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2024-08-17 2000字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1

  大约是初中的时候吧,初次看《水浒传》,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但偶然的机会,我又一次拿起了《水浒传》,想重温儿时的记忆,没想到,曾经感动过我的《水浒传》却让我很失望。我佩服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但这本书,在思想方面却显得很不足。 一、无是非观。我总结了一下,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杀人,而且有些是无辜的人。史进杀李吉,李吉并非有罪,即使有罪,也罪不至死。即使是我敬重的武松,也在杀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时,杀了后槽、两个丫鬟、张都监的两个亲随和其他一些人。石秀杀死了和杨雄妻子通奸的和尚和帮助和尚通奸的头陀,杨雄杀死了丫鬟迎儿和自己的妻子。

  还有,在攻陷一座城池或庄寨时,都要把长官一家良贱杀尽。 为救宋江,劫法场时,李逵杀人最多,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 李逵嗜杀成性,在血洗扈家庄后,宋江斥责他说,扈成已经投降,何必杀他一家人。但念在李逵有功劳的份上,权且将功折罪,李逵却说:“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杀人竟然还杀得快活,骇人呐! 宋江在浔阳楼上提的反诗里,有这样两句,“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似乎杀人是为了报个人的冤仇。 攻打完祝家庄后,宋江与吴用商议,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指路之力,有此善心良民在内,亦不可屈坏了好人。”宋江听罢,叫石秀去寻那老人来。石秀去不多时,引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饶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什么是善,就是因为给梁山好汉指路了,典型的“对我好就是好人”的论调。 攻打完北京后,柴进和蔡福到家中收拾家资老小,同上山寨。蔡福道:“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残害。”柴进见说,便去寻军师吴用。比及寻著,吴用急传下号令去时,城中将及损伤一半。伤的可是无辜的百姓啊! 为了逼秦明落草,宋江设计让人穿了秦明的盔甲,攻打了青州城,把许多好百姓杀了,又把许多房屋烧了。

  为逼朱仝入伙,设计杀死了小衙内——沧州知府亲子,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就算他的父亲恶贯满盈,孩子也是无辜的呀。 放火。例如,鲁智深火烧瓦官寺、晁盖上梁山时烧了自己的寨子、武松在蜈蚣岭烧了坟庵,穆弘上梁山时,也把庄院一把火烧了,这样的`情节就更多了,不知道这样做用意何在? 此外,攻打祝家庄,实为借粮,并非义举,可宋江却说:“……祝家庄那厮,好生无礼,平白欺负俺山寨,因此行兵报仇,……”其实,祝家庄门上的标语(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和抓了时迁只不过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而已。 在被迫上梁山前,许多英雄好汉本就是打家劫舍的或者是一方恶霸。就连晁盖也是打家劫舍的,虽说是“劫富”,可却没怎么“济贫”。穆春本是揭阳镇一霸,只因为薛永私自在他的地盘上卖艺,便吩咐人不要施舍他钱,他把宋江给了薛永五两银子视为对他权威的挑战,便吩咐客家和店家不许接纳宋江他们,可当知道此人是宋江时,便扑翻身便拜。看过《水浒传》的人都晓得,这样的情节不少。 书中很多英雄人物确实是被官逼得上了梁山,象林冲、武松、宋江,那时的吏治确也有些残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原来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为甚的为官容易?皆因那时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为甚做吏最难?原来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了残生性命,……”吏治的严酷与不合理可能是导致反抗最直接的原因。可也有很多人如阮氏三兄弟却不是如此,也有一些人是被这些好汉们逼上了梁山的,如秦明、萧让、金大坚、黄信、李云、李应、徐守、卢俊义等。 二、乱世的志士往往有些无赖(老舍语),鲁智深到处赊帐,只说,先记上,改天再还,从店小二等对他的态度来看,他估计也是一霸,就连镇关西见了他,也是慌忙出柜身来唱诺道:“提辖恕罪。”这鲁达到处打人,而且有时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打人,如在旅店救那父女俩逃走,店小二阻拦时,鲁达大怒,打了那小二一巴掌,只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了两颗门牙,其实店小二何错之有?到后来大闹五台山,更是流氓行经。杨志在生辰纲被劫后,也吃过霸王餐。 三、义气、人情大于法,宋江得知官府要缉拿晁盖,便去给晁盖通风报信。宋江杀了阎婆惜,知县却一味护着宋江,只想把事情朦胧做在原本无辜的唐牛儿身上。

  武松杀死西门庆、潘金莲后,知县也一心要周全他。说到人情,宋江惯会使人情,发配到江州府,到处使银子,因此无一不喜欢宋江。戴宗因宋江没送例银,大怒,喝道:“贼配军,安敢如此无礼,……且打这厮一百讯棍。”当知道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宋江时,戴宗马上便和其称兄道弟。人情在中国可真是源远流长。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2

  《水浒传》也许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经典小说。王朔骂金庸可以抄袭一百单八条好汉的性格特点,来塑造他书中的人物,也不完全是冤枉。《水浒传》的作者描述了一个文字的《清明上河图》,使今人能够理解当时的绿林好汉和农民起义。至于它的思想性,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前文讲到宋江历史上确有其人。其实《水浒传》中有很多历史名人。《水浒传》“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提到好多人,的确是历史上确有其人。

  比如说高球的发迹,先是由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仕推荐给小苏学士,后又由小苏学士推荐给小王都太尉,再由小王都太尉处遇到后来的徽宗赵佶,以致发迹。这里提到的人物历史上都有记载。这里作者用了几个“小”字,可见对这些人的鄙视和厌恶。

  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从这篇记载来看,高俅实为苏东坡的书童,而且书法很好。苏东坡被贬中山,把他送给了曾布,曾布以家里的书童太多了为由没要高俅。苏东坡又把他送给了王晋卿,即驸马王诜。苏东坡对这位小书童挺负责,可见东坡很喜欢他,也说明高俅为人很乖巧。

