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老屋情结作文1500字

2023-08-02 1500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的老屋情结作文15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母亲的老屋情结作文1500字1

  老屋,是绽放在母亲心里的一朵金盏菊,她要对它一生守候;是她一生的眷恋与情结,是她生命的依托。只有老屋,才是她住得舒心、安稳和踏实的地方。——题记

  这次要不是父亲生病住院,我是没有这个回家计划的,国庆节回家才一个月,对于相隔几百公里的路程,一个月一次,除非是特殊情况。

  父母的健康有痒,犹如摆在每个儿女面前的一纸军令状,再忙也得抽时间,经济再紧也得想办法。11月5日,五哥突然打电话来,说父亲病重,从镇医院马上转院宜宾,并且说有可能要手术。今年也不知怎的?似乎我与父亲的运气都不济,上半年我摔伤一个月后,父亲摔伤,我没法回去,我在康复治疗期间,母亲又生病,大姐本是要叫我回去的陪母亲的,可我的治疗也不能间断,我很为难,幸好后来没几天母亲渐趋康复,五哥说没必要,才罢了。国庆凑巧,姑妈去世,不得不回去。不想刚回来一个月,父亲又重病。

  五哥打来电话时,我正在前一天预约了省骨科医院的号,准备再去复查我的伤情。没有办法,我又只好跟妹妹商量,让他们先回去,等我把病看了后视情况而定后延再回去。

  父亲住院的几天,多亏了妹夫在医院照顾和护理。在对待父母这点上,我和妹妹从来都是毫不推诿,只要没有特殊情况,谁身先士卒,义不容辞。

  想到妹夫也是请假,不能耽误太久,为了替换妹夫,我定于11月12日回家。11日中午,五哥打电话说,父亲出院了,叫我第二天回去就直接回家。

  还有两三天,父母在大姐家的“两个月”就住满了,大姐本想留父母,继续尽赡养义务,我们也主张父母就在大姐家。第一,大姐是女,伺候上无论如何都会更细心周到一些;第二,大姐全家都热情,且非常乐意,包括外甥、外甥媳。特别是两个小孙子(女),更是满心欢喜,看到父母都是“祖祖”前“祖祖”后的,一家三代,加上父母,就是“四代同堂”,何等的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对于易寂寞的老年人来说,该是再好不过的颐养佳境。

  国庆回家,看到父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确实比之前大有改善,所以我们其他几个兄弟姊妹,包括赡养的主承担者——五哥都万分赞成“父母就在大姐家”。

  给父母添饭加衣、换洗衣服,大姐夫每天早晚准时把洗脸水、洗脚水端到父母面前,每天早上火笼递到母亲手里。大姐既要种地、又要经管牲畜,还要做饭,要伺候父母,成天闪着忙碌的身影。看到年逾花甲,满头银丝的大姐和年逾古稀的大姐夫,这样把父母伺候得妥妥帖帖,我们无不感怀与欣慰。

  然而,九十岁的母亲却总是无法“随遇而安”,死活不在大姐家待了,成天念叨着住满要回去。之前跟五哥打电话的时候,还听五哥说,母亲隔三差五都拄着拐杖回去,第一次回去在房子后面碰上五哥,没进屋就跟五哥说她想回家住,五哥说您要回来就回来嘛”,可母亲却像小孩子般流着泪说大姐不让她回去。特别是父亲住院期间,每天回去两趟。

  就如去年在成都一样,这样留不行,那样说还是不行,总之,母亲都有充足的理由要“回家”。什么“回去领低保费”呀,“你们的时间满了,不能总磨躁你们一个人”啊,甚至还骗我们说回去把其他几个兄弟姊妹的“值日”住满了,过年又回来等等。不得已,遂于去年清明节外甥开车,大姐夫、六哥、五哥一起把他们接送回到老家。

  这次在大姐家,为了证明要回去的决心,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往家搬东西。大姐当年出嫁在本生产队,现在的家离老屋不到一里路的距离,对于目前身体状况的母亲来说,走回去是完全没问题的。

  妈妈往家里搬东西,大姐都是之后才知道的。据大姐说,农历十月初一那天,他们一家都在外面干活,准备拌土栽油菜,母亲却把她和父亲的鞋子,外甥媳的被套,大姐的毛毯,大姐夫的皮鞋,外加还拿了几个晾衣架,悉数收在一个背篓里,背到半路,被大姐发现了,又把她拦回去了。除此,母亲常找借口:说大姐的两个小孙子(女)要翻他们的东西啦,大姐家床又窄,睡着不舒服啦,床没蚊帐,晚上睡着冷,把头吹疼啦,大姐家街沿上坐着冷……哎呀,反正有五箩筐理由。任由我们怎么劝也不行,很坚决两个字:“回去!”她是老人,说不服,只好灰溜溜地低头、闭嘴,依了她老人家的愿。

