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是最长寿的海洋生物吗

2023-03-29 科普知识

  海龟是海龟科、海龟属动物。头背具对称大鳞,前额鳞一对。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龟是最长寿的海洋生物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海龟是最长寿的海洋生物吗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龟年鹤寿”,在民间也流传着“万年龟”的说法,海龟也不例外。确实,相对于人类及其他常见动物的寿命来说,海龟算是比较长寿的动物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的最长寿海龟超过150岁。但是,海龟是最长寿的海洋生物吗?

  显然不是。2007年阿拉斯加捕鲸船捕到过一条鲸鱼,骨头里居然嵌有大约1890年制造的捕鲸镖的碎片,看来这条寿星鲸鱼逃过了当年的劫难,多活了100多年。据记载,这类鲸鱼最长寿的有211岁。

  其实更加长寿的纪录属于寒冷海水里的贝类——冰岛北极蛤。在吉尼斯纪录里,1982年曾采到过其220岁的标本。这种动物贝壳上的生长纹像树木的年轮一样,每年长一轮。2005年,德国学者对一枚374岁的冰岛北极蛤的壳进行分析,得出了15世纪末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包括1550—1620年的“小冰期”,和1815年的印尼火山爆发。更加惊人的是,2006年英国科学家在大西洋北部海底捕捞到大量冰岛北极蛤,其中生长纹最多的一枚,居然已经405岁,其出生时中国还在明朝万历年间,显然已经把海龟远远甩在了后面。

  海龟的十大特点和特殊本领

  1、海龟,也称为绿海龟,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等区域,种类有棱皮龟、蠵龟、玳瑁、平背龟等等,最长寿命可达150岁,一般只在季节性繁殖时才离水上岸,将产下的卵放在沙滩的洞中。

  2、海龟的确会流泪,但并不是因为它们伤心。

  它们的腺体可以帮助眼睛排出多余的盐,这使它们看起像是在哭泣。

  虽然在大多数国家吃海龟是违法的,但出于健康原因不吃海龟是个好主意。

  海龟肉可以含有有毒化学物质、重金和其他环境污染物,海龟还含有多种细菌,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

  3、海龟在水下能看得很清楚,但在陆地上它们是近视的。

  海龟有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海龟可以探测地球磁场的角度和强度,并利用它导航数千英里。

  4、海龟没有可见的耳朵,相反,它们的耳膜被皮肤覆盖。

  古代中国人认为海龟是美食,历史上,海龟被猎杀既是食物源,也是装饰源。

  今天,许多国家禁止猎杀这些濒危动物。

  5、已知最早的海龟化石大约有1.5亿年历史,恐龙在大约六千五百万年前灭绝了,感兴趣的可以详看地球史上最大的海龟。

  6、外界温度决定海龟的性别,温暖的温度产生雌性雏龟,而寒冷的温度产生雄性雏龟。

  对海龟的尸检发现,一大部分海龟的整个消化道都填满了塑料袋。

  7、绿海龟可以在水下停留近五个小时,很少有幼龟能活到成年,据估计,只有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幼龟将存活到成年。

  在全球范围内,数十万只海龟意外地被捕虾网致死。

  因为海龟需要到达水面呼吸,一旦它们被缠绕在一起就会淹死。

  8、绿海龟是唯一真正的食草动物,喜欢吃海草的海龟。

  通过修剪海草,可以防止海草过度生长并危害其他海洋生物。

  即使是一小块塑料也可能对海龟致命,困在它们的胃,防止吞咽。

  塑料也能在海龟体内吸收气体,这会导致海龟漂浮和加重饥饿,或者使它们成为捕食者容易攻击的目标。

  9、由于全球变暖,雄性海龟正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和其他地方消失。

  绿海龟是以脂肪和软骨的绿色命名的,而不是以壳的颜色命名的。

  10、与任何其他类型的海龟相比,绿海龟更容易发展成纤维乳头状瘤病,这是一种经常致命的肿瘤形成性疾病。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绿海龟在污染特别严重的水域觅食,它们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海龟种类有多少?

