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寸不烂之舌比喻嘴巴能说会道口才好,善于应付他人的嘴。可活用作“三寸之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三寸不烂之舌
【汉语注音】: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宾语;中性成语;比喻嘴巴能说会道口才好,善于应付他人的嘴。可活用作“三寸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的意思】:舌:指口才;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才好,能言善辩。
【三寸不烂之舌的近义词】:巧舌如簧、伶牙俐齿、口若悬河、三寸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的反义词】:笨嘴拙舌、拙口钝腮;
【三寸不烂之舌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军了部队把赵国都城邯郸层层包围了起来,当时的形势对赵国来说显得十分不利。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带着他的二十位门客急匆匆地赶到了楚国,希望楚国能够出兵援助赵国度过这个难关。
起初楚国并不同意出兵,后来平原君有一位门客毛遂自荐去劝谏楚王。由于毛遂对局势的分析非常透彻,又能说会道,他把出兵援赵对楚国的利与弊解说得头头是道,最后终于说动了楚王,双方正式签订了结盟誓约。这样的结果让平原君异常高兴,他对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毛遂称赞有加。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平原君所说的话:“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三寸不烂之舌例句】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三:“他准备拿出浑身的本事,凭他三寸不烂之舌要挽回这个不妙的局势。”
【三寸不烂之舌造句】
她夫妻二人从单位停薪留职出来同甘共苦闯天下,能够成功都是凭借那三寸不烂之舌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一年一度学校举行的辩论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从容不迫地应对着对方辩友提出的问题。
对方那么难缠,你都能说服,你真具有三寸不烂之舌。
如果你想凭三寸不烂之舌来赢得对方的好感,很有可能会落得孤单的下场。
汤姆会用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约翰放弃他的疯狂计划。
他上了演讲台,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听众频频点头。
他有三寸不烂之舌,几乎没人能把他驳倒。
一个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和飞毛腿的普通人。
她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到处向厂商募捐,终于办成此次义卖活动。
他是天生的情场高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总能找出理由把自己说成是个女士杀手。
小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老板举办员工出国旅游。
你放心!凭我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说服他来帮忙!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很容易就能虏走芳心。
他想凭他三寸不烂之舌,应当可以说服对方接受所开出来的条件。
- 相关推荐
【三寸不烂之舌的成语故事及解释】相关文章:
三寸不烂之舌的成语故事01-31
杯弓蛇影的解释与成语故事01-27
多则成语故事及解释01-28
乐不思蜀成语故事及解释05-22
防微杜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8-21
海枯石烂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2-03
推心置腹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3-25
集思广益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2-02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