  按时间算,13满期,14日就该搬回去。妹夫已经回来十天有余了,妹妹却特意让妹夫再等两天,等给父母“搬家”后才回成都,也是顺便观察父亲的情况,因为父亲住院期间,大姐去问了“神”,说父亲难过“十八九”(农历十月十八、十九)。

  可依我看,父亲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没有要“走”的`征兆,倒是令我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些。对于搬家,父亲从不表态,历来是顺从母亲。7月份我回家,依父亲的身体状况,很想接去成都好好调养,可父亲一句“你妈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我和你妈不能分开”,让我哑口无言,因为父亲也说过“你妈晕车,去成都太远了,不行。”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永远是母亲占主导地位。

  除了说要“回去”,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大哥的红苕还没挖完”,“五哥的菜籽秧还没栽”。看到母亲这种心理,我想起了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位老婆婆,八十多岁,行为观念跟母亲如出一辙。老婆婆生病,儿子不管,两个女儿弄去医院住院,出院时她不去女儿家,跟女儿说“要回家”。两个女儿给弟弟打电话让去医院接母亲回家,可那儿子置之不理,左等右等,婆婆的儿子不来,二女儿把母亲接回家中,可那固执的婆婆却不吃不喝,不进屋,每天端根凳子在门口坐着,等她儿子去接她,儿子却不露身影。几天后,实在没辙,婆婆的女儿才求助电视台协调,让儿子接老母亲回家。

  回到家那天晚上,刚倒下床,母亲就连连说:“幸福了,幸福了!我这床睡着热热和和的……”我们作为女儿也很理解母亲心里的情结。“愿跟讨口的儿,不愿跟做官的女”这句话,是曾经母亲念叨过无数遍的。母亲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旧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无法改变。有句俗话说,“养儿防老,喂女伸脚”,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只有儿子那里才是自己的家,在女儿家里,哪怕伺候得再周到,她仍然没有家的感觉,她只是作为父母去女儿家散散心,舒展一下心情而已,永远是“宾”,而非“主”。

  “我生在这里,就死在这里”,这是母亲植入骨髓的观念,谁也改变不了,谁也说不服的。当然了,我们只是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那种故乡情结都无法抹掉,何况这块土地是他们踩踏了几十年,闭上眼睛也能摸到哪里是哪里,每一粒漂浮的尘埃里都有他们最熟悉的味道。

  在这块土地上,踩下了他们多少个脚印,踩走了几多韶华,踩落了多少日落晚霞,踩升了多少月明星稀,踩过了多少风雨岁月,又踩出了几多沧桑与慨叹!踩出了多少希望,又踩去了多少惆怅,踩出过多少生活的心酸,又踩出了多少温情与微笑……

  这块土地,是他们用双脚踏紧的稳固根基,有他们用汗水浇筑的斑驳屋墙,风蚀得长出青苔的一片片旧瓦,更是他们用毅力和信念为儿女托起的天空。老屋,是驻扎在母亲心里的一株常青树,是她一生的眷恋与情结,是她生命的依托,她要对它一生守候。只有老屋,才是她住得舒心、安稳和踏实的地方。

  母亲的老屋情结作文1500字2

  很暖的周末。母亲执意要回乡下为老屋油漆门窗。

  老屋并不算太老,迄今也只是三十几个年头,是乡下小村里唯一一幢青砖灰瓦的房子。在母亲眼里,它一直是她魂牵梦绕的结,是她心中永远的家。以至于从老家搬来城里十几个年头了,她还总是念念不忘地唠叨着老屋的诸多好处。

  我对家的概念是无法与母亲等同的。也许并不是代沟的问题,而是两个女性对生活对家庭的理解观念不同吧。老屋是母亲嫁了父亲之后亲手一点点盖起来的,母亲常常提起这段事。说那时因为生产队需要扒掉她跟父亲结婚后栖身的两间小小东厢,才给了这块地基。生产队里派了人工来帮忙盖新房子,很短的工期,必须加了夜班地盖,因此母亲也成了盖房子队伍中的主力。而父亲,因为在外地工作,除了托人找机会买回些上梁用的木料及小村人羡慕的青砖灰瓦外,就没有再帮上一点忙。

