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灯作文

2021-06-16 爸爸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亲的灯作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的灯作文1

  在小的时候,过年时我见小伙伴们都提着一盏漂亮的灯笼,我也很想要一盏属于我的灯,父亲就给我做了一盏明亮的灯笼。

  父亲在每次过年时都会送我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我一直觉得父亲是那么的慈祥、关爱我的。在那蓬勃灿烂的光中,我得到的是热和爱。父亲是多么在乎我、关心我,总使我的心里暖暖的。那灯是在我心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虽然只有每逢过年时家里才会有高高在上的红灯,低处的冰灯,一片灯火辉煌,但是只有父亲做的灯才会深深地记忆在大脑里。但不管它们有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父亲送我的灯是珍贵的,是神奇的,是漂亮的,是温暖的,是称心如意的,是心满意足的。虽然这盏灯的制作材料很简单,但是是父亲亲手为我制作的灯。它不是一盏普通而又简陋的灯笼,它是一盏充满父爱的灯、充满幸福的灯。

  过年时,在没有父亲的灯的时候,我是多么寂寞、无聊,直到有了父亲为我做的灯以后,我都是提着我那盏心满意足的灯去串门,也因此年是有声有色的、年是欢欢喜喜的、年是无忧无虑的、年是有盼头的。有了父亲的灯,有了灯的年,我一直是天真的孩子。

  在父亲去世时,正是过年期间,只有我家没有亮灯。我走在寂静的小路上,我发现了一位卖灯的老人,并买了一盏灯准备送给父亲,这是我送父亲的第一盏灯。

  父亲的灯作文2

  几年前一个平常的傍晚。太阳失去了中午的霸气,红彤彤的一团挂在西山之上。从窗户透进来的几束橘光落在我的五年级期末试卷之上。望着这橘黄而温和的光,心中忘满焦虑和不安。

  父亲终于来了,收拾好铺盖,我们踏上回家的路途。黑暗把我门吞进了肚子里,父亲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电筒照在崎岖的公路上,拳头大小的鹅卵石折出金矿石一般的暗黄光彩。期间不断有摩托车抄过去,看着摩托车的灯光越来越微弱,那深红的灯光逐渐变暗,杳无踪迹。我原来才发现,父亲的灯光一直伴着我。于是我只得循着灯光前行。

  转眼到了走山路的时候,父亲执意让我先走,而我刚想去拿电筒为他打灯。可一时他却不让,我只好顺从了。山路很是难走,路边的植物实在长得太放肆。逐渐的山中起了雾,植物的叶片之上附着许多小水滴。路也不平整,到处是凸出的石头和凹陷的土坑。父亲不得不拿着电筒左右摇晃为我照路。每逢遇到山崖,他总叫我小心,我想我怎么会掉下去呢?可也不排斥这种慈祥的声音,等着他唤我的乳名,唤我小心,为山间的虫鸣嘶叫伴些雄浑的声音。

  寂寥的山路,一路上难有几只虫儿嘶叫。只有星星以及月亮为我们点灯。山路因头上树木而变得时明时暗。一切是多么宁静。可是背后传来了父亲“呼哧,呼哧”的喘气和“咯吱,咯吱”的背篓声音,与周围气氛极不和谐。

  跨入家门,我转身帮父亲拿着电筒。心里有种备受关心的感觉。一路上没有它,真不知能不能回来。可当我抬头望父亲时,我呆了。他累得满头是汗,豆大而浑浊的汗水从鼻尖滚落下来,“吧嗒”一声,我的心凉了一大截。放下了背篓,他的肩膀早被勒出了两道红印。白色的衬衫背面就像被雨琳了一般湿漉。望着手中仅有的电筒,一下把它扔到沙发之上。再望望父亲,心里莫名的感动和一阵痛彻心扉的酸。

  望望天花板,一只飞蛾在阳光灯旁边飞舞,我随时明白了。父亲是那盏灯。原来父亲才是灯,是我前行的灯。

  父亲的灯作文3

  父亲不爱说话,生气时只要轻轻用他温和而带些怒色的目光瞥一眼人,别人也就不敢再说什么。父亲身材高大,步子宽阔扎实,厚实的肩膀毫不费力地撑起重物,也毫不费力地托起这个家的责任。

