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长会家庭教育发言材料

2021-08-25 家庭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长朋友:

  上午好!

  首先感谢曾子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相聚的机会。

  我,是高二、三班的学生xx的家长,也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既是孩子的妈妈,又是一名教师(我在兴蒙学校教小学)。昨天下午五点多钟,孩子的班主任林老师打电话说有事想请我帮忙,我说只要我能做到的就行,当听说是在今天的家长会上让我谈谈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时我就连忙推托,为什么要推托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这个人不善于表达,更准确地说是羞于表达,不会表达。虽然是老师,但像在今天这么大的场合,面对这么多的人讲话我还是很第一次;第二个原因是:我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孩子的学习在老师们的帮助教育下进步很快,但是还不能说是很优秀,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并不聪明。我的孩子学文,从高二分科以后,成绩稳中有升,上学期第一次考了班内第八名,级内第十一名;第二次考了班内第十一名,级内第十四名,第三次考了班内十四名,级内的名次我忘了;第四次班内第五名,级内第十名。这个学期进行的两次考试都是班内第五名,级里分别排在第九名和第六名。这个成绩,我认为完全是靠着她的苦学、靠着一股拼劲、靠着对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的执著追求取得的,所以总感觉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再三推托林老师也不答应,还一直鼓励我说没问题,我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所以,在今天的家长会上,我也就没什么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经验奉献给各位家长朋友,也就只能借此机会把我的几点切身体会,和在座的同仁们互相交流一下,从而使我们能够对如何更好地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进行更好地切磋,这将会有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会有利于孩子学业成绩的提高,也会使我们向合格家长迈进一大步。下面说我今天要说的话题:《加强家校联系共育栋梁之才》。

  一、我了解的曾子学校。

  首先我要说我很高兴,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曾子学校学习。作为家长我们都亲眼目睹了学校近两年来的巨大变化,曾子学校在所有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正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学生学习风气浓厚,老师教学作风踏实。特别是学校领导都是年富力强,更是让人赞不绝口,青年老师更是干劲十足,朝气蓬勃,虚心学习,密切合作,管理班级。我们有理由也应该相信:强强联合,我们的曾子学校,会更上一层楼。所以我要说:在如此优秀的学校里学习,有如此优秀的老师教育,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表现的优秀。

  二、我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

  1、做孩子心中的好家长

  “望子成龙”乃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可是,当父母们为子女“成龙”而不惜一切地付出心血与辛劳的时候,儿女是否都感其诚而心领呢?事实上,不尽然。因此,要使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达到一致,从而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其前提是要加深对子女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最后才能达到找出善解的办法来。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这“三解”是连接父母与子女心灵相近、不可缺少的通行证,是保证孩子茁壮成长的重要环节。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问在座的各位朋友几个问题:

  (1)你“了解”孩子吗?

  这样问,有些家长似乎觉得很奇怪:我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怎会不了解呢?但是,这里我所说的了解,并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对孩子的表面现象的了解。而是对孩子处在动态成长过程中的了解,是了解孩子所处的社会、学校、家庭组成的大环境对他们有哪些影响;了解孩子在接受各种教育时,心灵深处会隐藏着种种为大人所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了解他们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发育、心理上有哪些变化?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又是终身教师,对上述问题未必都能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下面,请从我平时搜集的一些学生作文中,听听孩子们挚诚的心声。“记得从我四岁那时开始,爸爸妈妈就让我学弹琴,学英语。上了小学,又让我补习数学和作文,几乎占去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曾有多少回,我是含着眼泪在前往补习的路上走着的。”“我知道,父母对我期望很大,但希望你们不要逼得我太紧,不顾我的感受。”“你们不要样样都替我作主,请给我一些自由,允许我不成功,使我从中吸取教训。”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过错给予原谅,不要责骂不休。”“妈妈,您知道吗?现在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小孩子了。小时候,您在我幼小的心中曾是多么伟大,但现在,我却觉得您是那么陌生,和我的思想距离是那么遥远。”各位,在听到这些发自孩子内心的呼唤时,您是否都有所共呜,或者是感到惊讶、内疚?感到如此的不了解他们呢?平时,你是否给他们机会倾诉呢?确实,平日里,我们大人忙工作,忙于自己的事情,孩子忙学习,很少有和孩子恳切谈心的时间,甚至一天中连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的好时光,对有些家庭来说又成了“家庭法庭”的开庭时间。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还没等孩子坐下就问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分考了的几名?是不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经常这样问,我有时候就在自觉不自觉犯着这样的错误。

