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

2023-12-18 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施工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施工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 1

  一、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软基处理长度1292m,其中塑料排水板有34358根共 495598m,根据指挥部关于塑料排水板软基路段尽早开工的要求,我部拟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全部塑料排水板的工程施工。

  二、 试验目的

  为了更好的控制塑料排水板的工程质量,指挥部要求塑料排水板的可测深率达到90%,为了能尽快使塑料排水板的施工步入正轨,我部拟打设600根塑料排水板作为试验,我部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全过程 旁站,还想邀请监理工程师监督,确保每根塑料排水板达到设计深度。这600根塑料排水板打设完成后,我部对其进行100%频率检测,测试其可测频率,为以后施工检测的参考依据。

  三、 施工日期

  a) 试验开工日期为:xx

  b) 试验结束日期为;xx

  四、 人员、机械设备和材料

  1、人员:项目部总工宋旭辉、现场技术员陈巍、质检员陈叶根、安全员陈合迪,现场施工负责人方小,施工操作人员6人 。

  2、机械设备:插板机1台 。

  3、材料:塑料排水板已进场10万m ,进场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已报监理办和指挥部批准。

  五、 打设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施工顺序为:定位→将塑料排水板通过导管从管靴穿出→将塑料排水板与桩尖连接贴紧管靴并对准桩位→插入塑料排水板→拔管剪断塑料排水板。

  1)定位

  插板间距按设计要求布置,施工前测量并用石灰标记打设位置,确定后的位置留有明显的标记。打设机就位后,管靴与板位标记偏差控制在5cm以内。

  打设机上设置人工操作的`机械平衡装置,保证打设机械的平衡度和垂直度,打设后塑料排水板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5%以内。塑料排水板间距允许偏差为±15cm。

  2)塑料排水板导管靴与桩尖

  塑料排水板导管靴与桩尖均采用圆形。桩尖平端与导管靴配合要适当,避免错缝,防止淤泥在打设过程中进入导管、增大对塑料排水板的阻力。

  3)插入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入土深度以穿透淤泥层为准,实际打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深度。打设后的塑料排水板的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5%范围内;塑料排水板滤水膜在转盘和打设过程中避免损坏,防止淤泥进入板芯堵塞输水孔,影响排水效果;在打设过程中应保证排水带不扭曲,透水膜不被撕破和污染。塑料排水板在打设过程中保证排水板不扭曲,透水膜不被撕破和污染。打设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导管打入深度应考虑上拨时的跟带长度,跟带长度不超过50cm。打设过程中,板进尺长度不够时,不允许搭接,以保证塑料排水板的排水性能。

  4)剪断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打设完毕,应剪断多余的部分,剪断时应保证砂垫层以上的外露长度至少为20cm,使其与砂垫层贯通,保证排水顺畅。当一个施工段落施工完后,应及时将打设塑料排水板后形成的孔洞用砂填好。在打设过程中,应进行自检,并按要求认真作好原始施工记录。

  六、 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1、每批排水板进场后,应对进场产品进行抽查,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现场堆放塑料排水板带要上盖下垫,以防暴露在空气中老化和被污染。

  2、插入过程中,钢套管不得弯曲,透水滤管不应被撕破、污染,并防止淤泥进入板芯堵塞输水通道,影响排水效果。

  3、塑料板与桩尖连接要牢固,避免提管时脱开,将塑料板带出。

  4、塑料排水板接长时,采用滤套内平接的办法,芯板对扣,并有足够的搭接强度,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固定措施可靠

  5、严格控制间距和深度,凡塑料板被带出2m的应作废补打。

  6、导管与桩尖要衔接适当,避免错缝,防止淤泥进入,增大塑料板与导管壁的摩擦力,防止塑料板带出。

  7、上拔插入杆时带出的淤泥,不得弃于砂垫层上,以免堵塞排水通道。

  8、保证板距、垂直度、板长、回带长度等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予重打,重打的桩位与原桩位置不大于板距的15%

  七、 现场施工管理

  1、在塑料排水板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组织技术、质检、安全、材料有关人员参与塑料排水板的施工管理,对施工中的技术、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施工中的原始记录必须清楚、详细、及时,对塑料排水板材料的质量控制必须严格、仔细,做到塑料排水板台帐清楚、准确。