  这里提到的小苏学士有的人说是苏东坡;另有一小苏学士,可能是苏东坡的儿子苏过。苏过的`词和字都很好,有“小坡”之称。北宋末年的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都自称是苏东坡送人之妾所生的苏轼之子,据说苏东坡被贬时送出去的小老婆都怀有身孕。好像是《三言》里的一个故事,说苏东坡曾经用小老婆换个一匹好马,小老婆就自杀了,临死前写了首诗有一句“来生莫做妇人身”;还有一个故事是苏东坡在杭州时,喜欢上一个妓女,但妓女要从良,不接客了,老苏派了个船夫,在这个妓女去会情郎的渡船上,把她奸污了,她也吟了一首诗,老苏以这首诗为要挟,终于如愿以偿了。

  但是小说毕竟不是历史,这些故事我都不喜欢。林语堂《苏东坡传》里都没有提这些事,可能只是传说。

  小王都太尉,即驸马王诜。《宋史》里记载这位驸马爷比较拽。王诜娶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应该比徽宗赵佶的长一辈,王诜是赵佶的姑父。王诜有才华,长得应该不差,可惜人品太差。虽然公主温柔贤淑,尽心侍奉公婆,而王诜却偏偏宠爱小老婆。他的小老婆们很大胆,竟然给公主脸色看,还骂骂咧咧的。他的大舅子神宗为此曾两次将王诜贬官,但他却不思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时,当着公主的面与小姘 do this。就是这么个东西,但却是赵佶的哥们。两个人一起搞破鞋,一起逛窑子,一起写词画画。

  最有名的是徽宗赵佶,有人说是唐后主转世。这小子书画是一绝,瘦金书写得很好,毛主席的字其实也有瘦金书的影子,东郭的字也有点像瘦金书,不过总是被朋友叫做受精书,讨厌讨厌!

  《宋史》里记载元符三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神宗共有14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不是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哲宗去世当天,向太后垂帘,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宰相章惇当即提出,按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说,若论长幼,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为帝。向太后还是不答应,“老身无子,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不应再有区别,简王排行十三,不可排在诸兄之前,而申王眼有疾病,不便为君,所以还是立端王为好!” 向太后喜欢端王赵佶。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双方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让。关键时刻,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章惇势单力薄,不再争辩。赵佶就这样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宝座,他就是徽宗。章惇的人品不咋地,但是他对端王赵佶确实非常正确的。向太后为啥喜欢赵佶,可能是老太婆也喜欢帅哥。赵佶也挺会来事儿的,把老太太侍候得挺好,老太太把他看为自己的亲生儿子。

  王进要投奔的老种经略相公应该是种世衡的儿子种谔,而小种经略相公是种谔的儿子。我忘了是初中还是高中,读过种世衡开清涧筑城的故事。祖孙三代皆为宋之名将。

  《水浒传》里把王进和高球做了个对比,王进是个忠臣孝子;而“高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被他爸爸告了忤逆,发配边州。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3

  读完《水浒传》,我不禁掩卷沉思,在那样一个奸臣当权、在那样一个傀儡皇帝统治下的黑暗、动荡的年代,涌现出的一批用正义感的英雄为什么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是当初宋江的错误抉择,是奸臣的嫉贤妒能,是傀儡皇帝的懦弱无能。是这些原因的结合,才组成了这样的悲剧。那么,宋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实力?为什么各路英雄豪杰都不约而同地上水泊梁山落草?

  有一部分是因为犯下了大罪,畏罪逃到了梁山泊,朝廷越是不管这个地方,逃到这里的人越多,逃到这里的人越多,朝廷越是不管,或是说不敢管,也管不了这个地方。所以才使得这里“匪患猖獗”。

  还有一部分是冲着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来的。当然,为了让山寨更加强大,山寨头领也不得不各处招贤纳士,所以,在军师吴用的'计策下,他们也”逼“一些人上了梁山。比如朱仝,吴用为了赚朱仝上山坐一把交椅,令李逵杀害小衙内,让朱仝不愿上山也不得不上梁山。

  当然,随着水泊梁山的不断强大,朝廷也不得不盘算着怎样去摧毁这样一个组织。所以就不断派兵去剿匪,因此在与朝廷的战争中,也俘虏了许多大将。在他们引颈受死的时候,宋江往往”亲解其缚“对待他们那是相当的好,让他们”受宠若惊“。而后再告诉他们自己”本无意与朝廷作对“然后诉说自己的苦衷,然后”只盼朝廷早日招安“对于想要的人,就耐心劝说,对于他们的顾虑——家人的安危,也是积极解决,派人”将一家老小搬到山寨“所以就定了他们的心。

  对于于自己无用的人,也以礼相待,天天“肉山酒海”,最后在”苦留不住“的情况下,将他放下山,让他传达自己的苦衷。这一切都天衣无缝,因为被捉到在梁山泊上,人心自危,对于宋江的话,只能唯唯诺诺。因为宋江山上的人,可不是好惹的,李逵就是最典型的。杀人不眨眼。要是看到有人对自己心中唯一崇拜的人不敬,那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最后就有了一百单八将这样的雄伟场面。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他们讲究忠和义,爱打抱不平、劫富济贫,不满贪官污吏,最后集结梁山,与腐化的朝廷抗争。

  李逵这个人,作者刻画得很成功,他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尽管如此,但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是《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不管是谁,只要遇上李逵这个对手,那都是不寒而栗。李逵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特别爱惹事,由于性格卤莽、性子急躁等原因,总是头脑发热爱冲动,不断地惹麻烦,要么是闹场误会,要么是好心办坏事,为作品平添了许多波澜。好在所惹的乱子都不是太大,最后又总是能被那位兄长般的主将一一化解。让我总是严肃不起来。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的集体,后来却走向了衰落。在归顺朝廷后,破大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百单八将,不曾折一将。但是在后来的战役中,却十去其八:阵亡正偏将五十九员,于路病故正偏将佐十员,鲁智深杭州六和寺坐化,武松折臂不愿恩赐于六和寺出家,公孙胜回还蓟州出家,不愿恩赐,于路辞去正偏将四员: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在京正偏将五员:安道全,黄甫端,金大坚,萧让,乐和。

  这样一个表,皇帝看完后,也嗟叹不已:“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曜,今止有二十七人见存,又辞去了四个,真乃十去其八矣!”