  孩子要接受父母对考分的一次次质问,对坏成绩的一次次“声讨”,于是“冷战”“舌战”“令人烦恼”的场面一次次地出现。难怪有些父母与孩子的话越来越少,有些干脆“无话可说”,这难道说与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关系吗?这活生生的事实启示我们,要想让孩子成才成人,首先就要了解孩子,如果不了解孩子,只凭家长主观意愿去做,或者不管不问,只能给家长带来一大堆困难、烦恼和焦虑,从而降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只有经常和学校联系,经常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才能及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帮助。

  (2)你“理解”孩子吗”?

  如果说“了解”是对孩子的“知其然”,是家庭教育的前提,那么,理解就是“知其所以然”,是家庭教育的关键。理解,在这里我把它理解为是对子女种种思想和行为的表现进行探究为什么是这样?,我认为作为父母必须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换位。从孩子角度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是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只有从理解孩子的言行与心态出发,才能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更好地因势利导,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子方法。

  当然,理解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迁就,而是在正当的宽容之下提出严格的要求,让孩子能感其诚,信其道,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与诱导,收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因此,我认为对孩子的理解也是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对孩子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吗?请听听一群孩子的“悄悄话”:“大人做事也有出错的时候,我们也是人,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请给予我表扬和鼓励,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我。”“全世界的妈妈们,我恳请你们多给我独立,少一份罗嗦,多给我一分自由,将来少一分羞愧,充满自信豪情走向社会。”“请不要把我当作取乐的玩具,我也有思想,有看法.我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爸爸妈妈,为什么让我学习,你们打牌、看电视?”这一连串的请求,难道不足以启动我们家长的心扉?再看看下面两个典型例子:在座的各位不知道是否有人听说过,1988年南京工学院学生王林在高考落选后,进了自费理工大专班,后来读书因没达到父亲下达成绩的指标“立约”,在绝望中将父母杀害的伦理悲剧!人们不禁痛切地问:为什么这人间悲剧竟会发生在疼爱子女的父母身上?这不能不使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进行深刻地反思!王林高考落选后,曾经提出学开车,他喜欢学文科,但是都遭到父母的反对,家长把子女升学当作唯一出路,把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孩于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以“立约”的形式给儿子施加精神压力,这种不顾儿子感受,一味期望过高只能给儿子的心理增添了沉重的负担,为悲剧的产生种下祸根。这不能不说是血的教训。

