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提质工作总结

2022-11-22 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提质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芙蓉教育持续高位发展之年。区教育局在巩固“20xx课堂教学效益年”和“20xx教学管理效益年”活动成效的基础上,对全区教育的科学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将20xx年确立为“教学提质增效工作年”,这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发展的又一次具体实践。过去的一年,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全区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体现了创新,凸显了亮点,实现了跨越,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这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结果,更是各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

  简要回顾20xx年“教学提质增效年”工作,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紧扣核心,深化主题,减负提质有序推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2年)》明确提出:“要使教育‘由大变强’,必须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同时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一年来,教科中心组织全区各校紧密围绕“一个核心”、“两大主题”和“三项举措”开展系列活动,对我区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推进我区教育均衡化发展。两大主题是:创新形式,减轻过重学业负担;研训互促,全面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三项举措是:“轻负担,重实效,促进学校发展”微型演讲比赛、“五步主题教研”评比和“论文课件”双优评选活动。通过这三项举措,着力打造“研训兴师”、“研训强教”的芙蓉教育品牌。

  1、以微型演讲为契机,教学减负提质的管理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减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全体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领导重视是学校落实减负提质工作的思想保证。因此,为了使各学校能够理直气壮抓减负,群策群力抓提质,20xx年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题为“轻负担,重实效,促进学校发展”的微型演讲比赛活动,全区各中小学30位主管教学副校长参加了比赛。

  这次活动得到了各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部分学校还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参赛事宜。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更是全身心投入,为参赛作了充分的准备,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参考了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付诸了艰苦的演练。同时,他们还深入了大量的课堂,约谈了大批的老师,剖析校情、研究教情、分析学情,有的甚至具体到了每一个班级,每一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所思所想,从而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具体措施,让减负提质工作在学校得以贯彻落实。

  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各参赛选手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精湛的演讲技艺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他们紧密围绕主题,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他们还要求全体教师立即行动起来,潜心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出色地起到了一个教学管理者应有的引领作用。

  一年来,各个学校一手抓提质,一手抓减负,两手都过硬。围绕“减负提质”主题开展的各种活动就多达200余次,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2、以主题教研为重点,学科教研活动的规范落实得到进一步强化。

  20xx年,随着我区“提质增效年”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各校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活动,在全区掀起了一轮以“五步主题教研”为核心理念的教研高潮。全区35所中小学全部都参加了由教科中心组织的“五步主题教研”评比活动。活动要求各学校根据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来确定本校研究的主题,按照备课、上课、点评和反思的流程开展活动,并根据相关要求摄制完整视频,以提交光盘的形式参加评比。

  这次主题教研活动体现了四大特点:

  一是计划性强。各学校均成立了主题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主题教研制度,保证了各项计划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很多学校学科教研的力度明显加大了,教师的备课观念和教学理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研究效率大大提高。

  二是针对性强。各学科教研员实现重心下移,积极配合各学校,以课堂为核心,切实加强主题教研指导。各学校把教学中的问题当作研究主题,广泛开展集体备课,互动评课,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研究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三是合作性强。各学校教师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得到强化。各位教师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在交流状态下工作,在资源共享中得到发展,在合作互助中得到提升。

  四是规范性强。各学校在研究中抓住细节,聚焦重点,围绕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深度研讨和深刻反思,最终形成集体智慧,形成研究的合力,形成了有效主题教研的五步基本模式,即:学习研讨,确定主题;集体备课,深化主题;代表上课,实践主题;创新点评,提升主题和跟踪研究,反思主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部分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浓厚的主题教研氛围,教研过程得到规范,教研能力得到提高,教研效果得到落实。

  3、以双优评选为推手,教师独立研究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引导全区教师把教育教学理论和自身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其总结、反思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教育局组织了一次“论文课件双优评选”活动,共有12论文和227个课件参加了评选。

  本次评选活动对广大教师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他们从学科出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减负提质”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一大批理念新、方法好、善表达的教师脱颖而出。“双优评选”活动的开展,还在全区各中小学教师中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教学教研氛围,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作进一步的反思,使他们的学科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突出重点,立足课堂,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校本教研最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教研文化,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平台。20xx年,全区各学校均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详细制订了校本教研考评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重质量,重过程,重实效,充分调动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注重校内互动,组织全员竞赛。

