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墙创设的总结

2022-12-02 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主题墙创设的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主题墙创设的总结 篇1

  主题墙创设是我们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学主题的延续和深化,他能让幼儿与环境有效的对话,是幼儿相互展示自己想法和感受的平台。但是,一直以来我对它的创设都存有疑虑,不知道用哪种形式、方法和手段更加能服务与幼儿、服务与教学。经过这次主题墙的评比,使我对它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跟着主题走

  主题墙要紧跟教学的进程,根据季节、节日、教学安排和幼儿感兴趣的点,在主题墙上留下幼儿的认识过程轨迹或幼儿在认识过程中的困惑、有争议、有碰撞的部分,使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在这个平台上一一展示出来。比如:春季到了,我们根据这个季节的变化,把幼儿在外出参观中的发现、亮点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呈现出来,春天的脚步在这里一目了然。

  二、反映幼儿眼中的主题内容

  主题墙不是教师的自留地,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展台,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自己制作的东西。比如:我们在观察柳树时,第一次观察发现有一些小点点,第二次去时发现有一些柳絮,大家别提有多兴奋啊。回来后孩子们都在纸上画柳絮,画得非常仔细,连细细丝都画上了呢。同时孩子们还发生了一场大争论,有个小朋友提出着个不叫柳絮,应该叫柳花,是妈妈说的。为此,我们大家都去查阅相关的资料,知道了他们叫柳絮,是靠风传播的,叫风力传播。通过四次的观察,孩子们清楚的发现春天是逐渐变化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兴趣,有些孩子住的小区有柳树,他会天天去看,发现有变化就来告诉大家。虽然这些作品看上去粗糙、幼稚,但这是幼儿心灵的反映,是成功的事例。因此,主题墙应该都是幼儿制作的,教师只对难点和重点做提示、引领的作用。

  三、注重材料的丰富性

  在创设过程中,我发现大家都十分注重利用废旧材料。用糖纸折叠了蝴蝶、用蛋糕盒的圆圈制成了五环旗、用牛奶盒里的泡沫筐做动物的家、用废旧的皱纸编制或做花、用纸盒制作汽车等等,使墙面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四、注重时令性

  主题墙都很有时令性,三、四月份是春季,大家都及时地进行观察创设。今年是中国的奥运年,是我国的一件大事,大家就根据幼儿的了解和年龄特点,在家园的互动中用幼儿自己的方式展现了对奥运的期盼和祝福。

  主题墙是幼儿在园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充分地体现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家长和幼儿之间的直接对话。为此,主题墙的创设还应该注重教学性、直观性、互动性、整体性、延续性和生成性。让我们的主题墙“活”起来,成为幼儿心灵、思想火花的舞台。

  主题墙创设的总结 篇2

  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且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也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因此,从课程设计的总体观念到具体方案的实施,环境一直是瑞吉欧教育者所重视的因素。根据我园的主题式课程(整合课程)模式,我们将主墙面的装饰紧密地与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的运行方向相结合。幼儿关于主题探究的阶段性成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的内容支持,构成了主题墙饰的主体。这些内容分块布置在主题墙上,幼儿可以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得到满足,丰富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也有助于主题的深入探究。

  例如:今天老师所讲述的《黑色密语》、《我的牙齿》的创设主题墙饰: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情总是很感兴趣的,他们这儿看看,那儿摸摸。对新事物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因此,我考虑到班上的环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我开展的主题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及结合幼儿园课程进展不断更新环境布置,让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第一个主题活动“黑色密语”对黑色来临,个别孩子会害怕黑夜的来临”幼儿对这一切的变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就利用黑色密语成为我们最好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来进行环境创设。每当外出散步时我就让幼儿观察黑夜、发现黑夜里还有那些小动物出来玩、并让幼儿用感官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同时我还大胆的让家长和孩子试着“分床睡一天”的亲子活动,再组织孩子大胆自主自由的交谈自己的收获,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带动幼儿一起收集黑天里谁在发亮的相关资料、图片等,把它们装贴在墙饰里,一起欣赏、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评价的能力。并不断激发幼儿把各自喜欢的黑夜事物、做的事情以绘画、手工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贴在墙饰上,体验了自主创作的乐趣。

  题墙饰创设之后,我通常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引导幼儿经常看看说说,充分发挥主题墙饰的功能,促进幼儿多方面地发展。如每个主题将要结束时,把主题里的活动内容小结一下,帮助幼儿梳理有效经验。

