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作文

2021-03-11 爱心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心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心作文 篇1

  有人说我们这个美好年龄是花季,也有人说是雨季。我说是一朵花开在雨季里,但总有那么几个并不相识却默默无闻的人,守护着我们。

  又是一个雨天,天空灰蒙蒙的,压抑的感觉充斥着我的感官。雨点像个顽皮的孩子,还不急着落下来,像痴玩入了迷,早忘了回家一样。似乎要等到筋疲力尽再下来戏弄万物,还真是无情!

  坐在教室里的我,心也随着天空的变化而起伏着:再挺十分钟,就十分钟,拜托了,老天!让我到了车站你再下吧!

  我在心底无数次的呐喊。站在讲台前的老师,眉飞色舞地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比孙杨还游得自在而惬意。

  五分钟,十分钟,哦!天呢!十五分钟!

  “好!放学!”

  终于等到这句话。把课桌肚里的书本一股脑全塞进书包,拉上拉链,便往外冲。

  可是,哗啦一声雷,电光在天边一闪,雨点横冲直撞砸了下来。

  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冲着跑向学校的大门口。本想着跑去车站,但照这个雨势,就算跑到了,也非淋个落汤鸡。我开始纠结,脖子伸得几乎成鸭脖子,可是确认校门口没有熟悉的身影。真够狠心的,难道真的让我淋雨回去?我怨怒起来。

  “同学!是没有伞吗?去里面借一把吧!”一个和蔼的声音在我的耳旁响起。

  我抬起头,是学校门卫保安,黝黑的皮肤,深深浅浅的皱纹堆积着,像小区邻居养的沙皮,他还冲我微微笑着,这下褶子更深了。

  “门卫里面有伞,你去拿好了。免费的!”他看我呆呆的看着,以为我没听懂。又冲我笑,笑得嘴都咧开了。

  可是,我听懂了,那褶子忽然像春天田野的沟渠,开满了野花,美得很。

  “好!”

  我一听有伞可以借,立刻跑了进去,登记好了姓名、班级。一把看似崭新的伞递到我手里。

  这可真是救人于危难啊!谁这么好心,给我们预备得这样周到呢?

  撑开伞,我才惊讶的发现这把伞上有三个小小的字:爱心伞。

  撑着,紧紧握着伞柄,脸上挂着说不清的微笑,甜甜的,大步向车站走去。

  一路上还遇到了同样没有伞的同班同学小欣,我把伞递过去,仿佛又在将这份爱心传递出去。

  晚上写完作业,我把伞仔细擦干,收了起来,也终于懂得了为什么这把伞看上去是那样的新了。

  第二天,我如约将伞还给了那个保安,他把昨天我取下的塑料薄膜再套上,还特地嘱咐我爱心伞随时可以来拿。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伞都是学校老师出钱买的,保安负责管理,为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学生忘记带雨伞时可以借用。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的感受,我只想说:谢谢学校和老师,谢谢你们在我们如花的雨季为我们撑起一片干爽温馨的天空。

爱心作文 篇2

  在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这次地震导致很多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使雅安人民损失惨重,那里的人们都惊慌失措。全国各地的人都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送来的有帐篷、食物、棉被、钱等。

  我们学校也参加了援助之手,今天同学都拿出自己的爱心。一大早学校就开始捐款。一个好听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请大家拿来捐款箱放在讲台上。话音刚落,讲台上就出现了一只红岜色的捐款箱。然后老师让大家站起来,想想灾区的同胞们。那时我在想,那些缺衣少食的人们,在灾难中受尽了折磨。我心里就感到一阵阵心痛。捐款开始了,我先上去毫不犹豫的把钱放进箱子里,后来同学们也接二连三地上去捐钱。箱子里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声,我乐滋滋的看着箱子想,希望能尽我们大家的绵薄之力,能让灾区人们少受一点痛苦。当然有些人只捐“心”。

  看着大家忙碌的心情,我乐滋滋的。希望灾区人民早日恢复以前平静的生活。

爱心作文 篇3

  爱是冬日里一片温暖的阳光,是雨中的一把雨伞。一些住在贫困山区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所以“河南商报”举行了一场——“图书传爱心,公益助梦想”的活动。

  活动现场挂了很多幅图片,有一张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她每天出去捡废品,她把捡废品换来的钱买成围棋、跳棋放在村子中,让住在村子里的老爷爷老奶奶用来解闷。而她自己却十分节俭,平常人们吃一半的面包扔在地上,她就捡起来当饭吃。

