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总结

2022-12-22 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总结1

  一学期大日常教学工作结束了。时光太匆匆,,在这个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日常教学工作,回顾过去的工作,有得有失,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特对本学期的日常教学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四年的学习强化与教育指导,四年级的绝大部分同学各项行为习惯已形成,大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形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为了本学期语文日常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了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个大的进步。现将上学期的语文日常教学心得体会如下。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实施新的教法,提高日常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在识字写字日常教学中,讲究方法,提高质量。

  二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势,给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画面,并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生活经验,多观察,多想象,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时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在识字过程中一定重视写字的指导,不仅要求儿童把字写对,还要做到姿势正确,把字写好。

  第二,在口语交际中,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使儿童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第三、在日常教学策略上,整体关顾,灵活处理。

  第四、在日常教学思想上,要转变方式,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二)、注意德育渗透,体现语文的情感性

  "新课标"指出:"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应该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我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蕴藏的德育因素,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披文入情,以情悟文,情文结合"。

  (三)培养语文素养,体现语文的学科性

  新教材特别重视对儿童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注重儿童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对儿童进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儿童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当时、当地的学习资源和教育资源。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日常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日常教学的渠道。

  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日常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日常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日常教学充满活力。

  三、存在问题。

  1、培优补差工作由于时间,人数,任务多等主客观原因,开展较少,成效不大。

  2、没有能全面,多层次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3、作文水平整体偏低,指导训练力度不够。

  4、教师没能充分“备懂”学生,所教内容、所运用方法不能广泛引起学生共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成绩也有不足。本人将从这学期的日常教学工作汲取营养(优点)、吸取教训。加倍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以便做出更大的成绩,更好的完成工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好的教师就应该多下苦功夫去研究日常教学教材,多花心思去和孩子们接触,探讨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掉不足之处,真正和孩子融为一体共同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知道学习的意义,树立远大的抱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总结2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真累。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的结果而让我感到失望,现总结自己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如下:

  本学期,我认真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获得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自身素质的提高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参加学校、学区组织切实有效的网络教研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虚心请教。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相邻年级的周老师学习。以便尽快掌握一年级的新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自己遇到不够明白的地方虚心向组内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资源,为自己上课作好准备。同时,我经常上网寻找有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经验论文等,与年级老师共享,从而不断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电”。

  二、具体教学工作

  (一)继续打好汉语拼音知识的基础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识字教学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动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如和何让孩子用卡片识字,给孩子每天听写。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要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所谓“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个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

  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有感情地读书也是我的乐趣,与孩子们一同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使我的课堂丰富而生动。

  (四)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班级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接受能力也有不同,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性,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别是班上马佳翔这个小男孩,开始时还很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我找来他的爸爸妈妈,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他的学习进步很大。还有曾经不肯善言的张芙蓉、周艳有原来测试的二三十分现在也上升到六十多分。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3、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问题,要求我们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4、注意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5、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言条理性、完整性,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和信任。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总结3

  一、积极探索,认真做好学校的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

  1、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请专家、教授作《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解读》等专题报告,然后又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学习“新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新课程理论丛书等理论文章。我们又通过集中讲解、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让他们不断深入了解了小学语文学科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及方法。在语文科组会议上我们重点学习并解读了“新课程标准的突破点” 、“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新课堂的评估指标与要求”。我们还把有关专家的“抓住动态生成的契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级划分和指导策略”等文章印发给参加实验的老师。在同伴互动式的研讨活动中,进一步明确新课程理念。通过宣讲、研讨、自学,教师对语文学科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内化所学的理念,在自我反思与课堂活动中逐步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2、以生本班为实验点,进行新课程研究,努力寻找语文教学新路子。

  为了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以年段为单位组合成联合教研组(xx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每两周活动一次,就“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研究、作业研究、评价研究、问题与课题研究”展开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位教师对本单元的教材作分析(主讲),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然后把自己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作简要的说明。其他教师或补充或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每个教师每学期承担一次教学研究课的任务:有主题,有研究目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研究活动以“听课——说课——评课”的形式展开。带着研究主题听,带着遇到的问题听。说课教师说自己的反思、说自己的重构。评课教师围绕主题体现、问题的解决用“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来实实在在地评。在互动的研讨氛围里,生成了许多可贵的新资源。新经验积累了,新的问题又诞生了,尤其感到突出的是,如何处理好“低年级识字与写字的关系”、“阅读中感悟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文本与拓展之间的关系”、“关注语言因素”、“整体阅读”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开展专题性研讨活动,一方面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寻找问题研究背后的理论支撑。于是每次活动又增加了一个议程:问题和课题的研究与交流。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锻炼出一支勤于研究、勇于、树立新课程理念的实验骨干教师队伍;积累了一些新教材“目标设计、教材处理、课堂教学、作业处理、学生评价”的方法、策略及相关的一些资料,为课改实验的全面启动夯实了基础。