  爷爷病了,他的病来的是那么突然,将家人心中看似坚固的堡垒打成一盘散沙。父亲瘦了。自爷爷住院那天起,父亲就一直伴在病房里。他从未说过照顾爷爷的辛苦,只是一声不吭地喂他吃饭,替他换洗。

  我放学后去探望爷爷。偌大的病房空空的,只见父亲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屋顶上的白炽灯大概用了好多年,灯罩上蒙着一层淡淡的灰尘,昏暗而朦胧的灯光从中洒下,好似一片淡淡的忧伤。父亲见我来了,轻轻的一声“坐”,却不停下手中的活儿。灯光下的父亲疾步走着,步子还是那样宽阔却少了以往的沉稳。他弯下腰去打水,要好一会儿才撑起窗台缓缓站着。隐约间,我竟看见他发角上泛起片片银光。大概是梳的太光亮映着灯光的缘故吧,我连忙想。“爷爷怎么样了?”我看着操劳的父亲试探的开口。他愣住,抬头看着我。短暂的沉默让我有些不安,正要开口,只听见父亲的声音“会好的。”我不经意一瞥,竟看见昏暗灯光下父亲闪烁的泪光。

  爷爷手术那天,我们都在重症监护室等候。监护室的橙黄色灯光本该让人温暖,此刻却有种莫名的阴森。身旁的几张病床上不时穿了几声抽咽和叹息,像是一记记重拳打在心上。父亲坐在离门最近的一张椅子上,他微弓着背,十指交叉放在膝上。橙黄色灯光光打在他的脸上、手上,我才发现,那纵横在他脸上的沟壑又深了几分。他的双唇紧闭,我不禁又想到此时的煎熬苦楚来。父亲突然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分明的焦急难过令我措手不及,是的,这不是平日里刚强严厉的父亲。

  手术还算成功,爷爷刚要出院。家人脸上都洋溢着连月不见的笑容。爷爷的腿脚不大方便,却执着的不坐轮椅。那是黄昏,父亲搀着爷爷走在最前面,步子轻悄缓慢。天渐渐黑了,路灯打开,暖暖的灯光点亮夜空,轻薄优雅。父亲的.大衣映着浅浅的灯光,高大的身躯微驼,显出一种常人少有的沧桑。

  我看见,高大的父亲牵着他矮小的父亲,在朦胧的灯光下缓缓前行。

  泪水,湿了我的眼眶。

  父亲的灯作文4

  父亲眉头紧皱,深深的皱纹里填满了担忧与紧张。我们都很“识趣”,知道这时的父亲是不能打扰的,只是远远的看着。只见父亲从衣服的里三层掏出一把钱来,各种面额的都有。他用控制不住的颤动的手先将一张张纸币按面额分开:五十元的放一叠,然后是十元的放一叠,再是五元、二元……直到五分的。分好之后,父亲先将此次买卖的本钱拿出来,再数剩下的钱。有时剩下的钱太少,父亲会连声叹息;有时发觉数目不对,父亲便会一遍又一遍的清点,直到满意为止。但只要没有亏本,父亲在清点完之后,还是会露出几许笑容,尽管笑容里充满了无奈与叹息。

  家里的吃喝拉撒已够父亲费尽心血了,可他管起公家的“闲事”来却还是奔走得脚板朝天;父亲一生与做官无缘,但他却干了几十年当官的活计。他的职务虽则没有名称,但“权力”却比组长大,比村长小,相当于农村六七十年代的“大队长”或者旧社会的“维持会长”吧。他管的是全湾的公共事务与钱物。湾里的邻里纷争、集体活动的组织、湾里统一事务的安排、公共山头树木的处置以及其他公共财物等,无不在父亲管辖的“职权”范围之内。有时,一些棘手问题村干部无能为力,可只要父亲一到场,凭他不紧不慢与入情入理的一番话,问题往往很快得到化解,令村干部连呼“怪事!”父亲握在手里的“王牌”是道义、信用、公正、公平与人格的力量,当然,也有说话的方式与技巧。他干的这差事其实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如果说有点儿权利的话,那就是操劳一年下来,有几块钱象征性的工资。“家族们都一致推选我管事,我能好意思推脱吗?”面对家人的不理解,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于是,在煤油灯下,又出现了父亲另外的情状。