  房子盖好了,母亲年轻的心一下子愉悦起来。事隔多年她依旧会动情地对我说起那些久远的过去。她说刚搬进新房子里到处湿乎乎的,可她一点也不在乎,这比起她刚刚结婚时爷爷分给她跟父亲的那两间东厢好上一千倍了。那小东厢没有窗户,每逢切菜做饭的时候,都必须把两扇黑木板门推开才能借点光亮,为这,有一次她切掉了自己的小半截指头……

  我看向母亲伸出来的手,原本修长的手指不再是那般青葱圆润,无名指上有一处凸现的疤痕,象在记叙着那些历尽磨难的从前。

  想来,母亲那时的愉悦并不限于此,更多的是对那些美好生活的憧憬吧?

  因此,母亲念及老屋的时候总是怀着深深的留恋的。她最想往那一院子的阳光,可以任由她将那些花花绿绿的被褥晾晒。她还想念院落里那些被她巧妙安置了的空地,有花有草,有蔬有果。当她做着菜的当儿,都可以去院角割上一茬韭菜洗净撒到要出锅的菜肴里。她蹲在城里狭小的卫生间里嘀咕:这城里,洗个衣服也不方便,不抵咱老家的院子,从机井里摇上一大池子清水,想怎样漂洗就怎样漂洗,那个感觉呀,唉……

  这种失落我是无法感知的,虽然我走出老屋的时候十几岁了,可是我们总要成长,总在追求着另一种温馨舒适的生活。城里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没有泥泞与鸡屎狗粪的街道,是我倍觉舒心的首要原因。我用现代化的洗涤工具快捷对待那些看起来还是很干净的衣物,童年的老屋无论曾有过怎样的乐趣,都已渐渐地不留痕迹地走出记忆了。

  只是,每年我都会陪母亲回去看老屋,看它是否还有着如昨的容颜。依着父亲的意思,早就把它廉价卖给村里人了。因为它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一无所用,并且在连雨的季节还要搭上小小的惦念。母亲说,那房子梁木不好,瓦片也时间太久了,得提防着它会漏雨,会塌陷。那年是被生产队催着盖的房子,什么都是凑合的……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光是温柔的,没有一点哀怨。我知道,那是她的骄傲,是她凭借自己的'双手搭建的爱的小巢,在那小巢里,她靠着自己的倔强与勤劳,靠着自己的智慧与节俭,绣花、织网地忙个不挺,养活了我跟妹妹长大,而父亲微薄的工资则被她一点一点积攒了下来还了盖房子时借的钱。

  所以,母亲是断然不许别人打老屋主意的。她说即使塌掉也不会卖的,况且她是不会让它塌掉的。每年,找了阳光明媚的天气,她央我带她回乡下看它,就象看望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踏上小村的土地,母亲的脚步变得格外轻快。村里人很热情地与她打招呼,羡慕地向她问起城里的这样那样。每每此时,她都满脸遗憾地数落,城里没有可以这样拉呱的邻居,城里连晒被子的地方都没有……

  说着说着,也会自顾笑了,村人就调侃她说,那还是搬回来住吧!她也连声应了好,只是要等外甥女再大一些。

  母亲的老屋情结作文1500字3

  记忆中的老屋总是和母亲联系在一起,因为母亲就住在老屋里,因为有母亲,老屋才显得温暖而有生气;有母亲在的日子,老屋就是我心中的圣地,走得再远也想回家看看,住在人情寡淡的城市“鸽子笼”,总会想念家乡老屋的欢笑温馨与宽敞自在。

  家里最早的老屋,是个大三间的土坯房。房屋外墙由生土夯筑,内墙则用塘泥加稻草压制而成的土砖砌就,屋内墙面用观音土打底,再用白灰粉饰;屋顶为斜坡状,由于家穷,用作横梁的杉木比胳膊粗不了一点,显得特别单薄;用不起木板檩条,就用草绳缠绕两根小竹竿代替,上面盖的弧形红瓦是本村自制的,正反相扣;有的横梁不堪重负弯了下来,时间长了,草绳腐烂,本来就很少的瓦片,掉的掉、破的破,墙面早已斑驳,一到雨季,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大盆小桶到处接漏,有时还要往屋外舀水,房倒屋塌的危险常常压在父母心头。

  老屋虽然低矮破旧,但对于我却是成长的天堂。一九七一年正月十四掌灯时分,母亲经历一次向死而生的阵痛之后,在老屋里生下了我。望着瘦弱得像小猫一样的我,接生婆摇着头说:这孩子怕是难养大啊!