  这样的结局,谁看完都会难受的。可是噩梦远远没有结束,高俅一伙人唯恐宋江一伙人日后飞黄腾达,报复自己。于是在皇帝面前告宋江等有谋反之心,皇帝让高俅赐宋江御酒,问详细情况。高俅在皇帝赐的御酒中下了慢药,让宋江喝了药酒,宋江怕李逵等知道后再聚义造反,背叛朝廷。所以叫来李逵,给李逵喝了药酒,让李逵死后和自己一起葬在蓼儿洼。宋江自从当官以来,就常常来此游玩,此处有和水泊梁山一样的景色。李逵洒泪而别,几日后果然毒发身死。尸体运来与宋江葬在了一起。也正是宋江说的:“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近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后来,小李广花荣和军师吴用得一奇梦,梦中宋江和李逵向他们诉说了此事,并且让他们去蓼儿洼看望自己,吴用和花荣奔到了蓼儿洼,亦悲伤不已,在此自缢,可怜英雄一世英名,就如南柯一梦。

  皇帝当晚亦得一梦,梦见到了蓼儿洼,宋江等齐齐跪下,诉说冤屈。皇帝梦醒后,得知宋江等确实已死。龙颜大怒,召来高俅等人问责,蔡京、童贯却说:“人之生死,皆由注定。”皇帝最终还是被他们掩饰过了,并没有问罪。

  在那样一个黑暗、动荡的年代,就是这样一批义字当先的绿林好汉,由盛转衰。让人痛心不已。而这只是一支代表人物,是当时的黑暗的代表,是民不聊生的代表。也是人民心中真实的想法的代表。这部经典巨著,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省。所以我们要同样去感激作者,把这样一个真实、残酷的真实世界留给后人。引发起所有读者的共鸣,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价值所在。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4

  《水浒传》电视看过很多,但是一直没有看过文本,所以看了看,零零碎碎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之后,发现以前接触到的一些东西其实都不是本来的面目。电视剧只是局部拍了一些,如果完整地看整本书,应该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发现人类在大多数时候,心中的利害观会大大强于心中的是非观,人们考虑的问题也总是从自己所在的立场出发,而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是非善恶,这个在水浒传里面是有非常明显的体现的。当我们看水浒传的时候,有些梁山好汉明明反了恶,我们却仍然觉得酣畅淋漓,非常之痛快。李逵以杀人为乐,长时间不杀人就会浑身不自在;宋江在题了反诗按照法律应被砍头,在被营救之后进行了复仇;最明显的就是时迁的事情,时迁在祝家庄偷鸡被追,逃上梁山之后,晁盖认为他做偷鸡的事情辱没了梁山的名声,而宋江却结为兄弟,也许这时我们都对晁盖不可理喻,反而认为宋江是对的。所以,当一切我们心中的英雄好汉犯了错事,我们同时会击掌叫绝,而绝少感受到不安。

  我觉得梁山必然是一个不稳定的所在,不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因为里面的每个人,他们的价值观并不相同。关胜、林冲、徐宁一类的人,怎么可能真正与李逵、周通、白胜等人肝胆相照,当然这还只是两个极端,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成分,注定了他的不稳定性。其次,我们通常说“逼上梁山”,但是看书了我们会知道,梁山中有很大部分人,实则是被梁山方面逼上梁山的,他们中很多是来源于官府之中的忠义之士,其中很多都是有实力的角色,排名靠前的也很多。

  我们常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己所欲之,也不能强施于人。宋江但凡见到英雄豪杰,必定执意拉其入伙,别人如若不愿意,便设计谋害逼上梁山,梁山越壮大,这种现象越明显。还有一点可怕的是,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经常都是吴用笑着对当事人说如何已经请了家眷烧了庄院让你得了死罪只能落草。梁山注定无远景。

  当我看完了整本水浒传,我突然对于招安这件事情有了不同的认识。诏安之后不都是被高俅害死的,真正意义上被高俅害死的其实只有宋江和卢俊义。而且诏安之后,他们先是征辽,收复失地,而后征王庆、田虎、方腊,而且我们可以从书中得知,老百姓在这几个山大王的统治上受尽了苦难,所以当梁山好汉来征讨时,当地的百姓愿意帮助他们。梁山好汉中大部分死于征方腊,有一些在征方腊后自动退隐,剩下的回京师都领了官职,被高俅害死的',只有宋江和卢俊义。

  说到自动退隐我要说一说浪子燕青,在得胜归途中,他对主任卢俊义说不回去了,劝卢俊义也不要回去,因为不会有好的结果,鸟尽弓藏的道理不是不知道。但是卢俊义没有听,觉得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因为皇恩浩荡,然而他却忘了奸臣的存在。我认为卢俊义肯定有这一丝顾虑的,但他还是不相信会这样。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难以去舍弃去改变,卢俊义是想赌一把。

  然后我也想说一说几个个体的人给我的感受吧。

  有很多事情真是命中注定而又让人浑然不知,就像是鲁智深与武松,一个是好酒肉的提辖,一个是富含爱恨情仇的侠士,后来因亡命天涯而换了自己的身份,或者说只是换了一身衣服,一个成了和尚,一个成了头陀,这两种身份是他们此前绝没有想到的。不过结局却还真的就是这样,最终一个真成了得道高僧坐化圆寂,一个真成了行者出家告别红尘。生命真的是太令人捉摸不透了,会让你最终变成自己和别人都认为你不可能变成的模样。不过,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在这本书中,也让人有伤心之处,那个满腔热血有为青年林冲,上梁山后成无魂的躯壳,就像一具战斗机器一样,只出现在每一场战役之中。

  命运真的是让人唏嘘,也许这就是我么命中注定的劫难。就像你一生放过了很多人,然而那些你放过的人却把你一击致命。朱仝应该算是水浒传里性情最为忠厚人格最为高尚的人,因正义而放过宋江,因情义而放过雷横,而招来牢狱之灾。他不想落草为寇,但那些被他放过之人,却用卑劣的手段陷他于不义,他的人生应该从此无快乐可言。他真的可以和那些部分所谓的兄弟们把酒言欢肝胆相照吗?我看未必。他始终不会融入那一个为了利益而破坏正义公理的团体。不过作者也许就是太喜欢他了,在得胜回朝后,很多人封了官职,后来上战场阵亡了很多,他应该是唯一善终的一位。