  农村人开会一般都在晚上,因为只有这时才能把相关人员等齐到场。湾里经常为了一些公共事务,几个说话有“分量”的人便会齐聚我家,共商“湾事”。这时,煤油灯下的父亲总是乐呵呵的,来者都是客,不乐呵呵怕别人认为你不乐意而误会呢!但父亲这个“维持会长”又绝不会做无原则的“好人先生”,对于他认为正确的原则性的意见,便会顽固的坚持,甚至一度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你这样做了,其他人怎么办呀!还有很多家里困难的人,都不管他们死活了吗?”父亲睁大了疲惫的眼睛,朝与他意见相佐的人大声嚷道。飞溅的唾沫与粗壮的话音使微弱的煤油灯火剧烈地摆动着。

  父亲手里管着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钱物由父亲保管,一些不识真相的人常常会无端地猜疑,“谁会不要钱呐,人不要钱鬼也怕!”村里的三麻子就在我面前故意这样说过。但我最清楚父亲是不是真的要了公家的钱。我记得父亲每次处理完公事回来,如果有开支与入帐,他一定又是一个人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清算起他的帐目来。他不仅把公家的数记得清清楚楚,还将公家的钱用报纸包扎起来,特意放在一个抽屉里,避免与自家的钱相混合。似乎在钱本身,公家的与自家的也是不相同的。

  刺眼的电灯光线将我从遥远的煤油灯下拉了回来,父亲微笑的或紧皱眉头的面容消失了。我突然感觉有两道滚烫的液体在脸上滑落,一摸,尽是泪水。停电了,出租屋里一片漆黑。我点燃一根腊烛,黄豆般大小的微弱火光在黑暗的包围中摇曳着、挣扎着。烛光中,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多年未归的故乡,那位于湖南耒阳的一个小山村。在一间青砖黑瓦的小屋里,窗外是无边的寒冷的夜与凛冽的风,一盏正在燃烧的煤油灯散发出昏黄的光来。灯下,我和我的父亲、母亲还有哥哥正围坐在一起谈笑着。父亲饱经风霜的脸时而微笑,眉心一条清晰可见的“八字”皱纹里挤出了快乐;时而紧皱眉头,心头的结久久不能释怀。青丝里的白发也在灯光的撩动中若隐若现,颤栗着,诉说着……

  生育我的小山村属于比较偏远的乡土,直到八十年代末尚未通电,家家户户都点着煤油灯照明。乡亲们通常所用来驱赶黑暗的煤油灯有三种。一种被称作“马灯”:用铁制成,中间有一个圆玻璃罩,下部是盛油的底座,上部为透气孔。圆罩里有一个可自由调节火光大小的火芯。乡亲们可以提着它到外面行走,不会被风吹灭。第二种称作“台灯”,比马灯简单,亮度也不如马灯,只是一个高玻璃底座上罩着一个薄薄的如葫芦般的玻璃灯罩,灯罩里是可自由调节火光大小的火芯。这种灯一般只有村干部或文化人才用得着,如村支书、村主任以及民办教师之类。我家所用的煤油灯最简单,不仅比台灯矮小,而且火光也小,并且火芯裸露在外面,没有玻璃罩子罩着。父亲说,有这样的亮度就够了,“你们想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节省不少的煤油呢!”

  冬季的夜是寒冷而漫长的。我家的屋后是一座立满青松的山头,不时传来呼啸的北风刮过松林的“沙、沙”声;屋旁的小溪,在此时水也大了起来,“哗、哗、哗”地一夜响个不停,在寂静的山村里特别清晰入耳。我们与父亲围坐在桌前,桌下是畏畏缩缩的炭火,桌面上摆着一盏布满油渍的煤油灯,豆大的柔弱火光在昏黄中颤栗着,好像也怕冷一般。农村本来生活单调,在这夜灯瞎火的冬之夜,更是无甚活动可搞。我们吃完晚饭后便在一起闲聊,以此来打发这漫漫长夜。

  这时,父亲通常会点燃一支“喇叭”状的纸烟或廉价的香烟,“叭嗒、叭嗒”地吸着,烟雾与昏黄便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嬉戏。这时的父亲,也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但白发已早早地从青丝里钻了出来。但是此时的他,会露出平日里难见的轻松或微笑。不过,父亲与我们的闲聊,绝少会说一些无谓的笑话与闲话,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话题引入以他所要说的领域。如今细细归纳,当年父亲对我们的言传身教居然是全面的,几乎包括了文、史、哲等多门学问。

