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作文

2022-05-10 变化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变化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变化的作文 篇1

  1997年6月18日对重庆而言是个重要的日子、是获得新生的日子,在这一天他成为了中国第四个直辖城市!走过这十年,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落后的老工业城市变成了一座经济腾飞的现代化都市;曾经的“雾都”正在成为一座天蓝、水碧、城绿的迷人之都!重庆的变化是巨大的,我的家乡重庆的一个郊区—巴南区直辖十年也是从麻雀变为了凤凰,今天就让我来为你们当一次小导游,看看我家乡的变化吧!

  十年前我们随工厂的整体搬迁来到了巴南区,听大人们说那时巴南还只是一个贫穷的小乡镇,我们新建厂房、宿舍的地方原来都是菜地,狭窄的公路走起来用一句古话“晴天一脸土,雨天一脚泥。”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当时交通极为不便,想到市区逛逛不仅只有一路破旧的公交车,还得等上的好几十分钟才能坐上。可现在你看看,马路换了“新装”,到市区公路已变成宽敞的六车道,还增加了好几路到市里各区的中级车;并且区政府还修建了一条平坦、宽敞的龙洲湾大道呢。人们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我想,巴南的发展一定和修了好路密切相关的!

  原来的小县城,如今也开始变得“洋气”了!光秃秃的田地被宽敞的广场所替代,一片片零乱的矮房变成了一个个高档生活小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家家大型超市、一个个名牌商店也都落户巴南,使人们的购物更方便了。

  重庆人好吃、会吃是全国闻名的,要想吃到人间美味就来鱼洞中干道吧,这里可是巴南有名的好吃街哟!你瞧马路两旁的楼房色彩鲜艳,形态万千、数不清的霓虹灯广告牌让人眼花缭乱,这里汇集了许多名特菜品,不仅能享受到高档的中餐、海鲜大餐,也能吃到价廉物美的风味小吃,看到这繁华的街道你能想到几年前这里曾是破破烂烂、乱七八糟的菜市场和山坡吗?

  吃好了我们再到滨江路吹吹江风吧!滨江公园是政府花了很多钱为人民办的一件好事,不仅绿化了城市,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娱乐、健身的场所!一路上,到处都是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所以人们都喜欢来看看江色,锻炼锻炼身体,因此滨江公园时时刻刻都充满了生机。

  我的家乡变了,她从一位灰姑娘变成了一位引人注目的美丽公主,祝愿她越来越美丽!

变化的作文 篇2

  一天吃完晚饭,我和爸爸正在散步,我说:“爸爸,说说你以前的事吧!”“好!”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一幅幅图画像电影一样在我们眼前显现……

  爸爸说他的童年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脚上根本没有一双像样的鞋子,而我们什么名牌的服装、品牌鞋子多得是。爸爸以前吃的是地里的红薯、玉米。那时他们桌上虽然没有很多油,没有我们现在吃的鸡、鸭、鱼、肉等,偶尔吃个鸡蛋都是一种奢侈,但他们吃着没有污染的绿色蔬菜和香喷喷的大米饭。

  除了吃、穿和我们当今的孩子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建设方面区别也很大。

  爸爸小时候的道路全是黄泥土路,下雨走在路上你的鞋子保证会“毁容”。住的是用泥巴做成的低矮、潮湿的小房子,里面点的煤油灯,光线微弱,晚上那时候的大人只能借着微弱的灯光做家务,暑假里,每到夜幕降临时,蛙叫虫鸣,爸爸就和他的同伴一起在月光下的树林里捉迷藏、追逐着荧火虫、玩战争游戏……有时也和同伴们一起骑着大水牛在田野里奔跑、冲锋……

  而我们走着宽阔的水泥路,住着高楼大厦,可以在鸟语花香的体育活动场所任意玩耍,家中客厅里五颜六色的灯都是几百元一个,孩子们写作业时用的是护眼灯,所以我们现在的孩子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在这优越的环境里认真学习。