  例如:春游之后,我把拍摄的照片张贴在主题墙上,幼儿自然是十分高兴,围在前面找自己的照片。如果仅停留于此,只激发了简单的观察能力。如何深入挖掘教育价值?我组织了幼儿如下谈话:“春游去了什么地方?那里有些什么?”、“春游时最有趣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环保小卫士的?平时应该怎样做一环保卫士?”这样就帮助幼儿回忆了有关经验,拓展了相关经验,提供了语言表达交流的机会,真正体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在我的引导下,幼儿观察照片的兴趣更浓了,一有空就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分享。

  主题墙创设的总结 篇3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一改传统的做法,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围绕“多彩服装节”的主题,我们给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在报纸上剪出衣服的轮廓,大量的运用各种纸张进行折、剪、黏贴,选择有特色的服装展示在主题墙上,既能满足幼儿的成功感,又使得大家可以欣赏。每一面墙壁上,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具体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

  幼儿的每一件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教师应该给每个幼儿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幼儿之间存在的能力差异,有的孩子能力较强,制作出来的作品精致、美观,而有些孩子能力较弱,做出来的作品不够美观。那该怎么办呢?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老师应调整策略,有的放矢,根据幼儿发展层次的不同,需要教师灵活地安排幼儿布置的内容,在幼儿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布置。能力弱的幼儿做不出美观的手工,那就放低要求,引导他们参与资料、图片的收集或者制作板块边框装饰。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幼儿参与布置的积极性。当幼儿看到自己参与的劳动成果时,他们不仅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也会主动去欣赏、领悟环境所蕴涵的教育内容。

  主题墙创设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事先还是要做些准备:

  1.合理的版块。布局的合理性是首先该考虑的问题。虽然美观不是创设主题墙的主要目的,但给幼儿美的熏陶是必要的。为此在布置之初,应该大致划分板块。按主题分如主题网络、正在进行的主题、将要进行的主题等;按活动内容分如第二级主题的开展内容展示等;按作品形式分如幼儿的活动、家长的作品、收集的资料等。选择适合的板块分割做到心中有数。

  2.好的创意。平面的展示总是缺乏动感。为此在张贴作品、展示照片等等中,使立体与平面相映成趣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利用纸的折叠、弹簧的突出、罐的立面使的版面更加生动、饱满。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好。

  主题墙创设的总结 篇4

  一、课程创设环境,形成主题环境创设的“骨架”

  在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和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使墙面环境与主题活动互动起来。例如:中班十月份主题活动“祖国在我心中”,教师提前一周在家园联系栏中以温馨提示的形式请家长帮助收集主题活动相关资料,如:祖国名胜古迹图片、自然风光图片等,请家长带领孩子观看节日广场、街道,感受国庆节喜庆气氛等。之后教师把幼儿收集的材料整理分类,布置了四个相关栏目:(一)祖国的自然风景(以图片为主);(二)祖国的名胜古迹(以照片为主);(三)五十六个民族;(四)绘画我心中的天安门。孩子们在美工区还粘贴了国旗,在建构区搭建了长城,在语言区讲述了“祖国真美”,在美工区绘画“美丽的祖国”等。我们把幼儿作品装订成册,放到资料区供幼儿进一步学习和探究。主题活动骨架的形成,为主题内容向宽度和广度延伸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幼儿及家长是主题环境创设的主人

  在主题墙饰创设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对幼儿的尊重,以幼儿发展为主,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把墙面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例如:在“十一”七天长假后孩子来到幼儿园,互相说着自己去游玩的地方,我适时地启发幼儿,你们都去什么地方游玩了?都玩了些什么?启发幼儿讨论丰富主题活动。例如李文瀚小朋友说:“我去上海看世博了”。孙一涵说:“我去辽滨看大桥了,可壮观了”……然后又动员孩子们把去游玩的照片带来装饰墙面。瞧:孩子们外出游玩的笑脸多灿烂,这样一组生动的墙饰便应运而生,生成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的第五副画面:我去过的地方。这面墙饰,有孩子们的快乐参与和家长的热情合作,不仅发挥了它应有的教育功能,还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更是对《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活动的延伸。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变家长观赏为家长参与。例如:在“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中,家长记录孩子成长的照片,家长们互相欣赏,伙伴们互相讲解,增进了同伴间的感情,在讨论什么是好朋友,谁是自己的好朋友时,小朋友们争先讲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请家长帮助孩子和好朋友拍照留念。这种环境记录是家长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不仅反映了幼儿的学习成果,也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过程,恰恰是家园共育的好机会。