  还有一个让我感悟良多,我觉得一个人的心性要与一个人的能力相匹配,这样的世界应该会更加美好一些,反之,我觉得很悲哀。一个人的心性如果配不上一个人的能力,那真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就像是林冲,他有做英雄的能力与胆识,却没有做英雄的勇气与决心,这总是一件让我扼腕叹气的事,真的是可怜了他一身的武艺。当他在押解的途中,受尽了各种折磨,会令人心酸。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武松,不向所有的恶屈服,反倒是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结果。不过,还有一种情况我觉得让人更加的无力与痛心,那就是一个人的心性的恶与一个人能力的强成了反比,蔡京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宋朝四大书法家,却是位极人臣的奸相。不过,如果能力配不上心性,那至少可以愤怒。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5

  开学前,第一次将《水浒传》认真地看完,我不是什么研究者或学者,看不出里面深刻的寓意,看不出里面的批评和征讨。但是我看得出这本书中最能影响我,最令我感触的情感——友情。整本书中,“情”的内涵倒是被施耐庵表现得淋漓尽致。

  且不说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林;且不说梁山好汉大闹法场救宋江;也不说石秀怒杀贼僧答杨雄……只说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从未争执,从未内讧。第一次有不同意见也是因宋江谦让,让卢梭义坐第一把椅,众人不应,也未丝毫红过脸;只说招安之后,宋江自知误饮毒酒,便毒鸠李逵,李逵知后,毫无怨恨,道:哥哥要俺死,俺铁牛不死怎得;只说李逵,宋江死后,赛诸葛吴用,小李广花宋并在其坟前自缢……这本书中,到处承载着“义”。在我看来,这“义”便是友情,是愿为挚友触官府,献生命的友谊。

  左道“玉麒麟”,右道“及时雨”,上书“替天行道”。分工合作,整顿梁山,为的是一个“义”字,为的也是一个“情”字。而当今社会,“义”有多少,真正的“友情”又在何方?

  上次,看到一则报道:一人为骗邻居十几万,装友好有五年,拿到邻居“假借条”后,立即翻脸“讨债”,网上称其为“杀熟”。生活中,社会上这种事数不胜数,即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友情的出发点也是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义”、“情”也日渐淡薄。遇见危难挺身而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都上了感动中国人物提名榜了。从幼儿园抢苹果,到工作后抢机会,从小时候赤手肉搏到长大后刀光斧影。不禁问一句,社会怎么了?人心怎么了?

  暑假里,补课一个月,剩下时间都迷在了这本《水浒传》上。只因它里面的“情”深深吸引着我,只因它的“义”深深打动着我,我敬佩及时雨宋江的仁义天下,我钦佩小旋风柴进的乐善好施……故事里每个主角原都是普通人,却最终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并说到做到。

  当今社会,公正了,公平了,我们只需要公义了。“义”字当头,头顶天,脚撑地,迎风送雪,做一个充满“义”,充满“情”的有志青年。不求像梁山好汉,为了“义”,为了“情”,视生命于不顾,也当应像他们保情护义,弘扬我中华传统美德。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哇……”这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水浒传》主要讲述的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行为,作者是施耐庵。

  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他们干过许许多多正义的壮举,都值得一提。但由于篇幅限制,我只能介绍其中的几位:

  呼保义宋江,素有“及时雨”之称,在江湖上声名远扬。他为人豪爽仗义,经常资助一些贫困潦倒、迫切需要帮助的人,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这也是后来他能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原因之一。他还喜欢结交义士,朋友很多。宋江虽做了梁山的首领,却时时心向朝廷,最终率领一百零八好汉接受了政府的招安,为国家效力。

  “智多星”吴用,原来是一名教书先生,后加入晁盖等人劫“生辰纲”的团队,再后来上了梁山。虽说名字谐音是“无用”,但我们的吴用先生作为梁山的头号军师,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对梁山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非常“有用”的。吴用也很讲兄弟情分,宋江死后,他也自尽。

  “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很讲义气,有侠客的风范,曾三拳打死欺负金氏父女的“镇关西”郑屠,并因此而被迫出家为僧。出家后,他醉酒闹事,砸坏了山门,被逐下山,奉住持之命到大相国寺修行。在这里,他倒拔垂杨柳,制伏了当地一群混混。后来,他离开了相国寺,在野猪林救过林冲,在九华山当过山大王,上了梁山,最后在寺里圆寂,结束了这充满传奇和侠客色彩的一生。

  除了好汉们,《水浒传》里也有一些恶贯满盈、奸诈狡猾的人,如蔡京、童贯、阎婆惜、西门庆等。作者在他们身上也花了很多笔墨,把他们的丑恶刻画得淋漓尽致。

  《水浒传》作者的笔法生动,一个个或善或恶的形象被他塑造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梁山好汉们团结一心、效忠朝廷、讲兄弟情义,这些连同作者的写作手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完了《水浒传》,我觉得它的主旨是团结、效忠国家、讲义气这三点。好汉们的身上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东西不值得我们学习:如把本无反心的卢俊义逼上梁山,或李逵太过冲动,不问青红皂白便认定宋江强抢民女,并因此而砍断了梁山上的旗等。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6

  108名好汉,真正能称得上“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有谁呢?

  宋江是吗?我觉的不是,他自己说:宋江身材黑矮,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首先他没这本事。而且宋江早先是很遵法度的,所以他是不会随便和人动手脚的。

  晁盖呢?可能是这种人,因为他很讲义气,从他将梁山军马倾巢而出去救宋江就能看出来。

  林冲呢?他肯定不是,他自己的老婆让人调戏尚且不敢出手,何况他事乎?

  李逵是!李逵敢!李逵这个人路见不平他会非常生气,不管的话他吃饭喝酒睡觉不香。这也是好汉和赖汉的最大区别。但是李逵太嗜血,经常杀的“性起”连好人杀了,被杀的人稀里糊涂,李逵自己也稀里糊涂。

  阮家兄弟是!他们肯定也敢管别人不敢管之事!只不过水浒传里没说!

