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总结性评价

2021-06-13 总结

  篇一:总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的评价,都可以说是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分等。

  例子:在选拔参加数学竞赛名单,老师会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和平时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是否符合条件去参加比赛,从而选出参赛选手。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例子: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如果有一些同学不怎么积极参加活动,老师不应该在班上批评该学生,而是应该私底下和他交流。如果学生后来有积极的参加了,应该给与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不应该仅仅关注成绩,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进步的情况,不能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

  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例子: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都会用红笔圈出同学错的地方,并用评语或者批注来告诉同学错在哪里?要求同学们事后进行改正,根据大部分同学出现的错误,在上课的时候进行评讲,对个别的同学的错误课后提醒为主。或者是让同学们之间互相批改为主,老师检查为辅的方式,让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学习中去。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例子:老师在准备讲某一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先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一个评价,对该知识点学习的时候会利用到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看看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是否

  理解和懂得运用,如果学生知识不够牢固的时候,应该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和理解旧知识,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在学习《正弦定理》的时候,要对三角函数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延伸。

  篇二: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总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总结性评价有3个基本特点:

  (1)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以便对学生成绩予以评定或为安置学生提供依据;

  (2)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或频率不多,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3)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且每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总结性评价的作用

  1.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学校工作中,总结性评价最常见的作用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水平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予以确定并打出分数,评出等第或写出评语。这类评价由于要确定学生在学生序列中的名次排列,因而常常采用“常模参照测验”,并常常使用概括的评定,同时,在成绩排列上常力求呈现“正态分布”。

  2.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

  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也常被用来预言学生在随后一门课程或一段教学过程的学习中是否可能取得成功。一般说来,在某门学科的总结性考试中得分高的学生,大多数在其他学科或该学科的其他部分的学习中也会获得高分。

  3.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

  在这一点上,总结性评价的作用与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作用基本相同。某个年级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结果,既可作为确定学生在下一个年级的教学中从何起步的依据,也可以反映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学习准备程度。

  不过,要使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总结性评价不能只用分数或单一的综合等第来表示,而应伴随比较详细、

  具体的评语,最好是编制一份关于该学生学习成绩的“明细规格表”,用内容——行为这两个维度来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哪些能力或进一步学习的先决条件。否则,单一的分数不可能给后继教学过程的教师提供有助于其确定学生学习起点的有用信息。

  4.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

  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也可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某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至少在当时)并具备了某些特殊的能力。此外,在这类评价,人们往往假设了一个“最低分数线”来表示“最低能力水平”,如同汽车司机驾驶执照考试一样,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学生就能胜任进一步的学习任务或担当某种工作。

  5.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大多数在阶段教学任务完成时或在期末进行。如果它测试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某一阶段上的学习结果,并且,如果测试题能反映学生对各个单元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那么,合理编制的总结性考试(考查)也可为学生提供有关其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信息,从而起到反馈作用,要么鼓励,要么使之纠正前段学习中的错误或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是期末进行的总结性考试,如果编制巧妙,评分得当,学生仍然可以从评价结果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了解自己的成功之处。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学生明确下一阶段或下一学期自己的努力方向并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要使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的一点,是在综合的单一评分中必须包括各个试题的分项得分,必要时还须给出评语和指导语。

  篇三:学生总结性评价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努力使学生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对技术的决策,参与技术创新的实践。我校从2005学年开始通用技术这门新课程的教学。具体情况如下:

  师资配备的基本情况:

  全部都是由高中物理老师经通用技术课程培训后,持证上岗任教。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与学的反思:

  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基本了解了这门课程的目标及开展方式,但是由于过去没有这方面课程的设立,所以教师们普遍对本课程的地位概念不清,处于尴尬地位,而且其实用性感觉不强。同时教师普遍认为此门学科对业务水平提高帮助不大,对评职称更无帮助,以致出现一些消极现象。

  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感觉到希望学生具有技术素养,但是在实际开展中,并不能很好的体现,而且最主要是与高考的关系没处理好。高考中没有体现,并不是主要问题,但领导把课程安排在高二,而此时学生早进入了X科的学习。这样,无论是年级、教师、学生都会在时间上出现了矛盾。同时受课时、设备、学生作业时间等限制,令操作艰难进行,敷衍了事也就势在必行。我们本届高一在上学期开设,情况就有所不同,学生相对时间较多,对新事物的关注等因素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长。

  学生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文科学生感觉难度大,很多技术问题不能展开,课时基本难以完成(尤其技术与设计2),只能蜻蜓点水式让学生了解一下。学生并不能从中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所以多数学生以应付心理对待。

  我们认为,只有完全抛离高考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达到开课的目的。比如说,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门课程在高考中不考,但列入综合素质测评,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地位。行政上硬性规定在高一学年度完成必修部分的全部内容和考核。这样,教与学双方都可以在高一学年这段学习和高考任务相对轻松的时间段内,放下包袱,从从容容完成进度;认认真真学好技术。如果相关的这些问题能明确,那么效果反而会更好一些。

  评价方面:

  我们做了多种尝试,开卷(学科部分)和制作(术科部分)两种评价方式。两部分所占比例为3:7。其中,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占30%,学生能够自己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效果基本令人满意。

  通用技术教学环境的建设方面:

  在开展新教学的第二年,我们配置了工程制图的学生实践全套装置,正在按省厅颁发的标准,积极构建“通用技术专用实验室”,务求能在年底验收时能达到示范性高中的标准。

【学生的总结性评价】相关文章:

总结性评价02-06

音乐期末总结性评价03-02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08-26

总结性的发言英语03-22

最新总结性军训心得01-10

总结性评估报告范文02-11

最新纳新总结性发言10-22

总结性班主任评语11-11

授课总结性发言(精选12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