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误区

2020-11-20 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长忙于事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性格上的问题,如孤独、烦躁、冷漠、自卑、逆反心理,这是单亲家庭学生典型的情感状态。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误区,希望有所帮助!

  一是物质生活环境的改变。

  由于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突然两个人共同承担的责任转移到了一个人的肩上,直接导致物质生活水平的下降,同时文化生活也受到影响。

  二是孩子心理和感情的失衡。

  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尤其对青少年来说,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三是教育简单粗暴。

  有的单亲家长,特别是男方家长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孩子经常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

  四是过分溺爱。

  单亲家长总想给孩子“双重”的爱。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形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五是放任不负责任。

  夫妻双方出于再婚或生活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往往把孩子当“皮球”踢来踢去,不愿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抚养义务。也有的单亲家长因忙于工作、交际等、无暇照顾子女,使子女失去应有的教育和关心。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六是不良影响潜移默化。

  父母本身形象欠佳或有不良嗜好,如赌博成性、或作风不检点、或脾气暴躁,动辄打人骂人。他们的所作所为,极易成为孩子们消极模仿的对象,从而染上种种恶习。

  七是把孩子推给老人,重养轻教。

  部分单亲家庭子女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有的隔代老人出于怜爱之心,溺爱孩子,存在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有的还缺少必要、及时的'沟通和心理疏导,管教方法简单,不能与时俱进。

  八是学校原因。

  单亲家庭子女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这是由于学生心理出现偏差,得不到老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最终成为“双差生”。有些教师在处理他们的问题时感情用事,简单从事,或息事宁人、或采取惩办主义,甚至赶出教室,赶出学校,使学生情绪产生对立,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

  九是社会原因。

  社会上极少数坏人的教唆、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封建愚昧落后的社会现象,对于单亲家庭子女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更有吸引力,有更大的负面影响和作用。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误区】相关文章:

1.单亲家庭的教育误区

2.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

3.家长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介绍

4.关于单亲家庭有哪些教育误区

5.关于单亲家庭需要避免的“三大”教育误区

6.特殊教育单亲家庭教育小心的误区

7.母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五大误区

8.家庭教育问题所存在的三个误区

9.单亲家庭教育最容易陷进去的三个误区

上一篇:教育孩子该有的18个分寸 下一篇:孩子成长中父母应注意培养的五大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