  部分学校以全员教学竞赛的形式开展校本教研,不同学科、不同风格、不同教法,彰显了教师的个性,拓宽了教师的思维,促进了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达到了以赛促研的目标,增强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朝阳小学以“和谐高效课堂”为理念推进课改路,举办了第四届“和谐之花”教学比赛。八一路小学举行了“八一杯”首届教师教学竞赛,东茅街小学的“东昇杯”、浏正街小学的“芋园之星”、合平小学的“党员先锋课”和“青年教师创新课”、马坡岭小学的“师慧杯”、蓉园小学的“蓉园杯”、燕山二小的“我与燕山同成长”和“亮出我的风采”竞赛、育英二小的“新叶杯”、育英西垅小学的“教学竞赛暨高效课堂论坛”活动、东晖小学的“东晖杯”竞赛以及马王堆中学举行的青年教师展示课等,都是以“联系生活实际”、“打造优质课堂”和“提高教学质量”等主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学习化,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各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2、深化组内协作,实施专题研讨。

  各学校非常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学校行政更是全程参与组内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在组内围绕一个个来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共性问题和典型事件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为教师创设展示才华的各种平台,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业务素养,增强了教研团队的凝聚力。通过组内专题研讨活动,教师们的教研意识大大增强,组长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也提高很快,有力地促进了常规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参加全区“五步主题教研”评比活动以外,全区还涌现了一大批主题教研案例。如东郡小学有语文组的“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数学组的“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英语组的“中英校级交流研究”、科学组的“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机器人训练研究”和美术组的“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双新小学有数学组的“提质增效快乐前行”,语文组的“有效识字轻松阅读”,艺体组的“有效管理音体美学科的教学过程”和综合组的“如何科学、高效地组织课堂教”。五一中路小学语文组将“问题式集中研讨”与“同课异构式教学研讨”两种形式有效结合;数学组的“找准儿童思维的起点”等。燕山小学语文组的“寻找教师美丽的倒影”活动侧重探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方法;数学组的“生活中的数学”重在研究如何让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生活。马坡岭小学有语文组的“呼唤课内积累性阅读”;数学组的“整合知识,因材施教”;综合组的“规范学生行为,构建高效课堂”。马王堆小学“启迪激情,享受成长”各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主题鲜明,计划性强,已成系列,效果明显。育华小学各教研组形成了“发现问题---集体讨论---课堂实证---课后反思---统一认识---共享提高”的教研模式,让全体教师协同合作,共同提高。

  3、加强校际联动,开展同课异构。

  随着专题研讨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多,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教研工作仅仅局限于一组之内和一校之内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于是,部分学校在保持现有校本教研机制的前提下,本着合作、互动、共享、发展的原则,构建了校际联动教研形式,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拓展了教研天地。例如八一路、浏正街、楚怡、东茅街和修业等五校英语组和数学组联手开展了“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风格迥异的课堂,由来自不同学校老师演绎不同的精彩,这几所学校的联手教研已成规模,已成制度,效果很好。

  其他比较固定的校际联动学校还有:蓉园和杉木小学,大同小学、大同二小和大同古汉城小学,育才、育才二小和东风小学,育英、育英二小和育英西垅小学,合平、东屯和杉木小学,东晖、曙光路和朝阳小学,燕山二小、燕山、杉木、合平和育才二小,东郡与东屯小学等等。这些学校通过联手教研活动,实现了由校内教研向跨校教研的转变,拓宽了教研渠道,拓展了教研空间,在合作交流中实现了共同进步。

  三、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校本培训有效实施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措施和主要平台,全区各中小学校都始终把教师的发展放在校本培训的第一位。一年来,各学校充分结合区教育局实施的“走向名师”培养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于创新的校级骨干教师团队,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全员参与,培训活动丰富多彩。

  各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校本培训考评制度,保障校本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全员参与。除保证教师参加区教科中心组织的各级各类专题培训和教研活动之外,还积极组织校内的各种培训,从教学常规到教学思想,从职业技能到师德规范,从教学竞赛到各类评优,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形式多样有实效。

  一是构建沙龙讲坛,倡导百花齐放。

  各学校本着“立足本校师资,适时外请专家”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改变教师例会形式,开展“沙龙讲坛”活动,将老师们推上了沙龙舞台,让老师们成为了讲坛主角。如东茅街小学的“东昇论坛”、八一路小学的“释经典、润人生”教师讲坛、修业小学的“修业讲坛”、浏正街小学的“芋园讲坛”、马坡岭小学的“分享论坛”、蓉园小学的“蓉园讲坛”、大同小学的“润之声”班主任沙龙、五一中路的“智慧讲坛”、燕山二小的“亮点分享论坛”、育华小学的“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和朝阳小学的“百语争妍讲坛”等等,这些讲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与反思自省,发挥了全体教师的教学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和专业发展。

