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化学高考基础知识点归纳

2022-08-05 总结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必考化学高考基础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化学必考基本理论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4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4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4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4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4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4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4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4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5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5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不一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52、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53、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

  54、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一般≥4,但H原子只有1个电子,B原子只有3个电子。

  55、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56、一般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但也有2电子,18电子,8─18电子,18+2电子等稳定结构。”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查阅笔记。

  57、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族序数,但F、O例外。

  58、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

  59、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

  60、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一定减弱,非金属性一定增强?不一定:第一周期不存在上述变化规律?

  61、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显酸性?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显碱性?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氢写左边,其它的氢写右边。

  62、甲烷、四氯化碳均为5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但白磷为4个原子构成分子。

  6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三查:①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②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③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64、”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燃烧,C生成CO2,H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65、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无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66、优先放电原理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Ag+>Hg2+>Fe3+>Cu2+>H+>b2+>Sn2+>Fe2+>Zn2+>Al3+>Mg2+>Na+>Ca2+>K+。

  67、电解熔融态离子化合物冶炼金属的:NaCl、MgCl2、Al2O3;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Zn至Cu;热分解法冶炼金属:Hg和Ag。

  68、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69、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氢氧化钠。电解时阳极为石墨,阴极为铁。

  70、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如还原性:S2->I->Fe2+>Br->Cl-,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

  71、优先还原原理又如Fe3+、Cu2+、Fe2+同时存在的溶液,加入Zn粉,按氧化性最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被还原,即Fe3+、Cu2+、Fe2+顺序。

  72、优先沉淀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Mg(OH)2溶解度比MgCO3小,除Mg2+尽量用OH_。

  73、优先中和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给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发生:NaOH十HCl=NaCl十H2O,再发生:Na2CO3十HCI=NaHCO3十NaCl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十CO2十H2O。

  74、优先排布原理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相同。离核愈近,能量愈低。电子排布时,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待能量低的轨道排满之后,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去。

  75、优先挥发原理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变小,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76、优先鉴别原理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观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润湿试纸。

  78、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那么A的转化率不一定降低。对于有多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可逆反应,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一定降低;但对于反应:2NO2(气)==N2O4(气)当它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若增大NO2的浓度时,因体系内压强增大,从而时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及平衡向右移动。那么此时NO2的转化率不是减小,而是增大了。

  79、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系数比加入起始量,则反应过程中每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均相等。

  80、同分异构体通式符合CnH2n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酯、羟基醛通式符合CnH2n-2的有机物可能是二烯烃、炔烃。

  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

  首先,我发现很多同学一上高中跟不上化学课,原因可能有的同学初中化学基础没有扎实,其实没关系,在学习高一化学的过程中,你可以抽时间多复习一下初中的知识,初中的化学知识是很简单的,可以多问老师或者同学,把以前落下的知识补补,这样你能更好的进入高中学习状态!

  其次,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有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只有设计好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单元学习计划,学期学习计划等等。好的学习计划能使我们学习的时候有个目标和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一定要坚持到底!

  接下来,我们每节化学课前,都要好好预习一下本节课化学教材中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如方程式,反应原理,概念等等,对于不清楚的问题我们标记下来,一定要做到对于那些内容不了解心知肚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要学习的东西有个大体的了解。

  高考总复习化学基础知识点

  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推论

  (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化学能量

  (1)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5、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6、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7、 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4)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5)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9、电化学知识

  (1)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

  (2)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3)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 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2)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3)注意N中的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重点。

  (4)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间的缩聚反应。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该内容的作答并不难,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

  (2)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3)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14、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17、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

  (2)回顾近几次综合考试的计算题,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干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一、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一般键角是109°28',但是白磷(P4)不是,因为它是空心四面体,键角应为60°。

  2、一般的物质中都含化学键,但是稀有气体中却不含任何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

  3、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是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一般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属于非金属,但是AlO2-、MnO4-等却是金属元素。

  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则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还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非金属单质。

  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极性键,还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

  7、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还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含极性键(如甲烷),也可能只含非极性键(如氧气),也可能两者都有(如乙烯)。

  8、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AlO2-、MnO4-等都是阴离子。

  9、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就是极性分子。

  二、晶体结构

  1、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由上而下逐渐增大,但NH3、H2O、HF却例外,其熔沸点比下面的PH3、H2S、HCl大,原因是氢键的存在。

  2、一般非金属氢化物常温下是气体(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但水例外,常温下为液体。

  3、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分子晶体的高,例如水银和硫。

  4、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却小于钠的密度。

  5、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金属晶体;但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6、一般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但也有例外,如氧化镁是离子晶体,但其熔点却高于原子晶体二氧化硅。

  7、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晶体,而共价化合物却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

  8、含有分子的晶体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是离子晶体,但却含有水分子。

  三、氧化还原反应

  1、难失电子的物质,得电子不一定就容易。比如:稀有气体原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是指其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多少(如Na能失一个电子,Al能失三个电子,但Na比Al还原性强)。

  3、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4、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变成金属单质(如Fe3+被还原可生成Fe2+)。

  5、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O2与O3的相互转化。

  6、一般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但是有些物质却不一定,如HClO4中氯为+7价,高于HClO中的+1价,但HClO4的氧化性却弱于HClO。因为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不仅与化合价高低有关,而且与物质本身的稳定性有关。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虽高,但其分子结构稳定,所以氧化性较弱。

【必考化学高考基础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02-08

2021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08-28

高二化学基础归纳大全03-01

高中必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10-02

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08-25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03-18

高一必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0-08

高考语文成语必考知识点06-2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