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

2024-11-27 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 1

  日本

  1、位置: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面临b—太平洋,西隔a—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oN——46o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间差就大。c—濑户内海

  2、组成:由 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P18图7.2找到位置并记住)

  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防震减灾方面有关的知识(会判断某些做法的对错)。

  4、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5、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

  6、经济类型: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7、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③产品主要出口 ④沿海多平原 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主要工业区:有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主的名古屋工业区,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以北九州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将工业区和所在的城市在书上P23图7.13中找到并记住)

  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a、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b、劳动力素质高;c、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日本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8、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 2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又名黑海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5、亚洲的地形特点——⑴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⑵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P4图6.5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

  6、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记住P7 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

  各个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特点解析: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7、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 3

  天气和气候(第三章)

  1、天气与气候概念区别:天气是短时间概念、多变;气候是天气长时间的平均状况、稳定。

  2、气候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气温和降水

  3、气温分布规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③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叫最气温的日较差;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叫做气温的年较差。

  ④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4、降水的'形成条件:①充足的水汽和凝结核 ②气温下降到足以使水汽凝结出来

  5、降水的类型:①对流雨(多在赤道地区、降雨最多) ②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锋面雨

  6、降水分布规律:赤道最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如撒哈拉沙漠)和两极最少(P65图4—12)

  7、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赤道附近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地面的夹角)大、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极地相反 ②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见专题二)

  ③海陆分布: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同纬度比较起来,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比陆地晚一个月;

  ④地形与地势: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⑤人类活动:改变地表面貌,如植树造林、修水库或者滥砍乱伐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排放氯氟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等

  8、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⑴最冷月均温>15℃则为热带: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②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③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非洲大陆最多)

  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撒哈拉沙漠)

  ⑵ 0℃<最冷月均温<15℃则为亚热带: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

  ②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地区最典型,各大洲都有分布)

  ⑶最冷月均温<0℃则为温带: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中国北方)

  ②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欧洲西部最典型)

  ③温带大陆气候:距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温差大(亚欧大陆

  此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以俄罗斯、加拿大分布最广);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南极洲、格陵兰岛)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 4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012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10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 5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球体。严格意义上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3、纬线和经线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经、纬线的特点:特点经线纬线半圆,两条相对应形状特的经线组成经线圆,每一条纬线征圈,把地球平分为自成纬线圈相等的两个半球纬度相同,长度长度特相等,赤道最长,征经线长度都相等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⑷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3中的图1.18)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4.产生的现象:

  ①五带的划分;

  ②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季节的变化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简略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3-8月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次年2月是冬半年。

  3、地球的五带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相关文章:

总结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地理10-21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10-27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1-06

地理知识点总结03-23

地理知识点总结04-26

七年级下册地理的重点知识点总结07-18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07-31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0-25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