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2022-12-27 总结

  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1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xx区委、区府关于扶贫解困惠民行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徐家镇20xx年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低收入贫困户为对象,以增收为核心,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技能传授扶贫为重点,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逐步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致富能力。一年多来,我镇的扶贫解困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就开展的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扶贫解困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落实“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构建和谐徐家”的具体行动。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方位扎实抓好我镇的扶贫攻坚工作。

  为了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实现20xx年扶贫解困的目标任务,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徐家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督促和检查。正是因为有领导小组的科学安排,有全体干部的思想共识和积极参与,有相应的制度、职责和具体帮扶方案和措施作保障,才使我镇今年上半年的扶贫工作及时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责任

  今年初,“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就及早制定了《徐家镇20xx年扶贫解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一是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完成30户,83人的贫困户帮扶,使他们本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二是提出了扶贫解困工作的三大重点:加大扶贫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力度,确立贫困农民稳定的增收项目;加大劳务培训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三是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要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帮其寻找致富门路。镇经济发展办具体负责对扶贫工作的规划、指导、督查、考核,及时收集扶贫信息,总结推广经验,镇民政、计生、畜牧等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真心为民,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

  三、措施得力,帮扶效果明显

  扶贫对象的确定,扶贫方案的制定,扶贫措施的科学性、可行性为扶贫解困工作迈出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通过开展扎实的工作,完成既定的帮扶目标任务,还必须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还必须用心帮扶,真情付出,才能收到扶贫解困工作的实质性效果。

  一年来,我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体机关干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打好了扶贫攻坚战。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xx市xx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xx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3

  XX县XX镇XX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20xx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文章,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全村人平纯收入由20xx年的568元增加到20xx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

  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XX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山腰重点扶持发展用材林,在旱地和坡耕地重点扶持发展柑桔、梨等水果,在SS库区重点扶持发展渔业。二是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方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开发库区水面20xx亩,发展美国班点叉尾鱼回等名优鱼网箱养268口,开发山地250多亩,发展布朗要、新世纪水晶梨等体质水果基地600多亩,大型拦网养鱼基地4个,牛、鼠年存拦量达1100多头(只),全村人平水果收入超过了300元。目前全村90%的贫困户建立了增收产业,收入稳定。三是培育产业大户和典型,增强带动能力。该村先后扶持培育养鱼大户11户,扶持21户发展牛、羊养殖,60多户发展水果产业。移民贫困户谌彦章,通过驻村工作组帮扶,目前已发展拦网养鱼水面600亩,养鱼资产达62万元,年纯利达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库区有205户加入合作经营,建起了养鱼基地。

  三、整合资源促合力,确保扶贫实效

  县、镇、村级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确定扶贫机制。省财政厅、SS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贫开发以来,省财政厅和县、镇、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贫困村。三是借助外力谋发展。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实行优惠招商,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中国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从益阳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氯酸钠厂和结晶硅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4

  为了做好帮扶贫困的白龙村,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状大增加农民收入,我单位竭尽所能,高度重视,从资金,物资,人力方面大力支持白龙村,使贫困的白龙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变。两年多来,我们一共投扩帮扶资金1.5万元,领导和干部到村80多人次,办好事4宗,组织结对帮扶8个。20xx年,村委会集体经济纯收入1.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800多元。各项工作排在乌迳镇各村委会前面。

  一、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1.6万元,主要是:

  1、兴办了一间果场,从江西引进脐橙种苗500多株,在旱坡地种植,面积近10亩,并在果场养猪养鸡,年收入9000多元。

  2、山塘出租。将四十多亩的一口白沙泥山塘出租给湖口一养殖户,年租金2000元。

  3、兴办了一间沙场。村委会与投资老板合办了一间沙场,每年纯得2000元纯利。

  4、其它收入3000元。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领导班子能够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村党支部实行“两个按时”、“两个坚持”,对镇组织的活动按时参加,对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如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市重要会议等,都能及时组织学习和传达,领导班子政治思想得到了提高。每年坚持召开两项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实行党员评议;每年召开两次村务公开,把收入情况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积极培养上进青年向党组织靠拢,2002年发展新党员4人,去年又把一名创业能手陈太明列为党员发展对象。

  2、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村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边努力搞邓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面上的日常工作,一边带头大种黄烟,开展立体种养。村支书朱兆华去年养猪25只,开发山塘养鱼10亩;村文书郭奕南种黄烟10多亩;村妇女主任种果树近10亩,养猪30多只,养鸡300多只。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种养业蓬勃发展,共有养猪专业户20多户,养鸡专业户8户,种烟大户30多户,白龙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三、帮助理清了发展思路。

  为帮助白龙村找准发展集体经济,强村富民的路子,我中心领导一把手梁高俊主任多次亲自深入扶贫点和农户中调查研究,指导村委和村民脱贫致富。同时专门指定一名副主任和办公室同志组成工作队,多次深入到白龙村,与村干部上起,研究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针对该村实际,提出了“修好路,搞好种养,办好企业”的`发展经济路子。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中心”挤一点,村委会筹一点,承包者投资一点,定期维修好7公里的村道,办好了一间果场,开发了一口山塘,兴办了一间沙场。计划今年再开发两口20多亩的山塘。到时候,整个白龙村的生活、生产用水将得到有利保障。

  四、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我们帮助白龙村委建立健全了“山塘承包管理制度”,“果场经营管理制度”,“沙场经营管理制度”等,并经常深入村委会了解经营情况,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提高效益。同时帮助村委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推动集体经济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落实包干责任制,建立回访跟踪制。

  通过两年多的扶持建设,我们的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脱贫还有一定距离,根据要求,我们认真落实包干责任制,除单位从资金、物资、人员方面大力支持外,还积极协助村委争取外出人员的支持,争取今年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在白龙村脱贫后,我们将建立回访跟踪制度,每年不少于4次到村委了解已建项目的生产经营情况,力所能及解决困难,使集体经济保值增值,持续发展。

  通过帮扶工作,带动了机关作风的转变。首先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落实“中心”各项制度,积极主动搞好外商和民营经济的服务。其次干部职工认真做好各自的工作,积极主动深入到外商和民营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认真管理和监督好各窗口部门的收办件和收费工作,使窗口服务更耐心,更细致,更周到,得到了办事群众的赞誉。

  今后,我们将结合“千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搞好帮扶,不仅在资金上尽自己所能,还要与村委会干部一起,选准项目,为发展集体经济献策,壮大村委集体经济,实现早日脱贫的目村。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5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开发定点帮扶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驻村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指示,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封丘和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我单位在20xx年定点扶贫工作中积极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帮扶村的扶持力度,着力做好新一轮定点扶贫帮建工作。现制定20xx年定点扶贫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帮扶对象x村村基本情况

  x乡x村,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村,属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全村现有村民小组7个,共270户1100人,村干部3人,党员40人,耕地面积2500亩,原属水田种植,现在全部改成旱地种植,是x县无公害优质小麦和玉米生产基地区域。目前,该村人均年收入3000元,在全县村级收入中属于中等水平。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由于帮扶村一直以来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我们将利用业务优势,一是对帮扶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农业种植技能;二是发放农业知识手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快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建立贫困户和扶贫工作台账。将x村村贫困户的全部信息、档案均有纸质档案备案,全部建好扶贫工作