  3、以起始年级的语文实验研究为抓手,做好新教材的全面推广工作。

  在实验的基础上,本学期向面上的起始年级全面推开。面对我校一年级师生新教材的`实施,我组教研组长积极筹划,一方面充分利用基地学校教师的力量和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精心策划研训活动。在今年上半年就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作了准备,在五月、六月份,两次组织教师研究下学期的全面推广工作,部署了下学期推广工作的具体事项,包括资料准备等。还组织了准备上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骨干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第一册教材等。在暑期里,组织全体一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训: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在学习、宣讲、互动中广大实验教师进一步明确“二期课改”新课程理念,并对《新课程标准的突破点》、《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低年级新教材的特点、教材编排的体系、目标与要求”有了具体的了解。同时我们借助优秀课堂实录让教师亲历新教材、新课堂,在亲身感受中明确目标要求,感知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勇于,构建、完善教学博客;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围绕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我们坚持以课题为抓手,积极探求课改实验的规律和方法。首先,在区教研室指导下,我们认真完成市“诵读目标与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同时,根据面上调研中存在的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一现象,先后成立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探究性习作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小组。在教研室的指导服务下,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了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发展。如校级重点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指导”。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在教研员的指导下,一方面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制定研究方案,一方面携课题走进课堂:指导学生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信息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资料的交流利用方法,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等。课题与日常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课堂上体现课题的研究特色,已成了骨干教师及部分青年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今年,我们又对“语文综合活动”提出了研究的建议。起初各年段由教研员提供一些综合活动不同类型的资料,由各年级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编使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强,而且各年级活动内容有重复、交叉,缺乏系列性。学生活动缺少计划、指导、互动。于是将问题课题化,成立了“小学语文主题性综合活动研究”的校级重点研究课题。目前课题研究已顺利启动,并纳入规范化的日常研究的轨道。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为了做好“推广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这个大课题的推广工作,我们采用以点带面、区域性推进的方式。先是以实验班为实验点,在取得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以“志愿者班级、新基础联合体”逐步推进,最后在面上的起始年级全面推开。

  我们在“推广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中,首先革新“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制度,营造学习研究的氛围。针对教师备课中“关注教学内容多,关注学生学习需要少,考虑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更少”这一问题,我们在实验班备课改革的基础上,推出了“学导式”备课方案。教学过程除“教师活动”外,增加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的组织,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互动学习。“设计意图”与“教学反思”的增设,进一步要求教师能从“新基础教育”理念、语文学科价值的高度进行教学设计与反思、重建,挖掘过程设计背后理论层面的支撑,更有利于教师作理性的思考。其次建立“说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新模式。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意图,说反思与重建;带着研究主题听,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听;以“捉虫子”的形式评,评现象背后的理念,评述自己的反思与重建。教研室主任与教师互动,教师与专家互动,教师与教师互动,营造了学习研究的氛围,提升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我们在“推广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中不断调整心态以及工作方式,要求自己沉下去,像新基础改革的专家一样,深入到课堂里,与老师们跌爬滚打在一起,随时搭准老师和学生的脉搏,倾听老师在教语文、学生学语文过程中的心声。我们除了到实验班进行调研外,对起始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集中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调研活动,在课堂观察、课后听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老师们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以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把学习的时间给了学生后该做些什么?怎样避免学生学习字词模式的僵化现象?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怎么办等十分客观而又真实的问题。我们把教师碰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有的与实验老师一起研究,有的另请专家进行专题研究,然后在教学研究活动中进行沟通与说明。

  三、继续深入开展课外阅读研究,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1、确保学生有读本。

  为了让老师改变只重视书本知识教学的现状,我校在每层教学楼廊道专门开设了书巴,并在教研组长、教师会议上进行宣讲,强调反复,提高教师的认识。其次,通过教研室的图书管理员作进一步的宣传。再者,为各年级学生增加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课外阅读读物,要求教师向学生推荐适合的报刊杂志。另外,运用考试作导向,从二年级开始,书面考试阅读部分增加课外阅读篇目,低、中年级保留一篇课内,其他课外文章;高年级阅读文章全部选自于课外读物。通过多种渠道的共同作用,教师的观念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改变,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2、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