  另外,那时候没有通讯设备。比如电话、手机等。要想给几十里外的亲人传达问候,或有什么急事,也要用双脚跑去。而我们现在的孩子的家里都有电话或手机,有摩托车,甚至有小汽车,随便到哪个地方去也都有汽车坐,方便快捷。

  那时候就不更用提彩色电视机、网络了。爸爸小时候拥有一本连环画、故事书都是最大的幸福,现在我们可以随时打开电视看精彩的动画片,打开电脑可以玩好玩的游戏,随时可以查阅所需的学习资料。

  短短的几十年,祖国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当今的孩子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让下一代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变化的作文 篇3

  在花园里、树林里,环境有许多的变化,比如:草变绿了,花变红了,树变多了,水变清了,草变少了,尾气变多了……

  我先去访问了一下姑姑,姑姑说:"我们家前面以前的小花园,花特别多,但在最近,许多花都枯死了,有的已经被摘了,不过有些人还在种树、种花,绿化花园。”

  我再去访问了一下爸爸,爸爸说:"在姑姑家前面的西桥的下面有一条大河,以前那里河水很清澈,像镜子一样。就因为乱丢垃圾、乱排污水、洗涤……因此河水变得很混浊、很黑、很臭,河里的小鱼小虾也无法生存了。”

  我们应该做到保护环境、绿化环境、人人都能关心起来,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优美,大自然更加美丽。

变化的作文 篇4

  自行车上的青春

  车来车往,校门缓缓拉开,涌出一群稚嫩的脸庞。我们几个哥们,推着单车,疯笑着,嬉闹着,刚迈出校门就跨上单车,疾驰在回家的路上。

  每晚的回家路上,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经历了一天的紧张学习,满脑的晕乎,单车上的交谈倾诉成了我们宣泄的渠道。在昏黄的路灯下,我们的单车在人流中穿梭,任晚风随意扑打着脸颊,吹走我们一天的疲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偶有怪闻趣事,就会引来一阵哄笑;若哪个弟兄遭遇“坎坷”,还会博得同行者的安慰鼓励。在清脆的铃声中,在习习的晚风中,在肆意的笑谈中……我们挥洒青春的张扬。

  但回家的路实在太短了,拐个弯,就来到交叉路口,同行者的数量就会减少。有时心中万语千言还未来得及道完,就要分别。为了多聊两句,我经常会不惜过家门而不入,甚至会故意绕上一圈,亦或找几块土坡感受一下颠簸,与友人将未完的话题畅聊结束。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我的初中时光悄然流淌。

  进入高中,学校搬迁到了城东,距家很远的地方。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不是各式各样的行人,而是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车内是闭眼瞌睡的学生,小心驾驶的父母。没有谁会摇下车窗交流,为了安全,也因了疲惫。为了保持车距,相互之间空下了很长的距离。车外成了封闭的世界。

  即使车内,也是令人窒息的。偶有交流,就那么重复的几句对话,“到了吗?”“快了。”“今天考得怎么样?”“还行。”“你要好好学习!”不是不知道父母的焦虑与紧张,只是机械重复的学习已经麻木了我的神经,已经没有诉说的激情,那种与友人跨上单车驰骋晚风中的青春已越来越远离我的生活。车内充溢着的疲惫身心让世界变得凝固。

  高考放假期间,难得进车库一次。一眼就瞥见多年未骑的那辆自行车,已落满灰尘,锈迹斑斑。也难怪,是我将它无情地抛弃,我早已忘却,那自行车上曾有的欢声笑语,曾有过的伤心痛苦,曾有过的好友哥们……那是我终将逝去的青春。重新擦洗了一遍老旧自行车,将干瘪的轮胎打上气,跨上单车在小区里转悠。“咯吱咯吱”,轮胎与挡板相互摩擦,车龙头僵硬,每踏一圈都费力不少,昔日的轻灵早已不再。

  唉,面对现代街区与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有任何闪失,不允许有任何时间浪费,高考成了唯一的奋斗目标,安全、高效成了父母考虑的唯一要素。那单车上骑行的日子,那与同伴激情调侃的岁月被尘封。

  但我又是何等怀念,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骑行晃荡的青春少年呢?