  为人处世,是父亲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他经历过的时代多,阅历丰富,又喜欢与村人交往,很多人情世故,他随口都能说出一大把。而我们对这些又颇有兴致,不仅易听易懂,而且都是真人真事,觉得生动有趣。其时,他正好手上有一本发黄的线装书,书名曰:《增广贤文》。此书已严重磨损,黄纸已发毛,字为毛笔竖写并多繁体,不知是那朝那代遗传下来的手抄本了。父亲原本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再加上《增广贤文》的微言大义与字多为繁体,父亲在给我们解读时便会出现几多的误解。如“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父亲的解读是:“天上的‘相子’整个天上都是,但知心的人又有几个呢?”此时,我读小学,哥哥已读初中,对父亲的一些常识性的误解已能分别,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笑而不言,因为我们觉得父亲的误解也很有意思,很能结合实际,似乎比书上的本意还来得有趣味。父亲总是能够瞧根据他的思想观念以及处世为人的准则来赋予《增广贤文》新的“内涵”,真是活学活用,与时俱进呀!所以,父亲对《增广贤文》内容的误读,我们却能够熟记于心,至今也还记忆犹新,而学校里的老师所讲过的许多冠冕堂皇的道理,我早已忘到九宵云外去了。

  然而,如果是父亲当天刚刚做完小买卖回来的晚上,便没有了这般轻松而有趣的闲聊了。这样的晚上,见到的只是煤油灯下父亲认真、严谨甚至忧虑而眉头紧皱的面孔了。父亲为了全家的生计与我们兄弟的学习等费用,一年到头奔波忙碌。这寒冬里,本已是农民的“冬眠”季节,可当很多的乡亲们都是在温暖的被窝酣睡或在暖洋洋的炭火前拉家常、打扑克之时,父亲却已在东方尚未露白之际,冒着寒风冷雨或纷飞的大雪上路了,他要赶到二十几里开外的集市上去买一担鸭蛋并在天黑时分赶回来。中午连两毛钱的米粉都舍不得吃,可这一路上他要走过多少泥泞、爬过多少山坡呀!在当夜的梦乡里,我多次听到父亲止不住的咳嗽声。第二天,父亲又是天色未白赶紧上路,将买进的鸭蛋挑到十来里远的集市上出售。如果在路上,一步没迈稳,摔倒在地,不仅劳动白费,而且血本无归。现在想想,当年在泥巴路上担着一百多斤重物、气喘吁吁的父亲,还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

  售完鸭蛋回来,通常已是夜幕深沉了,这时父亲也顾不上吃饭,甚至顾不上擦掉土布衣裤上溅满的泥水,就一头钻到煤油灯下,清点起当天的帐目来。这样的时候,父亲的脸是腊黄腊黄的,没有一丝血色,这是整天的饥寒交迫在他脸上

  父亲的灯作文5

  每当到父亲节。我记忆里都会回想出以前跟爸爸生活的日子。有时说爸爸是我的指路明灯,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我的记忆里,“爸爸”这个词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因为爸爸您是我疲倦时的“沙发床”,危险时的“保护墙”,迷惘时的“导航灯”。

  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正在看电视。我觉得不好看,就索性把脚下的小木板凳放在头上抛来抛去地玩。爸爸您曾几次告诫我说这太危险。可我根本就没把您的话放在心上,继续玩凳子。结果,爸爸的预料之中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木板凳砸到了脚上,趾甲碎了,血不停地往下流。我不敢看那地板上的血,只能以放声大哭的方式来发誓我自己的痛苦。您抱起我边往医院赶边安慰我:“格格,不用怕,没事的,咱到医院就没事了!”赶到医院时候您早已气喘吁吁,满身大汗了,可是您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鼓励我:“没事的,坚强点。”那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并不只是因为脚痛,更是因为您的爱啊!