  台账,并存x县x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驻村工作队备案。

  (三)春节前组织号召x办全体人员为x村村困难群众进行募捐,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于春节前进行集体慰问,保证x村村全部贫困户能过上一个安心的春节。真正体现党和政府对基层人民的关心与爱护。

  三、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组织机构。

  x县x办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推进工作,上级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办立即召开班子成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成立县x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扶贫开发驻村工作队。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x办,驻村工作队下派到村,负责日常工作,遇事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将定期研究和督办定点帮扶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

  x县x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刘 孟

  副组长:李阳明

  成 员:王 新 狄鹏飞 周 舟

  办公室设在x办,有周舟负责日常材料管理工作。

  x县x办扶贫开发驻村工作队

  队 长:李阳明

  队 员:王 新 狄鹏飞 周 舟

  (二)整合资源,形成推动合力。

  1、整合资源,利用相关政策资源,争取国家、省、县及社会热心人士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

  2、实施县级地方政府主导,积极协调乡级部门,加大对帮扶点发展的指导,形成整体推动合力。

  3、积极扶持、引导企业和个体户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现推动定点帮扶计划可持续发展。

  (三)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1、着力推进扶贫解困和脱贫。按照省、市、县扶贫开发和实施民生工程的总体部署,实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帮助实施好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安居、农户建设;着力解决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利用单位政策优势,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开展文化、教育、智力帮扶,在帮扶思路措施、实用农业技术方面开展专项培训,同时提供最新发展信息、提供农业技术咨询。

  2、深入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按照、省、市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的要求,由驻村工作队实地查看村民生活住宿条件、生产发展情况,零距离与当地群众亲切交谈,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找准扶贫帮扶点,力争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一步拉近党群关系。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建设“五好”党组织的要求,在开展帮扶工作时,结合我办实际力量,开展乡村干部管理、青年创业等为主题的专项培训班,帮助定点帮扶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

  努力使帮扶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稳定的骨干力量。

  (四)推动和谐稳定。在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时,x办坚持发展帮扶与和谐稳定相统一,将开展工作与维护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紧密结合起来。力争积极调动群众盼发展、望发展之心,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特别珍惜群众盼稳定、爱祖国之情,扎实开展村民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和谐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保和谐。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推进帮扶项目的进展,真正帮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全面强化帮扶责任。 根据市、县扶贫考核工作提出的意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及时督促帮扶干部努力完成各自的帮扶任务,实行问责制,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扶贫干部队伍,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继续推进产业扶贫的工作进度。产业扶贫是我办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固定的产业既可为帮扶贫困户增加稳定的收入,更可为发展经济项目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帮助我办的帮扶的贫困户加入到农业合作社或x村村的种植、养殖等发展项目中。通过产业扶贫,每年为贫困户人均增收300—500元。

  三是不间断的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稳步加快x村村的脱贫致富步伐,大力推行农民技能培训,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实效,积极对x村村劳动力开展种、养生产实用技术培训。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6

  2015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组织部、县扶贫移民局和县直机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以带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为总目标,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强化监督考核等有效措施,全面推进3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15年度我镇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通过省级审定并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3个,分别为建新村、村和村,共有贫困户871户,1900多人。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和动员全体镇村干部献计献策,齐心协力把驻村帮扶工作做好。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全体党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3个贫困村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包片领导为组长,市县下派驻村帮扶干部和镇派驻村干部为组员的驻村帮扶工作组,负责具体指导3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并为每个贫困村配备了一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具体的增产增收工作。

  2.明确工作目标。一是以产业发展为主、精准帮扶为辅,立足贫困村实际,动员群众自力更生,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二是细化助农增收工作措施,主要包括: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拓展群众经济收入渠道,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三是完善辅助措施,重点包括解决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改变等工作,使村民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3.强化监督考核。为切实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镇党委专门制发了驻村帮扶干部管理考核办法,与驻村帮扶干部和其联系村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要求:联系村必须具备签到册,做好出勤情况记录,每月上报接受检查;驻村帮扶干部必须具备“民情日记本”,记录重点工作,每月汇报一次工作情况,每季度上交一份阶段性工作总结;镇党委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监督管理小组,每月必须对驻村帮扶干部的出勤和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督查或暗访,督查或暗访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成效

  1.提高了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扶贫工作政策,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在各贫困村内设立宣传栏、阅报栏、政务公告栏及时传达党的声音,帮助群众党的相关政策。通过展板、宣传语等方式,强化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群众感恩意识。

  2.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镇党委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计划:一是计划以太阳湖农业发展公司为依托,为3个贫困村建立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发放优质树苗、实施跟踪指导等方式提高产量;二是因地制宜分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上级联系部门和镇党委的指导下,3个贫困村分别制定了3至5年产业发展规划,特别强调符合实际、科学可行,为3个贫困村长远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3.积极争取上级帮扶支持。针对3个贫困村不同的实际困难,协助了村两委做好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主要包括:市军分区免费为建新村发放优质树苗200多株;市粮食局解决了村两名贫困大学生无钱读大学的问题;县纪委为村多方争取资金,建成水泥路7.8公里,基本实现了村组水泥路全覆盖;县卫计局积极协调救灾扶贫物质,为3个贫困村发放应急生活包50套;县工商局对成规模的养鱼户每户补助了1000元钱,并联系了相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

  四、问题建议

  我镇还需加强在探索长效帮扶机制上的力度,才能真正使帮扶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增强贫困村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希望上级部门加大对我镇贫困村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早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2016年,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利用召开村组党员干部会议,群众座谈讨论、入户走访等形式,及时找准和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和掌握干部群众发展意见,找准工作突破口,将扶贫帮扶工作推上新台阶,确保2016年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和市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动员布置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我县紧紧牵住绿色产业这个“牛鼻子”,立足霍山特色资源,创新多种模式、采取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为全县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市农委8月中旬和9月下旬二次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专项督查后,我委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逐条落实到位。现将我县20xx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县扶贫开发领导组下设一个产业扶贫工作组,组长由农委一名副主任兼任,农委抽6人、林业局4人、中药材发展局2人、茶蚕办4人组成工作组成员,并设有专门办公室,有4名同志常驻办公。同时又成立了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农委主任兼任,在农委内下设一个专门扶贫办公室,抽二名同志专职负责日常工作。

  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出台了《霍山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编制了霍山县特色种养业20xx年度扶贫工作重点与分月工作计划,协助43个贫困村制定产业脱贫计划,逐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稳定和深化产业扶贫政策。

