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测量技术总结

2021-07-28 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路测量技术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路测量技术总结1

  1、高铁工程测量满足要求:

  为了保证客运专线铁路速度高(200km/h~350km/h)的平顺性,旅客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非常高的平顺性和精确的几何线性参数,轨道测量精度要达到毫米级。

  2、客运专线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

  1、精测网:CPI、CPII、CPIII,二等水准,精密水准。

  1.1平面控制网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采用GPS B级(无碴)/ GPS C级(有碴)网精度要求施测。

  1.2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采用GPS C级(无碴)/ GPS D。

  1.3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Ⅲ)。CPⅢ主要为铺设无碴轨道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采用五等导线精度要求施测或后方交会网的方法施测,最后就讲CPIII测量过程。

  3、“三网合一”解释

  轨道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不同分为了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控制网。下面简称“三网”

  4、三网合一:

  1、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坐标高程系统的统一。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均采用坐标定位控制,所以要采用坐标高程统一系统。

  2、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平面控制基准,高程测量应以二等水准基点为高程控制测量基准。

  5、测量方法总结:

  桥CPII控制点有4个,间距在800m~1000m范围,水准点有3个,间距在1公里左右范围,符合二等水准布点要求。

  平面控制网测量:角度测量采用全圆法六个测回测量,边长采用对向4个测回测量。观测中认真做好测量记录。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按照“后—前—前—后”和“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往返测量。观测中认真做好测量记录。

  高铁工程常使用测量仪器;

  武广客运专线共投入测量仪器;

  拓普康602全站仪(用于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

  拓普康311全站仪(用于施工测量);

  蔡司DINI12电子水准仪(用于二等水准测量和沉降变形观测);

  宾得自动安平水准仪(用于施工测量);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全自动照准的高精度测量机器人(20xx)0.5秒级精度应用,对我们测量人员的能力要求必然也将更高。

  6、无碴轨道施工误差允许多少。

  由于施工误差、线路运营以及线下基础沉降所引起的轨道变形只能依靠扣件进行微量的调整。客运专线扣件技术条件中规定扣件的轨距调整量为±10mm,高低调整量-4、+26mm,因此用于施工误差的调整量非常小,这就要求对施工精度有着较有碴轨道更严格的要求。

  7、高铁工程高程控制测量精度:

  1、勘测高程控制网应优先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困难时可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2、分两阶段实施水准测量时,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全线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建立水准基点控制网,应允许对线路纵断面进行调整,即利用贯通的二等水准对线下工程高程进行测量,然后重新设计纵断面。

  3、当线下工程为桥隧相连时,线路纵断面调整余地较小,此时应在工程施工前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建立水准基点控制网。

  5、绝对定位概念:

  使轨道的几何参数与设计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保持在最小。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体现出轨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标高,根据轨道的功能和与周围相邻建筑物的关系来确定,由其空间坐标进行定位。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的测量也可称之为轨道的绝对定位。轨道的绝对定位通过由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组成的测量系统来实现,从而保证轨道与线下工程路基、桥梁、隧道、站台的.空间位置坐标、高程相匹配协调。由此可见,必须按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铁路测量控制网。

  8、尺度统一:

  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施工中要求由坐标反算的边长值与现场实测值应一致,即所谓的尺度统一。由于地球面是个椭球曲面,地面上的测量数据需投影到施工平面上,曲面上的几何图形在投影到平面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变形。采用国家3°带投影的坐标系统,在投影带边缘的边长投影变形值达到340mm/km,这对无碴轨道的施工是很不利的,它远远大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全站仪的测距精度(1~10mm/km),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呈系统性。从理论上来说,边长投影变形值越小越有利。因此规定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把边长投影变形值控制在10mm/km,以满足无碴轨道施工测量的要求。

  9、短波效应

  没有考虑轨道施工对测量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轨道的铺设是按照线下工程的施工现状,采用相对定位的方法进行铺设。即轨道的铺设是按照20m弦长的外矢距来控制轨道的平顺性,没有采用坐标对轨道进行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的方法能很好的解决轨道的短波不平顺性,而对于轨道的长波不平顺性无法解决。对于客运专线铁路,曲线的半径大,弯道长,如果仅采相对定位的方法进行铺轨控制,而不采用坐标进行绝对控制,轨道的线型根本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现用一个弯道为例作一简要说明:我们知道,曲线外矢距F=C2/8R式中C为弦长,R为半径。现有一半径为2800m(时速200~250公里有碴轨道铁路的最小曲线半径)的弯道,铺轨时若按10m弦长3mm的轨向偏差(即用20m弦长的外矢距偏差)的轨向偏差来控制曲线,则:当轨向偏差为0时,R=2800m;当轨向偏差为+3mm时,R=2397m;当轨向偏差为-3mm时,R=3365m。这一问题在浙赣线提速改造建设中已暴露出来,即一个大弯道由几个不同半径的曲线组成,且半径相差几百米。

  由此可见,只采用10m弦长3mm(有碴)/10m弦长2mm(无碴)的轨向偏差来控制轨道的平顺性是不严密的,因此必须采用相对控制与坐标绝对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轨道铺轨控制。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首级高程控制网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铺轨高程控制测量按精密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测量中误差2mm)要求施测。