  爸爸您跟别人的爸爸不一样,您有您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像别的同学的家长,忙着给自己的儿女施加压力,给他们报文艺班、辅导班。您只是让我学好我该学的感兴趣的东西,好好做人就行了。您常常带着我去公园玩,呼吸一些新鲜空气,认识一些在老家没见过的奇花异草。

  爸爸您希望我做一个有良好品行的人。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位老奶奶上车了,车子开得东倒西歪,您连忙让位给她。我扯了扯您的衣服,小声说:“算了吧,这两个座位是我们等了好久才等到的,还有那么远的路程,就这么让给她,太可惜了。”您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把位子让给了老奶奶。下车之后,你才对我说:“老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尊重老人,来保持我们应有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您给我的世界充满了温暖;您给我的世界充满了欢笑;您给我的世界让我保持了应有的美德。谢谢您,爸爸,谢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世界。

  父亲的灯作文6

  父亲又点燃了那盏昏暗的煤油灯,似乎在端详着什么。灯光依稀笼着父亲高大的身影……

  我不喜欢和父亲说话,因为他常把事情埋在心里,那种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觉得自己能够一个人面对的信心让我感到很不自在。小时候我说他这是自负,父亲只是笑笑,说我有一天也会像他一样肩负起一个男人应有的责任。

  今天不知道哪来的心绪,我很主动地走到父亲面前。似乎真的很久没和父亲说话了,我心里这样想着。父亲似乎并没有发现我,依然看着手里一本沟壑纵横的书,旁边凌乱地放着几本同样面目全非的不知名的书。“爸。”我有点不忍心地轻呼道,似乎愣了愣,父亲慢慢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啊,文啊。你怎么还不睡,今天累了吧?快快熄灯睡觉吧。”父亲用略微低沉的声音说着,语气中夹杂着一丝嗔怒。感觉没有继续说话的契机,我只好转开话题:“爸,您为什么总是这么晚一个人在煤油灯下看书呢?家里有日光灯、水晶灯、台灯,看书的效果都比用煤油灯好啊。”其实对于煤油灯,我和妈妈都觉得应该把它换掉,毕竟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放在家里总感觉有些格格不入。父亲皱了皱眉,昏暗灯光下那张略显沧桑的脸上一个个粗大的毛孔还带着一些油腻的汗渍,应该又是忙碌的一天。回过神来,父亲静静地看着我,然后自顾自地将头低下去喃喃道:“小时候,奶奶生了好几个兄弟,生活有点拮据,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供其他弟弟上学。四个兄弟中就我踏进了学习的殿堂。因此,一家人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那时候的教育条件不比现在,老师在课堂上讲完后,回家基本都是自己看书理解。那时家里到学校有几座山的距离,所以我只能住在学校。学校电灯是定时熄灯,晚上10点就准时关了,为此许多同学都会在宿舍点上盏煤油灯,静静地在昏黄的灯光下或看或写。那时老家地处偏僻的穷山沟,没有通电,回到家里我也是这样,在昏暗的灯光下度过了那段漫长的岁月。而这盏灯也一直陪我到现在。每每在受挫低迷的时候看到它,我都会回想起当年在灯光下孜孜学习的日子。从而激励自己。”

  原来,在煤油灯下看书也是父亲的一种习惯。而这盏其貌不扬,甚至还有些丑陋的煤油灯在父亲心里还有另外的含义。我静静地听着父亲的回忆,心里起了一丝丝波澜,是我,忽略了父亲的如此,这般,许多……

  年近不惑的父亲常常带着一脸的沉静和忧伤,孤僻沉静是父亲最明显的性格。然而他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对仨何事情都全力以赴。至于对身边人的爱,父亲永远只通过略带武断、偏见、固执的方式表露出来。就像煤油灯,灯芯与火焰一直在玻璃罩中默默地燃烧,光亮在某一空间无限放大并投射出去。

  父亲还在徐徐地讲述他过去的故事。我渐渐回过头来,发现父亲头上又多了一些白发。看着那张在灯光下略显模糊的侧脸,我此时深深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以及他身上沉重的负担。

  父亲养育我十几年,有时候我也会忏悔,忏悔几年前我的放肆,轻狂,与对家人的冷落。我不了解“父亲”这个词的含义,因为我忽略了太多。妈妈说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叫“爸爸”。呵呵,读书了,陪伴我到深夜的是父亲;考试了,拿着那不好的成绩要面对的是父亲;有苦,有难.伤心难过时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父亲。呵,父亲的臂弯永远是我拘依靠。想想之前的我确实很不懂事,我放任不羁,不上进,不反省,在父亲眼里常常能看到失望,但是我知道父亲对我依然有信心,只不过不用言语来表示罢了。

  “……其实现在这灯也可有可无,因为我有这个家,还有你。你们就是现在我心里的灯,依然能激励我继续奋斗、进取。”父亲说到最后,眼里盈盈有泪光闪烁。

  是啊,我是爸爸心中的灯,爸爸,您何尝不是孩儿心里的灯?

