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表现反映家庭教育常见问题

2020-11-14 家庭教育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孩子的表现反映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希望有所帮助!

  1、如果孩子不服管教,暗示着夫妻之间的教育观点不统一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暴露双方观点的不统一,更不会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因为孩子还是有点“小狡猾”的,他会依附于在争吵中“获胜的强者”。

  比如,妈妈不让吃冰淇淋,而爸爸故意“唱反调”给孩子买,那么日后当妈妈单独看孩子时,孩子就可能理直气壮地顶撞妈妈:“爸爸都给我买了,你为什么不买?坏妈妈!”这样就很难管教了。

  2、如果孩子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暗示着父母可能表扬过度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个观点的初衷是没错的,因为适当的鼓励能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但是,无原则、无节制的表扬,会导致孩子自尊心过强,敏感且自私。父母们要把握表扬的度,多从“你真努力”“你真勤劳”“你真仔细”等需要努力、付出的方面去表扬,不要让表扬停留在“聪明”“漂亮”“棒”等肤浅、不需要努力的事情上。

  3、如果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暗示着你和孩子身体亲密度不够

  有时孩子会制造一些小麻烦来吸引你的注意,比如:在你跟朋友侃侃而谈时,打断你们的'谈话;在你忙别的事时,故意哭闹然而却挤不出眼泪……

  这时候,你一定要忍住想去教训孩子的冲动,不妨暂时放一下手上在忙的事,过去摸摸头,给他一个拥抱、一句安慰,陪他玩一会儿,你会发现,孩子很快就不那么闹腾了。

  4、如果孩子经常撒谎,暗示着你曾对他所犯的错误反应过度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哪个孩子不害怕家长的责罚?如果在孩子犯错后,你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骂,那么孩子可能会这么想:“我再犯了错可不能让爸爸知道是我做的,得混过关才行,要不然又得挨打了。”

  你看,撒谎的动机就是这么产生的,孩子撒谎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逃避责罚!所以,孩子犯错的时候,请你克制一下骂他的冲动,压住火气问清楚原因,之后再给孩子一个心服口服的惩罚措施。

  5、如果孩子自信心不足,暗示着你替他“代劳”过多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独立完成一件事之后的那种“成就感”!但是,很多父母总怕孩子独立完成不了一件事,于是就给孩子一大堆建议,甚至干脆帮孩子动手。

  这样一来,在孩子心里,最终取得成功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一旦碰到需要自己独立面对的事情,就不知所措了。

  6、如果孩子嫉妒心很强,暗示着你经常拿他跟别的孩子作比较

  孩子有点嫉妒心是正常现象,因为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好,这样妈妈就会更喜欢自己。但是,孩子的认知是不完整的,家长无心的一句话到了孩子那里,往往就偏离了本意。

  妈妈拿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作对比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多想人家学习,但是由于妈妈的语气不够和善、比较的次数太多,孩子就认为:妈妈喜欢别人家孩子,却很讨厌我。于是就对比自己优秀的小朋友充满了敌意,也就是嫉妒。所以,下次再作比较时,妈妈语气要和善一些,不要过分“长他人孩子志气,灭自己孩子威风”。

  7、如果孩子很没礼貌,暗示着父母可能言行不慎,或者孩子交了一些没礼貌的朋友

  如果家长平日里对谁都爱答不理,没有好脸色,孩子往往也就对小朋友吆三喝四;如果孩子身边的朋友经常说脏话,孩子就可能觉得这样比较“酷”,也跟着学。

  所以,当孩子没礼貌时,家长先反省一下自身,看是不是某段时间给孩子当了坏榜样;如果是孩子周边朋友的问题,则要提醒孩子,不礼貌的孩子一点都不酷,反而很招人厌。

  8、如果你的孩子不尊重别人的感受,暗示着你经常命令他

  一个经常被家长命令的孩子,总是带着埋怨去执行父母的命令,觉得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时间一长,当他跟小朋友相处时,也会变得自私、蛮横,不去替别人想一想,因为,他生活的氛围里就缺少“包容”“体谅”这样的美好品德。

【孩子的表现反映家庭教育常见问题】相关文章:

1.孩子的表现反映家庭教育问题

2.小班孩子的表现评语

3.孩子在家表现家长评语

4.小班孩子在校表现评语

5.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的名言

6.孩子的家庭教育作文3篇

7.孩子的家庭教育作文4篇

8.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作文3篇

9.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

上一篇: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类型 下一篇: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