  三是抓好调度,通过召开调度会、定期通报、信息交流等措施,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20xx年上半年全县召开了二次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5月份还专门开展了产业扶贫工作专项检查。8月下旬和10月下旬,针对市农委二次督查反馈情况进行了二次专项整改。

  (二)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

  20xx年,全县完成三批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验收共有7952户,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10712户(20xx年、20xx年已脱贫户发展产业项目只统计没有验收给予奖补)占全县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7xx9户中的62.9%(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覆盖率)。其中从事种植业发展6804户、21091人;从事养殖业4499户、13947人;从事加工、休闲农业的56户206人。20xx年脱贫户发展产业1967户6808人;20xx年拟脱贫户发展产业2256户7832人。全县贫困户(不含20xx、20xx年已脱贫户)共发展低产茶园改造17538亩、毛竹抚育和笋用林改造11758亩,油茶抚育191亩、种植天麻、茯苓等中药材2165亩、种植蔬菜1203.1亩、食用菌3120xx棒、养蚕570种盒、养蜜蜂1xx4笼、养种猪134头、黑毛猪5561头、牛336头、山羊3840只、土鸡92962只、鸭鹅18009只、鱼虾等特色水产养殖4135.6亩、种植水果314亩。户办茶厂9个、竹加工厂2个、手工作坊1个、农家乐13家。全县20xx年发放补助资金1740.6178万元,比上年增加407万多元,户均受益2173.6元,比上年增加237.6元。全县20xx年已发放小额贷款8439.1万元,受益贫困户2615户(其中邮储发放460万,受益贫困户96户);其中包含分贷统还模式农商行发放贷款1569万元,由11家农业龙头企业主体实施,带动422户贫困户受益;邮储银行发放贷款435万元,由4家农业龙头企业主体实施,带动88户贫困户受益。

  (三)、贫困户、贫困村和“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种养业达标情况:

  (1)发展特色种养业达标并已验收的贫困户有6993户,完成任务101.0%(任务是6924户),自种养比例达到40.66%。

  (2)全县43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专业村达标的贫困村有43个,其中茶叶32个,毛竹4个、中药材4个、水产1个,以黑毛猪产业带动全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的1个,完成任务100%。

  (3)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村达到“一村一品”的5个,分别是太阳乡金竹坪村、大化坪镇青风岭村、大化坪村、佛子岭镇长岭四个村(茶叶);诸佛庵镇桃源河村(毛竹),任务完成达100%。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情况:全县有481家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通过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务工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59xx户、18296人脱贫增收,其中20xx年拟脱贫户是500户1600人。户均预计增收4000元以上。

  (五)、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到村实施情况::20xx年度县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安排到贫困村共建54个特色种产业发展项目,涉及43个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总投入1827万元,贫困村项目覆盖率达100%。其中20xx年度贫困村发展资产收益扶贫特色产业项目24个,涉及17个贫困村,投入扶贫资金706万元。“三变”改革试点项目涉及14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80万元。特色产业项目主要茶叶和竹制品加工、高山蔬菜生产、中药材生产、生态养鱼、饲养黑毛猪等。

  (六)、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投入情况:打卡到户发放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是1740万元,特色种养业项目到村扶持资金是1852万元。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投入强度达到2094元户。

  (七)、领导班子和农技人员结对帮扶情况:县农委、茶蚕办、农机局领导班子成员共联系经营主体19个,吸纳254户贫困户、812个贫困人口。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共有173名,结对帮扶523户贫困户、1874个贫困人口。

  (八)、特色种养业培训情况:20xx年采取县级集中和到村培训二种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10多次,培训经营主体629个,培训帮扶干部756人,培训贫困户6685户。

  二、主要做法:

  (一)因户施策发展到户特色种养业。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一步推出了畜禽集中代养、以羊换羊、资产租赁、委托加工、订单收购、联户经营、组建家庭农场、龙头带动、入股集体经济、后备箱工程等脱贫攻坚“三十六计”,拓宽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思路,从而使不同家庭条件的贫困户都能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从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路子。全县各乡镇都涌现出一大批典型案例,充分带动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例如下符桥镇采取分散代养模式,组织协调科氏丛林公司统一提供黑毛猪种,让贫困户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分户饲养黑毛猪,然后统一回收;东西溪乡余家畈村组织养殖大户为14户贫困户集中代养28头猪,仔猪由贫困户提供,然后扣除仔猪成本后,利润与贫困户增均分;诸佛庵镇小堰口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18户49人入社,社员以毛竹资源入股,按毛竹园面积、远近、蓄积量计算股份,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年底依收入进行分红;磨子潭镇充分利用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沿线发展农家乐,并组织贫困户将当地特色农产品上柜展示销售,让游客“后备箱”满载而归。

  (二)因地制宜推动旅游和电商扶贫产业。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贫困户的资源为生产基地,将田园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发展休闲观光体验旅游为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全产业链,由企业统一进行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和销售,实现贫困户收益化。设立绿色减贫专项资金600万元,以“旅游+”多种复合业态为抓手,扶持镇村成立旅游服务公司、乡村旅游扶贫协会,拓宽增收渠道。在43个贫困村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充分依托乡村电商能人,帮助贫困户开设网店或开展代卖,将有条件的贫困户培育成为农村电商的带头户,解决贫困户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如:磨子潭镇大力发展农家乐、驴友之家、体验农场、茶谷小院等项目,通过资金帮贷、就业帮介、产品帮卖、发展帮带等模式,实施“1+3+10”扶贫项目,带动75户274人摆脱贫困;上土市镇陡沙河温泉小镇项目,虽然目前仅完成一期开发,直接在温泉景区务工的贫困户有120人,人均务工年收入约2万元,在景区周边服务的贫困户有27户,户均年增收近3万元;抱儿钟秀公司实施“黄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打造茶旅融合新样板,将带动7个贫困村、64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漫水河镇陈家畈村通过村淘平台销售山芋粉丝项目,按种植户200元/亩补助和80%设备补贴,对成品粉丝进行包装设计,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三)创新推进资产收益型扶贫模式。总结推广《精准扶贫三十六计》,拓宽脱贫思路,探索创新脱贫新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出台了《霍山县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和《霍山县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操作规程》,结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三变”改革,大力实施资产收益扶贫。

  一是探索“政府+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合作模式,鼓励贫困村以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要素和资金参股开发加油站、水电站、小水库水面经营等收益较好的优质项目,获得分红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补助贫困户。如:太阳乡参股观音岩水电站,每年将获得8%的固定分红收益,为两村3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每户提供3000元固定收益;单龙寺镇东风桥、下符桥镇庙岗集村20xx年首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计划实施加油站、大棚蔬菜基地等项目,将带动90户贫困户获得固定分红;太平畈乡洪峰村投入40万元建成高山蔬菜保鲜冷库,上土市镇陡沙河村投入80万元建设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为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顺产顺销,稳定增加了收入。

