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疾控科工作总结

2022-09-15 总结

  时间飞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你所见过的工作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卫健委疾控科工作总结(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健委疾控科工作总结1

  上半年,在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全镇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我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全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现将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

  自《传染病防治法》实施以来,为了切实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各项工作要点,明确传染病防治的工作责任。先后下发了多个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面的文件,制定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各类传染病疫情控制应急的预案。按照上级具体要求,我院成立了疫情控制领导小组,完善了应急处理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建立和充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5支机动队伍,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专项经费足额到位,做好应急物资的购置,购置了必备物资及疫情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加大了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除积极组织我镇工作人员参加上级的各类业务培训外。

  (二)落实措施,切实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1、形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和季度例会制度为加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联系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我院制定了《疾控工作绩效管理考核标准》,细化分解各项评估指标,严格考核评估。并针对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知识培训。

  2、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网络。我院把传染病防治网络建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近几年逐步完善镇、村两级防病网络,全镇传染病防治网络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37号令)要求,完善了传染病报告和监测网络,明确疫情网络直报单位的责任人,使我镇疫情的监测、报告和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以保证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

  (三)扎实开展好疾控工作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居民健康建档是基础,我们组织医务人员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上门服务等形式,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通过总结去年的经验,健康档案内容详实、填写较规范。截止目前已经为14138人建立了居民健康建档。

  2、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通过进村宣传,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止目前,设置健康教育专栏17块,版面更新34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0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1万份,健康教育宣传手册9100份。通过各项目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的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真正做到疾病从预防开始。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接种工作的`重点任务。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院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截至目前,卡介苗应种38针次,实种38针次,接种率达100%;乙肝疫苗应种246针次,实种246针次,接种率达100%;脊灰疫苗应种526针次,实种519针次,接种率达98.6%;百白破疫苗应种521针次,实种510针次,接种率达97.8%;白破疫苗应种117针次,实种114针次,接种率达97.4%;麻风疫苗应种155针次,实种154针次,接种率达99.3%;麻腮风疫苗应种139针次,实种139针次,接种率达100%;A群流脑应种255针次,实种254针次,接种率达99.6%;A+C群流脑应种301针次,实种295针次,接种率达98%;乙脑应种304针次,实种300针次98.6%;甲肝疫苗应种195针次,实种160针次,接种率达82.5%;二类疫苗共接种335针次。通过接种使个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个体和人群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起到消除或消灭所针对的传染病的目的。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截止现在我院共发现上报,乙类传染病例报告3例,及时报告传染病人3例,辖区确诊结核病4人,随访4次。为传染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老年人健康管理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居民健康建档的一开始,我们就将老年人作为了重点人群来健康管理。截止目前,我院已为辖区内65岁以上2573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通过健康知识宣传65岁以上老年人都能自愿接受体格检查。

  6、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主要是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我院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398人半年管理高血压患者739人次,管理率达92.8%,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88人,半年管理糖尿病患者130人次,管理率达94%。

  7、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至今我院共统计在册精神病人30人,并按时进行随访,半年管理精神病71人次,管理率达95%。

  8、开展各类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我院高度重视手足口病、肺结核病、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对某些重点防制的病种进行定期、定点的监督,研究掌握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各类培训。

  (1)、结核病防控工作

  今年至今共转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4例,共发现、治疗和管理涂阳肺结核病人2例,按进度完成新发涂阳病人的发现任务,涂阴病人2例,共计4例病人。我院对目前登记肺结核病人进行了全程督导管理,共督导6余次,访视病人10人次,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20xx年3月24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遏制结核,健康和谐”。其核心在于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我院根据今年的宣传主题,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了“结核病防治工作进重点工程”的活动,在我院门诊大楼外开展免费义诊及咨询,发放防病宣传资料1000多份,此次活动,将健康送到了人民群众的手里,表达了政府对对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关怀。