  武松是吗?不一定!武松这人有点恐怖,不是性情中人,碰上事情不管也很有可能。而且他很傲,有点瞧不起穷人,比如他在景阳冈下酒店他对酒保说:我又不白吃你的,休叫老爷性发,通叫你这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屋子倒翻过来。临走还说: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还有他初次见宋江时,宋江不小心碰翻了他的火盆,他就要大打出手,实在是太过盛气,有点欺负人。

  卢俊义也应该是!从他上山前敢与孤军深入梁山地盘要捉宋江决战就能看出。看他车子上的四句话“慷慨北京卢俊义,金装玉匣来探地,太平车子不空回,收取此山奇货去!”何等口气!这种人看见不平事是不会不管的!

  当然了,梁山上像李逵的好汉很多,其他的赖汉也有不少。

  好汉这两个字安在鲁智深身上最合适不过。他一出场就拳打镇关西,为了萍水相逢的金老父女,告别了舒适的军官生活,差点沦为阶下囚;从五台山上下来路过桃花村,又为了一赃强娶民女案和周通、李虎大打出手;路上又到了一个叫瓦官寺的破落寺庙,在打抱不平之际,差点被两个穷凶极恶的云游和尚和道士所杀,幸亏有九纹龙史进的帮忙才杀了两人。这些事本与他无关,但是他碰上了,他都管了。为什么五台山的智真大师说他:“虽时下凶蛮,命中驳杂,久后却得非凡。”可能是长老看出来鲁达有颗佛心吧。鲁智深的佛心不仅表现在他的行侠仗义上,更表现出他有平常人的心态,不以英雄好汉自居,他到了东京大相国寺后,在菜园子里认识了几个泼皮,泼皮固然无赖的`很,但是和鲁智深他们相处的很好。请问武松能办到吗?武松是看不起比他低下的人的。再后来他认识了教头林冲,林冲不敢得罪太尉高俅,但是鲁智深是怎么称呼高俅的呢?“撮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叫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读到这里真是太爽了。鲁智深一生都在行侠仗义,所以他命运坎坷,从人人尊敬的提辖官沦落为强盗,但是他还是不改本性,遇事率性而为,一生征战无数,晚来却是毫发无伤,成为了梁山好汉中为数不多的善始善终之人。为什么?因为想得善终,不能只靠小心(像林冲),还要靠大义!鲁智深就是不坏大义的好汉!

  我读《水浒传》:最喜欢和尊敬鲁智深,因为他有大义、有大勇、有大智,但是没有架子,感觉我要在江湖他也不会瞧不起我。他是道德楷模,每每读他,都是带着尊敬的、学习的态度去读的。我看最不可思议的人是李逵,看似凶神恶煞,实有菩萨心肠;杀人不杂眼的人却是那么的天真;有时性格烈如火,有时却想绵羊般的听话。读李逵时也是很过瘾的,法度治不了的人,李逵就敢打死他。用他的话就是“条例若依得,天下不乱了,我只是先打后商量!”

  我最瞧不起林冲,太过窝囊,考虑的太周到也未必是好事。林冲自己也说“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的气!”是啊,你是屈沉了你那一身的本身,让他“撮鸟”害的你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到最后连报仇的机会都没。你死前在六和寺养了半年的病,这半年你想过吧,你一生也太遗憾了吧,该做的事没做,想做了做不成了!你也太窝囊了!我搞不明白的人是宋江,说你是忠臣呢还是说你是小人呢?晁盖哥哥对你不薄啊,你还和吴用将他架空!为了招安你是煞费苦心啊,害的人家卢俊义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既然你这么有手段这么聪明,这么就看不出赵家江山气数将尽?岳飞岳武穆比你如何?还不是被奸臣给做了?就凭你梁山几十万人马就能匡扶大宋?唉,你也是死的时候才明白吧。害的弟兄们死伤殆尽,梁山基业毁于一旦,后悔了也是迟了点吧!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7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记录宋江等人征战的故事,更包含了作者对宋江爱国却被奸邪小人陷害的惋惜,对宋朝无能的惋惜,同时也记载下了古人生活的场景,细致入微,让人从中体悟到治人、治事、治国的道理。

  《水浒传》的主人公是宋江。主要记叙宋江、卢俊义、吴用等人几经周转被朝廷招安,为朝廷四处征战最后被奸邪小人陷害的故事。在兄弟之间的热血之中包含着忠诚的爱国之心。在《水浒传》的所有人物当中,宋江是最令我钦佩的。宋江为官清廉,一开始,在他担任的官位上,他做出了很好的成绩,造福百姓,并且没有一点大官人的架子,且他对国家极为忠诚,最后他被迫逼上梁山是因为被迫杀害阎婆惜,但也是因为这份过度的忠诚,让他即使明白是小人给自己下毒,仍然接受事实,为《水浒传》添加了悲壮的一笔。

  在宋江身上令我感触最深的情节莫过于辽国国王派人劝宋江降时,宋江假降的情节。在宋江假降之后,吴用对他说:“劝降的人说的是对的,像我们这样的人,继续留在宋朝结果无非两个:赐死或者流放,朝中的奸臣不可能容得下我们,倒不如投降辽国算了,逍遥自在岂不好吗?”宋江的回话大致可以这样翻译:“我身为大宋的臣,死为大宋的魂,宋朝可以负我,我绝不负宋朝。”说完,他竟默默流泪,明知前方就是忠诚的悬崖,他却仍然要跳进去,这份对国家的赤诚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水浒传》中除了宋江,剩余的英雄也是五花八门,有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好杀却孝顺的黑旋风李逵,生性洒脱的`花和尚鲁智深……其实,在《水浒传》中我认为刻画最成功的非鲁智深莫属,这里的成功不是家财万贯,也不是封妻荫子,而是随心所欲的活着。早期的鲁智深是一个小官,却最爱行侠仗义,曾经拳打镇关西,即使后来出家寺庙也无视寺规,经常下山喝酒,还打同寺的僧人。甚至再后来成为梁山泊的步兵头领后也常请战,可以说是不怕任何人。表面上看鲁智深是鲁莽,但你仔细看,你会发现他做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正气率真。这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鲁智深最后也是“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在海边听着潮声而死,多么浪漫呀!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活得那么洒脱。

  《水浒传》是我最喜欢的书籍。在我心中,没有任何书可以代替的了它,它不仅告诉了我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让我知道了“忠义”二字的分量。

