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2023-05-05 800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1

  旅游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旅游是我的最爱。1月26日妈妈就同我到徽州古镇去玩。

  一路上群山起伏,白雪绿树互相映衬,一条条潺潺的溪流紧傍着山脚向前延伸着,汽车沿着腰带似的公路在群山中绍绕行着。

  来到徽州歙县,首先游玩的是新安江。我们乘坐游船在新安江上航行,新安江水碧绿清澈,岸两边是高山峻岭,隔开一段路就是一座村庄。这里的民居十分好看,都是白墙黑瓦,房子与房子之间隔着一道马头墙,据说,这个马头墙是为了防火,在我看来也是为了美观。你瞧,那一个个高高低低的'马头墙和远远近近的青山绿水连成一体,互相映衬,真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人们把这新安江说成是十里画廊。我们就在这画廊中穿行,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游船在歙县停了下来,我们下了船,走进了一个展览室 ,看到了一座天下第一轿,轿高4.67米,宽2.5米,身长2.9米,轿杠长7.3米 ,重约一吨,为16人抬龙凤大轿,古今罕见。轿身似一座楼房,似一座古亭,四周有窗 ,绢画为幕。所有立柱、隔板均精雕细刻,花鸟、龙凤皆自有典故,单是人物就数以千计,且各个栩栩如生,神态有别,设计巧夺天工,形态美轮美奂,其整体俨然似一座移动的豪华宫殿,耗费工时当以万计,其所谓天下第一古轿。

  我真佩服古代劳动人民,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这么珍贵的艺术品。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天下第一轿还有一个摧人泪下的故事。据说此轿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兵败逃难到徵州这小村庄,幸得当地一女子相救,为感其恩,朱元璋登基后下照娶为妃。当地知府闻之,遂速此轿为贺礼,想以此送女子入皇宫,谁知这名女子坚决不从,但皇命难违,遂悬梁自尽。朱元璋感其贞烈,口喻“此府之女皆为皇”从此不受皇家选妃节制,此轿因此封存,继而留在民间。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这个村妇,不贪荣华富贵不贪权势名利,不畏皇命逼迫,宁死不屈的精神真是可贵。

  看完天下第一轿,再向里走去,跨过一道小门,眼前一亮, “好大的一棵树啊!”我吃惊得叫到。这是一棵千年香樟树,这棵树很粗壮,10几个成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围一圈,它的树杆盘旋曲折向四周延伸,碧绿茂盛的叶子长满了枝头郁郁葱葱,走近它闻到一阵阵香樟浓郁的香气,这味道还起着驱虫的作用。难怪人们在香樟树周围的拦杆上用红布条写着“万事如意,一生平安,全家幸福”,是希望得到这千年香樟树保佑。我抬起头看着樟树,它经过了千年的风风雨雨,冲破层层的阻力,顽强地生长着,它每一寸每一节都表现出一种毫不退缩的气概。啊!香樟树,我要大声赞美你!

  游玩了新安江,我们还游了屯溪的老街,山洵的土楼,买了安徽的土特产……

  这次旅游对我来说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双丰收。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2

  周六清晨,天边刚鱼肚白我们一行四人就踏上了前往徽州的旅途。天公不作美,刚上车就开始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哗哗的雨声使我和表哥烦燥起来,心想:这么大的雨到了徽州如何玩呢?

  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简单的午餐后我们直冲第一个景点——九龙瀑。九龙瀑是位于黄山东南部的一道大峡谷,谷中自然龙景众多,是黄山人间仙境中自然龙景大观,除自然景色外还建有“儒、释、道”于一体的轩辕宫。九龙瀑全长600多米,落差360米,九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顿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瀑潭一体,兼有飞瀑和彩潭双胜,是天下第一奇瀑。景区外就听到了“轰轰”的.水声,听导游说,平常的水并没有那么大,多亏上午这场雨,让水变的如此壮观,看来我们还得感谢上午的那场雨啊!景区里有一座龙女潭,潭边围满了人,原来潭中“盘有一条龙”,据说币中龙头到老不愁、币中龙身……我和表哥立即试试运气,结果都中了龙头,这下我们都可以“到老不愁”了!

