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2022-12-15 总结

  不经意间,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又告一段落了,我们通常会学习到一些做人的学问,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活动总结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1

  为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月22日,紫桥小学教师李振宇、徐卫平来到二年级98班残疾儿童侯子辰家中,进行了“送教上门”,把知识和关爱传递给孩子。

  为了将“送教上门”工作落到实处,老师们详细了解残疾儿童身体、心理、残疾程度、家庭境况,积极和家长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细节,也请家长配合,一起制定计划,共同实施,监督,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近年来,为保障重度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校持续开展“送教上门”工作,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上课及辅导方式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知识教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让特殊儿童在肢体活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每次送教结束时,老师们还为孩子们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等,鼓励孩子们在家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尽快融入社会生活。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2

  为保障残疾少年平等享受教育的权益,切实解决残疾学生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来校学习的问题,9月24日上午和25日上午,教导主任孙业坤、办公室主任沈国军、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汪芩和部分授课教师分别来到寿春镇湖光村残疾学生刘同学和兴隆村残疾学生柏同学家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湖光村残疾学生刘同学因自幼服用药物导致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兴隆村的柏同学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不能在学校顺利完成学业。了解了她们的实际情况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送教上门”服务小组。在两位同学家中送教老师与孩子家长亲切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了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平时活动能力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情况,并为孩子们送上了课本及其他学习用品。随后,老师们根据两个孩子的不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了个性化教育,耐心细致地开展教学引导活动,叮嘱家长当孩子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们进行电话交流沟通。

  此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是学校党总支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研究确定的,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东华在会上特别强调,一定要摸清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送教上门服务方案,发挥送教上门服务的最大作用,让特殊群体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送教上门是学校与特殊孩子之间的一道桥梁。通过本次“送教上门”活动,送教老师把温暖和知识送进家庭和孩子的心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特殊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教育,并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值得被关心和照顾,送教上门,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特殊儿童的心灵。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3

  5月19日,新安县残联联合县特教学校为辖区适龄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活动,同时为行动不便的残疾儿童捐赠轮椅。

  送教上门,让残疾儿童享受“特别的爱”。当天,志愿者们先后到铁门镇、石寺镇、青要山镇9名残疾儿童家中,为他们带去了精心准备的课程和学习用品。送教教师帮助孩子们训练基本的握笔姿势,面对面进行沟通交谈,同他们交朋友。老师们从培养孩子兴趣入手,通过有趣的故事、绚丽的图画,有针对性的教授学科知识,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此外,老师们还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

  在铁门镇崔家庄村,县残联为5名行动不便的残疾儿童送去轮椅,解决他们“出行难、护理难、负担重”的问题。县残联工作人员向家长详细介绍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指导如何使用轮椅开展康复训练和方便日常生活。此次活动为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及出行提供了方便,也减轻了家庭负担,把我为残疾群众办实事落实到实践中,让孩子们可以走出户外,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4

  为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近日,盐池县残联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送教上门”是一项重要业务工作,是保障未成年人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让残障儿童也能享受蓝天下所有儿童一样的教育、一样的童年的有益探索。老师们来到残疾孩子家中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近况,并结合实际因人施教,使这些特殊的孩子也感受到了同样温暖亲切的关爱。

  “针对特殊孩子,老师要更加有爱心,要更加细心和关心。要因人施教,除了教一些简单的知识外,我们还要更加注重培养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比如说用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知识以及做些简单的家务活。”送教老师深切地说。

  通过本次“送教上门”活动,送教老师把温暖送进了残障儿童的心里,让学生在家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还赢得了家长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送教上门”需要我们做的事还很多,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共同为残疾儿童托起美好的明天。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5

  春风化雨润无声,悠悠书香心连心,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需要关心和爱护,残疾儿童更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与爱护,5月24日,土右旗残联对“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

  在慰问过程中,慰问组先后来到美岱召镇、沟门镇看望慰问残疾儿童。在残疾儿童家中,慰问组亲切询问孩子的近况,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康复情况,向家属宣传了相关的惠残政策,并为他们送去图书、炫彩棒和暖水壶等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们珍惜美好时光,克服困难,乐观向上,以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家属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照顾孩子,陪伴孩子快乐的成长。

  通过此次送教上门活动,不仅把康复知识和惠残政策送给了残疾儿童家庭,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了家长的心坎里,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了一片阳光;同时也让服务残疾人工作者进一步感受到弱势群体家庭对温暖的渴望。下一步土右旗残联将更扎实、更细致地做好残疾儿童的帮扶工作,怀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共同为送教上门残疾儿童托起美好的明天。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6