  3、对塑料排水板施工机械进行编号,设立组织设置标志牌。配备专职现场质检员

  施工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 2

  一、试验段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填前碾压试验段施工路程原为K18+140-K18+320,因该段经翻晒后含水量仍偏大,经过比较我们选择K19+120-K19+300段为填前碾压试验段,全长180m,平均路基原地面宽度为m。试验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至5月x日。试验时将试验段分成K19+120-K19+180、K19+180-K19+240、K19+240-K19+300段分别进行试验。

  二、施工方法:

  施工时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密实。

  1、K19+120-K19+300段全幅原地面清表土

  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路基清表宽度为路基坡脚设计宽度两边加宽1.0m。清表时推土机应沿路基方向有路基边到中间,由低处到高处清理。每次清表长度为60m,将表土堆放成堆,清完一段后用人工配合装载机然后推土机继续清理下一段。将清理的废土集中堆放到路基填土范围以外征地界内指定地点。清表时我们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杂草及腐殖土等杂物全部清除干净。

  2、K19+120-K19+300段全幅原地面整平

  先用推土机将翻松的原地表排压2遍,然后用人工配合推土机粗平1遍,再用平地机精平2遍。大致平整密实后,用压路机初压1遍,然后再用平地机精平1遍,此时原地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地表土基本达到原地表翻松前的密实程度,可以进行碾压试验。

  3、K19+120-K19+300段原地面土的含水量控制

  碾压的关键是控制土的含水量,土碾压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原地面碾压前我们提前进行原地面反复翻晒,凉晒土的天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立即进行整平碾压。

  4、K19+120-K19+300段全幅原地面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由慢到快,压路基最快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以内。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碾压时全部采用静压。碾压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纵向碾压轮迹重叠40-50cm,做到原地面无漏压、无死角、压实均匀,无软弹、起皮现象;原地面表面平整,边线直顺。

  三、试验步骤和方法:

  将试验段分成3段进行碾压试验。

  第一段(K19+120-K19+180段全幅):试验Y18J压路机静压原地面压实度达到93%时的碾压遍数。用Y18J压路机以时速2.1Km/h静压,碾压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纵向碾压轮迹重叠50cm,当Y18J压路机静压5遍后,试验人员开始跟踪检测每压完1遍原地面压实度,直至原地面压实度达到93%的要求。

  第二段(K19+180-K19+240段全幅):试验YZ20JC压路机静压原地面压实度达到93%时的.碾压遍数。用YZ20JC压路机以时速2.6Km/h静压,碾压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纵向碾压轮迹重叠50cm,当Y18J压路机静压5遍后,试验人员开始跟踪检测每压完1遍原地面压实度,直至原地面压实度达到93%的要求。

  第三段(K19+240-K19+300段全幅):根据第一段和第二段得出的试验数据及经济性比较,我们得出YZ20JC压路机比Y18J压路机静压原地面效果明显且经济。第三段没有进行试验。

  四、试验数据分析:

  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测定,每小段检测8处,梅花形布点;

  (一)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

  1、K19+120-K19+180段

  经过试验,Y18J压路机碾压到第10遍时有1个点压实度达到93.4%,但其他7个点压实度只达到90.8%-92.6%,仍达不到93%要求。继续碾压到第11遍时所有点压实度均达到93%以上且有4个点压实度达到94%以上,平均压实度为94.0%。继续碾压到第12遍时所有点压实度均下降,只有3个点压实度均不小于93%,其他5个点压实度只有91.7%-92.6%,平均压实度为92.7%,压实度平均下降1.4%。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Y18J压路机碾压原地面,压实度达到93%时的碾压遍数为11遍。

  2、K19+180-K19+240段

  经过试验,YZ20JC压路机碾压到第8遍时有2个点压实度达到93%以上,但其他6个点压实度只达到89.6%-91.5%,仍达不到93%要求。继续碾压到第9遍时所有点压实度均达到93%以上且有3个点压实度达到94%以上,平均压实度为93.7%。继续碾压到第10遍时所有点压实度均下降,只有1个点压实度均不小于93%,其他7个点压实度只有91.0%-92.6%,平均压实度为92.3%,压实度平均下降1.5%。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YZ20JC压路机碾压原地面,压实度达到93%时的碾压遍数为9遍。

  (二)含水量与压实度关系

  五、试验结论:

  根据试验我们得出原地面碾压应采用压实吨位较大的设备,应进行静压而不宜采用振动碾压,由于沿线土质为粉质粘土,且地下水位较高,当碾压遍数达到一定值时,随着碾压遍数的加大,压实度反而降低。当土的含水量接进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时,18吨及以下吨位压路机碾压遍数至少应达到11遍,20吨压路机碾压遍数应达到9遍。