  二是结合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盘活贫困家庭资源、资产和资金,让贫困户有更多的稳定增收渠道。如太平畈乡王家店村淮源农庄,利用霍山石斛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与周边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贫困户以自家房屋入股,淮源农庄免费改造贫困户房屋并负责统一管理服务,交由贫困户自主经营,经营收入按照5:5分红。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等以折价入股、租赁方式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益。如:太阳乡通过政府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保障服务,该村将7000亩山场流转给安徽茂源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农户除每年收取林地租金,还可以就近参与采集加工,目前已有12户贫困户受益;黑石渡柳树店村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安绿园公司,由公司统一新建蔬菜大棚,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公司高于市场价蔬菜收购,既降低了公司成本,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已有8户贫困户受益。

  (四)积极创办扶贫产业互助组织。积极探索以贫困户为主体,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多户贫困户成立互助组织,形成“多户联动、抱团取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走上致富道路。单龙寺镇有15户贫困户组成互助社,利用各自条件优势,签订互助协议,取长补短,发展水库养鱼;诸佛庵镇桃源河村实施“互助合作、贷羊还羊”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组建村民互助组,以贷羊还羊滚动发展的运行机制,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以“输血”增强“造血”功能,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该项目第一期投入35万元,新建标准化羊舍360㎡、管护用房70㎡,购买种羊200只,第一批带动7户群众发展高山养羊。计划通过三年的滚动发展,带动20户群众发展高山养羊、脱贫致富,预计总养殖规模达到20xx头,年总纯收入超过100万元。

  (五)加强建立帮扶利益联结机制。为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中的生力军作用,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县农委在全县深入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活动,并专门下发了通知,分批召开了四期培训会,培训人次达600多人次。目前全县有481家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务工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59xx户、18296人脱贫增收,20xx年拟脱贫户500户1600人。

  (六)深入开展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在20xx年农技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基础上,县农委又对全县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人员进行调整充实,继续开展“五个一”行动,即帮助贫困户理清一个发展思路、选准一个脱贫产业、联系一条销售渠道、传授一门实用技能、找到一条就业门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同时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林简单实用技术及产业经营知识培训。20xx年通过各种形式共培训贫困户6685户,发放培训资料1万余份。同时充分发挥“菜单式”产业扶贫手册的指导作用,帮助贫困户按照《扶贫产业菜单》选择产业项目,按《扶贫技术指南》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三、存在问题:

  1、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

  我们山区种植粮油缺乏比较优势,经济效益低下,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但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在对产业扶贫工作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宣传、引导贫困户发展力度不够,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

  2、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与效益偏低。

  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产业投入较大、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见效需要时间较长、市场相对较远而且风险相对较大,只有持之以恒努力、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但在贫困山区,政府与农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管理不精、效益不高,对山区农民的扶贫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县农委没有很好地完全落实省农委制定的贫困村“特色种养业专业村”和“一村一品”的标准与要求,根据全县43个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分类指导,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区域发展、规模发展,致使我县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贫困村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贫困群众自身的单打独斗,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

  农民是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但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山区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近二年我县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占比看上起来达到70%以上,但有不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自身效益不高,若不是有产业补助资金就会亏本,根本不图产业长远发展。比如我县20xx年贫困户发展天麻,扣除投入成本和产业补助外,就种植天麻本身来说,多数是亏本的。作为农委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得不够,没有专项培训经费,农委虽有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但该项目针对的是职业农民,贫困户基本上达不到职业农民要求,不在政策培训范围内。农委从其它项目上整合了一部分资金,举办了几期贫困户生产技能专项培训,但覆盖面很低,满足不了贫困户的需求。

  4、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强。

  发展产业与种植粮油作物不同,种植粮油作物在山区目前不存在市场风险,但发展特色产业,产品必须进入市场,以合理的价格销售,才能获取效益并维持“再生产”。耕地差异大、分布散,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规模有限,这是我县山区的实情。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使我县发展产业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近年来虽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经营、壮大农业企业,使农民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合作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在山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一些农业企业与农x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农民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近二年,我们县对一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没有奖补政策给予支持,影响了他们自身发展壮大,更影响了他们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

  5、产业建设人才匮乏,服务难以跟上。

  产业建设需要人才支撑,才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县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建设主体缺乏人才,

  二是服务部门缺乏人才。

  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建设主体,多数只懂粮油种植、传统技术,对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知之甚少,山区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山区乡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对较少、较弱。而农业服务部门近年来又存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技能退化,专业人员配备不齐,服务力不从心。尤其是多数农技人员过多地承担乡镇其它中心工作,用于专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的精力有限。

  四、工作安排:

  1、凝聚扶贫共识,形成攻坚合力。县农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扶贫工作组的组织单位和特色产业扶贫的牵头单位,对产业扶贫工作要在定位上更准,站位上更高,认识上更深,抓产业扶贫,是我们农委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

  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

  三是抓好调度,通过召开调度会、定期通报、信息交流等措施,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做强特色产业。山区贫困农民投入有限,但发展产业不能搞“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加大对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将项目资金向发展产业倾斜,同时,要积极想法设法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加工销售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贷款便利,充分发挥和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作用,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问题。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较深度贫困地区(深山区)以打造西山药库为重点,中部地区以发展茶谷、竹业为重点,外畈区以打造江淮果岭为重点。

  一是解决农民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问题,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扩大产业的辐射面,进一步壮大产业;

  二是支持土地有序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产业由分散化、兼业化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益;

  三是支持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加工转化增值,延伸产业链条、延长销售时间、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产业效益;

  四是支持新一代农民利用“互联网+”等农业发展新理念、新模式,进一步拓宽山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只有将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才能带动更多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3、创新发展方式,扩大产业覆盖面。

  一是总结推广《精准扶贫三十六计》,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创新脱贫新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结合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盘活贫困家庭资源、资产和资金,让贫困户有更多的稳定增收渠道。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等以折价入股、租赁方式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益。

  4、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山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是山区未来农业的主体,也是山区农业的希望。他们虽然不属“贫困户”范畴,不是扶贫攻坚的对象,但他们身处基层,扎根群众,对其它农民脱贫致富起着极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今后农民培训的重点,要放在这部分人身上,要充分发挥他们实战经验丰富、接受能力较强等优势,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农业理念创新的“先锋”、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与“桥梁”,成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与“带头人”。

  5、建好合作组织,促进“抱团”发展。

  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是提高新时期农民合作化程度,解决发展特色产业距离市场远、产品销售难的有效途径。目前成立的很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其作用虽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但很多农民已逐步意识到,发展特色产业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是对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和管理,将支持重点放在与广大农关系紧密、运作良好,尤其是能够真正带动当地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上,将有名无实的“空头”合作社、家庭农场逐步取缔;

