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灾害的影响

2022-10-10 科普知识

  在江河堤防防洪和抢险工作中,一般把达到或接近警戒水位(流量)、水库入库洪峰流量重现期达到2年一遇及其以上时作为洪水发生的标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洪水灾害的影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洪水灾害的影响1

  洪水灾害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等影响十分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列居第一位。洪水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几个方面。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因洪灾造成铁路中断、停止行车的事故是很严重的,1954年大洪水中,作为南北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就曾中断运行100d。

  中国公路网络里程长,水灾造成公路运输中断的影响遍及全国城乡各个角落。随着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水毁公路里程也成倍增加,中国所有山区公路都不同程度受山洪、泥石流的危害,西部10余条国家干线,频繁受到泥石流、滑坡灾害。川藏公路沿线大型泥石流沟就有157条,每年全线通车时间不足半年。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80%集中在城市。中国大中城市基本沿江河分布,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中国600多座城市中,90%有防洪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大量人口从内地涌向沿海沿江城市,城市面积迅速扩张,新扩张的城区往往是洪水风险较高而防洪能力较低的区域。由于城市资产密度高,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系统的依赖增大,一旦遭受洪水袭击,损失更为严重。统计数据表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城市与工业的水灾损失已经占到水灾总损失的60%以上。

  二、洪水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洪水灾害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是中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暴雨山洪是主要的自然因素。至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土壤流失量约50亿t,大量泥沙淤积在河、湖、水库中,同时带走大量氮、磷、钾等养分。水土流失危害不仅严重制约着山丘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给国土整治、江河治理以及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带来困难。

  2、对耕地的破坏。洪水灾害对耕地的破坏,主要是水冲沙压、破坏农田。如1963年海河大水,水冲沙压造成失去耕作条件的农田达13万余hm2。黄河决口泛滥对土地的破坏更为严重,每次黄河泛滥决口都使大量泥沙覆盖延河两岸富饶土地,导致大片农田被毁。

  3、对河流水系的破坏。中国河流普遍多沙,洪水决口泛滥致使泥沙淤塞,对河道功能的破坏极其严重,尤其是黄河泛滥改道,对水系的破坏范围极广,影响深远。

  4、对水环境的污染。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造成病菌蔓延和有毒物质扩散,直接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洪水灾害的影响2

  洪水灾害是我国的主要巨灾之一,每年对国家的农业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粮食、农作物的产量减产,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业财政收入方面。不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还是渭河下游流域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遭受了洪水灾害的威胁,尤其以唐宋时期最为猖獗,洪灾给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现如今,尽管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但是洪水灾害对农业的威胁依然存在。这让靠天吃饭、靠田吃饭的农民依然一筹莫展。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一旦农业受损,必然会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物质精神财富不断富足发展的今天,防洪减灾依然不容忽视。因此,要积极采取一系列防洪减灾措施,如修筑水利工程、完善储水体系等以减少洪水灾害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及危害。这些从客观角度的认识为当前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水文事件频繁发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从客观的角度认识了洪涝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洪水洪涝灾害等级划分及分析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洪水来势汹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经济。农业是一种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土地资源为对象的部门,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产业部门,其发展状况不但影响着城市的布局与现代化,同时还担负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农业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以洪水为甚。洪水的爆发导致农田被淹没、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大面积死亡,最终导致粮食减产。当前工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愈加富足的同时也使环境被大肆污染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极端水文事件的频发。凡是因为水量过多而造成的人类生产生活受损的都属于洪涝灾害的范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简单的描述词并不能详细的记录灾区受灾范围、面积以及程度等信息,为了方便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等级划分,分为四级:一级轻度涝灾,是指小范围内“大水”“大雨”,但未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二级中度涝灾,指降水持续时间长、局部地区受灾;三级大涝,受灾范围较广、大量农田被淹、城垣倒塌、有人、畜死伤;四级特大涝灾,降水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