  我的孩子在上高一分班时成绩可以说在班里倒数,因为那是实验班,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我和她爸爸的不断鼓励,成绩也是不断提高。我是这样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我的孩子总成绩虽然不高,但我作为家长对孩子这个成绩是感到满意的,因为孩子已经够努力了,她从小学习惯一直不错,作业按时完成,每天回家都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有时间还多做一些课外资料,我也给她定了不少刊物,让她有选择地阅读。现在通过努力,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是她勤奋的结果,我们是感到满意的。孩子也觉得这确实是对她的成绩的公正评价,这比什么都重要,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犹如一束强劲的光柱,直透射孩子的心灵,激活了孩子的上进心,强化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这件事也深刻启发我们:其一,家长对子女的理解,是打开孩于心灵的一把钥匙,理解可容人所短,容人改错,他可以引发孩子对父母爱的感化,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其二,作为家长,只有理解子女,才能达到心灵相通,取得良好的教子效果。其三,父母经常性的理解,最终会在孩子身上开花结果。比如,在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我就看到她自己不高兴,我和她爸爸就鼓励她说没关系,一次考不好并不说明问题。有一次我无意发现她写在日记本上的一段话:“这次考试我又没考好,可是妈妈你为什么不批评我还老是鼓励我,说没关系,下次一定会考好,这都是连续两次没考好了,下次能吗?后边加了好几个问号。说实在的,当时我看了以后鼻子酸酸的,我也很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这么用功怎么就老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后来,我就找机会帮她分析原因,是不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是不是学习效率的问题?是不是心理问题?通过交流,我们娘俩达成了共识:学习时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勤学加会学,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三,老师的话最有用了(咱们的孩子马上就要进入高三了),按老师的要求做题就行了。老师要求做的题一定要做,按老师布置的一点一点地做,上课的时候认真听,不在于熬夜,在于要把握住效率。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放松,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出去走走,出去看看。考试的时候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自己给自己压力,应该经常调整心态,累的时候听听歌,散散步。有这么多优秀负责的老师教还怕学不好?孩子经常告诉我,说她的xxx同学太用功了,但是他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自己的另一套做法,上课不注意听老师讲,而是做其它科的作业,结果最后证明效果不好。当然,有极个别的同学确实学习实力强,确实有天赋,确实心态好,他们对老师讲的东西已经是滚瓜烂熟了,这样的同学在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情况下是可以做点其它东西的。或者干脆与老师商量好,某些课就不去课堂听课了,在图书馆或自习室钻研自己需要钻的东西就可以了。但这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同学来讲,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布置去做题。我认为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了这样的认识,于是她及时调整心态,调整学习方法,该学的时候集中精力学,该玩的时候尽情地玩,原来我限制她看电视,现在也不一个劲得限制了,有的节目只要她愿意看就让她看,我相信她自己会合理安排时间。记得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她爸爸告诉我说,子敏说你了,我说说我什么,他说她写了一首小诗,我说什么小诗,他就拿出来给我看。她是这样写的:“在我心里总是有一首诗:有个人,别人睡了,她还没睡;这个人,别人没醒,她却早早醒来了,这个人在做什么?她正为女儿准备早餐,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我要以最好的学习成绩,报答她我对我的养育之恩。”我真为孩子的懂事而高兴。我想这是我理解她关心她的结果。说到这里大家也许应该知道,在了解了女的前提下去理解子女是教好子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你“善解”孩子吗?

  如果以上面我说的问题是“知其道”的话,则下面要说的“善解”就是指“得其法”。即善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伟大的父爱和母爱。“了解”和“理解”的落脚点应是善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家长要善教孩子,首先要善于更新旧的观念。一些家长常常自相矛盾,有时会把孩子当大人看,对他们的教育成人化;有时在父母眼中,子女永远是个孩子,可我们必须知道,儿女永远比父母小,但却不会永远是小孩。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否则是事倍功半,甚至弄巧成拙。红烧肉再好吃,明智的母亲也不会喂给婴儿吃,成熟的家长会根据子女成长各个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成功的家长对于女的教育要求和具体内容会考虑其接受能力,对教育的方法会考虑其行为能力。家庭教育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不可没有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父母,要善于掌握灵活的教育方法和恰当的教育契机,遵循教育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才能弹奏出人间和谐协调、悠扬悦耳的教育乐章。

  每一位家长都想找到孩子心目中的一位理想家长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孩子们对家长的期望信息反馈中去寻找和思考。我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分资料:

  广东省家教研究会曾对六个县22所中学初一至高二的872名学生进行对家长的角色期望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你最喜欢怎样的母亲”的心理品质序列是:①心地善良,性格温柔;②勤劳朴素,会做家务;③关心子女思想学习;④教育子女讲究方法;⑤言行一致,说到做到;⑤知识丰富,好学上进。相反,“你最不喜欢怎样的母亲”的心理品质序列为:①不关心子女的思想学习;②说话罗嗦,不相信子女;③脾气暴躁,打骂子女;④对子女溺爱迁就;③知识浅薄,不求上进;⑤只知柴米油盐,不关心国家大事。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在最喜欢的母亲的品质中,中学生的要求是全面的,反映了对母亲为人处事教育孩子的整体素质期待。而在最不喜欢的母亲的品质中,把“不关心子女思想学习”列为首位,反映了当前母亲在子女教育中常见的突出缺陷。