  近日,合山市河里镇中心小学老师农家萍、吴翠妮和往常一样,带着教案和一些课外读物、营养品等,给河里镇环山村环山屯残障儿童小胜(化名)送教。

  “送教上门”不仅给残疾儿童送去了阳光,也给他们的家庭带去更多欢乐与希望。近年来,合山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全纳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让他们能够平等地接受适合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

  今年,合山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及控辍保学教师结对帮扶活动,累计为65名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616名教师参与结对帮扶学生1931人。此外,合山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全面实现困难家庭学生“应资尽助”,实现困难学生零辍学。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7

  为了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也享受到和同龄人一样的学习生活。近日,渭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组织高新中学召开残疾儿童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安排会。针对本学区初一新生李泽泽同学的情况,王杰主任认真安排此次送教上门的任务:第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残疾的情况;第二,填写学籍情况申请表,尽快为学生安排学籍建档。

  随后,学校两位教师对辖区内良田办大寨村五组李泽泽同学进行送教上门关爱活动,让其享受特别的爱。两位教师仔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查验了户口本以及残疾证。通过和家长交谈,了解学生残疾的原因;同时为学生送上关爱,老师从自己家里带上食品、书本赠送给学生,并简单与之交流和沟通。

  教育文体局对送教上门工作十分重视,高新中学也将关爱残疾儿童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并且准备开展每月一次的上门活动,深入残疾儿童家庭,给他们带去爱心和帮助。通过本次送教上门活动,送教老师把温暖送进了残障学生的心里,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支持送教上门,需要我们做的事还有很多,让我们继续为有上门送教需求的同学送去关爱和温暖。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8

  我们本着全心全意为残障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宗旨,利用每个周五时间先后多次深入学生家庭,为不能入学的重度残疾孩子康复和学习送教上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

  一、了解对象,制定方案

  我们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做出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了解情况

  我们先把送教上门的打算通过电话或家访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人性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送教老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这些情况都记录在案,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评估对象

  在了解了儿童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对送教对象逐一入户家访,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从各领域的角度来分析对象的状况,为制定送教计划和教学进度方案提供依据和方向。

  3.制定方案

  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后,我们立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康复训练、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特色发展等课程,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学方法服务每个“送教上门”的对象。但在教育方案制定之前,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可行性也就更强。具体送教时间由学校、送教老师与家长协商而定。所定的送教时间相对稳定,原则上要求家长在场,这样对孩子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家长在旁边进行配合、学习,以便自己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的频率。

  二、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克服困难,坚持上门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心的召唤下,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克服自己假日少、路途远、家务忙、压力大等困难全身心融入到送教工作中,坚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送教活动。“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运动康复和认知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老师们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邻居和孩子家长感动。

  2、加强学习,及时充电

  为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我们不断总结、反思,理论联系实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力争送教工作取得多一点的效果。大家都不断加强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移动课堂的实效性。

  3、精心取舍,注重实用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采用《快乐生活》为主要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识字、常用的称谓、简单的实用算术等,每次的必修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选修课程由送教教师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从教育与康复、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补充音乐、美术、律动、情绪矫正等相关内容,进行送教上门康复训练。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送教的孩子情况各不相同,我们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不求直,只求有起色、有进步。由于学生的生理原因,上课时间、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状况而定。

  5、注重教法,循循善诱

  要让残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教师们极富爱心和耐心,重视情感的投入,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脑瘫孩子的康复训练中,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N次,反复训练,强化效果。

  三、家校携手,取得成效

  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送教工作保证了质量,既帮助残障儿童学习知识,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也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进行协调性康复训练,提高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切实保障残障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9

  有成效的进行,在送教之前,资源中心负责人闫宾艳老师和专职教师张丹丹老师就送教工作做了具体的方案计划,并将送教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分别由四位领导担任送教小组组长,负责本组送教工作。之后,组长及时开展组内会议,针对本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商议探讨本次送教将要采取哪些形式;每位老师承担的送教任务及分工;并要求老师要提前撰写教案,准备好教具、学具;两个老师一小组,分别担任主教和辅教老师,两位老师要配合好,辅教的老师同时负责拍下上课时候精彩的镜头。送教之后,大家把拍到的照片发到群里共享,由资源中心收集整理并保存。之后由资源中心撰写本次送教的报道稿并上传公众号。大家既分工又合作,井然有序,确保送教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确保送教的质量,组长会对送教教师严格要求,让每一位老师明确职责,严把送教质量观。在送教准备阶段,教师们根据平时收集的教育案例和在一些报刊杂志及网上上看到的有关特殊教育的理论文章、视频等等及时复习巩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互探讨学生的教学内容,提前备好课,争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孩子们送去最有效的教学活动,上完课后,送教组内的老师在车上一起研讨当天送教的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总结自己上的课成功与否,好的地方大家相互借鉴,不足之处,大家共同商榷,确保下次送教时候能够发扬优点,修正不足,不断提升送教上门的质量,进一步明确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走近身边,开启心门