  “爸,我知道,我去睡觉了。”进房间前,回过头,我看见书房那盏煤油灯隐隐闪烁着,像父亲的泪。

  父亲的灯作文7

  三月初,天气潮湿而寒冷,时钟刚迈过九时。路灯下的父亲身着简单的白衬衣,手上拿着围巾,身边还有一辆因汽车被送去维修而成功补位的老年白马自行车。刚从补习班出来的我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情景。微愣间父亲便已注意到我,接着一言不发的帮我把围巾仔细的系上。

  逆着灯光,父亲的轮廓有些模糊,就如当时正下着的雨一样。没来得及仔细看,便以乘着车骑过了几个街口。坐在后座的我撑着把大伞,包裹住我与父亲,透过伞与父亲肩膀缝隙的光,清楚的看到父亲的两鬓有水珠滑落。是雨水吧,这样想着便把伞往前递了些,然而无济于事。正想再把伞往前伸展时,却被父亲制止。他硬着前方一列列路灯闪耀,侧脸清晰了很多。光与影在他脸上相辉映着,眼尾的皱纹顺着毛孔蔓延的更加曲折,被路灯发出的白光洒满了的发显得银光粼粼。水珠就那么一直挂在父亲的两鬓,总在某个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后又再次凝成。

  自行车显然是日薄西山了,行车时所有的零件都奏着“吱嘎吱嘎”的进行曲。尽管马路大道上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但不同于汽车雨刷器冰冷摩擦的声音,那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影中的背景乐,在一片嘈杂声中显得温暖而清晰可辨。同样清晰可辨的,还有父亲愈发愈重的呼吸声。眼前正是小区中臭名昭著的“你不下也得下”的陡坡。想大坝上的波涛,热烈的雨水自上而下的刷着。被雨水淋过的地板分外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了。

  “要不我下去?”

  父亲没答复,自己却下车开始推。也许是声音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声快的原因,在淅淅沥沥的雨中,父亲的呼吸声显得分外沉重,从背后望去,只见父亲的背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格外伟岸。父亲俯身推车,小心翼翼之态参着灯光,杂着雨水,透着光圈,仿佛又再次看到了为了参加家长会儿在镜前自己打扮自己的父亲,又看见在光下仔细将几近斑白的头发染黑的父亲。

  那雨珠便那么一直粘着父亲的皮肤,滑落后,又再凝成。我看着灯光下父亲推车的身影,才大悟那是父亲的汗水,也是父亲的尊严。

  三月初,天气潮湿而寒冷,时针已迈过九时。墙上挂着水珠,地板上冒着水珠,万物都有一种发霉的气息。

  我但我的父亲没有。

  父亲的灯作文8

  灯,是温暖明亮的。它可以让我们摆脱阴暗,走向光明,它可以让我们在寒冷中感到温暖,在迷茫中看到希望,在折翼时找到动力,继续翱翔。父爱亦是如此。

  父亲不像母亲那般宠溺我,也不像母亲那般会表达。我有时觉得父亲对我的爱是一道无解方程。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天,天空中乌云密布,我背着书包从校门刚出来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天气越来越冷了,还刮起了大风,把树上的树叶吹得“哗哗”作响,更使人心里凉飕飕的了。我站在学校门口等着爸爸来接我,没看到爸爸我便又走到路口等。我站站在风雨中忍受着被淋透的痛苦。过了好长时间,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已散去,笔直的柏油路上只有我孤单的一个身影,我愤怒及了,完全忘记了大雨。飞奔回了家里。我原以为爸爸会为他的失职和我道歉,可我愤怒的说完了自己的事情后,爸爸却理直气壮的对我说:“我不接你你不是也回来了吗。你都已经六年了,应该自己走了,你要相信自己能行,不要总当自己的绊脚石…… ”

  爸爸那天的话给了我很深的感悟,爸爸,你就是一盏明灯,你教会我道理,树立我人格,抚养我长大,爸爸,你就是我人生道路上那一盏明亮的灯。

【父亲的灯作文】相关文章:

父亲做的灯作文12-23

父亲的灯记叙作文12-30

那盏叫父亲的灯作文12-28

父亲是我前行的灯作文08-08

父亲是我前行的灯作文600字09-15

以父亲的爱如灯为题目的作文02-17

灯作文01-16

千灯湖赏灯作文12-12

父亲是我人生中的一盏灯作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