  第二天,我们欣赏徽派建筑,领略徽州文化。来到西递,一下子就能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白墙、黑瓦、马头墙……再说明一下,马头墙除体现徽派建筑特色外,最重要的是它有防火功能。西递村处处体现主人对教育、孝道的重视,读书为第一,百善孝为先,家家户户都挂着寓意深刻的楹联。在此我了解到徽州有四大雕:竹雕、木雕、石雕、砖雕,这也是徽州的一大特色。在西递,这四大雕你都能找到,可见它的厉害,西递成了徽州建筑徽州文化的缩影。到了宏村,那也了不起,它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最重要的特点是为了防火,整个村的水系统是按照着牛的消化系统来建的,有“牛肠”、“牛胃”,水通过渠道流到各家各户,用水有严格的规定:8点之前用来喝、8点之后用来洗。精巧的设计几百年来依然为宏村服务着,值得我们现代建筑好好汲取经验。期间,我们这几个“终极吃货”品尝了徽州的特色美食,如:徽州毛豆腐、臭鳜鱼、压板菜、腊八豆腐等。

  两天瞬间过去了,我和表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次短暂而快乐的旅行。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3

  趁着暑期的空闲,我随家人来到了安徽的老村,在这里感受了一周的徽州的雨。

  徽州的雨不大,像一根根发丝,柔和而细腻,不似长沙的夏雨,下得泼泼辣辣。在空中,被风簇拥着,飘落在屋顶,汇聚,沿着屋檐,轻盈地跳在被洗得青翠的草芽上,又跃入一旁的水洼中,水洼上冒出几个泡泡,转瞬即逝。

  小雨一连下了三两天,此时,你若去湖边走走,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致。湖中大大小小的莲叶上,处处滚满了银珠,时隐时现地泛着白光。若细细凝视,湖中一群群鱼儿都躲在荷叶之下,倘有人走过,忽而似受惊了似地冲出来,瞬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满是涟漪的水面上被划出的一道道浅浅的水纹,轻轻地漾开。

  老街的雨却与湖中的截然不同。在徽州狭长的古老的乡镇街道中,雨水把青石小路浸润得发黑,踩上去滑溜溜的'。撑一把透明的伞,在幽深的街上漫步,看着细嫩的雨飘在伞上,慢慢汇成滴,看着伞外的雨绵绵下着,但绝不会淋湿伞内的你,又何尝不是一件美妙的事呢?

  与别处不同,徽州的雨天是有鸟的,还不是三两只。它们或立在牌坊上,一声不吭,低头俯视着来往的游客;亦或在房檐上蹦跶,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演奏着清脆的乐曲,与雨声混合着,在徽州的古街老巷回响……

  村子里,处处能寻觅见持伞的行人,他们不慌不忙,在雨中走着。他们脸上丝毫没有阴雨天的哀伤、幽怨。碰见了熟人,停下来闲聊几句,又继续慢慢走向归家的路。湖边雨中,还有垂钓的人,戴一顶草帽,任雨在头顶斜织着,只一心静静等着那上钩的鱼儿。那悠然自得的神情,跟这不急不缓下着的徽州的雨,正是两相宜。

  徽州的雨,徽州的老街,徽州的老村,徽州的人,似乎是一幅缓慢流动的山水画,时光也静止。这样闲适的节奏,让人的心也宁静下来,洗去浮躁,忘掉烦恼,只沉浸在这静谧的、慢慢细细下着的雨中。

  在鸟鸣声中,连续一周的雨停了,路上的水洼也渐渐干去。

  我离开了徽州,但那宁静的雨,仍在我心中丝丝地下,悠远而绵长……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4

  茶的魅力,不仅在其形,在其色,在其味,还在于行敬茶之礼时展现出的美德。

  ——题记

  来到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了解制茶过程,学习敬茶礼仪,方知那一杯清茗背后的深重。

  一片片茶田借地势任意铺展,绿油油惹人喜爱。我们在这里开始了制茶的第一步——采茶。在一株株茶树上,总能寻得冒出的新芽,这就是我们要采摘的目标。烈日当空,大家都顶着强光仔细“扫描”每一茶树,将每个嫩芽与一片新叶一并摘出,放进竹篓。尖尖的嫩芽,柔软的新叶,并在一起恰似一枪一旗。每个人精挑细选,把直冒的“一枪一旗”收入篓中。不一会儿,篓里已装满大家的劳动果实。