  这份调查资料还表明,“你最喜欢怎样的父亲”的品质序列为:①关心子女思想学习;②热爱工作,办事公正;③待人热情,容易接近;④教育子女讲究方法;⑤知识丰富,好学上进;⑤言行一致,说到做到;①不随便发脾气。相反对“你最不喜欢的父亲”的品质序列为:①脾气暴躁,打骂子女;②抽烟酗酒,爱打麻将;③不关心子女思想工作;④不做家务,指手划脚;⑤知识浅薄,不求上进;⑤唯我独尊,家长制十足;①过分于涉子女行为。可以看出,“关心子女思想学习。是青少年对父亲最热烈的期望,要求父亲有高尚的品德,完美的人格,对社会有所贡献,对子女讲民主,这充分反映了孩子随年龄的增长对家长期望的中肯和成熟。

  各位家长,我们应从孩子对家长的期望中悟出其中的道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校正自己的角色行为,当一名孩子心目中的好家长,适应时代的合格父母。

  2、正确面对平凡的孩子

  这是您肯定感兴趣的一个俄罗斯男孩的自述:

  我12岁,是六年级的学生,一个最普通的男孩,但这只有我自己清楚,我的父母、祖父、祖母则是另一种看法,他们说:“季玛是非常有天赋的孩子,他有远大前程……”我爸爸是科学家。他酷爱数学,所以我在一所不寻常的学校数学专业中学上学。我的妈妈在青年时代就想成为音乐家,

  但是没有实现。“嗅,没关系,我有儿子。”妈妈常这么说。“我也有儿子!”这时候爸爸也不甘示弱地说。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我在专业数学学校求学,而课后还要去音乐学校学习,但是,这还不是全部。

  我的祖父梦想成为著名画家,他已梦想成真。现在你能明白了,为什么我还要去上图画课。如果我没有非常认真地学习音乐,妈妈就会对爸爸说:“这是你的儿子,你的遗传基因。”而如果我数学得了2分,爸爸就会对妈妈说:“这是你的遗传基因。”祖母赞成爸爸和妈妈的说法,但一定会说:“他在体育方面有前途,应该努力参加体育运动。”祖父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他认为在我身上也有他的基因。

  我长辈们的爱好,当然我也喜欢,但是我不能同时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著名的音乐家、运动健将和画家。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

  家长朋友,听了这异国男孩的故事,您不觉得似曾相识吗?

  何止似曾相识,在我们这里有过之而无不及。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那么多为人父母者都在热切地盼望着。在我们的国度里,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热潮,正在一浪高过一浪,热潮汇聚的狂涛巨浪,正残酷地吞噬着孩子们弱小的心灵乃至生命:可爱的孩子,有的惨死在家长高期望值的疯狂心态支配的手下,有的禁不住家长高期望值的威压而小小年纪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孩子在高期望值的`重压下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

  “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有幸还能这样对您说,您是不是很失望伤心?很对不起您,为了孩子,我要再给各位泼点冷水:大海之中有百鱼,不能都成龙,大林之中有百鸟,不能都成凤。绝大多数孩子的确都是平凡的孩子。

  您不信?就请听听心理科学的声音。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并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就智力因素方面说,中外研究一致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总人口中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中常水平。这是为什么?科学告诉我们,凡是影响因素很多的现象都服从常态分布,因为这些因素一齐出现和一齐不出现的机会都很少,有些出现有些不出现的机会较多。这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概率规律决定的。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面说,其发展状况也是由众多因素制约的,也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一般水平。这样,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也是服从常态分布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一般情况。因此,所谓成才,最终是成“高才”或“低才”者总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中才”。

  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是平凡的人。有人说,只要各种条件具备,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天才,那只是理论假设;有人说,按照某种方案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那不过是现代神话。理论假设很诱人,现代神话很迷人,可都当不得真,能当真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

  “这是让人多么泄气!”您也许这样想。那您就大错特错了。天下凡事“第一”只有一个,这是盖不住的,也是你我都不得不承认的最基本的事实。就拿我们为人父母的人来说,不错,我们都有自己奋斗的足迹,可我们不大多还是芸芸众生之一吗?我们过去奋斗大半生,还要毫不泄气地奋斗下去,怎么能面对孩子的平凡就泄气呢?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座珠穆朗玛峰。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我们需要的是以一颗平常心来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满怀期望地去教孩子成人。只要孩子成长为大写的“人”,他就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3、学生考试前的要和不要