  (2)、艾滋病防控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有关要求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在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切实抓好落实,加强宣传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配合与协调,共同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卫健委疾控科工作总结2

  我县今年疾病控制、卫生应急工作围绕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工作进度要求,基本完成了上半年的疾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任务,现将今年上半年疾控和卫生应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传染病防制工作

  大力开展了传染病防控、监测工作,1-6月份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470例,报告发病率167.08/10万,手足口病报告46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未发生重大疫情。积极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防控宣传、培训、督导工作。

  二、加强了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管理工作

  我局组织疾控人员组成疾控规范化管理考核小组,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分别对全县14个基层卫生院按照《省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管理考核细则》进行了考评,考评结果14个基层卫生院均已达标。

  三、加快了疾控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我县疾控中心检验人员进修率已达100%,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规范化建设通过市级考评达标。

  四、强化了艾滋病防治工作

  1、有9个基层卫生院检验人员参加了市级培训,取得了个人培训合格证,9个卫生院正在开展艾滋病检测点建设筹备工作,准备7月份申报验收。

  2、全县艾滋病新发艾滋病无死亡,病人治疗全面规范。

  五、结核病防治工作

  今年上半年完成新发涂阳病人40例,初治涂阴38例,肺结核病人转诊率达100%,追踪率100%,追踪到位率95%。

  六、免疫规划工作

  1、保持了以乡镇为单位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目标,已通过省厅复评考核达标,1-6月份全县共完成免规接种47875针次。

  2、全县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无麻疹发病报告。

  3、按照要求开展了AFP病例监测,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4、开展了疫苗针对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国家方案要求。

  5、落实了免疫规划县级配套经费,县财政预算经费17.5万元。

  6、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率达到100%。

  7、在小松中心卫生院和屏山中心卫生院开展了优质服务门诊创建工作。

  七、慢性病防治工作

  制定了肿瘤登记和居民死因监测实施方案,召开了启动会,对人员进行了培训,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八、卫生应急工作

  按照今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和卫生应急大比武工作要求,对卫生应急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开展了卫生应急演练。我局在5月16日组织全县疾控队伍进行了卫生应急知识大比武,全县31名疾控人员参加了大比武,大比武理论知识测试后,组织参赛人员观摩了县疾控中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模拟演练,取得了满意效果,对理论测试取得前三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了全县通报表彰。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待下半年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一是艾滋病防治策略有待下半年完善;二是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素养促进项目下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跟上进度,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成;三是要加大结核病涂阳发现率,确保年度任务目标的完成。

  卫健委疾控科工作总结3

  过去的半年中,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我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全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总体目标。现将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

  自《传染病防治法》实施以来,为了切实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区卫生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xx年度全区卫生工作要点》,与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责任状,明确传染病防治的工作责任。同时加大了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参加市级及区级的各类业务培训。

  (二)落实措施,切实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1、形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和季度例会制度

  为加强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加强中心与基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联系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中心制定了《绩效管理考核标准》,细化分解各项评估指标,严格考核评估。同时每季度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季度例会,由中心对上季度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并针对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知识培训。

  2、加强疫情报告管理

  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网络。我中心把传染病防治网络建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近几年逐步完善区、乡、村三级防病网络,全区传染病防治网络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37号令)要求,中心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设置,完善了传染病报告和监测网络,明确各疫情网络直报单位的责任人,使我区疫情的监测、报告和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我中心安排2名工作人员全年无休负责网络直报的卡片审核和预警处理工作,确保疫情报出后2小时内及时审核。

  为发现和掌握严重的传染病人就诊后未依法报告的数量、病种和其它信息,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了传染病漏报调查。为加强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质量今年上半年我中心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日常传染病防治督导共20余次,检查其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制度、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工作。在我中心与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各医疗机构报卡质量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疫情追访的工作效率;疫情报告数量得到保证,促进了传染病监测工作的开展。