  三、发挥墙饰的教育价值,合理布局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幼儿是主题活动墙饰的主要设计者。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收集的照片、图片展示在上面。从主题墙饰的布置可以看出幼儿对事物各自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表现方式。既营造了主题的氛围,又留下了幼儿学习和探究的脚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有效的影响作用。如在秋天的主题墙饰创设中,教师先征求幼儿的意见,孩子们有的说:“做树叶贴画,粘贴落叶,秋天的树叶有黄的、有红的、颜色非常漂亮”。有的说:“秋天的水果成熟了,有苹果、梨、石榴、葡萄等。还有的说:“秋天还有很多农作物丰收了。”教师综合幼儿已有的经验,确定主题墙饰为“秋天多么美”,并引出《中秋节》、《好吃的水果、干果》、《丰收的农作物》等几个栏目,丰富幼儿的视野,拓宽了幼儿思路。接下来幼儿通过观察、制作、实践等多种形式表现了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从主题墙饰的创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主题墙饰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主题活动的展开,不断地引出新的内容。当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并提供支持时,师幼双方就会在认识、情感、经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推动活动的展开,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孩子能做得到的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多途径获得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主题墙饰创设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地探索,深入研究,形成与幼儿成长息息相关、更贴近孩子生活的主题内容,让主题墙伴随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主题墙创设的总结 篇5

  让“主题墙”变成孩子的乐园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创设主题墙,让墙由“静”变“动”,融入到我们的主题教学中,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地对话。对此,我们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将幼儿园主题墙理解为只是为课程服务,忽略了互动的关系。

  问题二:主题墙盲目追求“精美”,根本不符合实际操作。

  问题三: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

  问题四:教师有时为了省心,主题墙布置竟可维持数月不变,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视觉感光,阻碍了幼儿进行再想象的空间。

  问题五:主题墙虽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没考虑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情况,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否能起到教育意义。

  问题六:不能及时利用各种资源。如社区、家庭资源等。

  我认为主题墙的创设不光光是老师的任务,更是应该让孩子们融入到主题墙构建中,将孩子们的想法创设进去。正因为有了他们自己的想法,主题墙创设完之后,才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交流。而不是仅仅成为摆设而已。小朋友们也会更喜爱自己班级的主题墙,会和同伴进行交流讨论,更能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并且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小部分学习框架的展示,让家长也能在主题墙中了解到孩子们在幼儿园中这一阶段学习的内容,让家长也能关注到班级的主题墙,从而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交流。

  我们班级的环境创设根据主题的变化,将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也融入到了主题墙的创设中。如“情浓重阳节”这个主题,配合幼儿树叶贴画,迎接秋天收获的喜悦,让孩子们把他们对秋天的理解用树叶贴画的方式进行展示并且加入主题墙上。孩子们每次一下课都会围在主题墙边品头论足,对小朋友的作品进行自己的意见发表。这也是我们老师创设主题墙的目的之一,主题墙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不成为摆设品。之后,再是图文结合,认识秋天,了解秋天事物的变化。这样整一个主题墙都是可以供孩子们自己学习和观赏的,既达到了美观的效果又能融入到学习中,凸显主题墙的作用。

  主题墙创设的总结 篇6

  非常感谢县教科局举办的xxxx年澄迈县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墙饰设计)培训班,在这短短的半天时间里,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成为幼儿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听吴海虹专家的讲座,让我对主题墙的创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吴海虹专家指出,当前幼儿园墙饰存在的问题。第一,以成人的视角设计,以装饰美化为主;第二,以作品展示主,缺乏幼儿的学习过程、变化记录与总结;第三,整体布置上缺乏艺术美感。在之前我设计的主题也存在了这样的问题。通过学习我学到了创设主题墙要以幼儿的视角,以幼儿的需要设计与布置。

  一、突出主题性。首先,主题墙的创设要突出主题性目标。

  创设要明确创设的教育意义,要凸显主题背景。其次,主题墙的板块内容反映幼儿的生活,与主题一致,每个板块的内容相互连接,层层递进。

  二、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主题环境创设。教师由原来的动手者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和支持者。首先,要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环境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其次,将收集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应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做,自己去想。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途径来获取信息和材料。在收集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主题墙,孩子间的相互交流更能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也更进一步的深化了主题内容。在主题进行中,与幼儿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兴趣、意愿来布置主题墙,多给幼儿一份信任、多给幼儿一份权力、多给幼儿一份鼓励,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主题墙真正成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近距离的对话。陈鹤琴说过:“通过幼儿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