  二是开展师徒结对,落实同伴互助。

  全区各学校继续开展“师徒结对、伙伴互助”活动,并严格按照“自愿申报、个人述职、群众评议、学校考核”的程序,开展“骨干教师”推荐评选活动,全体教师参与其中,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也发挥了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如蓉园小学构建了“春泥护花工程”、长郡芙蓉中学推行了“四定一有”的“师徒结对工程”、双新小学成立了“青研班”、朝阳小学成立了“朝阳班”和“朝露班”、育才小学实施了“一三五”工程,等等。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构筑了形式多样的“青蓝工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同伴互助活动,激活了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基本实现了由“要我成长”向“我要成长”的转变。部分学校还启动了“校内名师”活动,如燕山二小实行“首席教学顾问制”并组建“晓明工作室”,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形成了“一人研究,八方参与”的良好风气以及“全员参与,互相协作,和谐融洽,共同发展”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2、提升影响,各类展示焕发魅力。

  一年来,全区各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从教学需要出发,开展各种展示活动,从课程标准的实施到教材教法的运用,从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从常规教学技能的研究到学校文化特色的彰显,实现全方位覆盖。同时,以精品展示活动为载体,宣传学校,宣传芙蓉,促进了我区教育教学的发展。20xx年全年累计接待到我区考察教育教学发展情况的参观团达20xx余人次,全区共承办“全国中小学社会综合实践建设现场会”等国家级开放活动3次,承办“音乐教师学京剧”等省级开放活动4次,承办“长沙市基础教育“高效课堂”暨青年教师创新课现场”等市级开放活动5次,另外李葆春老师作为长沙市唯一的教研员代表当选为长沙市第二届“感动星城十大魅力教师”,所有这些都大大地提升了芙蓉教育的品牌知名度、文化内涵力与社会影响力。

  四、因校制宜,课题驱动,教育科研全面铺开

  教育科研是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源动力,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区教科中心遵循差异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引导全区各学校按照新课改的内容和要求,加强课题研究,实行问题课题化,力争校校有课题,形成贴近我区教育教学实际的理论,并及时关注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生成和推广应用。目前,全区共承担各类课题100余个,独立承担各级规划科研课题56项,其中全国1项,省级6项,市级18项,区级31项,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科全覆盖,全区科研课题的级别和质量在日益提高。

  20xx年,区教科中心承担的长沙市“十一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有效性研究》已经完成,从培训课程内容、培训实施策略与方法、培训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均作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定成果,为我区教师培训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该课题获长沙市20xx年课题成果一等奖,其成果在20xx年11月湖南省教师培训机构会议上交流并获省一等奖。与此同时,教科中心还在继续深入开展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监测的研究与实践》和省级资助课题《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及《区域内干部教师定期交流机制研究》的研究工作。

  各学校所开展的课题研究,从研究内容上来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别:

  1、关注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这类课题有育英学校的《小学生“养成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八一路小学的《诵读经典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研究》、大同小学的《小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育才小学的《小学生自立意识培养的研究》、燕山小学的《6-9岁儿童思维启蒙的研究》、朝阳小学的《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火星二小的《感恩教育》和育华小学的《网络环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等。

  2、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类课题有浏正街小学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育才小学的《利用校园电视台,培训小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火星小学的《基于博客进行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下家校协同教育》、燕山小学的《城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优质资源整合的研究》、育才小学的《数学专题教研网站的开发与应用》、曙光路小学的《地方戏曲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五一中路小学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数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创新研究》、大同小学的《纵横信息数字化与小学低年级微博快速写话的研究》、合平小学的《农村小学科技制作》、修业小学的《“走进修业”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育英小学的《小学班级读书会的策略研究》、马王堆中学的《博物馆资源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双新小学的《写字教学与小学生书写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校园网教学功能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和《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等……

  3、改进教法学法,促进师生的减负增效。

  这类课题有火星小学的《基于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2中的《城区普通中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东风小学的《基于“提质减负”背景下的数学创新习题设计》和《主题阅读与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意识形成的研究》、东郡小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燕山小学和燕山二小的《生命化教育视野下的减负提质的应用与实践》、育才小学的《高效课堂,和谐发展》、育英西垅小学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潜能生学习能力的研究》、曙光路小学的《运用多元智能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五一中路小学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燕山二小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表现标准的研究》,以及马王堆中学的《“读议展点练”的五步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和《中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测评研究与实践》等。

  五、互助共赢,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整体攀升

  20xx芙蓉区“提质增效工作年”活动促进了区内校际间、校内学科间、组内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优化和巩固了校本研训成果,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优势资源的辐射作用,为全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全区教育逐步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一种“共融、互助、共进、共赢”的喜人局面。