  点评:单车上的日子让人回味,与伙伴结伴同行的回家路只觉太短,车来车往的马路上满是青春的印记,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父母汽车接送的漫长而沉默的放学路,正如王开岭在《消逝的放学路上》所感叹的:“眼前充斥着的只是私家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孩子们被这些贵重行李箱一一运回了家,放学的路上很快只剩下了空空荡荡的小街。”车的变迁让我们再也看不到露天的青春和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悠的孩子,只有深深的追忆和感怀。

变化的作文 篇5

  曾经,我离开了我挚爱的第二个故乡——南通。如今,我重返故乡,一切都已经焕然一新了。

  初入故乡的小区——和谐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金粉色的身份感应大门。我不禁惊讶了。曾经的大门,保安都没有一个。现在只需要通过身份证认证,大门自然就打开了。而我却无法进去小区。因为我刚来,还没有通过身份证认证。

  走进大门,曾经边上的一堆堆的烂石,一个个垃圾,已经变成了现在的一栋栋美丽、壮观的房屋。房屋里的人们都开心地笑着,我也朝他们笑了笑。

  走到桥边。曾经那个破烂不堪的木板桥,已经变成了现在这个巨大坚固的石桥。大桥是那么的宽阔,那么的壮观。来到了我曾经的家的楼下。曾经这里是一堆堆垃圾,这里的小河也只有一点点水,还有许多垃圾飘浮在上面,小鱼儿们都已经翻白肚皮了,旁边的树木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树桩。现在的一切都变了:小河里的水已经变得干干净净。垃圾已经没有了,包括岸上的垃圾也没有了。而树桩都已经是一棵棵苍天大树。我和我的表姐到水中玩,她曾经是那么的活泼,现在却是那么的斯文。我不顾及她了,自己直接到小河里去玩了。一切都变了,变得那么美丽,那么美好!

  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停地改变,但在不同的地方,改变的东西都不一样,但他们都在慢慢的变化,变得更加壮观,更加美丽!

变化的作文 篇6

  时间如流水而逝。转眼间,我们的祖国已度过改革开放30周年。当年邓爷爷在1978年计划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全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设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是多么不平凡的30年,祖国在崛起,经济在腾飞,人民的生活奔小康,作为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城镇,家乡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马路上停满了形形色色的汽车、各种生活设施的完善……家乡发展30载,进步体现在方方面面,尽管我只度过了12个春夏秋冬,可儿时的新会和现在的新会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却仍也深有感触、历历在目……

  回想儿时,体会最深的便是“家”的变化。上幼儿园时,一家三代四口人,挤在30平方米的小屋里,和邻居共用厨房和厕所。虽然房子小能让这个家时常充满着温馨和笑语。但始终很不方便,我的房间就“身兼三职”,平时作为我家的客厅,吃饭时作为我家的饭厅,晚上作为我和奶奶的卧室。我们何尝不想换一间大一点的房子?当时爸爸妈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多,生活虽并不拮据,但仍是能省就省,为买房攒钱,加上新楼盘很少,这个买房计划就一直推迟到20xx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的变化日新月异,一片片高级楼盘、优秀小区的拔地而起,爸爸妈妈也开始筹划起了买房。很快,我们看上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房子,尽管是贷款供楼,却也总算有了一个宽敞的家,心里的那份喜就别提了!

  “家”的变化给了我无限的欣喜,而其它衣食住行的改善则更让我感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随着交通不断发展,轨道交通不断地拓宽,人们再也不用挤公交车了。路边各色各样的餐馆琳琅满目,餐馆内人山人海,大型高档商场的设立,我们再也不用到徐家汇“搬货”妈妈也会开始挑选各种高档昂贵的衣服,这一切,不正体现了市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吗?

