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2021-10-21 总结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过去这段时间的辛苦拼搏,一定让你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提升!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那么一般工作总结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的家庭教育工作总结(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1

  立山区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妇联的领导带领下,20xx年我区妇女儿童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其中宣传、推广家庭教育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在我们一年的工作中属首要位置。下面将我区20xx年家庭教育工作的进展总结如下:

  一、 创新发展,家长教育工程稳步推进

  一是机制创新。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为社区助理,进入高标准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区妇联被赋予社区心理咨询师兼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业务指导职责,从而从建制上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了社区工作范畴,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积极制定相关业务培训计划、业务考核计划、业务指导计划等,加快对社区心理咨询师兼家庭教育指导师业务培训力度,对区高标准示范社区的“双师”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向区政府上报调研报告,对立山区家庭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载体创新。启动立山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多位立山家庭教育专家开展义务讲座、咨询30场;为全区家长学校义务讲座10期。

  三是课题创新。常年坚持指导全区家庭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从家校联合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入手,带动家长形成科学的教子观。召开立山区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部署“十一五”课题结题相关事宜,并进行结题指导。积极参加全并总课题组征文活动,病组织课题推荐论文参与评审。

  二、延伸领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输送先进文化。举行全区第二批社区儿童之家启动仪式, “儿童之家”全区联动,共同为特困儿童提供道德实践、课外活动、家教指导的基地。举办立山区第二届儿童音乐节启动仪式暨“共享蓝天 共促和谐”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文艺汇演活动、立山区暑期少儿书画大赛,成立了立山区少儿泥塑、书画小艺术家创作基地。

  三、关注民生,特殊儿童关爱行动不断深化

  启动特殊儿童关爱行动。开展关爱行动,分别走进春蕾学校、儿童福利院及困境儿童,捐赠钱物。协调社会爱心人士为应届高考贫困女生共捐赠。启动单亲贫困母亲子女高考助学活动。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战略部署,切实完成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落实工作。我区在“关于家庭教育创建活动”中努力形成“人人树立家庭理念,户户争创文明家庭”的浓厚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2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在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方面的雏型。因此,我对家庭教育特别重视,在家长学校工作中采取了很多切实有效地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我班的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详尽调查,深入了解我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

  1、 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盲目性太强。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可又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很少过问。也有的家长平时让孩子信马由缰,但见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便“一股脑儿算总账”,对其进行打骂。由于大多数家长文化素养质偏低,所以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龙”之方,这是农村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

  2、 多数家庭缺乏文明教育。

  家长们语言粗鲁、口无遮拦,即使在孩子面前,也是满嘴脏话、言语污秽;有的还经常酗酒、,严重污染了家庭的育人环境。

  3、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缺乏家庭教育。

  我校存有一部分单亲儿童,一部分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进城经商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接受隔代教育。这些家庭的隔代教育往往含有很大的溺爱、娇宠成分,所以他们也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

  二、认真分析,制定切实的家庭教育措施。

  1、组建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一为最高教育境界,我班在了解的基础上,聘请了六位文化素质较高、在村民中威信较好的学生家长为家长委员会成员,与他们及时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以他们为辐射点,对家长进行潜滋教育。在家长委员的宣传下,家长渐改“女孩子大了少出头”的封建思想,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各项活动。

  2、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我班按计划每学期为家长们上两次课,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同时向他们介绍孩子在校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目的是让学校家长互相沟通、不断交流,共同探讨教育的新路子,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衔接起来。经过几次的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家长们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尽量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采取悉心教育的态度,因此,我班学生也渐变得乐观。

  3、建立家校联系册。利用联系册向家长告知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向家长和孩子提出相关的要求,家长也通过联系册告知老师孩子在家中的各种表现。一年来,我班利用这种无声的交流获得了很多家庭教育信息,如“孩子是否按时休息”、“孩子如何与家长交流,并有和交流困难”等,在这样的沟通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得到了有机结合,为健康培育每一个孩子奠定的基础。

  4、开展教师访千家万户活动。暑假期间,教师要走入学生的家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帮他们解疑。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感动了很多家长。

  三、反思总结,再增加家校教育的合力。

  1、部分家长不配合学校教育,认为只管吃饱喝足为本份,学习成绩有学校,一遇到学生成绩下滑,直接指责教师。这种家长的片面认识还需耐心疏导。

  2、参加家庭教育理论培训的人员偏少,应该加大家长委员会的宣传力度,“不求次次参加,力求有次参加”式的渗透,让家庭教育越来越优。

  3、多次、及时地向家长们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及时传播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配合学校教育完成学生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会更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广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帮助措施,相信“明天会更好”!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3

  自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以来,许家沟村社区以学校为依托开展家长学校教育,加强阵地建设,创新工作载体,构建了家庭教育进社区,素质教育进家庭的新格局。