  水浒传整篇都在突出“忠义”二字。起初,教头王进被高俅陷害,逃到史进庄上;后来史进到渭州找师父,遇到了提辖鲁达,鲁智深因为三拳打死郑屠,出家当了和尚,来到大相国寺看菜园,结识了林冲,林冲最后被逼上梁山。怎奈王伦要一个投名状,林冲下山等了几日,只等到杨志。杨志后来奉梁中书之命押送生辰纲,晁盖等人在黄泥岗把生辰纲给劫走了,朝廷派郓城县衙竭力捉拿晁盖等人,而郓城县押司正好是宋江——便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梁山起义。后来梁山军马被朝廷招安,奉命去征缴方腊,梁山军马损伤大半,最后宋江喝下御赐毒酒,梁山起义彻底完结,都是为了忠义二字。

  宋江上梁山后,对晁盖多次提起要招安,当上了山寨之主,宋江也时时不忘让梁山众弟兄为朝廷效力。征方腊之后,宋江对朝廷一片热忱,明知是毒酒,也喝下了。此乃“忠”。为了救时迁,三打祝家庄;为了救柴进,二夺高唐州;为了报晁盖之仇,擒索超关胜,兵打大名府,火烧翠云楼,活捉史文恭,此乃“义”。宋江本是忠义两全之人,却被朝廷奸臣所害。

  朝廷想让梁山军覆灭,便想出了让他们去征方腊这条计策。江南方腊也是四大叛军之一,手下兵力雄厚,有猛将数百员。梁山兄弟浴血奋战,收复失地,同时也一个个惨烈的死去。梁山十六小彪将折的只剩三人,步军将校十七员也只剩三人,天罡星上将秦明,董平,张清,徐宁,索超,刘唐,史进等也都战死沙场,武松被方腊割下一条胳膊。林冲,杨志,穆弘被瘟疫病死。最后只剩二十七人回京。尽管如此,朝廷众奸臣还是不放过他们,最后宋江,卢俊义,李逵被毒酒毒死,花荣,吴用在宋江坟前双双上吊。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梁山泊十面埋伏,宋公明二赢童贯”。奸臣童贯统大军征缴梁山泊,宋江排下九宫八卦阵,杀的童贯大军丢盔弃甲,在逃跑的路上,吴用又布下十路精兵,张顺,花荣徐宁,秦明林冲,关胜呼延灼,索超董平,史进杨志,鲁智深武松,解珍解宝,李逵鲍旭李衮项充,张清龚旺丁得孙,童贯所带八员大将俱被杀死,朝廷从此再不敢正眼瞧梁山军了。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讲得就是忠义二字,那种披荆斩棘,四海盟约的义气,浴血奋战,不惧生死的勇气,都令我折服。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8

  《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武松、林冲、卢俊义三人都武艺高强,是梁山第一等好汉,三人都受过官府的陷害,被充过军,而武松和林冲、卢俊义的表现却大不相同。林冲、卢俊义在充军的路上受差人任意摆布,忍气吞声,有时还向差人乞怜哀告。两人又都是受骗被捆在树上低头受死。武松则相反,第一次充军孟州,一路上反而是两个差人服侍他。二次充军恩州,押解他的两个差人被人收买,再加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合谋在半路上害死他,四个带刀的凶手,对付他一个带枷的犯人,反被他轻而易举地给收拾了。他还不解恨,一口气奔回孟州,杀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等,才算出了一口恶气。林冲、卢俊义不是武艺不精,原因在于,他们一个是北京首富,一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各有家室,不幸遭受冤枉,只希望服刑期满,重振家声。两人又是懂法度的人,又存有幻想,在公人面前是怀怒未发,忍一口气。而武松,无家室之累,久走江湖,养成强悍的性格,无所顾忌,也就无所畏惧,加上他受欺被诬,不断被人暗算,所以报复心强,手段也狠。林冲、卢俊义和武松,表现截然不同,但他们二人也有些不同,林冲的反抗性还较卢俊义为强。

  又如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他们都是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不避危难;但他们又各有其特点,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拳打镇关西,没想到三拳把他打死了,他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自己单身一人无人送饭,于是假装气忿,“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样便脱身而去了。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几个泼皮要算计他,故意跪在粪窖边不起来,引起他的疑心,走到跟前没等泼皮上身,一脚一个把两个为头的踢到粪坑里去了。这些都说明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武松性情刚强,好打那些不明道理的人,死也不怕。在行动上有时表现得粗鲁蛮横,象是有意的寻衅生事,如快活林对蒋门神;有时是装出假象迷惑与麻痹对手,如十字坡对孙二娘。他为了替兄报仇,考虑得极为周密,从调查情况入手,到杀嫂逼取口供,杀西门庆,自首县衙,一步步按着他的安排都作到了。这又说明他很有心计。而李逵则和两人大不相同,憨直、刚强、粗心、大胆,极忠于梁山事业,反抗性最强,打起仗来,赤膊上阵,勇猛无比。他是个真正的粗人,一味蛮干,不计后果,又有几分天真,好管闲事,又常常惹出事端,在江州因夺鱼和张顺撕打,被张顺骗到水里,淹得他两眼发白;去蓟州搬取公孙胜,路上偷吃酒肉,受到戴宗的惩治;斧劈罗真人,被真人罚到蓟州大牢里受苦;打死殷天锡,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了性命。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得十分准确和细致。《水浒传》对这些英雄人物个性特点的描绘,真正作到毫发不失,这就更加强了这些形象的动人力量。

  《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其语言特色是明快、洗炼、准确、生动。无论是作者的.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许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写景、状物、叙事、表情,极为灵动传神。《水浒传》叙事,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滞拙的叙事和冗长繁琐的景物描写。偶有写景文字,又极精彩。如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为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岗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水浒传》的叙事,要言不烦,恰到好处,而又绘声绘色,鲜明生动。“武松打虎”是历来传诵的好文章,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9

