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而不“阅”
很多学生在阅读中“读”而不“阅”。有的学生习惯把单词逐个儿读出来;有的学生表面上是安静地看着文段,其实大脑里边还是不停地读着,他们习惯先通过读音再进行文字信息处理,从而来理解文段。这些并不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形”——“音”——“义”让我们的阅读走弯路,影响阅读速度。这些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全英思考,而更多的是受了母语的影响。正确的阅读方法是通过词形直接反射到大脑,并进行思维活动,从而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课内需要教师适当安排“泛读”训练活动:(1)教师搜集有训练意义的文章若干篇;(2)针对不同文章,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练习;(3)利用model让学生理解“泛读”的形式;(4)组织学生“实战”一番,在计时竞赛中体验阅读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
在课外,鼓励学生多看英文杂志,特别是地道的英文小故事,英文原著等。
二、“抠字(词)眼儿”
大部分学生在短文阅读中,习惯抓着某个词不放。特别是当他们遇到生词的时候,经常琢磨一番,甚至拿出英汉小词典,查了又查。等“驱除”了“拦路虎”,这些学生又是将句子重看一遍,把句意确定了,再在短文阅读中继续“匍匐前进”。阅读忌断章取义,其实每一个句子都有自己的意群。学生得按意群来进行阅读活动,遇到生词,或是采用“跳读”,或是联系上下文来“猜词”等。在此基础上,综合句群,从而把握每一篇美文的中心要旨。因为很多单词本身就不止一种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甚至有截然相反的意义。只有把单词融入短语或句子,乃至全篇,才能准确意会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即使一时半会儿弄不明白,也不影响学生的独立阅读。中国不是有句古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教师安排“按意群阅读”的专项训练:(1)设计可读性较强的若干文段;(2)指导学生对文段中的各个句子进行“圈点”,即按意群划分成若干停顿;(3)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停顿,较清晰地把握句子的结构,淡化生词对阅读造成阅读的障碍。
三、抓不住“主线”
小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普遍缺乏“梳理”全文思路的能力。他们习惯在阅读每一段的同时,努力记住文段的细节内容,并做到很好地去应答文后的反馈练习。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并不善于纵观全文,做到对文段的`“主线”心中有数。学生甚至没有能力去用自己的简短的语言来说一说:“从这篇文中,我知道(读懂)了什么……”他们对文段中那么多的信息不会合理地筛选,去掉“枝叶”,剩下“主干”。从这一点上,迫切需要教师辅助学生,把“自主阅读”的“质”“量”提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教师尽可能创造纯英的学习环境(包括软、硬环境)。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述观点:(1)讨论文章的key words有哪些?(2)文章的中心句在哪?(3)“我”能用几句话来概括全文等。
【小学生阅读经验交流】相关文章:
5.小学生阅读散文
6.小学生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