  把教师的关注点拓展到课外后,紧接着碰到的问题是:安排什么时间读?学生读的基本量是多少?如何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好书?怎样处理好课内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的关系?等等。例如,关于读书的量,一、二年级不少于10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50万字,高年级学生的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阅览课”专课专用,校内外每日保证“半小时阅读”;老师课内教一篇,课外至少带一篇等。我们还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特点,向各校老师推荐了学生课外阅读篇目,要求各年级的老师根据所推荐的篇目结合学校图书室拥有的书籍作调整,为各年级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菜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校学生的课外阅读上了轨道,在“时间、书籍”方面得到了保证,通过检测、评价使有关的要求也得到了落实。

  3、进行阅读教与学的方法指导。

  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有了基本规范后,关键问题是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培养。为了让语文老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每年都组织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例如,我们先后在个年纪举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外阅读课内交流”、“课内教学课外延伸”、“课外配套阅读教材的运用指导”、“如何认识与读好一张报纸?”、“如何认识与读好一本书?”等专题的公开教学研究活动。老师们在活动中学会了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跳读、顺读以及选择读书法、程序读书法、猜测读书法等,也逐步开始重视起了培养学生进行阅读摘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活化学生阅读资源。

  学生初步掌握了课外阅读的方法,也有兴趣阅读后,紧接着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的阅读活动“活”起来?如何活化学生阅读资源?我们一则是把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如:读同一作家的作品、同一主题不同作家、不同体裁的文章、专题文章等;二则丰富阅读活动的形式:网上查询、收看影视、编写小报、摘抄经典作品、组织辩论会、开展故事会;再则组织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开展读书摘抄笔记本的评比展示、每周安排一到二次摘抄赏析交流、成语打擂台、巧接歇后语、每日名言警句介绍、比谁看得多用得好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和运用活动不仅进一步激发了阅读兴趣和动力,而且使学生的阅读资源转化为积极的言语智慧,并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他们健康地成长。

  四、重视作文教学研究,开掘适合我校学生的习作内容,探索作文评改新方法。

  1、转变作文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我们首先把消除学生的厌倦、害怕写作的情绪作为首要的任务。要求教师树立“让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理念,可以大胆地丢弃教科书中不合学生实际的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把生活再次呈现出来,说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熟悉的人、事或景,说自己想说的,然后让他们动笔写放胆文(不拘文体、不拘题材),写心里所想,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情况提供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语言活动内容举例”的材料和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说话和习作题库,这些资料拓宽了教师的思路,丰富了他们进行表达训练的材料,老师们在中可以紧扣学生的生活组织习作训练,确保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

  2、进行有效指导,保证习作量。

  学生有内容可写了,写多少适宜,怎样指导更有效,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如下几项研究活动。第一阶段:组织教师学习《小学作文教学系列训练的几点思考》一文,重点运用新的习作结构程序“准备酝酿—试写初稿—评议指导—自行修改—鉴赏”的模式,用新的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第二阶段: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加强作文备课的研究,要有作文备课专用本,有计划、有生活积累准备、有指导过程、有评讲;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的习作训练等。我们加强了日常作文教学的检查力度,使各项要求的达成度逐年提高。第三阶段:开展作文教学研究活动,优秀教师上示范课素描作文《贴鼻子》,生活情景作文《树叶的故事》;骨干教师上亮相课;听课教师回校上研究课;还在四、五年级组织开展作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反复多次的研究中,教师逐步掌握了新的作文教学模式。第四阶段:开展竞赛活动,教师方面有“下水作文比赛”、“作文备课比赛”、“作文课堂教学竞赛”;学生方面有“低年级的童话作文、日记竞赛”、“我爱我家、我爱自然、放飞生活”等主题的征文活动。

  3、探索作文“三结合”评改新方法。

  作文的批改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大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作文批改上,然而,学生却并不领情,只关心分数,很少看批改的内容。在作文评改方面,教研室龚主任带领我校的老师作了深入的研究,确定的研究课题为《小学中高年级“三结合”作文评改的研究》,他们在探索中提炼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作文评改的“三个活动阶段”:作文前的生成性构思、作文初成时的自主性修改、作文后的探究性评改;“三类活动内容”:修改、批注和评议;“三种活动形式”:自评改、互评改和师评改。每个环节都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充分体现“自主、合作”精神的作文评改方式在许多班级开了花,也结出了果实,学生的作文修改、作文评价、作文鉴赏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继续重视日常化的评价研究,探索促进新教材实验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案。

  1、不断完善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测评方案

  为了重视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了“小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测评方案”,并在实施运用中不断完善。一方面要求学校将“学生的能力测评”列入计划,根据方案进行“单项训练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在期中、期末前,将区命题的“单元测试试卷”提供给各年级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单项测查。

