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学段家庭教育指南,希望有所帮助!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父母或主要监护人(以下简称家长)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儿童孩子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自觉地、有意识地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家庭是子女成长的基石、发展的起点,对子女一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建设以及家庭成员精神状态本身就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无论是对提高全民素养、促进家庭幸福,还是对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
1、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为基础
家庭教育是以血缘或抚养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其便利与可行之处就在于教育发生在家庭生活中。因此,家庭教育要以生活教育为基础,围绕家庭建设和家庭生活展开,在生活中创设尊重、平等的教育环境,捕捉教育契机,教育子女遵守生活规则,尊重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2、家庭教育以人格培养和道德养成为核心
人格培养和道德养成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既包括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包括为人处世、自我约束的道德养成,更是生活意识、生命价值的传递与继承。因此,家庭教育应引导子女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遵纪守法,履行公民职责;通过家庭教育帮助子女了解家庭及当地生活风俗习惯,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有素养的合格公民。
3、家庭教育以促进家庭成员全面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般而言,父母是子女的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主要教育职责,其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的基础。由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重点,需要父母理解儿童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其成长发展规律,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开展基于生活实践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包括子女在内的全体家庭成员需要共同成长,在家庭生活中成就和愉悦全体家庭成员,实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12~15岁孩子家庭教育指导
12~15岁的孩子大致处于初中学段,对应初中生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12~15岁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12~15岁的孩子正处于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即青春期或少年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其各项身体指标已接近于成人,尤其是性激素分泌迅速增加,随着性萌发与成熟,出现了第二性征。除了身体上的巨大变化,此阶段孩子的心理变化也非常显著。认知发展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把握眼前的事物,还能够通过想象设想和预测可能发生的事件,尽管存在偏激和不成熟,但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见解。
此阶段孩子在与异性同伴相处中,开始有了新的体验并感受到神秘的骚动,这使他们既好奇、渴望,又迷惑、害怕;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的自尊心与人格独立也随之明显增强,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及个人问题认识较肤浅,因而他们对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常常是不成熟的;在情绪方面具有高度的兴奋性、激动性、紧张性及冲动性,情绪情感体验不平衡,往往出现矛盾的状态,自我体验也是动荡而不稳定的。此阶段孩子学习能力分化明显,学习成绩波动较大;学习成绩与学习体验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及学校适应,学业不良将会导致厌学、逃学、自暴自弃等一系列内化与外化行为问题。
(二)12~15岁孩子家庭教育重点
根据这一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家庭教育的重点应为:
第一,加强生命教育,主要针对孩子身体的变化、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两性交往带来的新情况开展教育。
第二,强化生活教育,在行为习惯、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学习方法、职业发展等方面加强指导。
第三,注重品德培育,积极开展自我意识、责任意识、社会适应性、价值观、规则与法律方面的教育。
(三)12~15岁孩子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1.生命教育
(1)帮助孩子了解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家长帮助孩子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引导孩子认识、适应及接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加强对孩子的性道德观念教育
家长注意控制家庭的不良性刺激,加强对孩子的性道德观念教育,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两性交往原则和方法策略。
2.生活教育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着装习惯和正确的消费观念,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劳动和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意识。
(2)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家长在与孩子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时间计划,并逐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过渡。帮助孩子按计划安排学习活动,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3)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家长学会情绪管理,给孩子做情绪管理的榜样;教会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掌握科学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有效管控自己的情绪。
(4)引导孩子有效应对学习问题
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应试心理;正确对待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弥补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合适的时机与孩子共同规划学业生涯,帮助孩子认知并做好初步职业规划,鼓励孩子探索自主选择生活目标或树立职业理想。
(5)帮助孩子学会应对挫折
家长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树立应对挫折的榜样,学习应对挫折的办法,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品德教育
(1)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家长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针对青春期出现的情绪戏剧化、叛逆极端化、自我意识高涨、要求独立等心理特点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学会客观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提升自我。
(2)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家长引导孩子除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对家庭的事情担负一定的责任外,还需要承担必要的学校和社会责任,让他们学会关心同学,尊重老师,学会关心、保护学校和社会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公益事业。
(3)指导孩子学会感恩
家长把孩子的感恩教育融入到家庭生活里,体现在具体行为中,引导他们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4)指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长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掌握与他们沟通的技巧,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对家庭的积极认同;指导孩子学会同伴交往,积极发展同伴友谊;指导孩子学会处理师生关系,以积极的方式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认可;指导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更多机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5)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家长自身要端正对生活和生命的认识,避免在子女面前抱怨生活或与社会对抗甚至敌视社会或他人,防止孩子形成反社会人格。
(6)引导孩子建立规则与法律意识
家长严格要求孩子,维护家庭生活秩序,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规范,培养孩子健全的规则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初中学段家庭教育指南】相关文章:
3.青岛中学招生指南
4.浦东中学招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