  学生就要上高三了,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许多家长开始心急上火了,孩子着急,家长比孩子还着急。于是,考试不再是考学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长。据说一些家长在孩子考试的时候,心理焦虑表现得相当严重。其实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家长处理方法不当,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我认为学生考试时家长一定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疏导不要压制。学生考试很正常,尤其是到了高二、高三考试几乎就是家常便饭了,我们做家长的往往一听说考试就对孩子交代这个交代那个,弄的孩子紧张兮兮的。我觉得做家长的要认识到压力和能力的发挥之间的关系:一点儿压力没有就可能不重视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能力又可能发挥不出来。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心理素质都有差异,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有的孩子需要施压,有的需要减压。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压力要疏导而不要压制。例如,有一个学生因过于紧张对自己做的每一道题的结果都抱怀疑的态度,一次他问母亲:“1加1为什么等于2?”结果遭到母亲的斥责:“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问这么幼稚的问题?”结果,这个学生在自责中陷入了更深度的偏执状态。

  (2)要言传身教不要言而无信。有的家长一听说考试,就过分干涉。认为这段时间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门心思复习、做功课,不能做其他的事,对孩子的自由进行限制,常常听有些家长家长对孩子说,又要考试了,不能看电视了,不准做这了,不准做那了,整天把考试挂在嘴边,时时对孩子说,要抓紧时间复习,左一个复习,右一个复习,其实孩子的心理本来就非常紧张,再加上你这样无休止地唠叨,我行我素,自己该看电视地还是看电视,该打牌地还是打牌,该喝酒地还是喝酒,结果是越说孩子越紧张,越说孩子越烦躁,越说孩子越反感,更加影响影响孩子的正常复习和正常发挥。

  (3)要正确面考试对不要盲目许愿或者威胁。一些家长总想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考得好,我给你买个电脑”,“考上北大,我带你到国外去玩”,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还有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施加压力,就威胁孩子,“考砸了,我们就不管你了”,“考不好就会家种地去”“考不上大学,你怎么有脸见人”诸如此类的话语,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孩子复习,不利于孩子正常发挥。

  (4)要尊重孩子不要瞎帮忙。对学校复习的程序和内容并不了解,认为多复习辅导材料会有效果的,结果是冲淡了老师的复习计划,只能给孩子增加压力。还有的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想给孩子开小灶,盲目报辅导班,请家教,这些做法虽然有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盲目报辅导班请家教的话,就会分散孩子的精力,没有把老师叮嘱的内容复习全面。结果是捡起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觉得孩子要是真有必要辅导,也要和老师商量,和孩子商量,要听取老师建议,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孩子的成绩。

  总之,教育和培养孩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严爱相济的过程。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教育、鼓励应该持之以恒。随着孩子的成长,勤学上进理想的确立,家长的重要责任是多鼓励,使其感到自己逐渐成熟了。这样,孩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经受磨炼,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扣心自问:孩子的家庭教育理想吗?

  教育孩子的事是大事。教育孩子的事不光是老师的事,更是我们家长的事,是社会的事。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同步,要协调,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育栋梁之才。曾子学校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就是为了和我们家长取得联系,就是为了共同研究解决孩子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因为有了一次次这样的交流机会,有了各种各样的这样的沟通形式,才有了孩子的进步。我想,只要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渴望上进的心,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家长,成长的家长,成功的家长。

  最后让我代表家长再次对曾子学校的领导和所有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正是因为你们的辛勤耕耘,不懈追求,曾子学校才有了今天的巨大发展;因为你们的辛勤耕耘,祖国的春天才更加美丽!我坚信:在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下,让学校和家庭联起手来,一定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美好的愿望,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创造明年的辉煌!同时也谨祝在座的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万事如意!谢谢!

【高中生家长会家庭教育发言材料】相关文章:

1.家长会老师发言材料

2.家长会班主任发言材料

3.关于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发言稿

4.初中家长会学校发言稿材料

5.小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材料

6.高中生的家长会发言稿

7.一年级家长会发言材料_家长会发言稿

8.家长会家庭教育家长发言稿

上一篇:办事处妇工委家庭教育工作做法与体会 下一篇:家庭教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