  3、开展各类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我中心高度重视手足口病、肺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对某些重点防制的病种进行定期、定点的`监督,研究掌握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我中心加强对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核实以及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每天安排专人对辖区内每一例手足口病疫情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并对每一起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调、采样等处理。对达到停课标准的托幼机构下达停课建议通知,通知一并通报区教育局,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2)结核病防控工作。今年至今共接诊肺结核确诊肺结核病人23例,共发现、治疗和管理涂阳肺结核病人2例,无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中心对目前登记肺结核病人进行了督导管理,共督导5次,访视病人30人次,电话督导人115余次,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在今年3月24日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期间,我中心组织全区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广泛开展“遏制结核,共享健康”主题的宣传活动,并会同市疾控中心在大华广场举办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大型现场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接受现场咨询近5000人次,健康体检3000多人次。

  (3)落实各项血吸虫病防控措施。紧紧围绕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这一目标,认真组织完善20xx-20xx年分年度目标计划和实现年度目标计划的策略、措施,把任务和职责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人员。认真落实人、畜查治病工作,重点加强渔船民等水上作业人员、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等血防区大型工程建

  卫健委疾控科工作总结4

  一年来,我科室在中心主任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兄弟科室的团结协作下,在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20xx年乐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计划》的要求,我科各项工作已顺利完成,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为了来年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现将我科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科学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检验工作水平。

  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围绕中心工作计划,围绕科室工作性质,积极倡导和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使科室人员自觉养成了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态度。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了医疗服务安全,更提高了全科人员素质,从而较好地完成了科室的各项任务,为中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二、做好传染病、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采样及检测工作,为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及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保证。

  (一)、传染病方面

  1、加强霍乱的防治工作,科室随时更新贮存霍乱病原菌的采样和检测物质。

  2、在手足口病疫情期间,按有关规定本科室积极协助有关科室采集患者样本26件向上级送检,出外勤8人次。

  3、下半年钩体病疫情时期,本科室与省、市、县疫情处置组团结协作,共采集患者血样40人次,患者周边正常人群血样40人次,出外勤20人次。协助省疾控专家解剖老鼠10余只和检测患者血样15人份。

  (二)、地方病方面

  为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按照省、市规定共检测了居民户盐碘288份,合格率达10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

  1、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采样及检测工作,准备了应急采样箱,里面配备了常见食物中毒、水污染、腹泻病、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等采样用物品及现场快速检测用试剂,同时实验室也贮备了足量的应急检测物质。

  2、为保障高考学生饮食安全,在高考期间本科室3人共采集留样菜品336件。

  3、本年度我科参与处理食物中毒3次,采集可疑食品样28件和呕吐物、肛拭样30件;检测食品样品28件196项,呕吐物、肛拭样品30件60项。在食品样和肛拭样中各检出1例沙门氏菌,为食物中毒的诊断提供了铁证。

  三、为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卫生检测工作,保护人民健康,我科积极与卫生科协商沟通,及时、准确对样品进行采集和检验。

  (一)、食品方面

  为保证校园餐饮卫生质量,检测了6所学校生产的豆奶样品6件,合格率100%;检测食用油2件,均不符合国家标准。

  (二)、水质方面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检测水样48件,其他送检、抽检水样262件,共计310件7440项,编辑打印报告930份。

  2、圆满地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验指标氯化物、氟化物、砷的质控考核。

  3、填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各类有关检测网络报表共10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实验室督导检查各类报表15份,编辑打印该项水质报告240份。

  四、为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质量,我科对全县的79家医疗机构的空气、手术器械、医护人员手、消毒剂、物表等样品共273件1092项进行检验,4家13件数不合格。

  五、为全面落实政府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本科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实施免费检测工作,对辖区内娱乐场所服务人员、监狱羁押人员、求诊患者抽血350人份,检测350人份,其中阳性10人份。完成了四川省艾滋病网络实验室质控样品的考核工作,上报各类考核材料20余份。11月本科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接受市疾控中心现场质控考核,获得94分,成为本中心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以来现场质控考核最高分。