  施工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 3

  一年来,在试验室主管领导的带领下,积极进取、努力工作,致力服务于各项目的检测工作开展,顺利的完成了本年度工作。现将本人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今年在各项目开工后,本人负责的试验室通过对各项目送来的样本进行检测试验,先后为各个项目确定了大量的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在施工的.质量上、各种材料合理使用上提供了基础数据。

  积极投身于各个项目委派的试验工作中,无论是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等等,均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利用工作空隙时间,对各项检测的试验仪器进行养护,把使用情况和耗材储备积极上报主管领导。为试验仪器的统一管理、合理使用、调配等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又着手试验参数的资质复查准备,争取通过各项认证。

  二、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情况

  通过对不同料源的质量检验,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在试验器具、耗材等采购数量及成本管理等方面为各项目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关注检、试验新方法、仪器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供参考,及时向领导提供所负责参数的有关工作思路,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议性意见。

  三、帮扶新人

  在帮扶学习方面,本人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对检、试验人员进行老带新,老帮新的实际检测工作开展,对提高我实验室试验人员工作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对试验人员在检、试验理论、试验方法、仪器操作等方面不藏私,对基础较好的人员着重帮扶,并向领导推荐,使其得到能够充分发展的岗位职责开展工作,经过帮扶,已有数人在技术方面初步成型。

  四、缺点和不足

  1、试验室人员少,任务重。往往由于工作繁忙而不能对其他项目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2、试验室缺少有效资质,部分试验参数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开展,甚至仍需要到其他单位进行外委试验,造成浪费。

  五、今后工作设想

  首先,加大自身检测技能的提升,帮助提升试验资质申请力度,争取通过认证;其次,加强试验仪器的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使用;再次,加强试验人员帮扶培养,使试验工作能够更为充分的为各项目,发挥效能。

  以上是对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的总结,其中不足之处尚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施工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 4

  为了使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能够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我项目部于20xx年3月27日~20xx年4月9日对亮岗特大桥DK860+100处进行了试桩施工,并在施工中对试验桩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和检测,其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现将钻孔灌注桩试桩总结报告如下:

  一、施工机械人员的配备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采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混凝土采用大型拌合站集中搅拌。

  试桩DK860+100处试桩实际投入的主要设备:ZL50-1装载机2台,冲击钻机ZZ-6A型1台,HZS90E型拌合楼1座,16T吊车一台,X400型电焊机1台,630KW变压器1台,空压机W-0040型1台;GPS-311S全站仪1台,DSZ2水准仪1台。实际投入的人员有30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人,机械操作人员及驾驶人员4名,熟练工20人。

  二、施工工艺

  准备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测量放样、钻机平台、制作和埋设护筒、制备泥浆三个项目。

  ①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桩号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各个桩位并打上木桩,再钉上小铁钉并作明显标志防止施工中破坏;在钻机平台搭设好后用水准仪测定钻机平台标高,算出桩底标高以便在施工中用测绳控制钻孔深度。

  ②钻机平台的平面尺寸按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结合钻机底座平面尺寸、钻机位移要求,施工方法及其他机具,设施施工布置等情况确定。钻机场地为旱地时,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夯实基础,防止钻孔产生不均匀沉陷,场地为陡坡时,用枕木或木排架搭设坚固稳定的工作平台。

  ③制作和埋设护筒

  护筒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固定桩位、锥导向、隔离地面水并保证泥浆在孔内高出地下水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静水压力,以保证孔壁不致坍塌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护筒埋设不规范,发生坍孔,偏位等事故,造成不必要损失,护筒看起来简单,其实它的作用万万不可轻视,因此本项目将护筒的制作和埋设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主要项目来抓。

  A、护筒的材料和制作

  旱地及浅水钻孔桩一律采用钢护筒。护筒内径比钻孔桩设计直径大40cm,每节护筒的高度一般为1.5-3m,视具体情况确定。两节或多节护筒相接时,采用电焊加密水性材料连接,确保护筒有足够的刚度并不漏水。

  B、护筒的埋设

  护筒的埋设采取挖埋法、加压法。将护筒底埋入较为密实的稳定土层,保证护筒位置平、直、稳固、准确、不变位,底部不漏水,能保持孔内水头稳定,形成静水压力,保护孔壁不坍塌。

