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2-10-26 总结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生物,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上生物中生物圈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高二上生物知识点总结1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高二上生物知识点总结2

  1、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手段:生态工程]

  2、基本原理:

  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非常规

  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高中历史,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牧等

  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体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桑基鱼塘

  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

  高二上生物知识点总结3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

  ②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③潜在使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①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物种丰富,特有物种和古老物种多,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多样。

  ②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世界物种多样性减少;我国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

  ③、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诬赖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原有物种生存受到威胁。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①就地保护:a、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保护对象主要有: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②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4、我国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犀牛、野马和新疆虎等。还有不少动物灭绝了未被人发现或确定。

  5、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银杉、珙桐、人生等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6、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银杉、水杉等是我国特有的物种。7、鹅掌楸、大叶木兰、扬子鳄等是我国古老的物种。

  高二上生物知识点总结4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1、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

  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

  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应会知识点

  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

  ⑴、缓冲物质: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

  ⑵、作用原理:

  ①、若内环境酸性增强(中和酸性物质)时,如:

  C3H6O3+NaHCO3→H2CO3+NaC3H5O3

  └→CO2+H2O

  └→血液CO2→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增强(呼出CO2)

  ②、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2CO3+H2CO3→NaHCO3

  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⑶、PH值稳定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高二上生物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06-08

高二上学期知识点总结03-29

高二上物理知识点总结03-31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8-20

生物学知识点总结08-11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4-11

高考生物知识点的总结02-17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08-28

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