  改革开放30年,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物质生活的提升让我们过得更舒服,却仍不要忘了我们应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和保护环境的重任,我相信,大家携手努力,又一个30年,我们的祖国将会飞的更快、更高!

变化的作文 篇7

  在山西的东南部,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那就是长治,在战国时期,长治曾经是赵国的首都。我的奶奶就住在长治,长治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山清水秀,改革开放后,这里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我的家乡长治变得更美、更富、发展更快了。我欣喜地看着茁壮成长的新家乡,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你看,那里的小广场四处绿意盎然,花香扑鼻;那美丽的花园里到处百花斗艳,花团锦簇,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不论清晨还是夜晚,都聚集着许许多多的男女老幼,跳舞、健身、聊天,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到了晚上,音乐喷泉就像一个美丽的花仙子一样伴着音乐翩翩起舞;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通向四方,车辆川流不息;各种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建了起来:青少年活动中心、动物园、游乐场……火车站修建得更加美丽,飞机场也建起来了,交通方便极了,真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走进电器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以前的黑白电视,已经退休啦,代替的是背投彩电、高清彩电、液晶彩电……

  而过去,听奶奶说,过去这里又破又旧,道路都是土铺的,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走路不小心就会摔倒,没下雨时,到处尘土飞扬。就连最繁华的西街也只有4、5米宽;人们住的都是平房,整个城市里除了市政府以外,根本见不到楼房;天热只能扇扇子,做饭得烧木材、煤球,洗衣服得用手洗,食物放久就不新鲜了,以前每个月只能吃半斤鸡蛋,吃肉等于过年,常常吃地瓜、白菜和萝卜干,衣服得自己做,买什么都需要票,物质极度匮乏。

  长治在一天天地发展,在一天天地进步,现在的长治是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我相信,长治的明天将会更加光辉灿烂!

变化的作文 篇8

  从小到大,我觉得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在下雨天之后,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学校之后鞋子上面都是泥巴,而现在不一样,就是下过雨之后也不会有泥巴以前是土路,而现在已经是水泥路了,以前只要下过雨之后上学都要穿上那种胶鞋才能避免鞋子被弄脏,现在上学时已经不用穿胶鞋而且鞋子也不会弄脏。

  现在人们住的'地方也有了变化,在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还是瓦房,在我将近十岁的时候,村子里面有一户人盖起了楼房,在这之后村子里有很多户都盖起了楼房,只有几户老人,还住在瓦房里面,现在一眼望去,能看到很多的楼房。

  而且现在的出行方式也改变了,以前,村子里面大部分都是自行车,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辆电瓶车,有的富裕的家庭,也是买了小轿车。以前在收庄稼的时候,很少有机器,即使有都是半自动的,现在收庄稼的机器既省事,还省时间。

  其实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

变化的作文 篇9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鸭梨之乡—中国阳信。这是位于鲁西北黄河三角洲上的一个小县,这里没有发达的工业,也没有红火的旅游业,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县正在用自己的变化在讴歌着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你看,那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条条宽又长的马路,一排排整齐的行道树,一辆辆各式各样的车……而在30年前,这一切都是不敢想象的,如果不信,请看我家的那辆独轮手推车!

  国庆节放假了,和爸爸回到老家看爷爷,一进门我又看到了那辆手推车,这可是爷爷的传家宝,他陪着爷爷走过了许多的春夏秋冬。听爷爷说,以前人们外出大多靠的就是双脚,爷爷的木质独轮车在当时还是稀缺物品呢,爷爷也曾经推着这辆车去滨州赶过集呢!在爸爸上中学的时候,爷爷买了一辆加重自行车,我也看到过,可真够笨重的!这辆自行车整整陪了爸爸六年,一直到爸爸考上大学。这辆车子现在还在老家的厨房里呢,她静静的看着我们一家的变化,每次回家爸爸都要看她一眼,那眼神怪怪的;再后来,爷爷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就用它爷爷在农村的集市上卖糕点,农忙时候,还可以帮好多忙呢,有时候回到家,他又成了我的伙伴,有一年春节我还用它载着爸妈走亲戚呢;再后来,爷爷买了一辆拖拉机,用来耕地、运输等等。而现在,公路上行驶着各式各样的车,有卡车、轿车、面包车、越野车、跑车、警车、消防车……人们有了它,既省力,又方便,真是两全其美。