  六、为了有效的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我科日常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20xx人,其中乙肝两对半检测500人份2500项,乙肝病毒携带者175人;甲肝抗体IgM检测1500人份,阳性患者3人;戊肝抗体IgM检测1500人份,阳性患者2人;肠道致病菌分离20xx人份共4000项,检出沙门氏菌患者5人。

  七、为加强中心门诊建设,提高门诊业务收入,同时也为患者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我科人员加班加点的搞好临检样品的`检测工作。

  1、结核杆菌镜检74人份,2件/人共计检样148件,其中阳性患者10人,阳性检样17件。

  2、结核杆菌抗体IgM检测789人份,其中阳性检样患者00人。

  3、肝功8项检测771人份,共计6168项。

  4、肾功2项检测778人份,共计1556项。

  5、血常规检测186人份。

  6、两对半检测245人份,共计1225项。

  7、乙肝表面抗原检测25人份。

  8、甲肝抗体IgM检测5人份。

  9、戊肝抗体IgM检测5人份。

  10、乙脑、麻疹抗体检测3577人份,共计7154项。

  八、计量认证工作

  实验室发展建设的方向就是计量认证,计量认证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检测能力,使实验室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还使检测数据更加公正、准确、可靠。计量认证是检测机构进入检测服务市场的强制性核准制度,取得实验室计量认证的检测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为此我中心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在领导的支持下,在同事们的努力工作下,我中心于20xx年月日取得了计量认证资质。作为计量认证的重要科室,我科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编辑了大量的软件资料工作和改善硬件设施的工作。

  1、对本科室56台仪器设备进行了清理、建档、编号、贴三色标志等工作。

  2、编制了本科室56台仪器设备的作业指导书,即仪器操作规程和仪器期间核查规程。

  3、建立了本科室检测人员档案。

  4、编制了260多项技术记录。

  5、对20余台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

  6、购置了20余种标准物质和一些仪器设备。

  7、工作严格按照计量认证体系运行。填写各类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100余项,出具九大类检验报告和现场评审检验报告、原始记录等。绩效考核

  九、为适应新时期防病工作的要求,检验工作仍需拓宽业务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仍不容忽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另外为人民健康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资源,应积极开展新业务,拓宽业务范围,提高疾控中心在人们心目中的知名度,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卫健委疾控科工作总结5

  过去的半年中,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我科及相关业务科室的共同努力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网络监测,疫情报告情况

  1、网络监测:我科人员坚持每日浏览大疫情网6次以上,并做好了疫情监测日志及预警信息登记,做到了及时查卡和审卡,发现问题及时电话反馈各网络直报单位。共登记条预警信息,都及时核实并做出了处理,全部排除爆发疫情。截止6月30日,全县各网络直报单位未出现传染病报告零报现象,也未有重卡和过期卡现象。为使传染病的登记与报告更加规范化、法制化,我科在4、5月份对全县所有网络直报单位进行了传染病的报告质量督导,对督导的结果我们及时进行了反馈,要求各单位建立相关的网络直报制度,完善各项登记,切实搞好每月一次的院内自查,杜绝漏报、迟报、错报和不报等现象的出现。

  2、疫情报告情况

  我科每月写出动态分析,并向各网络直报单位进行了反馈。

  截止20XX年1月1日至6月30日,根据国家疾控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网数据统计,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病例总数533例,报告发病率为,报告死亡病例1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7种,分别为艾滋病、肝炎、出血热、痢疾、肺结核、淋病、梅毒,丙类报告6种,分别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与上期比总发病数基本持平,下降3.7906%。其中上升的病种有:乙肝(+4.444%)、丙肝(+33.333%)、未分型肝炎(+400%)、肺结核(+7.3171%)、流行性感冒(+300%)、风疹(+20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00%),下降的病种有:出血热(-50%)、细菌性痢疾(-30.4348%)、淋病(-16.6667%)、流行性腮腺炎(-87.7541%)、其它感染性腹泻(-18.4211%)、手足口病(-14.7541%)。