  接着是茶叶加工。在把摘好的茶叶倒入筐中后,汪师傅帮我们摊平、挑拣,此称“摊茶”,然后是最关键的“杀青”。汪师傅将茶叶倒进锅中,再抓起、捞过、掏出、抖落,如同飞溅的翡翠。茶叶经过杀青,散发缕缕清香,形状也变得更加美丽。我们还体验了揉捻、烘焙。然后就是等待绿茶新鲜出炉了。

  之后学习的.是泡茶和敬茶。每种茶都有不同的泡法,也有不同的口感。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成功泡出了黄山毛峰与祁门红茶。深红与淡黄的茶汤倒入杯中,十分诱人。

  使我受益匪浅的,则是最后的敬茶礼。

  敬茶时,先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杯口,其余三指紧贴杯身,将茶杯底部置于左手指尖处,右手指遮挡住左手指。手肘直,姿势端正,态度恭敬,将茶献给对方时鞠上一躬,整个敬茶礼就完成了。礼节并不繁琐,却处处显敬意,细微之处见真情。徽州茶礼讲究“敬和俭静”。敬茶,表现的是茶性的虔诚与高雅。来客敬茶,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尊重了自己。一杯清茗凝聚了尊敬、诚心和善意,蕴含了礼貌、平和与优雅。

  此刻,便借这一杯香茶,表达对老师最真挚的敬意。

  品茶,品的不仅是茶味,更是深情。

  茶浓,情更浓。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5

  山上高峰,山间奇松,山下便是山水恢宏。这次研学游带我领会了黄山脚下徽州古城的无限魅力每位徽商共同搭建起的缤纷世界,并了解了每一座徽派建筑背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当我刚来到这座远离世外喧嚣的古城,映入眼帘的就只有山、水、树和房屋,这些事物虽稀疏而狭小,但拼凑起来却犹如一幅随手勾勒出的山水画一般恬静、惬意。一座座清新素雅的徽派建筑整齐的排闼成列,四周萦绕着秀丽的青山,一股清流在桥下缓缓流淌,让人看得心驰神往,大饱眼福。

  而那徽派建筑,是这山河画卷的主体物:朴实简单的黑白墙,鲜艳而不花哨的红灯笼点缀其中,不像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那样宏伟华丽,却有种与高楼大厦截然不同的美。这些房屋规模即是同样淳朴的商人多年在外经商生活宽裕的见证。

  有句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不就是徽商通过正规渠道与辛劳努力获得财富的优良品质吗?他们不论是卖茶叶、卖米、卖布匹,都保持着无尖不商的诚信销售,而那点儿赠给顾客的添头,则成了商业劲旅中徽商在茫茫商海中成功的关键,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诚信,顾客和徽商彼此间的相互信任才根深蒂固。

  而现在,无尖不商逐渐演变成了无商不奸,商人的.社会身份也就随着这个成语变为一个奸诈贪婪的反面角色。多年过去,徽商依然不忘初心,一直坚持无尖不商的说法实事求是。因此,眼前单调的古老房屋才显得那么有生命力,徽商凭靠汗水和实力让历史悠久的徽派建筑无形中牢牢的伫立在了每一个安徽人的心中,也是其他商人不可跨越的门槛。徽商从古至今以义为利的诚信更是给历史悠久的徽派建筑洒上了一层耀眼的光彩。

  有时候,美景不一定只是美景,也许背后的故事会更吸引你,而徽商创造的徽商精神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妙绝伦的徽派建筑,还有他们对徽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6

  徽州,农耕社会的美丽天堂;徽州,传统文明的经典缩影。

  ——题记

  一步入这个寂静的城镇,你的眼球就会嫣然被美妙的大自然所吸引。春之润,夏之热,秋之爽,冬之寒,瞬间得之于心。

  这里青山环峙,秀峰叠翠。曾有古诗云“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生动地勾勒出了这一片水土的清幽。

  徽州还怀抱着清澈的徽州人的母亲河――新安江,她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和自然风光等美妙结合,宛如一位神秘而又风韵楚楚的佳人。浅滩水清,深潭水绿,盘山绕岭,穿峡出谷的新安江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赞叹其清澈――“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南宋沈约也曾以诗赋胜――“洞彻随深浅,较劲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宋代诗人杨万里更是把她刻画的活灵活现,秀/媚动人“皱底玻璃还解冻,莹然透绿却消醒。泉从山谷无泥气,玉漱花汀作珮声”……可见古时的新安江,无论深浅都清澈见底;无论春夏都皎洁如镜。现如今,那江,那水,仍是四季澄碧,生机盎然。