  老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何况我又是个体弱多病的幺儿呢!那时家里穷,常常揭不开锅,但是我的营养是要跟上的。母亲拿一个土罐把饭煨得烂烂的,里边加了别人吃不到的猪油,然后再一勺一勺地喂我。有时候,父亲也会从外边弄回好东西,给我进补。有一次,父亲买回一只乌龟,说是可以治尿床,让母亲煨汤给我喝。不知怎么熬过了头,乌龟变成了黑炭。为这,父亲埋怨很久,母亲也念叨了许多年。就在她去世的前两天,母亲见我回来看她,很是高兴,打来一大碗凉水,把我给她买的蛋糕泡在水里,用汤勺仔细地搅合搅合,双手端着碗,颤颤巍巍走到我的面前:我细儿那次没喝到乌龟汤,这次煨好了,你要喝掉啊!我接过碗,眼里含满了泪水,母亲看似不正常的举动,不正是透着对儿子的疼爱与歉疚之意吗?

  母亲疼我,凡事就着我是出了名的,我可以吃到哥姐想吃而吃不到的东西,放在柜子里的红糖、冬天吊在房梁上的炒货,谁动谁就会挨打,哥哥姐姐嘴馋了,就指使我动手,以至于红糖罐时间不长就空了,吊在半空的袋子,抠了一个又一个洞,袋子也瘪下去很多,母亲明知是我干的,也装作不知道。

  正是由于母亲对我的“偏爱”,儿时的我内向、腼腆,还特别恋母,至今被笑作“裤子包的(没出息)!”说来脸红,我吃母奶吃到三岁半。大姐说,母亲干完一天活回来,累坏了。我玩得好好的,却一下子拱到母亲怀里,任凭别人怎么耻笑,只埋头吃奶不管其他。跟母亲睡到八岁,如果不是怕同学笑话,我是不舍得去跟二哥睡一床的。因为我习惯了夏天母亲整夜为我摇蒲扇,习惯了她冬天搂着我暖和。我也常常给她挠痒痒、帮她暖被窝。幼时记忆中,我常常一个人独坐门槛上,呆呆的等母亲下工回来,那时的母亲,就是我的天、我的太阳!

  母亲从来不在哥姐面前避讳对我的疼爱,谁把我照顾好了她就会表扬谁奖励谁,反之会受到她的唠叨、呵斥。父母生我时已人到中年,他们担心自己老了以后,小儿子读书、成家立业的事没人管。我的乳名叫“乐嘚儿”,虽然是家乡人对老幺的普遍叫法,但其中也包含了需要哥姐们关爱的'意思。父母对我寄予很大希望,两个人常常讨论我的前途问题,一个说乐儿要好好读书,将来当个国家老师就好了!一个说,进个大工厂做工也不错啊!反正不能窝在窑上(村里)。最后,说来说去,还是希望哥哥姐姐们将来都能提携我一把。

  八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姐已相继成家;二姐、三姐进了老家的陶瓷厂做工。家里的境况有所好转,父母手中也攒了一点钱,就推倒了原来的土坯老屋,在原地基上重建了新房,一水的红砖到顶,屋面用的是厚厚的杉木檩条,红瓦全部换新,室内墙面粉得雪白,比起先前的老屋,显得高大气派、有安全感。母亲看着新房,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好了,我爱儿(二哥)、乐儿将来都能娶上好媳妇儿喽!”

  果然,新屋建成后不几年,家里喜事不断,二姐远嫁新疆,三姐也找了婆家,二哥也找到了称心如意的新娘子,而我则在三年以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塞北边疆绿色长城的一份子。

  后来,我家的命运也和整个社会一样,经历了一段孕育希望、却又动荡不安的岁月。先是老家那个陶瓷厂倒闭,一家人除了我以外,一下子都成了无业游民,生活无着落。哥哥、姐夫们四处打工、付出了多倍的辛劳,却拿不了几个钱回来;姐姐和嫂子们则在家里照看孩子,伺机打点零工维持生计;多病的父亲终究没有熬过来,丢下母亲走了;此时的我,刚刚参加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相对稳定,时不时拿点钱回来给母亲,总算度过了那一段苦难岁月。