  二是支持、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创办新的农民专业、家庭农场等合作组织,使农民在发展产业时能够通过“抱团合作”方式减少投入、规范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效益。

  三是支持农业企业壮大发展,发挥农业企业在产业脱贫中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6、建设人才队伍,搞好产业服务。

  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实际,建设梯级人才队伍。

  一是聘请知名专家教授,为山区农业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针对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破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障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培养留得住的本地人才、乡土专家,提升科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千方百计调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从事产业扶贫、服务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做好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工作,加强督查和考核。

  五是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林简单实用技术及产业经营知识培训。

  充分发挥“菜单式”产业扶贫手册的指导作用,帮助贫困户按照菜单选择产业项目,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8

  今年,我区在省、市扶贫和移民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各项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区重点扶贫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村推进工作进展情况

  xxxx年度上级扶持我区27个扶贫开发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810万元,安排扶贫计划项目51个,到目前为止,已开工项目51个,已完工项目6个,已累计下拨资金14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建水泥公路41条39.5公里;桥梁1座5米;砼浇水利设施10条2500米;水陂2座。近几年来,在区扶贫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乡、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努力,全区27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得到了加强,整村推进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区27个贫困村群众走上了一条和谐富裕之路。

  二、主要做法

  1、严格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效益,力促项目施工质量。

  为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办继续执行和完善扶贫项目的申报、项目责任、项目验收等十项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把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考评作为贫困乡、村创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坚持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按照考评细则分别对贫困乡和贫困村两级以及每个项目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在全区贫困乡、村进行通报,从而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之功效。二是对xx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和项目实施进行了检查验收,有力地促进了项目资金的管理和项目实施进度及施工质量。

  2、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解决难题。今年,为了切实抓好全区xxxx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把贫困村主导产业建设和贫困户增收帮扶工作作为重点,力求通过整村推进,使各村级主导产业有较大发展,大部分贫困户都能具备脱贫的能力。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xxxx年工作安排部署,结合省、区扶贫和移民部门下达我区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通过反复调查,深入研究,结合各村实际,帮助全区27个贫困村制定和完善了xxxx年各村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计划和村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计划,使27个贫困村在整村推进中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同时,也解决了以往各重点村在整村推进中发展主导产业项目建设的难题。

  3、组织领导,强化培训,现场学习。我办组织召开了由27个贫困村支部书记、17个乡分管领导和扶贫专干工作会议,参会人员现场交流经验,观摩学习,进一步了解掌握整村推进新政策、新标准,拓宽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有力地促进了各贫困村的工作开展。

  三、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通过村庄整治项目的实施和不断深入,27个贫困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项目实施以来,全区贫困村共出动劳力1900人次,动用机械车辆30台次,清理生活垃圾260方。整治破墙500方,新建垃圾池27个,新栽绿化树木1000棵。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村庄道路更加完善。

  通过项目的实施,砼浇水泥路41条长39.5公里,使村级道路、村组道路得到进一步完善。如大坪乡上期村,通过今年项目的实施,砼浇水泥路7.5公里,使该村基本实现了村组通水泥的目标,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

  3、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改变人的思想。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改变。部分村子安上了路灯,铺上了水泥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新景象,使广大干群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4、基层组织得到加强。

  在项目实施中,广大党员干部起早贪黑,冲锋在前,义务劳动,不讲报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不断深入,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群关系更加稳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四、xxxx年整村推进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抓好xxxx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二是加大对省、区扶贫部门的争取力度,奋力抢抓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力争各项扶贫资金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确保对整村推进的资金投入力度稳中有增。

  二是抓好整村推进的业务指导。全面落实资金重点投入制度、工程进度定期通报制度和巡回督办制度,重点抓好27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实施质量,确保各村顺利通过省区验收。

  三是抓好整村推进重点村产业建设。重点督促27个重点村抓好村级主导产业和贫困户增收项目建设,确保每个重点村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每户一个稳定增收项目、人平达到一亩高效经济林。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9

  根据上级的要求和具体安排,本人就这今年以来的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向在座的各位汇报如下:

  是加强学习,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功底和政策水平。认真学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对党的方针和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坚决贯彻执行,坚持党的原则,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村文书,主要职责是负责上传下达、管理日常事务,接待处理村民的来信、来访,村两委工作会议记录、印章管理、各类报表上报、文件收发、档案保管、起草村两委工作计划、总结、财务报账员等工作。尽管工作繁琐,但本人在日常工作中能按《村委会组织法》、村级事务《6+4工作法》和财务制度的要求严格办事,不敢有丝毫放松,特别是2011年3月份担任村报账员以来,对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坚持按正常的操作流程办理,细心收集原始凭证,归纳整理,会计报表等各个环节工作,都能认真做好,且每个环节都能做到记载及时,不错不乱,帐目清楚,帐帐、帐款、帐表、帐实等相符,核算准确无误,受到上级的好评。我在抓好村级账务管理工作中,督促单位其他人员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是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

  我始终以保障村民的利益为目标,按照财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制度,按时向村民公布财务、村务、党务工作开展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做好村务公开与民主理财工作,从收集资料到代表的选举,从制定工作计划到具体的组织实施,直到最后公开结果等各个环节都能按有关的规定要求开展。从而把村委会所进行的村务、经济、生产、财务等各项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向人民群众及时公开,让人民群众了解情况,参与决策,加强管理,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实现阳光村务,构造和谐社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是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思想,对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农业保险等工作,做到不厌其烦的为群众服务,从费用收缴、登记造册,我都尽心尽力,一一核对,多年来,我在从事这些繁琐的工作及报表中从未出现过一次差错。由于本人所从事的工作原因,和群众接触比较多,工作中能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到无怨无悔,能办的事立即迅速给予办理,如出个证明盖个公章等,不能办的事,细致耐心的向群众做好解释,以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同时也由于我在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我村被县委组织部定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示范点。

  注重廉洁自律,把好关口。

  平时经常学习上级纪检部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接受纪检委的督促检查,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防腐拒变的能力。在处理财务过程中,从不巧立名目吃清、挥霍浪费村里的经济,也不在村里报销因私招待费、出租车费,不挪用公款私存、坐支以及搞个人经商行为。平时从没有收受、索取服务对象的钱物和接受村务处理过程中的礼物。始终坚持以德服人,勤政为民的原则,率先廉洁自律,特别是在当前以经济为先导的形势下,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以上是我的汇报,作为一名党的党员干部,我始终坚信要以郑培民、沈浩同志为榜样,多记“廉洁账”,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向人民群众交一张满意的答卷.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10

  各位代表,按照会议安排,就我镇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96人:其中20xx年脱贫4户16人;20xx年脱贫6户24人;20xx年脱贫9户38人;20xx年33户11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保障。一是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脱贫攻坚副镇长任副组长,各驻村工作组、各村两委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二是各村派驻由党委班子成员为组长、政府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驻村工作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三是“六个一”帮扶工作全覆盖,全镇各村分别有1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县级联系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每一户贫困户有1个联系责任人,贫困村还有1名农技员1名第一书记。

