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的成语故事:知恩图报

2024-11-07 成语故事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成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恩节的成语故事:知恩图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解释

  知恩图报,意思是对于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表示感激,并想办法报答。

  成语由来

  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准备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能够让伍子胥不攻打郑国。

  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到:“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 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不攻打郑国!”

  郑定公问:“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夹在胳肢窝下面的船桨拿给郑定公看了看,郑定公看见那只是一根普通的船桨,心里不太相信这根船桨能劝退伍子胥的大军。打渔郎说:“国君让我试一试便知道这船桨的厉害了!”于是打渔郎便拿着船桨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打渔郎跑到伍子胥的军营外一边敲打着船桨,一边唱歌:“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

  伍子胥听见声音出了营帐,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父亲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的,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

  伍子胥一听说到:“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那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够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父亲曾经救过您的份上,不要来攻打郑国。这样我回去也能得到一些奖赏。”

  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父亲救了我,我才能够活着当上大将军。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一说完,就马上把吴国的士兵通通带回去。

  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郑定公。这一下,全郑国的人都把打渔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渔的大夫”。郑定公遵照承诺奖赏了打渔郎,还送给他一百里的土地。

  感言

  伍子胥不只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他作为吴国伐郑的大将军,却因为一根船桨的救命之恩而轻易退兵,这说明在他心中恩情远胜过军功。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做一个知恩图报的好人。

  典故

  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赵盾(谥号“宣”,后世通称赵宣子,晋国正卿)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面黄肌瘦,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赵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晋灵公(春秋时代著名昏君)想杀赵宣子,在搏斗中有一名武士突然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赵宣子得以脱险。赵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赵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原来那名病汉武士,名叫灵辄,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侠士之一。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寓意

  从秦穆公的角度:对待做错事的人要懂得宽容。

  从杀马人的角度:知道自己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去报答人家对你的恩惠。

  成语接龙

  【顺接】:报本反始 报冤雪恨 报仇雪恨 报之琼瑶 报怨以德 报应不爽 报秣陵书 报束长生

  【顺接】:回眸之报 一还一报 重德不报 恩将仇报 尽心图报 翳桑之报 冤冤相报 现死现报

  【逆接】:不卜可知 浑然无知 尊闻行知 旧雨新知 平易易知 他乡故知 狂妄无知 一望而知

  【逆接】:知出乎争 知恩报恩 知水仁山 知音识曲 知时识务 知德者鲜 知足常足 知识青年

  • 相关推荐

【感恩节的成语故事:知恩图报】相关文章:

知恩图报小学作文01-14

成语故事01-30

经典成语故事02-16

经典成语故事03-12

经典成语故事12-22

成语故事02-04

经典成语故事02-16

纸醉金迷的成语故事05-26

枕戈待旦成语故事10-15

成语故事:出尔反尔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