  1、学校文化彰显新特色。

  一年来,区教育局始终坚持“典型先行、示范辐射、分类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着力构建“课堂-实践-环境”三结合的学校文化体系。各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尽现了学校特色和活力。楚怡小学建有文化墙,开设了古诗文诵读园地;马坡岭小学利用教学楼走廊,创建校园文化,形式活泼、特色鲜明。浏正街小学的美术和乒乓球、八一路小学的经典诵读、东茅街小学的“小记者”、五一中路小学的声乐、曙光路小学的“地方戏曲”、东风小学的电子琴、火星小学和燕山二小的“国际象棋”、修业小学的体操、大同小学的版画、东郡小学的书法、马王堆小学和杉木小学的国学、育华小学的武术、育才二小的舞蹈、大同二小的遥控模型和版画、东晖小学的足球等项目,再加上英国牛津郡玫瑰岭小学与马王堆小学、格蕾夫夫人公园小学与东晖小学、伍顿圣彼得英格兰教会小学与育英小学的互访交流项目,形成了芙蓉教育一道道亮丽而又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2、课堂教学凸现新亮点。

  今年是“教学提质增效年”,全区各中小学校踊跃参与,各校行政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课例剖析、经验介绍、互动点评和总结反思等有效途径,群策群力,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收到了良好效果。

  长郡芙蓉中学摸索了一套符合本校实情的“示、看(读)、动、练、评、总”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12中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大胆实践,探索实施了“导学案”四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编写学案,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相关配套措施逐步完善,新型师生关系初步构建,课堂教学面貌显著变化。16中全体教师向课堂要质量,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马王堆中学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逐步实施“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东郡小学要求每位教师每期都上教研课,提出“人人都有教研课”的口号,并将“东郡杯”单一的课堂教学竞赛形式逐步打磨成优质课展示活动,使之成为学校的教研品牌。蓉园小学进行了“新进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引路课”、“教研组内典型课”、“蓉园展示精品课四课联动”的系列案例研究。朝阳小学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探索了和谐课堂的四十字方针,其他小学也在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涌现了“情景教学法”、“三维识字法”、“愉悦教学法”、“英语词汇识记教学法”和“说-授-评”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3、师生发展迈上新台阶。

  随着校本研训的不断深入,我区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统计,今年我区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捷报连连,侯彦等8位教师获全国一、二等,曾金平等12位教师获全省特等、一等和二等奖,张曼俐等11位教师获全市特等和一等奖,获奖等级和人数均高于其他区县。教师的教研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101件,获国家级奖85件,省级奖394件,市级奖498件,区级奖638件。教师获国家级荣誉112件、省级132件、市级333件、区级606件。完成的科研课题获省级奖励16项、市级11项。教师参与编写教材、教学辅导资料约500万字。另外,大同小学洪霞老师成功申报长沙市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成为首席名师,工作室落户大同小学。育才吴萍老师也被认定为长沙市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发展也更全面了。20xx年我区高考上线率、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毕业会考一次性合格率以及小学五六年级全市统考合格率均喜获全面丰收,社会反响良好。高考方面,全区246人报名参考,本科上线人数103人,本科上线率达42%,高考上线人数246人,高考上线率达10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25人参考,322人合格,合格率99.1%,其中语、外、政、史、地、生合格率100%。中考方面,单科合格率在98%以上,全科合格率为97%,领先于市内五区同类其他学校,甚至高于部分省级示范学校。小学全市统考,五年级语文合格率99%、数学合格率98%;六年级语文和数学也分别取得了96%和98%合格的好成绩。

  据统计,我区20xx年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类竞赛获奖的学生有1513人,其中获国家级奖388项,省级奖65项,市级奖达673项,区级奖387项。全区学生习作获国家级奖7件,省级奖87件,市级奖达99件。学生作品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20篇,市级发表6。学生获国家级荣誉4件,省级荣誉103件,市级荣誉129件,区级奖333件,创下了我区学生获奖的历史新高。

  各位领导、同志们,强区必先强教。创建芙蓉教育品牌,核心是质量的品牌建设。20xx年的教学工作,中心任务仍然是抓质量。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抓紧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抓好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抓实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抓细每一堂课的优化,抓好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努力开创芙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为创建芙蓉教育质量品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学提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减负提质工作总结07-26

农业提质增效工作总结01-05

农业提质增效工作总结01-05

教师减负提质的工作总结11-08

语文提质减负的工作总结11-15

语文提质减负工作总结11-18

减负提质工作总结范文06-19

提质增效工作总结范文01-12

农业提质增效工作总结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