  2洪水暴发导致农田被淹

  洪水对农业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农田被淹。一级洪灾发生时,由于受灾范围小、洪峰流量较小,一般不会对农田造成损失;二级洪灾发生时,受灾面积增大,洪水流量较大,带来的损失也比较大;三级洪灾发生的特点是大范围、高强度、降水较集中,这个程度所造成的损失也可想而知。从一级轻灾的“伤禾苗”到二级中灾的几公顷、几十公顷,再到三级重灾的数千、数万乃至数十万公顷,随着洪灾等级不断上升,受灾农田面积也在急剧扩大。由此可见,农田是洪灾发生损失最为惨重的领域之一,而这种破坏是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

  3洪水暴发使得农作物受损,粮食减产

  洪水暴发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洪水发生可以在短期内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起到毁灭作用,而最终将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洪水规模的不同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洪水的强度小,对农作物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并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即使是农作物减产也不影响人类的正常的生产生活。但对于农民及农村经济来说却并非如此,农村的经济是由农民撑起来的,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关乎农民的生存发展,农业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村粮食、农作物的收成。一旦洪灾发生,随之而来的粮食农产品减产也必然会对农民生计造成灭顶之灾,农村经济也将因此一蹶不振,农民对农业的依赖以及热情度也会降低,农村经济将进一步遭到破坏。除此之外,洪灾的爆发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河流泛滥、内涝积水、山洪暴发、毁坏建筑物及其他物资,造成流域两岸大量的人员伤亡、疾病,交通和通讯受阻,并次生农林病虫害,滑坡、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由此,洪水暴发的灾害可见一斑。

  4结语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应该重视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且注重对区域洪灾发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不停的探索,并找出各个流域洪水发生的规律、时间,这不仅有利于该流域下游居住居民的财产人身安全,更有利于当代国际社会的防洪减灾工作的有效展开以及利于当地政府从全局角度出发为“迎接”再次到来的洪灾做出全面可行的部署,并坚定不移的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新型农业。正确认识洪水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告诫当地居民以及整个人类,在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把环境保护提到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同样的高度,从政策方向出发,正确把握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进而采取符合各个地区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农业政策,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洪水灾害的影响3

  1、农作物受灾减产。重大洪涝灾害造成大量农田被冲毁淹没,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农产品加工业、轻工业等缺乏原料或原料成本提高,致使工厂减产、停产,随之则是工人失业。

  2、交通、通讯中断,使信息、运输闭塞或延误,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变质,原材料供应不足,使生产能力下降。特别是紧急救灾物资受阻,很有可能扩大已有灾害。

  3、重大洪涝灾害使灾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缺乏基本生活保障,会出现大量灾民,使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冲击社会的各个方面。

  4、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如洪灾每年都会引起水土流失,大量土壤及其养分流失,致使土地贫瘠,同时水流中泥沙含量增加,导致河流功能衰减、湖泊萎缩、耕地沙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5、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病菌、寄生虫、工业废渣废液、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蔓延和扩散,它会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此外,洪水还会对航运、交通运输、旅游业、水产业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洪涝灾害后有哪些卫生防病措施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灾后要彻底清理的室内外环境污泥、垃圾,改善卫生条件,埋葬好死亡动物尸体、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除蚊、蝇孳生地,有目标地进行消毒(如喷洒灭虫剂),防止蚊蝇大量繁殖和传播疾病。

  2、清理与清洗饮用水系统: 对受洪水损坏的自来水设施要抓紧修整,蓄水池、水井要掏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家庭水缸可投放漂白精片或明矾进行杀菌、沉淀,可请有关卫生单位帮助检测,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向群众宣传,要喝开水,不要喝生水,预防经水传播的疾病。

  3、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与家庭饮食卫生: 洪水过后将转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强调吃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禁止受洪水浸泡变质的食品上市,禁售溺死的畜、禽肉类。

  洪涝灾害的自救措施有哪些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5、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6、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7、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洪水灾害的影响】相关文章:

描写洪水灾害的作文07-18

洪水灾害与风暴潮灾害教学教案06-13

洪水灾害应急预案范文07-30

2021洪水灾害应急预案07-31

洪水灾害专项应急预案04-12

学校洪水灾害应急预案07-07

学校洪水灾害应急预案计划02-24

洪水灾害应急预案(精选5篇)09-29

洪水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