  听爷爷说在以前就不知道柏油路是什么,当时到处都是很窄的土路,下雨时,土路变得很泥泞,行走起来特别艰难;而现在,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出现在阳信的城镇乡村,人们再也不用走又窄又颠簸的土路了。房子呢,以前大部分是土坯房子而且陈旧,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而现在,农村的土坯房背砖瓦房替代了,都是那么宽敞明亮,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房子漏了。

  改革开放让我的家乡旧貌换新颜,未来的家乡会更好!我志愿为家乡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变化的作文 篇10

  又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又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又是来回穿梭的车辆。而当望着这犹如停车场般的高速公路,我皱着眉头:“好—烦—呀!”。可外婆却洋溢着一脸的幸福:“这可真是福啊!”顿时,小车内炸开了锅似地沸腾了起来。把我带到了那个我不曾熟悉的时代。

  外婆·“11路车”

  外婆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交通都还十分落后,一般家庭日常出行只能步行。

  外婆回忆起,妈妈在年幼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当时烧得迷迷糊糊,肚子鼓得像一个大皮球,附近的赤脚医生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下,外公外婆只好连夜把妈妈抱到竹篾栏里,用土推车推着妈妈一步一步向十几里外的医院走去。一路上,山路崎岖,外婆打着手电筒引路,外公走得气喘吁吁,寂静的夜空中,“吱唔吱唔”的车轮声、“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和“沙沙沙沙”的赶路声交替上演。幸运的是妈妈转危为安了。

  凭着那一双脚,外公外婆走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妈妈·天下第一车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是自行车王国。

  对于上小学高年级的妈妈来说,拥有一辆自行车上学是她的梦想。可妈妈只能偷偷地骑走外婆的自行车,好几次,外婆出门前发现车不见了,火冒三丈。后来,妈妈如愿以偿了,感觉神气极了——不用走路上小学了。她的自行车技术可不得了,小小年纪就能帮大人们拖煤、拖谷子。说得有趣的是,每当遇到陡坡时,自行车就抬起了高傲的头,变成了独轮车,这时妈妈只有拼命按着车把手往坡上推,汗珠儿像雨水般从妈妈涨得通红的脸上滑落。

  一辆自行车,承载了妈妈少年时那段青涩的时光。

  老爸·摩托座骑

  九十年代初,摩托车风靡一时。

  爸爸倾其所有,购置了第一辆“南方125”摩托车。爸爸骑着车,载着妈妈上班下班,引来了许多羡慕的目光。许多年后,爸爸还会跟妈妈打趣:“一个南方125就‘俘虏’了你的芳心。”后来,家里换了一辆又一辆新摩托,也多了我这个小主人。不知多少回,我在摩托车上探着小脑袋四处张望或者做着一个又一个甜蜜的梦。

  爸爸的摩托车,见证了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幸福生活。

  “到家了!下车了!”,我这时才回过神来,原来已经到家了,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啊。其实,小轿车它可是风雨无阻,它如一个温暖的家带给我们享受。

  我家的车在不断变化着,这是我的家人努力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许多的变化,它不曾离开,也不能离开你我他的不懈追求与努力。不是吗?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10篇】相关文章: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五篇05-05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9篇05-03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9篇04-16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10篇04-13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8篇04-10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10篇04-09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5篇04-08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九篇04-05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六篇04-02

精选《变化》的作文合集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