  从参加工作到成家的那几年,我回家的次数非常多,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在老屋度过,也和家里的下一代成员有了很深的感情。不管是哪个哥姐的孩子,都对我尊重有加。每次我回去,“细爷”、“细舅”的喊声迎面而来,让我乐歪了嘴。母亲和哥哥姐姐们见我回来,更是喜出望外,让我被幸福的感觉包围,以至于后来心中有不如意时,我总会想起温暖的老屋和老屋里住着的至亲至爱的家人,什么挫折、困难、郁闷,全都烟消云散。

  我成家以后,回老家的次数渐渐得少了,但老屋在我心目中的分量依然很重。过年时,我会带着老婆孩子回去住个三两天,让她们也感受一下农村过年的热闹和亲人们的热情。这时的母亲,身体还算硬朗,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她都会烧一个大树兜子,把老屋烤得暖暖的,让我们热乎乎地守岁。大姐、姐夫带着孩子,二哥和我两家子,都围在母亲身边,热热闹闹,吃着零食,边看春晚边聊天,其乐融融。

  二哥和大姐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先后在县城买了新房,搬离了老屋。年迈的母亲仍执意要一个人住在老家,她说,农村的房子住得宽敞,还可以种种菜,活动活动,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她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老乡亲、老姐妹,她舍不得离开。

  平日里,老屋伴着母亲一起生活,悠闲而孤寂。节假日,我们几家相约回家,老屋便有了短暂的热闹,母亲的笑容也在这几天堆积成道道皱纹。在目送我们回城的挥手中,母亲的皱纹又会缓缓地舒展开来,生活随之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母亲慢慢变老,老屋也日渐残破,早已没有了当年高大、俊朗的形象,在四周林立的现代化小楼中间,显得那么的低矮、破旧,漏雨、潮湿、昏暗似乎成了它的代名词,但老屋就这么倔强的挺立着;而母亲也一次次拒绝我们的进城邀请,执意与老屋相伴,过着她虽然清苦,却又怡然自得的生活。

  去年年底,母亲病情加重,不得不进县城治疗。然而,天不假年,医生告诉我们,老人时日不多了,好好陪陪她吧。遵从母亲的意愿,把她接回了老屋,我和哥哥姐姐们轮流回乡照顾,陪她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

  母亲离世后,老屋成了空房,没有了母亲的老屋,也就没有了魂牵梦绕的感觉,而我们的心灵家园,从此也只能深藏记忆中了……

  母亲的老屋情结作文1500字4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挥手别离。一一席慕容

  你,故乡,曾经生我养我陪伴我度过童年时光的那一片热土,随着年轮的不断沧桑,似乎与我越来越远,在渐渐退化的影像中已愈发模糊淡然。

  阴雨绵绵的今秋十月,父亲终就抵不住病魔的長期摧残,尽管对妻儿有万种不舍,在那个永远无法忘记的深夜,在老屋的堂前,父亲永远停止了呼吸,任凭亲人揪心地呼唤。

  按照当地风俗习惯,经过冗繁的礼仪后,父亲的遗体被安葬在村后的青山。我暗自想:父亲与奶奶或许是幸运的。父亲的新坟与奶奶旧坟前后相邻,距离不盈两米,父亲又回到了奶奶身边。奶奶是1982年病逝的,算是爸爸与奶奶32年后母子团聚了吧。我在伤痛中为爸爸奶奶祝福,心底却是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然。

  安葬父亲不足七日,我驾车至贵州边陲购买了十余株常年绿茵的万年青植于爸爸奶奶的坟茔周围,让爸爸奶奶可以常年看到青绿的树叶,以减少故人心里的苍凉。何况,爸爸生前是最喜欢植树嫁接花木水果植物的,也希望父亲读懂儿子对他的那份牵挂和用心吧。

  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只留下老屋门窗前父亲去年除夕自作自书的春联。

  面对老屋,心里总是万头千绪,理不出个头来。一栋雄伟挺拨的木瓦旧房,后坐起伏连绵的主峰山脉,左右副山相护,房前视野千里,高大苍莽的柿子树错落有致地装点着三百余户农房,鸽子在屋檐一头低鸣,这就是我家的老屋了。