  一部洋洋数万字驰名中外的《水浒传》控诉北宋政权的腐败和黑暗,徽宗皇帝也算宅心仁厚,却被四个臭名昭彰的奸臣把持朝政,蔡京、高俅、童贯、杨戬蒙蔽上庭,暗地私下残害无辜,排除异己,结党营私,高俅原是东京一个帮闲的破落户,东京人眼中的泼皮无赖,这样的人却戏曲性的步步攀升,直至做了国家的太尉,这样的人也可以进入国家枢纽机关,上行下效北宋国岂不成了人间地狱?多少仁人志士被迫害逃亡他乡,多少英雄好汉被冤屈入罪跌配远恶军州,受尽无穷的磨难!书中太多的人物经久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林冲在东京禁军做枪棒教头,为人耿直却祸从天降,被当地恶少高衙内看中林家娘子,累次被高俅等人陷害,可怜英雄被逼无奈一纸休书与娘子恩断义绝,悲凉的踏上流放沧州的路途,后来高球等仍穷追不放,风雪山神庙一回林冲忍无可忍,快意恩仇除掉了高俅派来的刺客,心灰意冷的林冲孤苦伶仃被逼去梁山落草谋生。鲁智深豪爽正派,抱打不平伸张正义,因不满镇关西欺男霸女三拳两脚除此而后快,官府张下海捕公文捉拿,鲁智深走投无路在五台山削发为僧隐蔽度日,后来解救野猪林遭难的林冲而得罪官府小人,从此深山聚义杀富劫贫。李逵性如烈火,耿直残暴,三打祝家庄,打青州,打江州,李逵杀将起来无辜死了多少好人!宋江处心积虑,心机重重,仗义疏财播得江湖好名声,这才聚集江湖豪杰梁山泊共谋大业。偌大梁山容纳了太多的英雄豪杰,却容不下拥有九州之疆的北宋王朝,鲍鹏山老师说北宋才是最大的黑暗的社会!梁山泊四周环水,芦苇深巷处别有洞天,在这里不用服役朝廷的苛捐杂税,不用顾虑官场的明争暗斗,这里众头领亲如一家,大块酒肉大块金银好不逍遥自在,洼塘里有新鲜现成的莲藕,挖掘上来可作为时令的下酒好菜,梁山数不尽的广袤树木,采伐建造数间房屋居住,这里一派和谐清明,山下宋王朝污浊不堪,这简直如同两重天两世界。梁山泊几败官军后,下山冲撞州府攻城略地,把州府库藏洗掠一空,我在想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强盗可以明目张胆的光天化日下杀人放火,抢劫财物,这强盗都大到如此不堪的地步,看来这个国家这个朝廷真的有问题了,宋王朝真的被蒙蔽了眼睛?还是视而不见,看来也只是只顾寻欢作乐的一丘之貉吧。

  也许是时代的局限,为首领的宋江却跳不出忠君孝义的思想吧,正当梁山事业做大做强如日中天之际,连朝廷都不敢小觑,宋江却要把富足的梁山拱手相让朝廷,名义上是为了众兄弟有个好名分走所谓的'正道,几次申达朝廷表明忠心愿意归顺招安。没想到日后的南征北战却把弟兄推向了不归路。我有时也在大胆设想,梁山众人招安后回东京不被重用,宋江等人不堪忍受重上梁山,誓与宋朝不往来,辽国亡后,金兵大举南下进逼东京,梁山众人仍然有故国情结,多次出兵英勇阻止金兵,金兵攻陷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宋江等伤心不已,带领众人在梁山设坛祭祀故国,金兵继而回旋兵马包围梁山泊,危在旦夕的梁山好汉誓死不降金狗,英勇作战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金兵包围,十损九伤的梁山弟兄辗转南下下江南,从此隐姓埋名不问政治,颐养天年。设想不同于原着壮烈,我这样的大胆改写可能有违“忠义水浒传”的精神吧!

  果然招安后的梁山众人不被重视,四个奸臣排除异己闭塞言路,宋江等人先后破大辽,擒田虎、王庆,征江南方腊,赤胆忠心一心为国,前赴后继一门壮烈,英雄壮举感天昭地,出生入死九死一生,平定方腊班师时宋江就所剩下二十七人了,想当初梁山泊一百零八人义气深重同仇敌忾,如今的宋江功成名那是无数弟兄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怎不让人嗟叹!徽宗皇帝还算不负功臣劳苦之心,连下圣旨加封宋江等二十七人地方官职。读到这里本想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也是欣慰之极!没想到高俅、童贯那厮心怀旧日仇恨,先后用计赚卢俊义回京害死,用药酒鸩死宋江,可怜宋江临死还不忘朝廷,生恐身后李逵造反,坏了忠义好名声,特从润州治上换回李逵,偷偷把下过药的御酒把来与李逵喝,宋江垂泪说到:“兄弟,如今朝廷用药酒把我鸩死,何如”?,李逵立即说“哥哥,反了吧”!宋江说“兄弟,人马都没了,如何反得?我是怕兄弟日后造反坏了名声,特与你药酒喝了,回润州必死”!李逵听了泪如雨下“李逵生是哥哥的小卒,死后原做哥哥跟前的小鬼”。读这些话可谓情深意重!后来吴用和花荣双双来蓼儿洼宋江坟前吊唁,吴用哭拜一番,想起昔日宋江的义气深重,就绝了尘缘和花荣双双自缢在宋江坟前。小说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小说的结局让人心里酸楚不已,那在东京深巷豪宅的高太尉、童贯等贼臣,何曾想到残害忠良是自掘坟墓自毁长城,害人害己,他们在用诡计陷害忠良的时候,是否想到因果报应是非轮回呢?宋江等人没了,拱卫国家的屏障也就没了,金兵南下了,东京成了金人的战利品,徽宗皇帝被俘虏了……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10

  《水浒传》通常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当然,小说中描写的梁山泊的某些基本宗旨确与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的要求有相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可以说,除了“宋江”这个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的大框架外,它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事件没有多少关系。

  这部小说的基础,主要是市井文艺“说话”,它在流行过程中,首先受到市民阶层趣味的制约。而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也都曾在元后期东南最繁华的城市杭州生活,他们的加工,并未改变水浒故事原有的市井性质。

  所以,梁山英雄的成分,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却几乎没有真正的农民;梁山英雄的个性,更多地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这些基本特点,是首先应该注意到的。