  一、抓好机构建设,激活家庭教育机制

  良好的机制是社区家长学校正常化、规范化运行的基础和保障。我社区家长学校每年定期召开2次会议,做到年初有方案,活动有措施,年终有总结。同时成员由我社区善于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德高望重的同志组成,这些成员有社区干部、家长代表、辖区内党员及退休干部等。

  二、加强阵地建设,为切实提高家长素质提供有力保障社区是社会组织的基层网络,办好社区家长学校,不仅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妇联在社区对家长开展家教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家长的家教能力,我社区在家长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开展精彩活动,推动社区家长学校快速成长一是寓教娱乐型。为了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社区在暑假期间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亲子道德实践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提升家教理念,在实践中摸索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家教方法。

  二是培训教育型。在暑假期间邀请有关家庭教育专家为

  社区的家长进行了集中授课,授课内容有隔代如何教育孩子、暑期如何教育孩子、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处理等,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讲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服务指导型。今年7月份在家长学校,专门为在教育孩子遇到问题的家长提供咨询和服务。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4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需要发展,艺术贵在创新,只要我们在学习和探索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坚持发展,家庭教育就一定能与时俱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贡献,使家庭、国家和民族都受益。

  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缺一不可。

  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出现了无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他们有望成为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但也有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道德缺乏是最突出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一些不良的风气和某些媒体的误导,对涉世未深、缺少辨别能力的儿童构成心理和精神污染等等。而家庭教育问题较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状况如何,十分重要。

  因此,“儿童的精神面貌、性格形成是由家庭生活的心理范围决定的”,为此,我们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树立家教工作必须以德育为核心的理念,成功的家庭教育应突出德育,教孩子学习做人,强化思想道德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养成良好习惯。使家长懂得“什么是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样讲并非轻视智能和智商,而是强调德与智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非智力因素和制约作用。

  无数成功地事实证明,凡是一以贯之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突出德育,着力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这些孩子的智力也同时得到提高,实现了全面地发展。我国的教育家列出公式:人格+知识+能力+健康=贡献和财富,是很有道理的。爱因斯坦指出:智力上的成就更多的是依靠性格上的伟大。我们知道,未成年人正处在快速成长期,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均处在不固定期,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未成年人如何引导,他们就可能如何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言行具有权威性的引导作用。

  诸如一棵小树,我们在它幼小的时候,正确而及时固土、浇水、打杈、除虫,这棵小树就可能成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反之,待期“定型”之后试图修正,实为晚矣!在家庭教育中扭住德育这个中心不放,持之以恒地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于国于家都有益。

  二、发展是道理,家庭教育也必须发展。

  家庭教育成绩显著,问题也不少,主要是成长环境中存在着某种不科学,不健康的现象,许多家长在子女成长问题上呈现异常浮躁心态,他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又不知何为龙(凤)。怎样使自己的子女成龙(凤),他们听风就是雨。盲目攀比,全不顾孩子的自身潜质和个性,不顾孩子兴趣的存在,在教育方法上走两个极端,或施以缺少教育的“爱”,或缺少爱的“教育”,还有的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物欲,使孩子不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缺少将来独立生存的思想准备和战胜险阻艰辛的能力。

  凡此种种,均对未成年人成长不利。我们及时要求班主任老师认真做好家访工作,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强调家庭教育现状需要改变,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需要改善,而改变和改善的出路在于发展——发展家庭教育。

  三、教育应修身,家庭教育需创新,未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

  首先,成年人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新人新时代,需要新的育人方法,家庭教育不可能放之千家而皆行,年年岁岁不变样的“法宝”。各家有各家情况,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家庭教育有规律可循,有问题可探索。

  另外,成年人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以法、以德、以情育人,十分重要。未成年人感知能力强,理解能力弱,模仿能力强,辨别能力弱,成年人的举止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马卡连柯说:“成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你得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说话,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微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意义。”无数事实说明,成年人的自身素质极大地影响着孩子,据此而极言“家庭无小事,家长无小节”,该不为过吧!

  为使家长修身,我们开展了家教讲座及家长开放周活动,深受家长的好评。回首过去,家教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须改进与加强,使家长会开得有滋有味,建议在内容上添点鲜味,在理念上加点新意,在模式上涂点色彩,开拓家教工作的新局面。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5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一、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6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细胞,是育人的起点。家庭教育是教育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助手和补充,是奠定人的思想品德的基础。它具有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并和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的特点。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子女进行品德行为养成教育,配合学校、社会培养子女成为“四有新人”,奠定孩子做事做人的基础。

  教育是随生命的开时而开始的,婴儿落地到幼儿上学前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家庭是他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最基本、最初步教育的社会群体,特别是早期教育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