  徽州不仅有如画的`风景,更有那独特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飞檐天井,马头高墙,错落有致,这就是徽派建筑的经典与特色。每一栋徽派建筑,都是一幅立体的生活画卷;都是一段社会文明经典缩影;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站立在渔梁坝上;驻足于新安江的码头;徉徜于布满沧桑的斗山街上,我们十分不解:徽州先民是如何建成这巧夺天工的建筑的?

  徽州,就是那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让我们一起走进徽州,在这里,感悟那青山,那绿水;在这里,寻找那文人墨客的踪迹,那古街古巷的韵味;在这里,呼吸那空气中的袅袅余香和古老气息!

  徽州圆梦,梦圆徽州!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7

  予于正旦游歙县。观之繁华,源于古徽州。夫徽州北有中原之便利,四通八达;东据江南之富庶,家给人足;南通千越之瘴夷,以待开辟;西随九江之雅致,可以怡情。之于此地衔天堑、过淮渎;十里不同景,百里异江河,谓之吞吐日月,气象万千。观之如此,焉能不兴旺乎?

  今应春时而来,已有一番景象。不同夏秋之阴雨绵绵、数月不开,亦不同隆冬之寒风凛冽、数九冰天,却可与湖北之岳阳、山东之泰山并提。虽无仲淹评注、始皇封禅,以至于显不如二者,然则景更胜一筹。

  若至徽州周边,则一马平川,三江并流。悠悠溪水者,蜿蜒曲折,色如翡翠,形似蛟龙。天光云影徘徊,单椒秀泽呼应。两岸偶有猿兽啼鸣、獐鹿奔驰。独坐一舟而顺江直下,令人心旷神怡,岂不为漫漫人生之一快事哉?真喜洋洋矣!

  亦可在州内漫步,则能望白墙灰瓦,软红香土。数年村落兮,饱经岁月,梁承百世,柱载千秋。炊烟袅袅而上,阡陌纵横棋布。街间或生山民担水、廛售衣服。孤把酒而伶仃大醉,使君宠辱皆忘,岂非是端正韶华之一纵情乎!倍乐淘淘矣!

  吾尝试将古今之“理”者释与“心”。今观徽州之风景人文,有所感触。理与心者,起于邵雍、周敦颐等人之阴、阳气,至朱熹、陆九渊时有分。吾曾拘泥于理、心之状态,然恰如观景以冶心、陶情,而景出于理,以知观理则为冶心,理即是心,亦可得物即为吾。古人云:“乾坤之道月印万川”,可谓“不论何处而先忧天下,不论何时而后计个人”者。

  嗟乎!夫古人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其心志已苦、筋骨已疲、体肤已饥,然亦可试问九鼎之重,手持正气牧羊,后人竟割地赔款,委曲求全。“以结列强之欢心”,全无古人之节气!而今欲重燃华夏之“死灰”,复卷炎黄之“旧土”,有所成效。若不于此,却可成何道统?

  噫!斯人已,岂不为耻?微兮!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8

  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坐高铁去美丽的徽州古城歙县游玩。徽州古城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中心,千年徽州府所在地。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聚集地,著名的徽墨歙砚就是由歙县出产的。

  我们来到徽州古城的大门口,就看见古老的城墙上整齐地挂着一串串红红的大灯笼,特别的喜气。城门外站着的两只威武的石狮子,好像正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走进城门就看见古色古香的瓮城,左边是徽州府府堂,右边是阳和门。走过阳和门,一座高大雄伟的许国石坊矗立在我们眼前,这座牌坊四门八柱,呈囗字形,俗称八脚牌楼。为什么会有八脚呢?