  老屋,是父亲与母亲三十四年前共同奋斗的伟大创举,在那个生活极其艰苦的岁月,我们兄妹七人,加上奶奶,父亲和母亲,一共十口人,粮食往往欠缺,青黄不接。但父亲母亲考虑到一家十口人挤在爷爷留下的那间老屋,加上父母特别相信风水,常口里唸叨着那句“有吃无吃看屋基,子孙发不发达靠坟地。“在众多因素及力量的支撑下,虽家无任何积累,全凭爷爷留下的`那一坳杉树及族人、母亲后家的劳力支持,那一栋全村最高大雄伟的木结构瓦房就这样顺利地竖起来了。一共五间,正中间为堂屋,左右各二间为厢房,在我的幼年,我都一直在猜,除了中间的堂屋,我们四兄弟究竟乍分呢?我今后的婚房会是哪一间呢?这样的念头止于自己已在县城购买了一套新房。

  刚建好新房那年,除了大哥已参加工作,我与二哥、妹妹、弟弟都在求学的道路上刻苦拼搏着,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新房虽然竖起来了,但因为经济贫困,经过几年艰苦奋斗,只是山墙和后墙用当地的石头作了堆砌,前面的砖墙是多年后才补上的。后来虽然经济上有些改变,由于考虑到弟兄都在外地工作,没有必要投入很多经济作装修,乃至如今,房子都还是原来简单的装修,甚至有一间房子的楼板至今未“踩“。父亲生前曾经嘱咐过,这栋老屋无论怎样,都不能卖!多年来我工作之余也兼于商贾,想装修或是拆了重建,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但面对故乡、面对老屋、面对已近八旬的母亲、面对我渐渐淡化的乡情以及我的人生追求,我拿不出决心,也说不清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纠结来。

  记得刚刚安葬好父亲后的当夜,由大哥主持兄妹七家就如何安排孝敬母亲的家庭会,兄妹都各抒己见,都是本着自己的工作特点及自身条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总的来说,都是要求母亲离开老屋,以免母亲睹物思父,伤了本来就多病的母亲之身。听了我们的发言之后,母亲最后发言了,她说:“听了你们兄妹的孝心,我已经很满足了,但我是不会离开这间老屋的,即便离开,也必须几天就要回来“。子女都很愕然!母亲接着说:“老屋虽然很旧了,但你们兄妹七人都是从这里顺顺利利走出去的。老屋是根本,人是不能忘了根本的!何况,你们的父亲尸骨未寒,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我们都远远离开这老屋,离开这片土地,你们的父亲会感到多么的伤心,多么孤单!母亲言至于此而哽咽。

  我在暗自感叹和自疚,我们似乎永远都无法体会母亲内心深处对故乡、老屋以及逝去的父亲最深沉的感情。我的内心是特别赞许母亲的决定,但又在担忧着母亲要历经多长时间的苦痛才能平静地面对父亲不在身边的失落和伤然?

  “人生如萍!“,面对这一片热土地,面对突然改变了的家庭境况,我油然冒出这样的感叹。

  父亲生前曾提出要拆了老屋重建,兄弟四人只得到大哥的赞成。我当初的意见主要是父母年迈多病,花那么大的资金和精力建房,父母能住几年?今后谁来守望?建房之事不了了之才年余,父亲就已离开了我们。年迈的母亲也不可能常守这冷清了的老屋!子女都在争着接出来住。

  中午干妈去探望母亲,见大门紧锁无法进去而致电于我问是什么原因,干妈也已年迈耳朵不好使,我费了很大劲才让干妈明白,母亲两天前已被接去了二姐家,干妈失望的声音感染了我的心情!心中甚为沮丧,徒增了老屋在我心目中苍冷的寂然。

  老屋,曾经伴我艰苦成长,曾经见证我被父母疼爱、严训,曾经陪我度过悲伤岁月时光的老屋,经历了三十余年的雨雪风霜,已不再拥有当初崭新挺拨的模样。

  在世事无常的今天,我们内心深处虽然常涌动着对妳的热切怀想,但生活无奈,我们只能拥有偶尔探望妳的必然。

  故乡,妳是我在他乡登高时不由自主的眺望;

  老屋,妳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惆怅;

  母亲,妳是孩子永远魂牵梦绕的挂想。

  故乡,老屋,母亲,妳们让我如何置放?妳们叫我怎不牵心挂肠?

  • 相关推荐

【母亲的老屋情结作文1500字】相关文章:

我的老屋情结为题目的作文09-01

母亲的老屋优秀作文09-03

故乡的情结作文08-12

我的情结作文09-30

“六一”情结的作文08-19

初夏情结作文08-18

重阳情结作文09-14

中秋情结作文09-14

大海情结作文09-18

母校情结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