铁路测量技术总结2

  京沪高速铁路主要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最高运行时速380 km,初期运营时速300 km。为达到这一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对线路的平顺性要求相当高,测量工作的地位尤为重要,而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严格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实施方案,合格的人员、设备是圆满完成一项测量工作的前提。

  第一章测量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一、高速铁路测量工作共分局指挥部、工区项目部和作业组三级进行管理图1测量组织机构图

  1、根据施工进度,局指挥部适时建立各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领导小组,如线下工程测量工作领导小组、无砟轨道测量领导小组、轨道精调领导小组等,组长由副经理担任。

  2、局指挥部成立测量队,配置八名专业测量人员,其中高级测量工程师二人,工程师三人,技师三人。

  3、各工区成立测量分队,人员按照工区承担的施工任务每公里不少于一名专业测量人员进行配置。最小的测量分队,专业测量人员也不能少于六人,其中测量工程师不少于二人。

  4、工区测量作业组,各工区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组建各施工阶段测量作业组,人员按照各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配置,一般每个测量作业组配置专业测量人员三名。

  二、各级测量机构工作职责

  1、局指挥部测量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全局管段内测量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负责测量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在局指挥部测量队的协助下制定、签署各项管理制度和专项测量方案。

  2、局指挥部测量队职责:

  ①负责组织CPⅠ、CPⅡ控制网及二等水准点的定期复测工作。

  ②负责组织实施CPⅢ控制网的建网和定期复测工作。

  ③负责全局管段内测量数据的计算、复核工作。

  ④负责编制局管段内各施工阶段的专项测量方案。

  ⑤负责对各工区测量工作进行技术交底及培训。

  ⑥负责对各工区测量工作进行复核。

  3、工区项目部测量分队职责:

  ①负责组织实施各级控制网的建网、复测及相关工作。

  ②负责组织实施管段内各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③负责测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按时完成测量总结和报告。编制各自管段内的测量方案和测量计划,建立仪器设备台帐,负责所使用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定;

  ④完成局指挥部测量队交办的其他测量工作。

  4、工区项目部各测量作业组职责:

  ①负责各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具体实施;

  ②负责测量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③负责对接收的测量数据进行现场复核;

  ④负责对所使用仪器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测量制度建设

  一、测量成果交接制度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内业成果,测量桩橛,点之记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等。要做好测量成果交接工作。

  1、与设计单位测量成果的交接局指挥部、各工区施工技术部门收到设计文件后,必须于开工前会同设计、监理单位到现场点交测量桩橛,补齐丢失、松动的测量桩橛,办理相应手续。测量队及时组织全线复测和贯通测量。复测完成后,一周内向各工区办理测量成果交接。

  2、内部控制测量成果交接及交接方式局指挥部组织完成的控制测量,须在完成后一周内向使用控制测量成果的各工区办理测量成果交接。工区应核实成果内容和现场桩橛实际情况,并在接收成果后一个月内将复核情况上报测量队。

  3、竣工测量成果移交工程竣工后,根据有关要求完成竣工测量桩橛、标志桩、测量标志、永久水准基点的设置和测量,各项成果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4、交接范围:

  (1)CPI、CPII、CPIII、GRP、水准基点以及各种加密控制桩点等。

  (2)控制桩坐标资料、水准基点高程资料、曲线要素资料、逐桩坐标计算资料、点之记,所有控制测量桩橛精度评定资料等。

  5、交接要求

  (1)桩位交接必须按测量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点交接。交点时,桩橛标志应核实无误且桩点稳固方可接受,对松动或破坏、丢失的桩橛,应由交方补齐。交接的桩橛应向管区外延伸至少2个桩。

  (2)交接要做好详细记录,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

  (3)桩位标志要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交接时必须附有必要的说明资料。

  (4)交接的坐标资料必须真实、精确,接收单位应进行现场复核,复核无误后方能正式采用。

  二、测量数据管理制度

  1、线路理论坐标管理

  (1)对各工区能够独立计算的坐标数据(如桩基、承台坐标等),首先由各工区测量分队工程师进行计算,工区总工程师进行复核;工区复核无误后报局指测量队再次进行独立复核,测量队复核无误后,报监理组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只有通过审批的坐标数据才能用于现场测量。该数据一式三份,各方审核、签署完毕后监理、局测量队、工区各一份。

  (2)对工区无法计算的坐标数据(如精调数据等),由测量队负责利用符合规定的软件进行计算。测量队的数据计算由两个人进行独立操作计算,经比对、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审批,最后才能下发各工区使用。该数据一式两份,各方审核、签署完毕后监理、局测量队各一份,复印件下发各工区。

  (3)各工区对接收的坐标数据必须进行现场复核,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反馈到局指测量队,由测量队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4)杜绝现场不进行数据复核,而直接进行测量的一切行为。

  2、各级控制网测量数据管理。

  (1)对各工区自己完成的控制网,如线下工程施工控制网,各工区将技术总结报告和原始数。

【铁路测量技术总结】相关文章:

1.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论文

2.铁路技师技术总结

3.关于铁路技术专业技术总结

4.铁路工务技师技术总结

5.铁路技师个人技术总结

6.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总结

7.铁路工人技师技术总结

8.测量实习心得测量技术

上一篇:捐衣服活动总结 下一篇:物业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