  那是因为朝廷为了嘉赏许国的功勋,让他回老家歙县,建一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当时一般的人只能建四脚牌坊,许国觉得建一座四脚牌坊根本无法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和显赫的地位,于是就建了这座八脚牌坊。整座牌坊全都用质地坚硬的青石料建成,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特别的漂亮。

  牌坊前面就是陶行知纪念馆,纪念馆是陶行知先生小时候上学的崇一学堂。走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陶行知先生雕像,两侧的对联上写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副对联是陶行知一生的光辉写照。纪念馆里还陈列着许多陶行知的`著作、报刊图片,让我对陶行知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再向前就到了著名的古民居斗山街,这条街因背靠斗山而得名。整条街上有许多徽州特色的民宅大院,我们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前走,只见两旁都是高高的马头墙,黑黑的青瓦顶,每家每户都有精美的砖雕门楼,木雕门窗,而且每个图案都不重样。我不由佩服古代的工匠们,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惊人的智慧,雕刻出这么多精妙的艺术品,创造了这座美丽的徽州古城。

  这次徽州古城之旅,让我收获颇多——不仅欣赏了美丽的风景,而且对徽州历史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9

  徽州二绝———臭鳜鱼、毛豆腐。“人生如梦到徽州。”汤显祖说得好!徽州景美——宏村、西递;徽州美食——毛豆腐、腌鲜桂鱼。说到这豆腐和鱼,本人有亲口品尝过,现在回想起来甚是美味。

  走在西递风景区里,只听到处都在喊:“毛豆腐!现吃、现炸的毛豆腐!”我当时虽然很想用我的舌尖去抚摸那徽菜毛豆腐,可是我早上吃的太饱了,无法一睹它的容颜,本人甚是惋惜!

  到了中午,我们饿了,找到一家餐馆坐了下来。定睛一看,有“毛豆腐”,顿时心花怒放!于是便点了这道美味佳肴。一开始上来的都是一些哪哪都有的菜,突然一道黄里有红的菜登上了桌。只见酥黄的的豆腐配上小米辣,撒上一把葱花,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毛豆腐啊!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它虽然油炸过了,但咬开来还有一股浓浓的豆腐味。豆腐十分的嫩,只要轻轻一夹就碎,入口即化。再搭上一点点小米辣,那味道就如同到了人间天堂一样!据说这道菜还有一段故事呢。

  元末明初时,朱元璋起义反抗元朝的统治。打败仗时一路逃亡到徽州一带。朱元璋饥饿难忍,口粮又都吃完了,此时他的'随从找到了一点长毛的豆腐,用明火烤给他吃。朱元璋吃后感叹道:“吾吃时,自当不了之味!”于是人们称——毛豆腐。毛豆腐的说法便由此流传开来。这上面的毛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十分有利于健康。

  关于腌鲜鳜鱼,我曾经在书上看过这样一个片段:屯溪人吃鱼十分挑剔,不吃本地的小鱼,而是吃长江里面的鱼。鱼贩子在运输过程中,防止鱼变质,鱼贩子们会用淡盐水泡鱼。等运到时,鱼有一股臭味,但没有变质。人们回家把鱼烧好后,闻着臭吃着香。“腌鲜”在徽州的土话中是臭的意思,因此这道菜又叫“臭鳜鱼”。接下来关于臭鳜鱼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去探索吧!

  徽州不但风景好,毛豆腐还独领风骚!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10

  今天,阳光明媚,正是适合出游的日子。妈妈说:“今天我们去安徽省的徽州古城玩吧。”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一路上,我坐在车里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遐想着古城美丽的样子,真恨不得马上飞到那儿。

  几个小时之后,终于来到了徽州古城。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展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座很小的城墙,我不禁感到一阵失望。可是走进徽州府里一看,却令我大吃一惊。哇!小小城墙里围着好多古老的建筑啊!有古时候判案的府衙,里面陈列着各种摆设,还有许多的展览厅。我有点纳闷了,古时候的人们在这么大的府里走动,难道不会迷路吗?

  徽州府的后院有个大大的池塘,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鱼。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红的、白的、金的,还有紫的。水中央还有一个大亭子,池塘的两边各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亭子。左边的小路是用一块块长方形的石头砌成的,右边是用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铺成的,真有趣!

  我想古时候的人们可能总是坐在水中央的亭子里赏鱼吧!