  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家长难免会心疼、觉得亏欠他,给其充分的溺爱,但由于没有同龄孩子愿意与其玩耍,所以比较孤独,语言能力差,不愿意理人。或由于由于程度过重,没有办法进行语言交流,给送教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但教师们都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心平气和地慢慢来,通过播放儿歌、带各种玩具或食物等多种方法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争取跟学生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经过本学期的不懈努力、反复刺激,这次送教过程中学生们都慢慢接受送教教师的到来,并从开始的从不正视、嘴巴紧闭,到后来有了简单的眼神交流。

  三、积极参与,热情服务

  本次送教过程中,老师们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送教前,认真备课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帮助智障儿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手把手教学,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智障儿童的进步是缓慢的。然而在送教时,每当她(他)们取得点滴进步,"你真行!""你真棒!"几乎成为了送教上门老师的"口头禅"。

  四、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送教学生几个孩子几个样,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根据他们的个别教学目标,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

  五、注重方法,循循善诱

  送教上门的这些特殊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都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送教上门的老师们,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时刻注意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用真诚的爱去打动和感染他们。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使他们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六、指导家长,增强效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这些残疾在家的孩子的家长,所以在教育上,取得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送教老师送教结束后,都会向家长介绍本次送教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家里带孩子巩固所学的内容,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康复训练,疏导家长的羞愧心理,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参与日常的家庭活动。并在本学期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邀请泾阳县家庭教育讲师团王小芹老师召给残疾孩子家长做培训,让家长也能掌握家庭康复教育的方法,不断地为家长树立自信心,鼓励家长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孩子,积极乐观地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

  七、收集整理,完善档案

  每次送教结束后,资源中心负责收集整理送教学生的'教案,作品等等,更是把在送教的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整理出来,来记录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将学生的学习辅导照片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为学生完善成长档案。

  八、宣传报道,总结经验

  为了让特殊教育之花开遍泾阳县的每一个角落,提高公众对特殊教育的知晓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资源中心在上半年申请了公众号并开始运行。本次送教结束,资源中心及时撰写报道稿向外界宣传报道本中心的活动资讯信息。到目前为止,公众号涉及康复训练、新闻资讯、政策宣传等方面,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资料的更新,内容的完善,关注该公众号的人数不断增加,不但有省内外同行,还有教育局干部,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到目前为止,关注人数已达到160多人,使公众对特殊教育有了更广泛的宣传。

  通过本学期的送教活动,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学生们不但学习了知识,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鼓励,而且教师们也能主动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进行协调性训练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虽然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注弱势群体,让这些孩子与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让每一朵鲜花都有绽放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的生活。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10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和控辍保学工作的有序进行,进一步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享受教育权益,我校在本学期末集中开展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思想,强化组织领导。

  我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起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推进送教上门工作有序进行,我校组织成立了以齐军飞校长为组长,高学文、白惠龙为副组长,高学文、刘瑞霞、云建忠为成员的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推进送教上门工作。

  二、核实信息,明确工作任务。

  我校通过走访和电话沟通形式与家长联系,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根据这些情况我安排每个孩子的送教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将“送教上门”基本定位在“生活适应、活动训练、适用语算、爱好促进”这几个领域,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采用个性化家庭教育方式。

  三、制定方案,送教服务到位。

  我校制定具体的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在教导处的组织下,相关人员深入残疾儿童家中,给残疾儿童带去喜欢的玩具、书籍,教他们做喜欢的游戏,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现在孩子能够简单交流,对老师的话也有回应,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能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校教师积极开展工作,为残疾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免费量身打造送教到家的优质教育模式。

  通过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学校号召广大师生帮助残疾儿童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接受师生帮教,不断改善残疾儿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气氛,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充分提高了残疾儿童的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而我们的送教工作经验不足,充满了挑战性。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继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努力探索一些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送教工作做实做好。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11

  当我们每天开开心心地在学校上课时,却有那么一群孩子由于身体原因选择了另一条艰辛的求学之路,残疾儿童学校。他们选择了在这里绽放人生的光芒!为了学习文化知识,为了也能和别人一样共享一片蓝天白云,他们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给残疾儿童送去温暖,让他们度过一个美满快乐的六一儿童节,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社团部、文艺部特联合学生部、女生部及物流协会一起举办迎‘六一’,关注残疾儿童献爱心活动。

  5月30日下午,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社团部、文艺部的带领下,大家来到残联,同其他参加此次活动的单位:荆门市义工联、荆楚理工学院阳光互助协会、荆门电视台记者一起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在活动中我经济与管理学院捐赠价值200元的图书教材作为孩子们的节日礼物。在随后的活动中我院同学带去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孩子们被欢乐的气氛感染也为我们表演了他们的节目,之后我们为孩子们整理、清扫、装饰了教室房间,让他们可以在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

  在之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同学们带着孩子们亲切玩耍,或说、或笑、或跑、或闹场面好不温馨热闹!时间过的真快!不一会活动就接近尾声了,但是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大家不愿离开,仿佛就在这个下午我们就已经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刻的感情!孩子们的那天真可爱又略带忧伤的样子已深深刻在我们的心里,他们是那样的惹人怜爱!我们真的好想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可以更快乐的成长!

