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是褒义词

2021-12-09 褒义词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1

  词目

  口若悬河

  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同义词

  口如悬河、口似悬河、伶牙俐齿

  出处与详解

  说话象河水下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

  《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 韩道国 ﹞但遇着人,或坐或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运动演讲大会,回答时侃侃而谈,口若悬河。”

  字词分开解释

  (1)若:好像。

  (2)悬河:指流在高处的河流,后来也指高出地面的河。此处指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一样奔流倾泻不止。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

  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北魏(公元386-557年)郦道元(公元约470-527年)《水经注·清水》:“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

  注:南朝顺序为宋、齐、梁、陈,刘义庆为公元403-444年人,为南朝宋时宋武帝刘裕侄子,《世说新语》成书于公元439-440年,早于北魏的郦道元《水经注》,但《世说新语》传世本皆为唐以后版本;句中提到的郭子玄即郭象。

  《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北史》为唐朝李延寿所著。

  唐 房玄龄《晋书 郭象传》[2] :“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注:《晋书 王衍传》有(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西晋清谈家)“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当时用于涂改在黄纸上写的错字。此段与《世说新语》重复,可视为对《世说新语》记载的转述。

  唐·牟融《邵公母》诗:“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明·李东阳《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

  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巖电烂。”

  苏曼殊《碎簪记》:“ 莲佩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意思是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

  典故

  郭象是西晋时期玄学家。他从小勤学好问.善于发现问题,有钻研的精神。郭象知识渊博,对日常事物常有独到的见解,他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擅长清谈。

  西晋时期推崇老庄思想。当时有十几个名家为《庄子》作注,但都不能将《庄子》的.思想精位研究通透。向秀为《庄子》作注,他将作品中美妙的玄理表述出来,将以往人们没有发现的奇思妙想发挥得淋漓酣,在当时引起大谈老庄思想的热潮。可惜的是《庄子》《秋水》《至乐》两篇还没有注释完成,向秀就去世了、

  向秀的儿子年幼,未能继承父亲的遗志.而文稿又被郭象获得。郭象为《秋水》《至乐》两篇作注,又改了《马蹄》一篇的注解,其他各篇的注解就只改了些文句,然后就以自己的名义抄录,成书《(庄子)注》。《(庄子)注》使他声名远播,所以后来只有郭象的《(庄子)注》,而没有向秀的《(庄子)注》了。

  当时的一些清谈名士很推崇郭象。有一次,太尉王衍与郭象闲谈,发现郭象口才很好,能言善辩,说得头头是道,很有见地。王衍感叹道:“郭象言论,如同瀑布倾泻,滔滔流注,永不停歇。”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2

  滔滔不绝是中性词

  滔滔不绝释义

  【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示例】: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语法】:偏正式;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万语千言 对答如流 口齿伶俐 侃侃而谈 滔滔汩汩 呶呶不休 哑口无言 夸夸其谈 口如悬河 滔滔不竭 大言不惭 冉冉不绝 口若悬河 千言万语 念念有词 娓娓而谈 喋喋不休 长篇累牍 源源不断

  反义词 缄口不言 噤若寒蝉 噤口不言 敛声息语 默默无言 默默不语 金人三缄 三言两语 沉默寡言 默默无语 哑口无言 守口如瓶 笨嘴拙舌 少言寡语 戛然而止 默默无声 张口结舌 嘿嘿无言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

  口若悬河释义

  【解释】: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示例】:知县见他说的~,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喋喋不休 哓哓不停 悬河泻水 滔滔不绝 呶呶不休 侃侃而谈 妙语连珠 口似悬河 吐露心腹 能说会道 娓娓而谈 口如悬河 滔滔不竭 应答如流 夸夸其谈 笨嘴拙舌 对答如流 能言善辩 谈辞如云 万语千言 口齿伶俐 辩才无碍 唠唠叨叨 千言万语 咕哝不已 牙白口清

  反义词 钳口不言 闭口结舌 闭口无言 沉默寡言 笨嘴拙舌 拙嘴笨舌 金人缄口 一言不发 一声不吭 闭口藏舌 守口如瓶 张口结舌 缄口不言 噤若寒蝉 讷口少言 哑口无言 一声不响 钳口结舌 缄口结舌 默不作声 瞪目结舌 三缄其口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3

  恣意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恣意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的参考答案

  基本意义是:放纵;不加限制;任意

  多数时候运用是贬义的意义,如:

  恣情纵欲 骄横恣肆 恣意歪曲

  恣意妄为

  但也有少数时候用作褒义,如:

  文笔恣肆(言谈、文笔等豪放潇洒)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4

  “口若悬河”这则成语的悬河是瀑布。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含贬义,但是现在也中性化了。

  【口若悬河】 【释义】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1)若:好像。

  (2)悬河:指流在高处的河流,后来也指高出地面的河。此处指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一样奔流倾泻不止。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出处辨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

  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北魏(公元386-557年)郦道元(公元约470-527年)《水经注·清水》:"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

  注:南朝顺序为宋、齐、梁、陈,刘义庆为公元403-444年人,为南朝宋时宋武帝刘裕侄子,《世说新语》成书于公元439-440年,早于北魏的郦道元《水经注》,但《世说新语》传世本皆为唐以后版本;句中提到的郭子玄即郭象。

  《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北史》为唐朝李延寿所著。

  唐 房玄龄《晋书 郭象传》:"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注:《晋书 王衍传》有(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西晋清谈家)"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当时用于涂改在黄纸上写的错字。此段与《世说新语》重复,可视为对《世说新语》记载的转述。

  唐·牟融《邵公母》诗:"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明·李东阳《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

  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岩电烂。"

  苏曼殊《碎簪记》:" 莲佩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5

  谜面口若悬河

  谜语类型打一常用词

  谜底流言

  相关资料四 : 谜语:口若悬河势力均(打一外交词语)

  谜面口若悬河势力均

  谜语类型打一外交词语

  谜底双边会议

  以上关于“[口若悬河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6

  问:

  “始作俑者”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答:

  是贬义词。孔子反对用俑殉葬,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最早发明用俑殉葬 的人,大概不会有后代吧。 后来用“始作俑者”来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6篇】相关文章:

1.口若悬河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2.口若悬河是贬义词吗?

3.关于口若悬河是贬义词吗

4.口若悬河故事

5.呆板是褒义词

6.随和是褒义词?

7.鼓动是褒义词

8.聪明是褒义词

9.诚信是褒义词

见异思迁是褒义词吗?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