  其中有一张是一对姐弟和他们妈妈的照片,他们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姐弟俩没有钱,就住在一个狭小的楼道里,但他们姐弟俩却从来不嫌苦,每天悉心的照顾生病的母亲,如果天气晴了,他们会坐在窄小的楼梯口陪着妈妈一起晒太阳。

  还有一张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他吃到爱心人士送给他的一块面包,却说:“我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东西”;还有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他的父亲去世,妈妈离家出走,他由于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他管奶奶叫“妈妈”;有一个孩子晚上打开窗户,透过窗户看到一丝光,他凝视着远方,在想“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还有很多很多……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看完这些照片,我和他们相比,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不懂事。他们有些年龄比我小,却能独立生活,还能帮忙分担家务。而我生活上有些事情还不能自理,事事还要父母帮忙。他们虽然生活在逆境当中,却依然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他们是那么的坚强,像一棵小草一样,不怕风吹雨打,以后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学会感恩、学会爱并传递爱。

  今天,我虽然仅仅只捐了一本书,但以后我要把更多的爱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有机会我想让父母带着我去当地看看他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奉献爱、传递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他们就会感受到爱的温暖。山区里的孩子们就会幸福起来!让我们为做那个给予他人温暖的人而努力!

爱心作文 篇4

  我从未敢亵渎过教育的神圣,并始终将它视为一种高尚的存在。我的整个中学时期都对老师充满着无比的敬佩之情,这不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对老师的溢美之词,更不是矫情,而是我这颗种子在老师的爱心与汗水的悉心浇灌下开出了花儿来。我最终选择师范类的专业也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我除接触课本外,几乎未曾主动涉猎教育学类书籍,今日恰逢教育学老师布置了这项“作业”,便得已真正地来读一读与这“高尚的存在”相关的书籍。

  该读什么呢?由于我对这类书籍了解甚少,只觉得龙应台的《目送》及《孩子你慢慢来》很有教育意味,可以择以阅读,但我却又明白这些还不能完全归类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类书籍,于是准备另寻几本。在打开百度搜索之前,我的脑海里又忽然闪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刻意练习》等书名——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见过,我母校高中的(张)校长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他购置的书籍并推荐我们进行阅读,于是我有这个印象。搜索过后,面对浩如烟海的“教育学类书籍”,我仍然未决定好要阅读哪本。“索性去问一下张校长吧”,我心想。于是在微信里询问了他的建议,他向我推荐了《终身成长》、《刻意练习》、《认知天性》这三本“当下最火的书”,并称“这三本书会改变你的认知”,所以我很期待阅读。(由于对这三本书我没有快捷获取的途径,所以准备假期阅读)一个多星期以前,也同样是通过朋友圈,我得知《做最好的老师》的作者、中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来到我的家乡讲学,虽未能到场聆听,却也很是激动,我便再次搜索了李老师的著作。《爱心与教育》一书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这个标题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拥有想要立刻翻开这本书阅读的冲动,我似乎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

  “《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其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这是对这本书的总体简介。也有人称此书是真正的“例证式教育”,是的,书中不胜枚举的真实案例,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李镇西老师倾付真心、施与爱心的体现。我不知道大多数人如何看待,但于我而言,相较于长篇大论的理论叙述,我更喜欢平铺直叙的事例描写。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更易于走进文字的背后,当它被赋予了教育的意义,便高于生活。

  我从网络上找到了这本书的阅读资源,于是闲暇时便一页页的阅读着,像一棵幼苗一点一点地汲取着地下的水源,又像一枝花朵一点一点地吸收着灿烂的'阳光。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在逐渐成长。

  《爱心与教育》的引言部分从素质教育谈起,李镇西老师在“素质教育”一词还未被正式提出时便有了这样的理念:仅仅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其综合素质的应试教育必将为时代所抛弃,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有独特心灵世界、有充分主体意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和“考试机器”......这些理念可以说超越了那个年代,却又显示出无比的前瞻性和正确性。但在为师之初,他也曾有过打学生的错误行为,事后他进行了自我教育和反思,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寻求理论帮助。这时,他接触到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也成了他“教育理论真正的启蒙读物”。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也从中受到了众多启迪。按照李老师自己的描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他“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