  走出后院,我又走进了一个石门,这里面是一条古街。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小吃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真想一家一家地品尝,留下来吃个够。妈妈买来了这里非常有名的小吃“毛豆腐”,这“毛豆腐”真有趣,每块豆腐的中间有丝连着,就像几对小朋友手牵着手,形影不离。

  徽州古城的最神奇之处是当地的许多民居。它们的门梁上、大门上、窗子上、天花板上、墙上以及所有的`家具上,都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房子里,木雕、石雕随处可见;门梁上,砖雕精致美丽。这些雕刻物上,雕刻着人物、花鸟、走兽,栩栩如生。看到这些,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这么多珍贵的艺术品。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徽州古城古老的面貌,美味的小吃,精美的雕刻,还有纯朴、智慧的人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11

  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今天,我来到了素有“桃花园里人家”之称的“西递村”。

  经过一上午的长途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此次游行的目的地。刚下车,我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蓝天、白云、黑墙、白瓦、青山、绿水,就像是一幅水墨画,游玩的旅客,就是那水墨画的'“画中仙”。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因为河水向西流经这里,原来被称为“西川”,政府在这里设了一个驿站,供传递公文的官员休息的,故而得名“西递”。

  村前的牌坊朴素而典雅,黑、白、灰三种颜色混为一体,具有浓浓的徽州气息。游客们纷纷在这里停下脚步,拍照留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此时已是中午1点,平日里的骄阳也收敛了光芒,似乎不想打破这份宁静。巷子里三三两两的游人,抛下了工作学习的劳累,漫步在小巷中,有的人家在自家的小屋里做着桂花芝麻饼,一股独有的清香飘来,路过的人都会和主人聊聊天,顺便买几个桂花芝麻饼,一位大伯把自家酿的米酒拿了出来,供路人品尝、选购。人们说话都降低了声音,导游也把扬声器的声音关小,怕是失去了这和谐、美好的画面。

  看着看着,时间已到了黄昏,远处飘来了淡淡的茶香,我闻香而去,见一户人家正在炒茶,主人见到我们,盛情的邀请我们进屋,给我们每个人沏了一杯刚炒的茶叶,茶叶那特有的香气钻进我心里,那茶香沁人心脾。茶,很热,很浓,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主人和游客们的心灵。主人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让我们忘掉了一天游玩的劳累,心情也随之变得十分愉快。

  小孩们在这里嬉戏、追逐、打闹,笑声惊动了树上栖息的宿鸟,它们扑棱棱的飞起,又悄悄地落回远处。西递的宁静、祥和的画面,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12

  艳阳当空,蝉鸣入耳,正值这盛夏时节,一切都笼罩在腾腾的热气中,去清凉清凉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夏日清凉源芳游。

  源芳大峡谷也叫徽州大峡谷,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源芳乡境内,那里到处是悬崖峭壁,山路蜿蜒曲折,群山连绵、飞瀑流泉、景色宜人,是夏日清凉的好去处。

  我们去的是源芳翠谷。源芳翠谷风光秀丽,全长约三华里,谷里清溪奔流,碧潭、翠池、银瀑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粉画,林中夹生着各种花草树木,满谷到处都是奇石怪崖。

  我们走在绿树林荫间,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这夏日难得的.清凉。我们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一路上遇到大小几十个瀑布:连理瀑、小夫妻瀑、老夫妻瀑、火山瀑、彩虹瀑、天瀑、桥下瀑……

  最状观的要数天瀑,像一条银白的丝带从百丈高的峰顶飞泻而下,响声震耳欲聋,仿佛有一种志扫天下的英雄胸襟与气魄,怪不得山顶的岩石上刻着“瀑布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字样,真是一点都没错啊!

  而最美丽的,就要数彩虹瀑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只见水沫飞溅,形成了一条小巧而绚丽的彩虹,弯弯的挂在瀑布前,散发着美丽迷人的光彩,犹如仙人从天而降时笼罩的七彩光环,给银白的飞瀑更增添了几分幽雅和高贵之气。

  这里不但飞瀑美,溪流、碧潭也美。一路上,水随处可见,而更多的是溪,是潭。一条条溪流而下,在低洼处形成了一汪汪碧潭,荡着绿水,漾着清波,一尾尾小鱼畅游其中,一只只小虾活蹦乱跳,给平静的碧潭平添了勃勃生机。水真绿呀!绿得就像那翡翠一般;水真清呀!清得都能看见潭底的石沙;水真凉呀!凉透骨肉,凉透心肺!