  ④制备泥浆

  泥浆具有排除钻渣,稳固孔壁和冷却钻具的作用。制备泥浆的粘土,应选择水化快,制浆能力强、粘度大的膨润土,但尽量就地取材。本管段选用朔性指数大于25,小于0.005mm的粘土粒,含量大于50%的粘土制浆。泥浆的循环和净化系统,当旱地施工时,或设置泥浆池、贮浆池、沉淀池,并用泥浆横槽连接。一套循环系统,可供两个桥墩桩基共用。

  ⑤钻孔

  根据本管段地质情况主要以黄淮冲积平原及淮河一、二级阶地,黄淮冲积平原及淮河一、二级阶地主要出露上更新统粉土、粉细砂、粉质黏土、黏土(下蜀黏土),含铁锰结核,厚2~45m,部分地段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粉细砂、粉质黏土,厚2~15m,下伏寒武、奥陶系白云岩、灰岩、泥灰岩,白垩系泥岩、砾岩、泥质砂岩,下元古界云母片岩、角闪岩、变粒岩等。故选用冲击钻机钻孔。钻孔就位前,应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根据地质资料,每墩绘制钻孔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孔机平台上,以便使每个钻孔的不同土层选用适当的钻头,调整钻进速度和合适的泥浆。钻机就位后,就认真调平对中,要求冲击钻头中心同钻架上的起吊滑轮在同一垂线上。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稍有倾斜或位移,应及时纠正,使成孔后的垂直度不超过1/100。

  在砂类土或软土层钻进时,易坍孔。宜选用平底钻锥、控制进尺、轻压、抵挡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能起导向作用,并防止孔口坍塌,钻进深度超过钻锥全冲程后,方可施行正常冲击。遇有坍孔,应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处理。

  ⑥清孔

  为保证钻孔质量和提高支承能力,在灌注桩体砼前,对已钻成的桩孔必须进行清孔,保持静水压力不变,保护孔壁稳固。清孔采用抽浆方法,我们用反循环钻孔法,终孔时采用抽浆法清孔。但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及孔底沉淀物厚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

  ⑦制作安装钢筋笼

  清孔完毕,经测深、孔径和竖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即进行安放钢筋笼。钢筋的尺寸、制作、电焊质量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办理。钢筋笼要牢固,要保证搬运,安放过程不变形。安装钢筋笼要认真对中,保证桩壁保护层准确及笼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⑧灌注水下砼

  水下砼的水灰比不大于0.39,每立方米砼水泥含量不小于185公斤,坍落度取20cm。钢筋笼安放完毕,经测深检查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后,即进行水下砼灌注工作。灌注水下砼采用直升导管法,隔水采用拨球法。导管在使用前要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水密和承压试验,要求充水试验时压力应不小于灌注砼时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要试验15分钟,管壁无变形,接头不漏水,认为合格,可供施工应用。

  导管插入钻孔内,下口离孔底约40cm,上口能过提升机勾挂在吊机沟上并与贮存砼的漏斗加储料槽其大小应能满足初灌时在孔底将导管埋入砼最少1.0-3m高的容量。

  灌注砼时,在漏斗颈部设置一个隔水钢盖板,下面垫一层塑料布,钢盖板由细钢丝绳吊挂在吊机沟,当砼在漏斗贮存满时,即把钢盖板向上拨出,此时砼压着塑料布垫层与水隔层,并挤走导管的水,使漏斗内的砼顺利地通过导管并从导管底部流出,向四周和上面挤开,减少了砼与水的接触,以保证水下砼的质量。

  砼的运送采用混凝土罐车送到桩位,进行水下砼的灌注时,必须连接进行,不得中途中断,导管接头不得漏水或进空气;提升导管时,不得摇动,要维持孔内状态,要保证导管底部埋入不少于2m,并不得进水。灌注砼完成后的钻孔桩桩头应比设计高度至少高出100cm,以便截除桩头软弱层砼后保证桩的质量。

  三、成果

  通过试验桩各个工序的施工,我们基本达到了即定目标,取得了第一手宝贵的现场资料:

  1、确定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2、通过检测工程钻机等机具,消除了机械设备的缺陷。

  3、通过这次试验桩的施工,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机械数量及结合方式。

  4、得到了实际的施工进度。

  5、建立了正确的检验程序,即:施工队自检监理抽检;

  6、确定了合理的人员配置等。

  • 相关推荐

【施工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检测员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01-19

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01-03

试验检测个人工作总结03-15

检测试验个人工作总结01-30

公路试验检测个人简历03-08

工程检测试验个人工作总结01-21

公路试验检测工作总结05-30

试验检测人员工作总结09-01

试验检测个人年终工作总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