  2、继续重视日常化的评价与研究。

  我们充分利用考试这一指挥棒的功能,在语文学科检测中,我们先是增加听力、说话、朗读的考试形式;再是对书面考试的内容作了调整,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外阅读的量逐步增加,中高年级基本上都是课外阅读文章;考试内容从知识点的考查该为知识与能力并重,偏重于能力,记忆积累和迁移运用并重,偏向于迁移运用,关注学生的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们把期中、期末的质量监控与平日的抽查相结合,有力地提高了学校的质量意识。抽测后教研员与学科负责人的质量分析报告,为学校、教师提供了比较客观的成因分析与改进建议。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随着考试内容与方式的变革而变化,越来越好地体现二期课改的新理念。

  3.科研带来成效,教学成绩硕果累累

  24届中国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我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校共有120人参赛,67人获国家级大奖。其中一等奖19人,二等奖28人,三等奖29人。

  其中期末考试成绩更是喜人。上学期我校共有学生1151人,一年级期终考试平均分93.49%,优秀率53.31%,合格率100%。二年级平均分873.96,优秀率20.36%,合格率99.54,三年级平均分85.47,优秀率44.47%,合格率99.13%,四年级平均分78.97,优秀率16.4%,合格率9363%,五年级均分83.87,优秀率59.27%,合格率98.17%,六年级均分90.10,均分86.6%,合格率99.56%。

  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一年级均分生本教材均分90.51分,优秀率40%,合格率98.85%,人教版均分89.26,优秀率32%,合格率99%。二年级均分生本教材均分93.40,优秀率51.90%,合格率100%,三年级人教版均分88.74,优秀率56%,合格率100%,四年级人教版均分83,优秀率24%,合格率99%,五年级人教版均分84′,优秀率57%,合格率98%,六年级人教版均分87′,优秀率83%,合格率100%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总结4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到今天就结束了,回顾这一天天的教学工作你,我感触良多,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把学生的语文课教好是我的责任。这个学期的语文课,同学们都学习的不错,但是我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下面是xx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学期,我听课共十几节课,每听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地做好记录并积极地思考,在别人的课堂中汲取到了精华,从而弥补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缺失,同时在思考中也让自己的教学观点得以更高的提升。

  关于认真备课,本册书中的每一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精心地分析、准备,从而再到课堂上给学生来讲授,在我的意识里,我觉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做,能够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与成就。,二年级仍然还是重点,每节课我都严格要求孩子们做好生词卡片,并在家里做好充分预习,在课堂上检查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过关,同时在指导认读的过程中,我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让孩子们牢记每一个生字。在写字教学中,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经过我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在一天天地进步,很多孩子的铅笔字写得是工整清晰。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还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在课后的反思中找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发现自己讲课的不足,从而冥思该如何去改进。在本册书中,我在每一课教学后,都会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每个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我也会紧紧抓住其中一两个教学环节认真做好反思。

  二、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拥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为了让孩子们更喜欢语文,除了让孩子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外,更多的是我要想办法如何丰富语文课,丰富语文课堂的学习。另外,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做了很多精美的头饰,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在本学期中《酸的和甜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纸船和风筝》等童话故事,我均让孩子们进行了表演,而孩子们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

  三、注重平时的积累。

  本学期我继续让孩子们坚持“每日一积累”主要还是做到形式多样的积累,这学期孩子们在积累内容上,兴趣上较上学期均有了明显的提升,好词好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等,内容多样,在积累的同时,孩子们还能将意思说出来,诸如:成语,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时,还能进行恰当地造句,再如:名人名言,学生能知其大意,还能结合自己亲身实际谈出深刻的体会来,记得教研教研员来听课,在课前我让孩子进了“课前积累”,孩子的多样积累内容及出色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将这项课外积累坚持下去。现在我班孩子之所以在写作及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基础,这也与平时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

  四、耐心辅导用心测评

  (1)耐心辅导。对于学困生,我是给爱心,讲方法。使他们不断进步。如我班陈代意、谭熏雨、陈欢、莫时仁、韦森林、符男凯等同学的语文成绩差,又十分懒惰而贪玩,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拖欠课堂作业。对此我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心,鼓励他们,常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只是点滴进步,我都给予一个“优”加以赞许,让他们找会自信,找到学习的乐趣。除此,我还采取家访和电话联系,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辅导,使这些学生有较大的进步。

  (2)用心测评。每学完一组课文,我都指导学生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然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最后讲评,对知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数年了,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教育,做一名语文教师很不简单,教学中,我常常慨叹自己的知识浅薄,我深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还是实际教学,都需要我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才能在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不被淘汰。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迈上更新的台阶!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总结(精选6篇)08-13

最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总结范文05-09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总结11-19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总结范文08-13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总结08-1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总结01-1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总结12-05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总结10-2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总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