  海龟属于高学历的直立行走动物,确切的说,不是龟,而是一种至少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经历的人。全世界种类很多很多,暂无中国人类学家或者社会学家进行过完整统计。

  但是,这么多的龟类中有很多是从中国大陆去海外学习、工作、生活或者旅游过,故被形象地称作“海龟”。他的起源据说可以追溯到1872年8月11日(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日)陈兰彬、容闳率领第一批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启程赴美。这些海龟以海外各国为家,披着洋装遨游于亚、非、拉、欧、美等浩如烟海的大学或者实验室中,时间短则1年,长则50、60年,其科学精神、科研水平相差很大。回国后所体现出的科学态度和成果也大相径庭。

  在我国众多的各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分布至少5种海龟,即诺龟、Fellow龟、授龟、博龟、游龟,级别最高的是诺龟,数量很少,且大多高龄,是海龟中的佼佼者,大部分来自美国。其次是Fellow龟,数量也很少,主要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国,曾工作于Bell Lab、ORNL等著名实验室,其中不乏获得过图灵奖、菲尔兹等,或者顶着IEEE Fellow的光环,这些龟可以统一称作Fellow龟,大多年富力强,有着比较强的爱国之心,是海龟中的精品,国家上上下下就企盼着他们能够扭转我国诺奖一直无缘的尴尬局面。

  第三种海龟叫“授龟”。是海龟中的中坚力量,这些海龟在国外知名大学获得终身教授、正教授或者研究员,最次也得是个Assistant Professor,不能再降低标准了。他们活跃于国内各种层次的学校,有些很快当了领导,有些坚持做研究,我们的SCI paper in top Journals主要就指望这些中坚力量以及他们领导的团队(注:主要是博士生),这些海龟大多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水平,而且颇为勤勉,调子不高,能够把握前沿的研究方向,指导土龟学生比较得力,不少深得土龟学生的爱戴和好评。有些回来把国外的好东西换个标签就publish或者拿基金的银子,这种胆子极大的极少。有些在海中游历过久,回来后水土不服,或者彻底沉沦,非常可惜,有些则再次游走他乡而不归。这也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吧。

  第四种是博龟,这是最尴尬的一种海龟,刚刚在获得博士学位久回来了,颇有些被国内名校的土龟们鄙视,常常听到的评价是“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吧”。我倒不完全这么认为。我分析主要原因有几种:一是年龄比较大获得博士学位:或需要回国照顾年老的父母(注:这种人我打心眼佩服,“孝”为先是美德,甭管回来后别人怎么看),或者另一半在国内工作(注:这种人我也很佩服,至少重感情),第三种就是所学专业在国外难就业的,最后就是的确是从不入流的学校拿MBA或者博士学位回来的,最后一种数量比较多。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博龟数量增长很快,这在以前是不多的。由于这些海龟良莠不齐,让领导们难以判断,所以不再如5年前那些回来就给三房给启动费了,不少蜗居在单间里,苦苦挣扎,也还是有一些很快就冒出来的,也有些整天挂在ICQ上,和遥远的American对话,毕竟外语还是学的不错的。

  最后一种海龟为“游龟”,子类繁多,很难统计。大概包括:出去访问一年两年的、联合培养一年两年的、常常游览Banff National Park的、在纽约华人区开餐馆的、在欧美等国海拔负3-5米深处的住所写了几篇论文却很少见到当初所崇拜的牛人的,等等。这些海龟大多在国内有一定的职称或者行政级别,或者为了镀层金回来升职称快点的,或者的确是想出去开眼界的,或者的确是想出去见见梦中的学术大牛的。总之,这些海龟含金量比较低,但是能出去的多少有点门路,所以回来后往往比那些博龟们爬的快,有些回来后还是看出学术水平有大的进展,不过大多回来就很显清瘦或者黑瘦,据说出去时间短,倒时差花了好几天,适应交通也费了很长时间,又吃不到饺子或者国内营养丰富的菜肴了。不少游龟回来大多会做个“Education Mode of Cambridge”的报告,夸夸其谈,展出大量的图片,大概摄影水平是提高了很多,但是对国内的教育已经有些看不惯了,看不惯了是好事,我想,毕竟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毕竟游龟们花的大多是国库的银子,总得给人民汇报一下成果。

  • 相关推荐

【海龟是最长寿的海洋生物吗】相关文章:

海龟的遗愿01-21

长寿老人总结的长寿秘笈12-14

《海龟》阅读答案04-18

海龟小学作文11-21

海龟的阅读答案03-30

观察海龟的日记06-12

看海龟作文05-27

海龟报恩记01-27

《海龟》阅读答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