  后来“素质教育”的提出,一下子照亮了李镇西老师十几年教育实践中潜在而朦胧的思想萌芽,他进而提出了他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民主”的教育便是要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个学生,要把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和同志;“科学”的教育是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同时要符合学生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认识发展规律;“个性”的教育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及其精神世界,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李老师看来,“民主”是学生观,“科学”是教育观,“个性”是人才观。如此种种论述,赢得了我对李镇西老师的崇敬与景仰之情,因为我从中看到了所谓“人性的光辉”,而这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所应该具有的。

  纵观全书,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手记一:“爱心与童心”这一篇章了。这一篇章又可以细分为五个小部分,除第一部分外,每个部分都详细描述了自己与学生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也有所谓的“大事”,但始终不变的是李老师对待每件事的态度(实际也是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背后透出的教育理念。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篇章给我的感受,那一定是“感动”!不,甚至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李镇西老师的思想境界是如此之高,但他却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他形容自己是一个“有童心”的人,所以他可以和学生们整天“泡在一起”,也真正成了孩子们的朋友;所以在他因工作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而不得不去住院的时候,学生们从其他老师那听到了这个消息,教室里哭成一片;所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去他宿舍询问他的身体情况,然后又是因担心他身体而眼角含泪......学生也是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对别人好,唯一的,对方给予了他们直抵人心的关怀与爱。李老师由于对学生很好,家长也很感动。学生汪斌的家长有一次给他提来了一筐鸡蛋,说让他补补身体,李老师心想他怎么能收学生家长的东西呢?(这与如今某些老师的想法和做法相比可谓高尚地多)于是推让了很久,但家长硬是要他收下,他只好收下了。收下后总觉得不安,便想了一个处理鸡蛋的办法——每天定时煮一个鸡蛋给汪斌吃,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还有一件事,一个学生在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夜里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她的室友赶忙来报告李老师,那时已是半夜了,但他没有犹豫,急忙用自行车载着生病的学生去医院,为了把学生送到位于山顶的住院部,他一步一步地把学生背上去,然后守在病房,望着输液瓶里的点滴,一夜未眠......

  其实,他对学生的付出与关爱还远不止这些。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他为何要对学生如此付出呢?何苦呢?又何必呢?他自己的解释是:他无以报答学生的厚爱,他所做的这些都只是在“还债啊”!

  让我感动并言之为震撼的不仅仅是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更有学生对李老师的信赖与感恩!李镇西老师为学生做的一切,学生们都看在了眼里,也永远记在了心里。于是学生们不止一次“爱屋及乌”——因为爱他,进而爱他的家人。李老师的爱人生了孩子后,读后感他当时带的那个班级竟背着他每人从家里拿一些鸡蛋来,趁他外出开会的时候,把鸡蛋送到她爱人床前!当班里的学生听说了李老师的妹妹因病住院了,他们会策划“秘密行动”——“背着”李老师去医院给他的妹妹送慰问品......

  李老师与学生间这种似乎“你来我往”的情谊体现在他与学生相处的几乎每个时刻,虽然有的事件很平凡,但却因其真实与“平易近人”而着实打动了我。我受感动的还有一点在于:我在一些事件里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同学老师(尤其是我的高中老师)的身影。这使我记忆的匣子被悄无声息地打开,回忆之海被掀起阵阵涟漪。我虽不是李镇西老师的学生,但所幸我也拥有过许多待我很好的老师。所以当我阅读到相关事件的时候,我便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以前同那些老师相处的经历。在书中描写宁玮的那一部分,我不知落泪了多少次!宁玮的经历我仿佛能感同身受一般,同时也为了她那时而遭遇的不幸而揪心......

  其实关于本书,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件李镇西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故事,更能透过这些事情窥见背后传达出的教育理念。感动背后,是我们对教育的反思,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真正地走到学生中间,其实也就走到了学生心里,这样的教育又如何不会成功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从书中或李老师的讲座里学到的终究是精神层面的理念,要想踏实地干教育,还得将理论付诸实践,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人,是这个竞争残酷的现实世界。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我在读了本书之后并没有觉得老师更加神圣(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反倒应是教育神圣(就像李镇西老师在一篇文章里写的那样:虽然舆论往往会无限拔高教师的形象,但我们也不必讳言教育的神圣与伟大),而且,我觉得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很有可能),干的是一个看似小小的职业,坚守的却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最后,就像本书引言部分的第一句话说的那样,让我们“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向成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迈进,向实现中国新教育的时代迈进!

上一篇:爱心的作文 下一篇:爱心义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