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么优秀作文1000字

2021-08-14 1000字

  倒退二十年,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可不是像现在这样的说“你好!”或者“嗨!”而是一般会说:“吃了么?”即使现在,年龄稍微大一些的人,见面的时候也经常以“吃了么”来表示问好,这恐怕是其他国家所不曾有的文化现象。学习汉语时间不长的外国人,若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的研究与体会,是体会不出“吃了么”这句话中的确切含义的。

  我曾看过一个文章,文章的作者曾仔细研究了为什么中国人见面不是问“你好”而是问“吃了么”。作者指出,因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的气候环境不是很好,粮食生产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所以不能保证每年都是风调雨顺。再加上那个时候的科技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因此,吃饭就成了第一要务,有句话可以作为明证:“民以食为天”。瞧瞧,吃饭是天大的事情,没有比吃饱肚子再重要的问题了。既然吃饭是最重要的事,那么大家都最关心,所以,人们见面的时候,往往就会关切地问:“吃了么”。若对方回答说“吃了”,发问者便为被问者感到很高兴,因为被问者并没有饿着肚子,是幸福的人。所以,这“吃了么”里面,既包含真正意义上的“是否吃饭了”,而且还包含亲切的关心与体贴,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人文情怀,因为大家都希望对方能吃饱饭。

  这样的问候不单体现对活着的人的关心,即使对于去世的人也各位照顾,要摆上许多吃食,让他们吃饱肚子再踏上西去的天路。小时候村里没什么热闹,所以谁家去世了老人出殡,便有许多人围着看。我曾几次看到他的家人往死者的嘴里塞上一块点心或者饺子,总是不解其意。后来向老人们询问才知道,那是因为怕那些死去的人饿着肚子,所以才想办法让他们吃饱了再上路。我想,这一特殊的殡葬文化现象,也许只有华夏文化中独有。

  大家你也问“吃了么”,他也问“吃了么”,于是便搞得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很纳闷,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中国人见面不问“你好”,而偏偏问“吃了么”这样的小事琐事。这些外国人恐怕没有尝过挨饿的滋味,不知道每天能吃饱饭是一种多么惬意而幸福的事啊。

  在外面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回到家乡的时候碰到熟人,总想开口问“你好”但是,下巴却仿佛被灌了铅一样沉重,下意识地就说出了“吃了么”来。对方也是一脸的微笑,点着头说“吃了,吃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所以,人们见面的谈话往往从问“吃了么”开始,那就是打招呼问好的意思。

  因为“吃了么”这个问候语有些特殊的意味,所以,在有的语境下以“吃了么”做问候语则不免闹出笑话。比如,学生见老师从厕所出来,也主动问“吃了么”,闹得大家都尴尬。据说有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人刚刚如厕出来,遇到一个熟人,于是那熟人就主动上前打招呼,热情地问:“吃了么”。这被问的老兄很不高兴,使坏地回答到:“是,我刚吃过,这次该你去吃了。”这当然都是现实生活中闹出的笑话,因为“吃了么”这个问候语跟“你好”比起来,在运用上实在要讲究一些,某些时候用显得不太合适。

  现在人们生活富足了,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见面之后的问候语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见面,很少听到再使用“吃了么”当作问候语来打招呼的了。但,稍微上了一点年岁的人,还是改不了以前的习惯,仍喜欢用“吃了么”当作问候用语,以示友好,特别是在熟人之间,使用得更加频繁。但与生人见面时,无论年龄大小,则一般都用“你好”来表示打招呼问候了。若是关系较好的熟人之间,见面时除了问“你好”外,还要询问一下“身体怎么样”等。仅从这一句简单的问候语,就可以证明现在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吃饱肚子的简单要求,提升到关注身体健康,追求生活质量的层面上了,这自然是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一种表现。

  回到家乡,年轻人见面时也早已不再使用“吃了么”当作问候语了,而是用比较流行和随意的“你好”或者“嗨”来代替了。若你见了一个年轻人,你主动用“吃了么”来问候他(她),他(她)或者会被搞得一头雾水,闹不清楚你为什么问他(她)这个幼稚的问题。因为现在实在有许多年轻人,为了保持体型身段,还故意自己饿自己一顿呢。

  “吃了么”这句问候语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了,今天的中国人再也不必为吃饱肚子发愁犯难。我们充满着自信,充满着豪迈,充满着激情,向着我们的朋友大声问候“你好!”,向着世界大声地问候“你好!”

  二〇XX年八月二十八日

【吃了么优秀作文1000字】相关文章:

优秀童话作文:吃了个夏天03-12

闺蜜,么么么么么么哒450字作文05-22

学生优秀作文:么里之游08-22

闺蜜,么么哒的作文05-22

谁吃了我的葡萄作文09-16

谁偷吃了苹果作文09-29

谁吃了我的月亮作文05-14

老妈吃了“变色糖”作文03-04

妹妹吃了我的“作业”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