  主题墙创设的总结 篇7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二期课改把幼儿的所有活动都纳入了教育的范畴,幼儿参与的成分越来越多,主题墙面环境在内容上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主题墙面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主题墙饰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幼儿园的环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作为物质环境的墙面环境它和我们是朝夕相处的,它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但是,实践发现其实环境创设特别是主题墙饰环境的创设,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比如,幼儿园的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又如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墙面环境创设在内容上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就是教师策划、设计的`现象普遍。再有,由于开学初花了大气力精心布置的环境,因此舍不得更换,常常存在着墙饰整个学期无变化。既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其实上述的几种问题我们都意识到了,也都在尝试改变。以下是结合新课程和课改理念以及我园的一些实践的看法:

  一、让环境创设中的主题墙饰“说话”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因为其中的关键,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比如:小班和小小班的时候我们结合“我的家”主题,在墙面上贴上全家福这样减少了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存在的焦虑和不安,让孩子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爸爸妈妈与他们在一起;另外我们活动室的墙上,还布置了“我的妈妈”墙饰。瞧,“妈妈”的眼睛多漂亮,脸上还带着笑,仿佛在说:“宝宝别害怕,妈妈在这儿呢!每当孩子们想家想妈妈了,就可以看看这面墙,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一样。教师用心去体会幼儿走出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在环境创设中努力激起幼儿对班级多一分牵挂,多一点来园的愿望。教师在墙面环境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把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借助环境去表达,使幼儿如沐春风,如润春雨。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环境中墙饰的内容时更多的考虑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观。

  例如,中班的主题”大人的世界”,我们将孩子们自己写的画的父母工作的调查表贴在主题墙上,使孩子们从墙上不仅知道自己的父母的工作,也看到了其他爸爸妈妈的工作,从而了解大人们的世界里的各行各业。又如,大班的主题“我从哪里来”,我们从一位做医生的家长那儿收集来了大幅十月怀胎母孕照片贴在墙面上供幼儿欣赏,让他们不仅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的,更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其实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并不困难,老师既没化太大工夫,又体现了以孩子为主的环境,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一定能让环境“说起话来”!

  二、交还幼儿的主动权

  长期以来,在环境创设方面,只要老师精心打造的环境常常难以引起幼儿共鸣。原因何在?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着太多的成人意志,哪里有幼儿的自主与创造?要想让幼儿学会自主创造,老师首先要放手,要将主动权还给孩子。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一改传统的做法,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我们中班在创设“有趣的昆虫”主题墙饰时,先是师生共同讨论墙饰布局,然后由老师创作大背景:远处的蓝天、黄绿相间的公园、茂盛的树林,以及肥沃的黄土地,让孩子们在其中丰富内容。可以将画的,做的,收集来得贴在上面,挂在上面。孩子们享受到了这个过程,是多么高兴!又如,围绕“漂亮的服装”的主题,我们给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大量的运用废旧材料,然后搭出一个舞台……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衣服,画出来,贴出来,剪出来,样样“绝活”孩子们都使用出来了,在舞台表演时,孩子们自发拿着我的照相机拍照,照片洗出来后,他们把照片统统贴在了舞台背后的墙面上,颇有点像剧照,看着他们的认真的样子。才发现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现在,每一面墙壁上,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具体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环境,这样的环境不是对幼儿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吗!

  三、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

  这里所说的动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指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呈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每次都要重新布置,可能对老师的工作量是一个挑战,所以我觉得可以创设一个大环境然后逐步的深入与丰富。大班主题“特别的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也是孩子们进入大班后,经常讨论的话题,比如幼儿园的最后一次生日啊!还有自己的喜好啊!这些墙饰都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思维、交往以及表达的能力均获得了提高。小的内容经常在换,但大的主题,我们还是保留了!第二:动态化也表现在墙面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因为教师在环境墙面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里面蕴含着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真切的情感,另一方面,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会在墙面上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环境变了,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大班小主题墙面“我的梦”让幼儿真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墙饰中,让墙饰真正成为幼儿与教师近距离的“对话”。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也指出:创设和帮助儿童注意四周的环境,可以发展儿童的各种兴趣,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总之,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主题墙创设的总结】相关文章:

大班主题墙创设心得02-22

主题墙设计教案09-30

环境创设总结01-18

幼儿园主题创设教案08-04

大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10-08

大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03-29

主题式区域运动的环境创设工作总结06-20

创设节日的总结范文01-04

小班环境的创设总结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