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当我反复吟诵这一句时,确实体会到了读书学习之乐,是在反复的学习之中。比如阅读一篇好的文章,第一遍读下去,只感觉到了一种心灵的共鸣和美的享受;第二遍就会发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遍又惊奇的发现作者的艺术匠心,在一遍遍的发现过程中你就收获了探索之美,怎能不乐在其中呢?反复阅读好的文章就像咀嚼一枚糖果,满嘴生甜,满口余香。
可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于复习,如服刑役,苦不堪言呢?一看见老师拿着一摞试卷走进教室,就唉声叹气,“又要做试卷!”“这节课完了”。老师只好神秘地说:“这可是高考秘笈呀,做不做?”“做!”学生这才打起精神。高考结束后,学生把所有的课本习题打成包,扔进收破烂小贩的车上,长舒一口气,“终于卸下了压在身上十年的大包袱”。
学生的“学而时习之,”又乐在那里呢?为了考试,为了高考而复习能不苦吗?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的,它是人内心的一种求知需求,是“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言,”的自然状态,是“好之者”“乐之者”,“三月不知肉味”“不知老之将至”的忘我境界。
学生对于学习感到苦的原因,他们太重视考试的功利目的,从小学就是在这种功利目的诱导下读书学习,老师为了好成绩不断的增加作业,家长为了好成绩在家补充作业,学生从小就是为了老师和家长的好成绩而反复学习,他们能乐在其中吗?
另外学生学习的东西,有的距离他们太远,他们的经历,感情和思想还未达到理解,发挥,举一反三的程度,也就是说所学不能化作内心的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探究、创作的幸福,没有在实践中引起共鸣。孔子说;“人之为学,常苦其难而不悦者,以其学之不熟,而未见意趣也。”学生学得不是不熟,而是在学习的过中根本未见幸福的意趣。
有的学生偏科,对于自己喜欢的学科,越学越爱学,那是因为他们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意趣,在探索发现中有了成功的喜悦,对于这科的学习不再感到枯燥,而是一种幸福。即使“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所以老师教育学生,关键引导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当他们有了兴趣后,功利目的就会慢慢淡化,取而带之的是探索的好奇心,发现和创作的成功感,这样就会乐在其中。
另外任何人都各有其志,也就各有所学,只要从事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乐在其中,孔子乐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乐在传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庄子乐在“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陶渊明乐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乐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曹雪芹乐在著《红楼梦》,鲁迅乐在针砭时弊,毛.泽.东乐在指挥千军万马。
无论乐在何学,乐在何乐,只要“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远的不说,就拿现在的文艺界来说,赵本山可说是“土”得掉渣,正因为他的“土”,却“土”出了名气,于是他越演越“土”,“土”到了极致。后起之秀小沈阳模唱之技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就凭这一点,今年春晚火了起来。真是技无大小,学无主次,只要乐在其中,精在其中,也就幸福在其中,成功在其中。
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要逼着孩子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也不要逼着孩子放弃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要不是有害他们身心健康的东西,就要支持引导,鼓励他们学精,学深,那样就会乐在其中,一生受用在其中。
- 相关推荐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文1200字】相关文章:
学而时习之成语故事09-24
学而时习之的成语故事08-2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散文06-04
读好书不亦乐乎初中作文08-08
初中生成语故事:学而时习之02-03
不亦乐乎五年级作文10-0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文400字06-02
2017高考写作素材:忙,不亦乐乎08-07
不亦乐乎小学四年级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