  (二)明确工作责任,做好基础工作。一是做好精准识别工作,我镇严格按照识别程序对贫困户进行了精准识别并扎实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了及时清退,确保了贫困户识别的精准。二是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规范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建立贫困户管理台账,并将基础数据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子系统和四川省六有系统。

  (三)精准扶持,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和发展意愿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二是抓政策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省州县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金融、就业、产业发展等扶贫政策,强化合作社+贫困户的扶持模式;三是抓劳务输出,促农民增收。借助“温泉小镇”“汶马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协调贫困户在这些重点工程中务工,拓宽了贫困户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四是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青红脆李大樱桃苹果,土鸡、牛、肉兔、中蜂等特色养殖。五是夯实基础设施。近年来,对全镇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实现了道路的改造提升、水泥便的建设、人畜饮水灌溉工程的改造提升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全镇各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四)精准脱贫。按照贫困人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的退出标准,达标一户退出一户。

  三、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推进情况

  (一)20xx年下达的99544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严格按照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自愿发展产业并经过验收合格的的贫困户给予人均2164元的补助;贫困村45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按照程序和管理办法投资到自然公园30万、投资到毕棚沟公司15万。

  (二)项目的推进。小沟村62万元扶贫新村建设项目已完工并审计、红会35万“博爱家园”项目已完成20万元生计金的使用、援建的人畜饮水灌溉工程已完工、23万的道路维修整治工作已完工;村5万元梁建设已完工;新20万元的人饮工程已完工;25万元的至村的太阳能路灯正在按程序政府采购;新105万人畜饮水工程正在按政府采购程序采购主水管。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11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xx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xx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xx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xx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x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xx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xx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xx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xx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xx县xxxx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xx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xx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xx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xx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xx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xx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xx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xx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xx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xx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xx县发改委结合xx县实际制定出台了《xx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xx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xx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x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xx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xx年底,xx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xx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xx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xx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xx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12

  20xx年,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32号文件及自治区、地区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在地区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以服务“三农”的宗旨意识,积极履行职能,以“科技兴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认真落实年初计划和工作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粮食安全生产工作

  为强化我区粮食安全生产,切实抓好小麦生产工作,我中心及各县站及时成立技术服务组,采取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技术员实施全程跟踪技术服务,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小麦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与各乡签订了小麦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技术人员服务期间积极宣传粮食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意义,鼓励农户种植小麦的同时,对各县(市)乡村农民进行农药封闭、拌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共授课32场、600多人次。全区完成小麦种植面积32.95万亩,主要品种有新春11、17、23号、巴春6号等。

  二、重点农技推广项目指导计划的安排、落实

  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阿勒泰地区20xx年农技重点推广项目指导计划》,农技重点推广项目共安排了三大类二十四项,计划推广面积334万亩次。年初将推广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并与“科技入户”有机结合,技术人员因地制宜根据各乡村地质条件制定实施方案,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在年中进行了督促检查和验收评比。全区完成推广面积407.55万亩次,完成计划的122%。

  三、“科技入户工程”的组织实施

  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科技推广机制创新,组织实施1500户科技示范户,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工作实施方案。为使农业科技真正进村入户落到实处,各县站与农技人员签订了责任书,驻村蹲点进行科技示范,从备耕生产到作物收获,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最新农业技术信息,推荐新技术、新成果,开展科技培训。为更好地突出科技示范的作用,要求各县(市)各安排3个重点示范村和20个重点示范户。各县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规模,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以设施农业、名优特色作物为切入点,结合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技术人员再根据示范户的土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服务方案,建立种植档案。争取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100%以上,农业综合成本降低15%以上。全区已落实科技示范户1785户,其中,重点示范户140户。

  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及试验示范工作

  今年,根据我区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围绕特色作物、设施农业,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在新品种试验示范方面,以优质、专用、特色作物为重点,在新技术试验方面,以高产、节本技术等为重点。继续以地区农技试验推广站和各县站试验地为基地,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我地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全区共引进作物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试验255个,较好地完成了新品种引进及试验田的前期管理工作,目前正处在田管阶段,各试验品种长势良好。较为突出的、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潜力的有南瓜系列:籽用、无籽、无壳南瓜;蔬菜类:红、甜、彩色辣椒、白壳葫芦、线椒;饲草类:新饲13号青贮玉米、健宝牧草,以及半无叶豌豆草原276等。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加大新技术贮备,为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奠定了基础。

  建立中草药标准化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已栽培试验中草药材及香料作物有薰衣草、留兰香、德国母菊、月苋草等4个品种。

  同时继续加强与山西中北大学就向日葵综合利用项目展开合作,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促进我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五、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根据20xx年病虫调查发生情况及20xx年的气象预测,认真做好20xx年病虫草害趋势预报并及时发布。在适时做好重大病虫害监测的同时,及时发布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并根据发生动态和调查情况提出防治措施,全年共发病虫情报102期,其中长期预报8期,电视预报19期。

  自5月以来,我区大部分县(市)天气干旱,造成病虫害发生比往年偏早,由于气候原因我区草地螟发生比历年早15-20天,主要发生在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富蕴县、福海县及青河县,发生面积23.7万亩,防治面积8.5万亩。为加强我区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在吉木乃县、哈巴河县和阿勒泰市建立一条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检测阻截线,重点阻截马铃薯金线虫、玉米切根叶甲、黄瓜绿斑驳病毒、辣椒实蝇等重大国际检疫性有害生物;在阿勒泰市、福海县设立马铃薯甲虫疫情检测点,阻止马铃薯甲虫疫情蔓延,并在阿勒泰市建立马铃薯甲虫防控示范区一个,示范区面积2000亩,辐射区面积达10000亩,以保障我区农业生产的安全发展。

  六、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今年在全区安排测土配方施肥任务20万亩,年初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并组织好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全区完成72.5万亩。截止目前已化验样品1425个,8500余项次,其中包括土、肥料、水、植株样四大块。同时指导项目县认真做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工作。今年,我区共有五个县承担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其中新建项目县三个(阿勒泰市、布尔津县、青河县),续建项目县两个(哈巴河县、富蕴县)。针对各县农技站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我中心分别成立了三个项目技术专家组,并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新建项目县工作在三个专家组的指导下,从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到测土配方基础数据试验(3414田间试验、较正对比示范试验)的规划、布点、实施,以及前期宣传培训等,九月底依照自治区土肥站委托对项目县进行地级验收。

  七、农业技术服务及科技培训情况

  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本着服务与农业、农村和农牧民的宗旨,中心成立了7个农业科技服务组,共14人,其中:农业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8人。各县(市)也相应成立了技术服务组,在春耕生产、农作物生长等关键时期定期不定期的下乡村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服务的同时,通过现场技术咨询、指导、科技资料发放、专题技术培训、技术讲座等方式,积极向我区农民普及科技知识,根据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农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宣传农业标准化等相关知识,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共开展科技培训399期,培训农牧民7万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万余份。