  从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欢乐,他们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会继续积极组织参加献爱心的活动,为需用关爱的群体送去我们的一份真情、一份温暖。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12

  连日来,市区一些社区及爱心人士纷纷开展清凉行动,凤凰桥社区给在室外工作的志愿者和城管队员送饮用水、西瓜、人丹等,杭集社区爱心志愿者李响连续10多天给当地的残疾人送西瓜,城北乡日间照料中心每天免费供应绿豆汤……

  凤凰桥社区紧临瘦西湖景区和宋夹城景区,为确保景区的文明形象,社区每天安排10名志愿者和10名城管队员在路上、路口等处维持秩序、劝导文明。近日持续高温,这些人员仍然正常坚守岗位,为帮助他们防暑降温,凤凰桥社区从本月中旬就启动夏日送清凉活动,每天下午,社区人员到路上、路口等处,给他们送上饮用水、西瓜、人丹、花露水等防暑物品,“我们会一直送到高温天结束。”

  杭集爱心志愿者李响则牵挂着当地残友创业园的残疾人,从本月初开始购买西瓜,不定时给他们送去。“这些残疾人行动不方便,天气又热,我买西瓜送过去,省得他们再出去买。我一般隔几天送一次,一次送四五个,基本保证他们每天有西瓜吃。”李响说,下月如果继续高温会再送。

  城区一些社区的助餐点,也围绕防暑降温动脑筋。鸿福社区城北乡日间照料中心每天有几十位老人在这里代餐。最近,该中心每天都煮好一大桶绿豆汤,免费供应给老人饮用,同时在饮食上也以清淡为主,确保老人吃好。邗沟社区乐龄助餐点每天提前打开空调,让代餐的老人一来就享受到清凉的环境。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13

  活动现场进行了座谈与宣讲,宣讲残疾人自强不息、走出家庭、突破身心障碍、融入并接触社会的先进事迹;参加活动的人员一起参观体验了社区残疾人康复站、社区科普中心和图书室等。孩子们观看了新奇的科普模型,平日里沉默的他们开心地叫着,表达着兴奋之情。家长们透露,面对智力残疾的孩子,他们在愧对孩子的同时,也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平日里逛商场、去公园,在普通人家很常见的休闲娱乐活动,这些孩子的`家长都很少会主动带孩子参与。

  此次活动,让家长感受到与孩子一起嬉戏、一起成长的欣喜与快乐,更增进了情感交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智力残疾人不断突破身心障碍,鼓励更多的智力残疾人及家长继续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倡导广大群众为“特奥日”服务,为智力残疾人提供帮助,以实际行动理解、尊重、关心、帮助他们及其家庭,让他们和健康群众一样,共享灿烂雨露阳光,享有正常人格尊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活动结束后,市残联工作人员还走访慰问了3名智障儿童,并送上节日慰问品;为脑瘫患儿家长开展康复知识讲解,针对脑瘫孩子的治疗和康复情况进行现场答疑;鼓励脑瘫儿童家长正确认识并面对孩子的缺陷,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康复。

  通过开展本次“特奥日”活动,帮助智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程度,营造了关爱残疾人和支持特奥运动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篇14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国际助残日的活动宗旨是促进人们残疾问题的理解,鼓励人们维护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权利和幸福。同时也是为了增加残疾人融入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建立在使残疾人充分、平等地享受人权并使之参与社会的目标之上。

  “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庆祝国际残疾人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并消除影响残疾人充分参与到生活各个方面中来的障碍。

  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市残联积极筹备,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来庆祝这次国际助残日,使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能够通过切切实实的帮助和扶持措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积极开展惠及残疾人的活动,组织慰问残疾人,响应街道号召,将优惠政策落实到每个残疾人,让残疾人感受到大家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

  活动丰富多彩,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 “阳光家园计划” :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或托养服务补助,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对全市残疾人的服务水平。“辅助器具的发放”:为有需要的残疾人申请相关的辅助器具,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项优惠政策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群众的支持和赞扬,都说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人啊,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我们身上啊。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范文(精选9篇)12-06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工作总结07-09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简报(精选5篇)11-30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方案范文12-06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精选8篇)12-01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工作总结范文07-09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学期的工作总结范文07-09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07-09

残疾儿童送教活动简报(精选15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