  用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来衡量,梁山上的人们当然只能算是“盗贼流寇”之流。小说要公开歌颂这样的“盗贼流寇”,并为社会所接受乃至喜爱,首先必须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哪怕这种解释不可能圆满和充分),赋予这些英雄好汉以一种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品格,在这种总的前提之下,来描绘他们的反抗斗争。梁山泊一杆杏黄旗上写着的“替天行道”的口号,和梁山议事大厅的匾额所标榜的“忠义”这一准则,就是作者为梁山事业所设立的道德前提。

  在通常情况下,“天”这一居于人间权力之上的最高意志,总是被解释为佑护朝廷的;“道”作为合理的政治原则与道德原则的抽象总和,也是为统治阶级所专有。但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向来也承认:当一个时代的政治情形发生严重问题时,政权本身的行为也可能是“违天逆道”的。

  在这种情况下,由另一种力量出来“替天行道”,至少在表面的理论上可以说得通。而《水浒传》正是通过大量揭露北宋末政治的普遍性的黑暗现象,证明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忠义”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传统道德的范畴。尤其“忠”,首先和主要地表现为对皇帝与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其实,梁山上不主张“忠”的也大有人在,像黑旋风李逵便动辄大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是这一种力量始终处在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力量的抑制下,而最终把梁山大军引到了投降朝廷的道路。“忠”的道德信条既是作者无法跨越的界限,却也是这部小说在封建时代能够成立和流传的保障。

  “替天行道”和“忠义”的前提,为《水浒传》蒙上一层社会所能够接受的道德正义色彩。在这种前提下,确实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相一致的东西,不仅是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诸如对清明政治的要求,以及对“奸夫”的仇恨,也莫不如此。但《水浒传》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光彩。

  它的前提其实是相当浮廓的、有时真有时假的,在这些前提下,同时也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完全不一致的东西。小说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反映了民间、尤其是市井社会生气勃勃的人生理想。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所揭露的现象,实际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意义。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这个因善踢球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市井无赖,居然不到半年就升到殿帅府太尉的高位,从此连同他的“衙内”倚势逞强,无恶不作。

  在全书正文的开端,这样写寓有“乱自上作”的意味。不仅如此,作为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权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残暴虐的地方官。

  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梁山好汉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主持正义的目的而“替天行道”的,他们大多本身是社会“无道”的受害者。武松欲为兄伸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雪仇,继而在受张都监陷害后,血溅鸳鸯楼。

  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遇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了索回一只他们射杀的老虎,被恶霸毛太公送进死牢,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李逵虽然不断被他的宋江“哥哥”所斥责,但作者毕竟还是让他再三发出彻底推翻朝廷的吼声。可以说,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在《水浒传》中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11

  《水浒传》通常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当然,小说中描述的梁山泊的某些基本宗旨确与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的要求有相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能够说,除了“宋江”这个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的大框架外,它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事件没有多少关系。

  这部小说的基础,主要是市井文艺“说话”,它在流行过程中,首先受到市民阶层趣味的制约。而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也都曾在元后期东南最繁华的城市杭州生活,他们的加工,并未改变水浒故事原有的市井性质。

  所以,梁山英雄的成分,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却几乎没有真正的农民;梁山英雄的个性,更多地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这些基本特点,是首先就应注意到的。

  用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来衡量,梁山上的人们当然只能算是“盗贼流寇”之流。小说要公开歌颂这样的“盗贼流寇”,并为社会所理解乃至喜爱,首先务必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哪怕这种解释不可能圆满和充分),赋予这些英雄好汉以一种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品格,在这种总的前提之下,来描绘他们的反抗斗争。梁山泊一杆杏黄旗上写着的“替天行道”的口号,和梁山议事大厅的匾额所标榜的“忠义”这一准则,就是作者为梁山事业所设立的道德前提。

  在通常状况下,“天”这一居于人间权力之上的最高意志,总是被解释为佑护朝廷的;“道”作为合理的政治原则与道德原则的抽象总和,也是为统治阶级所专有。但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向来也承认:当一个时代的政治情形发生严重问题时,政权本身的行为也可能是“违天逆道”的。

  在这种状况下,由另一种力量出来“替天行道”,至少在表面的理论上能够说得通。而《水浒传》正是透过超多揭露北宋末政治的普遍性的黑暗现象,证明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忠义”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传统道德的范畴。尤其“忠”,首先和主要地表现为对皇帝与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其实,梁山上不主张“忠”的也大有人在,像黑旋风李逵便动辄大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是这一种力量始终处在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力量的抑制下,而最终把梁山大军引到了投降朝廷的道路。“忠”的道德信条既是作者无法跨越的界限,却也是这部小说在封建时代能够成立和流传的保障。

  “替天行道”和“忠义”的前提,为《水浒传》蒙上一层社会所能够理解的道德正义色彩。在这种前提下,确实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相一致的东西,不仅仅是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诸如对清明政治的要求,以及对“奸夫”的仇恨,也莫不如此。但《水浒传》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光彩。

  它的前提其实是相当浮廓的、有时真有时假的,在这些前提下,同时也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完全不一致的`东西。小说不仅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反映了民间、尤其是市井社会生气勃勃的人生理想。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所揭露的社会现象,实际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好处。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这个因善踢球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市井无赖,居然不到半年就升到殿帅府太尉的高位,从此连同他的“衙内”倚势逞强,无恶不作。

  在全书正文的开端,这样写寓有“乱自上作”的意味。不仅仅如此,作为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权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残暴虐的地方官。

  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梁山好汉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主持正义的目的而“替天行道”的,他们大多本身是社会“无道”的受害者。武松欲为兄伸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雪仇,继而在受张都监陷害后,血溅鸳鸯楼。

  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遇到绝境,最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了索回一只他们射杀的老虎,被恶霸毛太公送进死牢,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李逵虽然不断被他的宋江“哥哥”所斥责,但作者毕竟还是让他再三发出彻底推翻朝廷的吼声。能够说,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在《水浒传》中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 相关推荐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相关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08-02

水浒传作文读后感初中11-18

水浒传文学常识10-07

水浒传经典情节改写08-31

水浒传好词好句精选02-27

从《水浒传》中看孝道02-02

水浒传好词好句11-18

水浒传读后感初二作文(精选23篇)07-19

水浒传人物作文范文(精选26篇)03-21

水浒传读后感(通用34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