  同时家庭教育可塑性最强,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富于模仿,意识单纯,是非能力差,行为习惯处于养成阶段,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真、假,形成一个正确的模式,树立一个正确的概念,为今后的成长进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终身受益,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家庭教育的好与坏,不仅对孩子早期能否健康成长起关键作用,而且关系到孩子在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等方面能否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造福亿万家庭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推进。

  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督导,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落实。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妇儿工委的协调联络功能,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拓宽办学渠道,推动创建各类家庭教育组织,如网络家长学校、广播电视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流动人口家长学校、双休日家长学校、亲子学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咨询站等。形成以各类家庭教育协调机构、研究机构为主干,各类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站和服务中心为触角,各类家长学校为阵地的条块结合的家庭教育组织网络。要积极培训和培养家庭教育骨干,发展壮大专兼职工作队伍和讲师团队伍。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自办园所是妇联工作的重要依托,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德育重点,积极探索儿童德育和家长教育的新路子,不断提高教育水平。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动政府将儿童中心建设纳入当地发展规划,加大多元投资渠道,推动中心发展。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的环境。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变堵为疏,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家长和学校面临的最大敌人是互联网对孩子的冲击,迷恋网上游戏、网上不良信息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日益显现。“不准未成年人进电子游戏室”简单的以堵的方式只会取得一时效果,不会产生长久的效应。变堵为疏,不如研发建立更多的健康、活泼的互联网站,为孩子们提供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组织专家、学者和孩子、家长在网上交流,开展网上谈心活动。各学校应当运用现有设备,建设公益性网吧,同学们可以在学校自由上网,捕捉促进身心健康的信息。同时家长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络知识。教育频道不定期开设家教讲座,用全国最优秀的师资,最新的研究成果普及家教新知识,基层组织家长收看,共享最好的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要加强源头参与,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女童、流动人口子女、下岗失业人员子女、单亲特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和孤儿的权益保护问题,不断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制环境。切实维护好儿童合法权益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全市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市政府妇儿工委办的优势,主动协调,积极推动儿童纲要实施,促进各项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不断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参与权利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和市、县、乡三级信访网络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投诉渠道,帮助儿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对网吧的专项整治,推动查处侵害儿童权益的事件,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重点督办;加强对保护儿童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动有关部门重视解决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爱护儿童的良好氛围。

  要积极推动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指导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家庭教育事业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调查研究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基础。要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的课题研究。当前家教理论研究的空缺和家教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是制约家教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瓶颈。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儿童的教育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日益摆上政府及有识之士的议事日程。就我市而言,将家教问题作为专门课题研究的专业人才不多,且还是利用业余时间,作为个人爱好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强力推动,很难在家教领域深层次研究上出成果,即使有也难以在成果转化和普及上出成效。因此围绕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理念、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家庭法制建设,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模式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理论成果推广应用到实践中,推进家庭教育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是当务之急。家教经费的投入不足也是家教工作未引起真正重视的原因。家庭教育往往认为是家庭的私事,因而政府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这块工作,这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妇联、关工委、教委从事这项工作,也是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点做些力所能的工作,很难从更深层次上去考虑和推动这项工作。我们要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实际,深入调查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认真总结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规律、新途径、新办法,为争取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资金支持提供依据。

  要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开发家庭教育的社会资源,形成有利于指导和推动家庭教育的合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实现这一宏伟工程的主渠道。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教育的网络新格局,同时有利于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模式,促进大德育观的形成,有利于德育时空的整体化,促进德育渠道网络化,有利于发掘德育资源,利用一切有形无形、有声无声的教育因素,起到课堂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充实德育内容。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动力、导向、保证的作用,学校的各项活动,长期有意识地坚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思想品质教育,而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学校教育不同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较之其他方面的影响具有更多的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大众化,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日趋多样化,给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课题,社会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形形色色的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社会信息进行正确的反馈,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必须深入社会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引导到为将来参加祖国和家乡的现代化建设准备当中,这样才能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也才能使人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教育起始于家庭,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终生教育,任何一个人成长不是借单一的某一个方面的教育,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

  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家长、学生参与,更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根据家庭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整合社会资源为着力点,形成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化格局:妇联、教育局、关工委密切配合,制订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妇联充分发挥组织联络优势,教育部门充分发挥人才储备优势和组建家长学校便利优势,关工委充分发挥老干部对下一代的关怀和热情,推动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构,努力构筑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开放式的工作格局,联手使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稳步发展,积极开创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出应有贡献。

【最新的家庭教育工作总结(通用6篇)】相关文章:

1.最新的家庭教育总结(通用5篇)

2.家庭教育的工作总结(通用5篇)

3.家庭教育的心得最新资料

4.最新的家庭教育活动方案

5.最新家庭教育心得

6.家庭教育的工作总结范文(通用5篇)

7.家庭教育的工作总结范文(通用6篇)

8.最新家庭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9.最新家庭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上一篇: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