  八、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xx年12月,经地区编委批准,我中心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今年3月配备了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关工作职责,并及时与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业务对接。前期着重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通过信息、报纸进行大力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并开展农资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培训人员达百余人。4月8日-16日,对我区六县一市及北屯镇的农药经营户进行检查,并对六县一市的大棚蔬菜和外地进入我区的蔬菜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针对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安排专人负责,加强监管力度。中心研究并制定《无公害主要蔬菜品种种植技术规程》,同时,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组织《阿勒泰地区农业地方标准――无公害种植业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推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我中心承担的《无公害食品食葵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打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等14项《自治区地方标准》,通过自治区、地区两级农业部门专家审定,于今年3月1日发布实施。

  九、积极申报项目,依托项目资金,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中心承担实施《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和《打瓜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超额完成项目合同预期的目标,项目实施规范,两项目全部通过地区科技局的验收。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13

  20xx年XX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按照XX科技厅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成员到区内有坚果产业需求的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产业科技服务示范,通过建设贫困村坚果产业服务示范基地、贫困村科技培训基地,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市场信息对接活动等。20xx年开展工作以来,我团队共组织405人次科技特派员和105人次非“三区”科技人才深入农村基层,在20个县市区形成脱贫攻坚网格化体系,使科技扶贫的触角向基层的“微血管”延伸。对全区服务的贫困村累计超过105个,培训8000多人次,在贫困村建设贫困村坚果产业服务示范基地12个,在贫困县建设坚果产业综合科技培训基地8个,每个示范基地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1—2个、新技术1—2项,通过创新不同扶贫模式3种,累计辐射带动推广种植面积11多万亩,推进了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贫困村坚果种植户种植管护技术和科技创收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全区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XX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2018年年科技服务大记事:

  1、1月13日—14日,XX坚果产业协会年会暨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科技培训会在崇左市扶绥县举办。服务团以坚果协会为平台,汇报XX坚果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提出解决建议方案,就下一步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150人。

  2、2月2日,贫困村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王文林一行3人应河池市满山坚果开发有限公司邀请参加河池宜州市的“暨故乡梦&澳洲坚果万亩启动大会”。同时针对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现场培训,与会的有都安县、加贵乡各级领导及澳洲坚果种植合作社、农户等共计100多人。

  3、3月6日,XX南亚所澳洲坚果研究中心(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在岑溪市党校开展澳洲坚果保花保果科技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岑溪和藤县等地区的贫困村人员,科技人员,种植大户近200人。

  4、3月14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王文林参加靖西市扶贫产业澳洲坚果种植推介会,向大会作了澳洲坚果产业的相关介绍,指出了靖西发展澳洲坚果产业的可行性和前景。靖西市副市长闭鸿飞,水果站主任李永维,各乡镇主要负责人,XX三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等共5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5、5月10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组织团员在龙州开展开展科技服务经验交流、培训会。王文林团长主持本次活动,并做了上一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年的工作目标。各团员之间交流了科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就如何做好产业科技服务和引导产业良性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完毕,服务团在组织团员到龙州县芭蕉乡龙边村(贫困村)开展坚果种植培训会,对60名坚果种植户进行了专项技术指导。

  6、5月11日—18日,为响应科技厅“两周两展”科技活动,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组织团员开展了“6天6县”贫困村坚果产业科技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坚果产业协会为平台,通过在贫困村建立11个坚果产业科技培训基地,5个综合培训基地,以科技特派员为基点开展贫困村坚果产业科技服务,以产业带动脱贫,以科技助力扶贫攻坚。本次活动分别对上思、龙州、宾阳、容县、岑溪、藤县6个县的部分贫困村进行了坚果种植指导和培训共400人次。

  7、5月25日至27日,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以及自治区林业厅的邀请,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参加了在南宁举办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培训班。王文林团长代表XX南亚所和贫困村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做了《澳洲坚果高效培育技术》的讲解,介绍了澳洲坚果在XX的发展历史,前景和高效培育技术。

  8、6月6日—7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应邀前往大新县昌明乡东风村、那岭乡好胜村及下雷镇新育村开展澳洲坚果实用技术培训,此次培训针对各贫困村农户澳洲坚果种植存在的管理技术问题及错误观念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赠送了坚果专用肥10吨,种苗1000株,发放培训技术材料150份,培训200余人。

  9、6月28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成员覃振师高级农艺师应邀参加了自治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在桂平市林业局举办的XX林业科普惠农增收活动技术培训班。向参会的贵港市林业局、桂平市林业局和乡镇林业技术站、种植户共130多人详细地介绍了《澳洲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队建设与服务示范》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澳洲坚果栽培种植技术方面的经验积累。

  10、7月11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王文林团长一行到凭祥市夏石镇板任村呼桥屯的澳洲坚果基地进行科技服务。该基地种植面积600亩,是服务团新建的坚果产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是企业入驻,示范带动,增加就业岗位,产业扶贫的典型。详细介绍了澳洲坚果新植第一年的管理要点和下一步的主要工作,为基地管理员解答了实际问题,增强了企业的管理信心。

  11、7月23日—30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澳洲坚果产业服务团一行4人在南宁、岑溪等地召开技术培训会。此次服务团在王文林团长带队下,前往上思、扶绥、横县、南宁、岑溪、龙州各县市坚果产区及坚果服务团科技帮扶对口贫困村等地,开展了《澳洲坚果高效培育技术》、《澳洲坚果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澳洲坚果石漠化栽培技术等培训课,一周以来累计培训人员近500人次。

  12、7月24日—8月2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队组织专家赴龙州县龙州镇、彬桥乡等8个乡镇开展澳洲坚果栽培技术培训会。培训各乡镇技术人员、农民620多人次。

  13、9月1日—2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王文林一行来到陆川县开展科技培训,对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讲解,同时来到岑溪市信畅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的坚果加工厂进行参观指导,就坚果初加工工艺改善提出了宝贵意见。

  14、9月03日,XX科技情报学会组织专家在岑溪市大隆镇均昌村对XX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的XX科技计划项目 “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队建设与服务示范”进行过程现场查定。项目负责人王文林向专家组汇报了项目执行情况。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在该村的实施情况,提出质疑,依照查定大纲随机抽查株产量,测定商品果率。

  15、10月份,制作XX坚果产业协会宣传片,宣传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科技扶贫效果,推广服务团的创新科技扶贫模式。

  16、11月2日,南亚所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覃振师高级农艺师应邀赴崇左市龙州县上降乡江村开展澳洲坚果技术培训会。培训会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展开,培训的宗旨是让更多种植户掌握澳洲坚果实用栽培技术,依靠科技致富。龙州县科技局、村干部、当地种植户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17、11月5日—8日,XX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由覃振师副主任带队赴龙州县八角乡菊埂村、箕斗村等7个村屯进行澳洲坚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培训八角乡内村“两委”成员、各屯屯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致富带头人约280多人次。