  与去年同期相比总发病数下降25.4545%。其中上升的病种有:乙肝(+36.2319%)、未分型肝炎(+25%)、痢疾(+200%)、肺结核(+3.937%)、淋病(+150%)、梅毒(+7.6923%)、风疹(+80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700%)、其它感染性腹泻(+82.3529%),下降的病种有:艾滋病(-50%)、丙肝(-42.8571%)、出血热(-75%)、腮腺炎(-98.1752%)、手足口病(-49.0196%)。

  上半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数依次为:肝炎(202例)、肺结核(132例)、手足口病(52例)、细菌性痢疾(48例)、其它感染性腹泻(31例)、流感(24例)、梅毒(14例)、风疹(9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8例)、淋病和腮腺炎各(5例)、艾滋病(2例)、出血热(1例)。

  发病地区位居前三位的是孝岗镇129例;小璜46例;马圩45例.

  二、重点传染病的防控与监测情况1、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情况

  根据县局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全年《霍乱防制工作计划》。

  (1)外环境疫源检索: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4月1日起,我县疾控中心开展了外环境检索工作,共采样162份,检测出1份牛蛙样为阳性。及时送省疾控中心做毒力检测,在等待结果的同时,对市场牛蛙进行了消毁处理。

  (2)肠道门诊的建设: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4月1日起,全县各中心卫生院以上的医疗机构启动了肠道门诊,我中心分别在4月和6月两次对其进行了督导检查,要求各单位必须对腹泻病人规范登记,检索率要达到10%以上。另外,还在中医院和县医院设了两个霍乱监测点,每月对其腹泻病人收集、汇总。

  2、手足口病的'监测与防控情况

  (1)防控情况:

  今年以来,手足口病依然是我县的重点防控传染病之一,我县采取了多项防控措施:一是领导高度重视,2月份就成立了东乡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疫情处置小组,分工明确,强化责任;二是在3月和4月对全县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及我科全部人员进行了多次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大大提高了相关人员的防控水平。三是重点对幼托机构等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要求各单位切实落实传染病防控组织的成立、晨检、因病缺勤追踪、消毒等制度。四是通过向市民发短信、宣传单、宣传画册等多项措施大力开展防控知识宣传。

  (2)监测与疫情处置情况:

  到止前为此,分别在2月、4月、5月对手足口病疫情做了三次专题分析。

  我县今年以来共报告的52例手足口病例中,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位居前三的为孝岗(16例)、小璜(6)、杨桥(5);其中3例为托幼儿童,其余都为散居儿童;实验室诊断病例7例(EV71型4例、COXA16型1例、其它肠道病毒2例);重症3例,无聚集性疫情。共流调例,采样例,均做到了掌握病情,指导家属进行家庭内消毒,督促村医关注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对病例较多的何坊村我们联合村干部对全村进行了消杀。

  三、地方病的防治情况

  5月上旬,开展了全县居民用户碘盐的监测与数据的上传。4月26日和5月15日在县城闹市区举行了大规模的“全国疟疾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的宣传活动。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立不规范,肠道门诊形同虚设;疟疾血检工作积极性不高;网络直报仍有迟报现象,报告卡的填写也有漏项、错项,还有少数单位对传染病网报的意识不够强,经常托到月尾还要多次督促才能突破零报。希望各单位能够了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增强意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 相关推荐

【卫健委疾控科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卫健委开放性经济工作总结10-13

卫健办疫情防控工作总结(精选6篇)01-28

卫健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方案08-09

卫健委防灾减灾活动工作总结(通用5篇)04-26

卫健委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总结(精选5篇)04-26

医院疾控工作总结04-19

宣传疾控工作总结03-06

疾控工作总结模板06-26

疾控个人工作总结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