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下乡培训总结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下乡培训总结1
20xx年12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的在新密市市直三小参加了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小学数学培训。本次培训,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引方向。经过这次的培训,我感触很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虽然早就听说“同课异构”,但真正参与其中,这是第一次。22日,来自新乡新飞大道小学和新密市的两位优秀老师以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我们展示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陶老师对学生的亲和力,这也是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最欠缺的。陶老师还很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用激光灯引导学生发现射线的特点,让学生充分理解什么是射线,相信同学们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对射线的内容一定会记忆犹新。
23日,王秀玲老师和李凤玲老师分别展示了《百分比的认识》这节课。王老师展示的是一节新知讲授课,结合生活的实例认识百分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而李老师则利用学生已有的百分比知识经验,边复习,边在复习中发现新知,从而对百分比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两节不一样的课,让我学到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学情,然后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内容的深度,使每一节课堂都成为高效课堂。
新乡市杨岗小学的畅东燕老师在《空间观念培养漫谈》报告中,结合了大量优秀的课例,让我们对“空间观念”有了全新的感知。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身上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数学思想。从她分享的.课例中,我感觉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很单一,每次遇到教学重点和难点无法突破时就无从下手,现在明白了还是欠缺多样的教学手段,还需要多学习优秀老师的优秀教学经验。
让我感悟最深的是24日上午,由郑州市港区教研室的马明坤老师对数学课标的深度解读。在报告中,马老师同样给我们分享了很多来自一线优秀老师的精彩课例,让我深深觉得:我们在平时的教研中,对新课标的学习是多么的肤浅,经常是遇到较难把握的疑难点了,才去翻一翻课程标准,看看要教到哪种程度。往往片面地认识了课标,就草草结束了新课的讲解,这也直接导致了课堂达不到高效,随后只有通过反复让学生练习以期达到预期效果。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疲惫,还不知道反思问题的根本。特别是马老师在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给了多种多样指导性意见,让我对估算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平时教估算时,我们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在教研是提出并分析过,但每次都没有确定的结论,自己都是凭着已有的经验和感觉进行估算教学,心里总是没有底。现在才明白了根本原因:对新课村学习的不透彻。今后我还要经常读、经常细读、经常研读新课标,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高效的课堂。
总之,我感觉本次送教活动是最接地气的,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培训效果都是好,对我们基层一线教师来说真的是一个难得又难忘的经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下乡培训总结2
虽然参加工作,登上讲台已经是一年有余了,但迷惑、遗憾的困扰一直常常伴随着我,特别是在这个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常常会因为找不到有效地教学方法苦恼不安至极。经验积累必然需要时间积淀,自己摸索又碰壁无数,收效甚微。我深深惶恐:教学容不得半点“凑活”的心态。而这几天的“国培送教下乡”真的如一场甘霖,滋润着我干涸的思想。盛鲁杰教授深入浅出的剖析语文教学的核心与方法,李丽娟专家睿智精彩的讲座,他们既结合实际教学又巧妙的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让我的思维豁然开朗。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出新课改下教学应联系实际生活,教学设计问题化、对话的课堂、个性化的阅读。仅仅这几点,已经让我醍醐灌顶。由此反思自己的教学,收益颇多。
一、优先人文解读,意义走在知识前面。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突出语文学科的特色,还语文学科以语文味。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就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而有的教师却误入另一个极端,对语文中人文的东西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照着参考书归纳,或者没有深入挖掘,或者脱离于人文之外的说教,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了短暂的困惑之后马上就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语文课堂要“动静结合”。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切实实现有效、高效的课堂仅凭几天的培训是难以达到的,但却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今后的教学会以此为原则悉心探索。
下乡培训总结3
11月7日、8日,我参加了“20xx年国培计划——山西省农村骨干教师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目送培下乡”活动,我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能参加这次培训学习,受益匪浅:
一、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
听了专家的报告,更是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聆听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大,“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
二、参与教学研讨,在感悟中进步。
本次的培训,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描述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绯徊,”有的说学生课堂学习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这样不会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有的指出这种现象是时常发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家各抒己见,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相信通过学习,我将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到那时,自己的工作将是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在反思中提升。
加强学习,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的充电,消除职业的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同时教师是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下乡培训总结4
今年4月25—26日,我有幸参加了送教下乡培训。我们数学课开展了“同课异构”的研修活动和无生赛课活动。“同课异构”是教研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专家也来上同样的课程。最后专家团队对这些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
第一天的活动,首先,由陈琳老师、向建高老师和明奉建老师执教同一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然后金老师上示范课,最后示范课说课和点评,最后分组讨论。大家讨论的'都很积极。由于几位位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李柯燃老师对示范课做了精彩的点评,把这次的教研活动的研讨气氛推上了高潮。
第二天,又举行了无生赛课,六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彩的赛课。梁大新老师也做了精彩的点评。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我建议今后教研组要多开展此类活动。
下乡培训总结5
20xx年4月20日——4月22日,我有幸在新密市市直二小参加了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小学数学培训。三天的时间,虽然短暂,收获很多!
前两天,我们上午分小组磨课,下午每组代表分享备课成果,分别研磨了四年级上册的《烙饼问题》和四年级下册的《鸡兔同笼问题》,分享之后,来自河南师范大学的侯学萍教授为我们作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最后一天上午,同课异构《烙饼问题》,来自焦作市解放区实验学校的刘媛媛老师和新密市市直三小的钱丛珊老师,分别展示了同一节课,我们在听完课后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收获,宋伟琴老师也作了精彩的点评。下午,来自焦作市教研室的刘乐才老师为我们作了专题讲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三天时间,时间满满,收获满满,我也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下面就着重从以下两点说说我的收获:
一、学会等待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是改变学生被动的静听的重要保证,正是教师的耐心等待,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改变了学生被动的静听的“气候”和“土壤”。教师要学会把自己的嘴封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解决困难的信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成才的舞台,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让学生破茧而成为蝴蝶,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我们要学会耐心的等待。钱丛珊和刘媛媛两位老师,在用三年级学生讲授四年级《烙饼问题》的过程中,新知探究环节都遇到了问题,两位老师都慢慢引导、耐心等待,给孩子充足的思考时间,最终找到了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案。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一遇到学生答不出来,就怕耽误时间、耽误进度,赶紧讲解新知,线束本节课的内容,这两位老师的耐心是最值得我学习的。
二、重视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渗透
《烙饼问题》中的优化思想在备课的时候都知道,课学上也给学生提到了优化思想,但真正渗透进去并让学生理解需要老师有意识的培养。我们数学老师往往都是书上有什么,我们讲什么;考试考什么,我们讲什么;什么是重点,我们讲什么。可是很少去想:这节内容与数学思想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在课堂中教给孩子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后多学习,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只有自己完全改变了,才会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才会让学生知道学数学的目的和方向。
真正实现有效、高效的课堂仅凭几天的培训是难以达到的,但却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今后的教学会以此为原则悉心探索!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