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不烦的成语故事

2022-01-26 成语故事

  要言不烦:泛称说话或写文章时,言语简明扼要、不烦琐。小编收集了要言不烦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释义]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语出]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

  [正音] 要;不能读作“yāo”。

  [辨形] 烦;不能写作“凡”或“繁”。

  [近义] 言简意赅 简明扼要

  [反义] 长篇大论 洋洋洒洒 拖泥带水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于说话或写文章。一般作谓语、宾语。

  [成语故事]:

  三国时的魏国有个叫管辂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术。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何晏,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管辂传》里记载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管辂邀请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谈论《易经》义理,谈得非常通透明晓,简直成了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何晏不由得赞叹说:“谈论阴阳之道,恐怕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过你。”

  当时还有个叫邓飏的人也坐在旁边,他在这方面显然还是个未入门的人,他此时还是糊里糊涂的,就向管辂问道:“人人都说您精通《易经》,但您刚才谈论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涉及《易经》的辞义,这是什么缘故呢?”

  话音未落,管辂便应声答道:“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随便谈论《易经》的。”

  听了这机敏又深奥的话,何晏含着笑说:“这等答复真是太妙了,要言不烦,越是精要的话越不会烦琐难懂呀。”

  这之后,人们便用“要言不烦”一词,泛称说话或写文章时,言语简明扼要、不烦琐。要,重要,精要;烦,烦琐,麻烦。

  [造句]:

  1. 那本书要言不烦,令人百读不厌。

  2. 作者在绪论中发凡起例,要言不烦。

  3. 他的发言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但要言不烦。

  4. 新闻报道的要求不但要新颖及时,更重要的是要言不烦,简明扼要。

  5. 您这篇文章真是言简意该,要言不烦。

  6. 对于较为次要的历史人物,如五代吴越王钱,也能要言不烦地评价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7. 能够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并配合文字叙述设计了有关表格。

  8. 发言的人谨守要言不烦的原则,必可提升会议的品质及效率。

  9. 这段话要言不烦,对管仲做了全面的肯定性评价。

【要言不烦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要言不烦成语故事01-28

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08-25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移风易俗11-12

成语故事精选01-27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08-25

经典成语故事08-25

经典的成语故事08-25

经典成语故事12-22

成语故事精选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