯下辱。”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三回:“如韩淮阴贫时受了胯下之辱,后来以千金谢了漂母,把恶少封了官,真如太虚浮云,有何挂碍!”韩信并不是胆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

  有传说韩信富贵之后,找到那个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为韩信要杀他报仇,没想到韩信却善待对屠夫,并封他为护军卫,他对屠夫说,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就没有今天的韩信。史书中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视之,俯出裤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关于韩信胯下之辱的原因,在老淮安市还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韩信年轻时有二种爱好,一是钓鱼,二是剑,当地一个屠夫要他的剑,他不给,屠夫让他从胯下钻过去。

  第二种说法是一次经常周济韩信的漂母生病了,韩信为了给漂母弄点肉吃,到屠夫那里赊肉,屠夫让他从胯下钻过去。

  还有一种说法是,韩信受生活所迫,偷了屠夫的肉,屠夫说你从我的胯下钻过去我就不要了,在韩信做了大将军后,还去看过这个屠夫,不但没有报复他,还让他作了手下的中尉。

  对于胯下之辱,韩信后来说,我当时并不是怕他,而是没有道理杀他,如果杀了他,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了。

  胯下之辱的主人公韩信军事成就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咸丰·清河县志》第十三卷“艺文”中记载:“韩信三篇”其小注云:“汉成帝令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其权谋中有韩信三篇。前后汉书艺文志皆载之。且云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一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盖淮阴人著书之最古者。”由此得知,韩信曾有三篇军事著作,这是淮阴人著书立说的最早记载。

  韩信在被软禁的时间里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中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

  胯下之辱的主人公是谁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

  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4]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7]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8]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胯下之辱的成语故事 篇3

  韩信是淮阴人,他出身贫寒,没有机会当官,更不会种地、做买卖,只好寄居他人门下过日子。他曾经几次投在一个亭长的门下,以期得到吃住的地方。可是,亭长的妻子很瞧不起他,不想让他留在家里,就在一天早饭做好之后,偷偷地在卧室里吃,等韩信去吃饭的时候,杯盘之中已是空空如也了。

  于是,韩信只好离开了那里。

  有一个老妇人同情韩信的遭遇,一连几十天送饭菜给他吃,韩信非常感激,就对她说:“老人家,等将来我有出息的那天,一定好好地报答您。”

  可老妇人说:“你一个堂堂的男子汉,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实在是可怜啊!我给你饭吃,根本没想过让你回报。”

  老妇人的话让韩信很受震动。

  淮阴有一个屠户,平时就很看不起韩信,他常和别人说,一定要找机会侮辱一下韩信这小子。有一天,韩信正在集市上闲逛,那个屠户拦住了他的去路,对他说: “你身材高大,腰里还佩带着宝剑,表面看挺勇武的,实际上是一个懦弱的胆小鬼!怎么样,你要是真的英雄,就一剑刺死我,如果不是,就从我的裤裆下爬过去!”

  旁边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韩信看了他半天,什么也没说,而是俯下身来,趴在地上,从屠户的胯下钻了过去。

  这一下,街上的人更嫌弃韩信了。

  项梁起兵之后,路过淮阴,韩信便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了一个小兵。项梁死后,他又跟随了项羽,项羽见他有些本事,就让他当了一个级别很低的小军官。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可是项羽都没有采用,这让韩信十分失望。他看自己在项羽军中无用武之地,就在刘邦到南郑的时候,前去投奔他。

  韩信到了南郑,依然没有什么声名。后来,他担任了接待宾客的小官,触犯了刑律,与另外十几个人一起被处死。轮到韩信走上刑台的时候,恰好刘邦手下的大将夏侯婴从此经过,韩信就大声呼喊:“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壮士?”

  夏侯婴见他出言非凡,相貌威武,便把他放了,还向刘邦推荐他。

  刘邦并未觉得韩信有什么过人之处,便给了他一个管粮草的小官职。

  后来,丞相萧何见到了韩信,并与他多次交谈,认为韩信绝非一般人物,胸中很有韬略,是个难得的将才,于是他也三番五次地向刘邦推荐韩信,但刘邦总是不听。

  刘邦之所以来南郑,是为了养精蓄锐,准备与项羽一决高下。可是,他手下的将士多半思念家乡,几乎每天都有人开小差逃跑,这让刘邦十分着急。

  有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告,说:“不好了,丞相萧何逃 跑了。”

  刘邦一听,捶胸顿足,十分难过。

  过了三天,萧何又回来了,刘邦又是欢喜又是生气。他责问萧何:“你怎么也逃跑了?”

  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跑呢?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

  刘邦吃惊地问:“谁呀?”

  萧何说:“韩信。”

  刘邦一听,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说:“逃走的将士多了,没听说你去追过谁,为什么单单去追韩信呢?”

  萧何说:“别的将士容易得,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无双。大王如果想在汉中就这样待下去,可以不用韩信;要是还想打江山,夺天下,就非用他不可。”

  刘邦说:“好吧,看在丞相的面子上,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摇摇头说:“叫他做将军,他迟早还会走的。”

  刘邦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

  萧何高兴地说:“大王英明!”

  刘邦让萧何去找韩信,想马上拜他为大将,可萧何严肃地劝他,拜大将不是儿戏,不能如此草率,一定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这样,才显出对人才的尊重。

  刘邦说:“好!就依丞相所言。”

  刘邦要拜大将的消息在汉营传开了,好几个跟随刘邦多年的将军都很兴奋,他们以为出头的日子到了,自己就要成为大将了。可是,到了拜大将的日子,他们都愣住了,原来汉王要拜的大将竟是他们平日里看不上眼的韩信!

  刘邦举行完拜将仪式后,问韩信:“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计策可以助我破敌吧?”

  韩信谢过刘邦,随后滔滔不绝地向他分析了他与项羽双方的优劣条件,以及刘邦战胜项羽的计策与步骤。他说:“只要大王发布檄文,起兵东进,关中之地乃至天下就都是您的了!”

  刘邦听完,拍案叫好,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发现这个人才。

  刘邦在韩信等人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后来人们常用“胯下之辱”来形容那些为了干成大事的人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侮辱,赞叹其坚忍的品性。

【胯下之辱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韩信胯下之辱的历史典故03-24

韩信忍胯下之辱的名人故事07-20

古代名人故事:韩信忍胯下之辱02-27

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06-07

成语故事12-17

成语故事精选09-01

经典的成语故事06-07

成语故事精选10-11

经典成语故事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