  盛夏呀!却一切都变得柔和了,变得清凉了,正因为这银瀑、这清溪、这碧潭、这翠池,正因为我们拥有一颗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心!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13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每当我在电视机前目睹黄山的雄伟景观时,心里就会想:要是我能登上黄山顶,那该多好啊!没想到这个愿望就在今年暑假实现了,我们参加了“徽州五日游”。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一路飞驰,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黄山翡翠谷。这五天就安排我们住在这翡翠谷的翡翠人家里,那里的树很绿,水很清,空气湿湿的,地也湿漉漉的,景色非常怡人。在那里即使不用草席,不用电风扇,也感觉非常凉爽,就好像有个天然空调在不停地制冷。

  五天的行程安排的很轻松,前几天我们就在黄山附近的“翡翠谷”、“九龙瀑”、“西递、宏村”等景点游玩。其中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给我的`印象很深。在这两个古村里,让我们见证了古代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那高超精巧的古宅老墙、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真是美不胜收,真不愧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我还在那里的“状元堂”拍了照,呵呵,沾点状元的福气,希望长大后有出息。

  第四天我们终于要去雄伟的黄山了,在去的路上导游一再关照我们:“看景时不走路,走路时不看景。”他还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用在这里就是退一步无影无踪。”意思是指大家爬山时千万要小心。黄山真有这么险峻吗?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当我坐进索道往外看时,天哪!四面环山,岩壁陡峭,我感觉整个人就是凌空的,不由自主心里产生一种莫有的恐慌。出了索道,将是我们徒步的行程。黄山的路很窄,大家只能一个一个挨着走。今天天空很是作美,没有下雨,一会儿云雾缭绕,一会儿拨云见日,以往都是从电视上看到的壮景,如今我却亲眼目睹了,真是大开眼见!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果然名不虚传,看“猪八戒照镜子”,“乌龟拜佛”,“观音送子”,还有“鲤鱼跳龙门”……这些石头是如此逼真,而且都是天然形成的,老天造物真是神奇啊!我们每到一处都很干净,经“莲花峰”——“光明顶”——“始信峰”——“迎客松”,转眼从这个山头已在另一个山头,回头望去好有成就感!我站在山顶,背后有一种空空的感觉,好像踏着云雾,翱翔于蓝天,心中充满了自豪感,我终于登上了黄山顶!

  黄山实在有太多美好的东西了……五天的行程好快,当我还留恋在景色中的时候,回程的时间已经到了,竟有很多的不舍,但是没有办法,只有等待、期待下一次的行程,我会永远记住这五天的美好时光!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14

  徽州的江南是徽杭古道入口第一个村庄,江南古称竹(祝)山,据说江南村前有数千亩竹林,竹山村便隐藏在茫茫竹海之中,竹林中有一条石板路通往徽杭古道,竹林尽头与山峦间便是村落,竹山因此得名。

  南宋初期,赵构称帝,建都杭州,公元1120年秋, 歙州人方腊起义,占据歙州(后改名徽州),同年岳飞率部镇压,在竹山与义军交战;义军藏身于竹海之中,袭击岳家军,于是一夜之间,岳家军砍去竹山村前数千亩竹林,剿灭义军,对于这场战争人们便没有争议,只是岳飞在取胜后见当地是风水宝地,在赖布衣的指点下,挖断了龙脉(至今留下许多叫斩龙凹的地方),以至徽州在此后数百年不曾出一个人物来,这让徽州人有了千年怨恨, 徽州人代代口传视岳飞为仇人,而关于这场战争只留下“竹山间,摆战场,千刀万刮,一个竹节一个丁(兵)”的歌谣。

  几百年后,“洪杨劫乱”(又称“长毛反”)中,江南附近的村民在徽杭古道的关隘上将太平军杀得落花流水,于是关隘便有了“江南第一关”之称。如今的竹山村前是数千亩良田,俗称“竹山间”。

