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是贬义词吗

2023-02-15 贬义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以貌取人是贬义词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貌取人

  【意思】: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含贬义;用于人。

  【拼音】:yǐmàoqǔrén

  【释义】: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人。

  【辨形】:取;不能写作“娶”;貌;不能写作“藐”。

  【近义词】:以名取士

  【反义词】:量才录用

  【成语出处】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以貌取人”。

  【成语故事】

  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子羽,一个叫宰予,子羽长得很丑,宰予长得很英俊。孔子对他俩的态度截然不同。

  子羽因为长得很难看,所以孔子第一次见到他时对他的印象就很不好。孔子心中想:“这个人长得像个丑八怪,一定没有什么才气。”

  因此,他对子羽的态度十分冷淡,后来子羽只好退学,回去自已钻研学问。

  而宰予因为长得仪表堂堂,很有风度,加上他口才好,能说会道,因此孔子很喜欢他,认为这个学生将来一定很有出息。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孔子的意料。子羽是一个热爱学问和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他在离开孔子后,更加发奋努力学习钻研,成为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很多青年因此而慕名到他门下求学,他的名声也在诸侯之间传开了。相反,宰予却非常懒惰。尽管孔子非常认真地教,可是他的学习成绩极差,孔子曾再三地劝导他,但他都不听,有时甚至天已大亮了,他还在床上睡懒觉,气得孔子把他比作没有用的朽木。

  后来,宰予靠着他的口才,在齐国做官,可是没多久,就因为和别人一起作乱,被齐王处死了。

  孔子听到宰予的死讯,很感慨地说:“从子羽身上使我知道,不能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而宰予的事也告诉我,不能凭一个人所说的话来衡量他。”

  【成语寓意】

  子羽长得很丑,并不能代表没有才气,退学后自律的子羽成为了有名的学者。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其他方面也很不错。对一个外表邋遢丑陋的人,人们则倾向于认为他各方面都低劣。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看不到优秀背面的东西,就不能很好地解读它。孤立地以貌取人、以才取人、以德取人、以某一言行取人、以某一长处或短处取人,都是不正确的知觉。古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识人要看内心,不要被人的外表蒙蔽了眼睛,以貌取人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同样也是不可取的。相比起外表美而言,心灵美其实显得更为重要。总归,以貌取人不如以诚待人。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吗】相关文章: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05-04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3篇)01-29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3篇01-28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2篇03-06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4篇)04-29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4篇04-28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11-19

以貌取人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07-31

以貌取人是褒义词吗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