  18、11月5日—9日,XX贫困村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王文林一行赴上思、扶绥、贺州、岑溪、容县等地区的贫困村开展澳洲坚果秋季修剪、施肥关键技术培训,并针对今年XX澳洲坚果的价格以及质量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此行培训达100人次。

  19、11月15日,自治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和XX贫困村坚果产业科技服务团在横县校椅镇忠好村举办澳洲坚果种植技术培训班。南宁市林业局、横县林业局和乡镇林业站技术员及果农共12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王文林团长一行参加了本次培训,并作了XX澳洲坚果发展情况及澳洲坚果丰产栽培技术的报告。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14

  一、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地质勘查

  仔细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包括土层分布、含水分布(滞水、浅水或是承压水),对于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方案极有针对性。

  二、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文物勘察

  施工单位入场后(开工前),建设单位(或委托施工单位)通知文物勘探单位勘测,发现文物后,原则上层层上报,保护好现场,停止施工。

  三、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支护方案

  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四、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工程测量定位

  建筑物定位参加人员:城市规划部门(下属测量队)、施工单位测量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现场至少形成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高级经纬仪、GPS卫星定位”。

  五、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临水临电报批

  建设单位取得《施工许可证》之后,建设单位(或委托施工单位)拿许可证到电力公司、水利公司办理临时审批手续。

  六、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三通一平

  三通:水通、路通、电通,随着现场办公信息化,增加了通讯、通网、通邮、通气等。

  一平:场地平整。建设单位交付施工单位的场地一般为平整过的,施工前确定现场标高,开挖标高一般为±0或图纸设计标高,多余开挖土方,做好《洽商单》。

  七、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施工部署

  《施工总体部署》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结构后装饰”的施工原则,加强施工过程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立足抢时间,争速度,科学的组织交叉施工。严格劳动纪律,严肃施工调度命令,“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实施质量、安全、进度、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期,确保按期优质高效的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施工部署

  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合理进行工期安排,科学地组织施工,分阶段进行工期控制。以高层为例,合同工期为300天,地基基础多少天完成,主体施工、装饰、水电、竣工验收定在哪一天。确定里程碑事件土方开挖完成、基础底板完成、出±0以及每5层或10层等为里程碑事件。

  在总体安排上,粗装修及维护结构提前插入施工。交叉作业,充分离用时间和空间。以28层为例,施工至10层或15层时,从地下或首层开始插入粗装和维护(开工前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约定好分段验收)。

  配套项目不得占用工期,应及早安排,做到主次结合,相互衔接。主体完成之前,配套工程完工。

  由于工程中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等专业交叉施工,应合理安排专业施工程序。解决各专业和各专业工种在时间上的搭接施工,对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电气专业施工程序在整体安排下,原则上“先配合土建预埋,后设备安装和预埋管线同步进行。”

  时间部署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主体施工时无法避开雨季,唯一的办法既是确保雨季施工的各种措施到位,尽量避开在大雨中浇筑混凝土。尤其夜间施工混个凝土浇筑存在“扰民问题”,随之而来的既是“民扰问题”,要慎重处理。

  按照均衡施工来安排每天浇筑量,做到每个工种每天都有工作面,避免出现窝工现象。

  空间部署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有节奏均衡的进行施工,确保按照总控计划进行实施,在主体结构与二次结构和装饰工程以及专业安装各分项的安排上采用“立体交叉”的方法进行施工。满足上部进行结构施工,下部进行二次围护结构的施工和安装、装修的插入,与结构验收相配合。

  资源部署

  随着人工费越来越高,原则上尽量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设备的投入量详见《机具设备需用计划表》,包括垂直运输、塔吊、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泵送混凝土等。混凝土采用泵送技术结合布料杆进行布料施工;直径20mm以上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模板多采用木模板,在劳动力投入上,按工作量和工期进行投入,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合理调整。

  八、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工地围栏及大门

  现场围挡,实行“封闭式”管理,城区主要施工路段高以上,其他路段高以上。

  主入口处设置大门,高度与围挡相适应(考虑消防车、混凝土罐车、渣土车、吊车等大型设备),宽度不宜小于5米。大门内设置门卫室,其内张贴门卫制度,人员及车辆出入登记表。大门外侧应当在围墙醒目处悬挂“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根据单位宣传需要可适当增加。

  办公区、生活区尽量采用永久性建筑物或现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施工设施造价费用,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提高安装速度,一般多采用活动板房。

  九、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培训及图纸会审

  开工前项目培训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项目部参建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必要在项目开工前对员工进行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开工前把钢筋、模板、混凝土等的施工内容和要求,以及文明施工等。

  培训是以规范为基础,以现场使用为目的来培训,一般由项目总工组织。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指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之后,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熟悉,审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情况,并提交设计院处理的一项活动,以施工单位为主。

  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并记录(一般为施工单位),通过图纸会审可以使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需要解决的设计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例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从而将设计缺陷消灭在施工之前。

  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及专项施工方案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学习国家级、地方级有关技术、质量管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并加以严格执行。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有关技术资料。对新技术和规范的培训、指导,提高全面管理质量的素质。对于尚无规范的施工工艺,制定或明确参照标准,并取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认可。

  总工程师组织工程管理部门和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审查,熟悉图纸,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

  有针对性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工程重点部位和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基坑支护、支拆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临时用电、塔吊、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均应编制专项的施工和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尤其深基坑和高支模,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施工场地现状及水文分析施工场地现状对工程现场详细踏勘,测出外边线与周边建筑物距离,为支护方案做准备。基坑开挖边线与周边建筑物最近距离,合理设置生活区、施工区,找出施工区大门及进出口位置(以东南侧为宜),设置场内材料、机械、设备、人员进出道路,基坑开挖后的施工区能有效利用的场地,以及基坑开挖时开挖顺序及出入车辆进出道路。塔吊等重大设备安装与拆卸设置位置。

  水文分析

  场区内地下物质情况,必须现场探查,以及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地内管线综合图》,说明现场是否有天然气、电缆、市政给排水、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等地下物。

  场区内地下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标高及埋深,场区内主要土层等,为基坑支护方案及开挖方案做准备。

  根据会审后的图纸内容,核查工程量,编制、调整预算书

  以劳动定额为依据,按照合同总工期,根据各阶段中的工程特点,编制各阶段生产计划,合理组建作业人员,确保每道工序保质按期完成。

  • 相关推荐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10-24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12-13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精选5篇)12-12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精选5篇)12-13

贫困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12-13

贫困村帮扶方案(精选9篇)12-12

贫困村帮扶方案范文(精选6篇)12-14

帮扶贫困村的实施方案10-08

帮扶贫困村协议书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