  从竹山间沿古道走进村落,当年花岗岩的石板路被水门汀覆盖了,只有窄窄的小巷还是古香古色,撑着伞在小巷中行走,有着戴望舒的忧结,仿佛置身于烟雨江南的音韵,雨落在石板上浅起水花,但这是徽州的江南,传统的村落,我听见雨滴在明堂上的声音,抬头望见一古宅的门楣写着“昇平人瑞”、“御书钦赐,”还有“百岁寿翁许宗益建”等砖刻,这座建于乾隆癸卯年的民居在见证数百年风雨后依然坚强,只是门楼额匾残缺不全,屋内的.木雕早已破坏,而门口外的残垣断壁上随处可见明朝的瓦砾。离古宅不远有座祠堂,它没有传说中的雄伟,但庄严依在,人们仍在为它筹款修缮;祠堂两侧大多是前清和民国建筑,看不见奢华的样子,但高大,并且一幢紧靠一幢;马头墙太多是武式的,这在登源河并不多见,石板的两边布满了青苔,给人恬静的感觉,很难想象当年徽商的匆忙和街市的繁荣。

  岳飞的举动触及了同在朝廷的秦桧底限,这位有着故乡情结的徽州人,最终利用赵构的心态除去了岳飞,并成了千古罪人,历史就是这样纠结,让人迷惑,令人遗憾,但在徽州人心中秦桧是徽州的功臣,一如“秦字体”(宋体)永留青史。

  离开江南时,雨停了,整个江南沉静在雨雾之中,隐隐约约,她从不张扬,即便是今天(每年从江南村外小道走过数十万游客),或许这就是徽州江南的恬静所在吧。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 15

  读罢一本厚厚的《江南小镇》,立起身,回想余秋雨那精彩的笔墨,一边望着窗外,窗外正下着蒙蒙细雨。

  眼前不免浮现出典型的江南小镇的图景来:烟雨笼罩着精致的小桥,桥下水流潺潺;油纸伞下远远的身影,滴水的屋檐下一行深浅不一的小坑,空气中弥漫着悠远而宁静的文化气息。

  我的老家在徽州,黄山脚下一个古老的小镇,以徽商闻名于世。古色古香的徽州,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白墙黑瓦青石板,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古镇的质朴与纯正。

  江南小镇有着它特有的安详与宁静,这断不是在喧哗吵闹中所能找到的。游人的脚步总是无意中打乱了它,要欣赏与品味真正的徽州,只有在游人稀少之时。

  让我们先用耳朵来感受这古老的徽州,去仔细听。最大的动静当然是流水敲击两岸的声音,叮叮咚咚奏出一首永不停息的舞曲。水是江南小镇的特色,没有水,就失去了它的精髓。徽州小镇水网纵横,水串起了徽州的精气神。水声背后,你也许还会听到织布机发出的有节奏的沙沙声,院中劈柴的啪啪声,而最有趣也最吸引人的声响莫过于那“当当”的弹棉花声,棉匠熟练地给这一单调的工作增添了音乐的魅力。棉絮在空中飞舞,仿佛正在跟随那明快的节奏翩翩起舞。

  再让我们睁开眼睛,用我们最具欣赏力的'器官来领略徽州的风情。走在青石板铺成的不足5米宽的小道上,两边是高高的石灰墙,脚下发出的咯噔声不停地被反射,被折射,让人禁不住想用双脚创作音乐。古建筑的风韵让人过目不忘,早年徽商斥巨资建成的那座小楼,室室相通,厅厅相对,雕窗画栋,让人不由赞叹先人创造的建筑典范。

  雨中的徽州古镇更是别有风味,镇上又是另一幅诗情画意,雨的滋润让古镇平添了几分生气。雨点温柔地落在百年的老屋上,轻轻地拍打着青瓦,白色的墙被雨打湿后,一块是灰,一块是白,中间和谐地过渡,每一面墙似乎都成了幅大写意风格的泼墨山水画。雨水顺着一块块瓦向下流,落在青石板上早已形成的小洞中,击起的水花四下溅开,如果将画面定格,溅起的水花就像一顶晶莹、剔透、镶满钻石的水晶皇冠。溅起的水珠落在周围已湿透的石板上,击起更小的水花。

  我喜欢生活在小镇上,享受古镇的每分每秒,古镇总给入一种感觉'一种只有小镇居民才有的感觉,静谧而幽远!

  • 相关推荐

【游徽州古镇作文800字】相关文章:

游徽州古镇600字作文08-23

游徽州作文08-24

古镇爱国游作文09-18

游朱家角古镇的作文08-07

游周庄古镇作文08-11

游南浔古镇作文08-07

游柳江古镇作文08-07

古镇一游作文08-29

五一古镇游作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