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防安全常识

2022-09-14 安全知识

  安全是人们的资本,只有安全了我们才可以玩的安心,玩的尽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消防安全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消防安全常识 篇1

  1、医院主要的火灾危险性是什么?

  医院在诊断、治疗过程中,使用多种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各种电器设备,以及其他明火。而且由于医院里门诊病人多,流动量大,还有大批照料和探望病人的家属亲友,病人大都行动困难,万一失火,很容易造成伤亡。

  2、医院的防火重点部位有哪些?

  医院的防火重点部位应包括:放射科、生化检验室、病理科、药库、药房、制剂室、手术室、病房、门诊楼、化学危险品仓库以及变配电室、汽车库、其他物资仓库等部位。

  3、胶片室的防火要求有哪些?

  (1)胶片室应独立设置,室内要阴凉、通风,理想的室温为0-10℃,最高不得超过30℃。夏季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2)胶片室是专门储存胶片的地方,不得存放其他易燃物;除照明用电以外,室内不得安装、使用其他电气设备。

  (3)陈旧的硝酸纤维胶片易霉变分解自燃。因此应经常检查,不必要的应尽快清除处理;必须保存时,应擦拭干净存放在铁箱中,同醋酸纤维胶片分开存放。

  (4)胶片必须放在纸袋里贮存,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胶片,更重要的是防止胶片相互摩擦,以免产生静电;存放胶片的纸袋,应放在铁橱或特制的木架上,分层竖放,不宜过紧,不得重迭平放。

  (5)室内严禁吸烟,下班时应切断电源。

  4、药房有哪些防火要求?

  药房是医院向门诊病人和病房直接供药的部门。它的主要防火要求是:

  (1)含醇量高的酊剂、醑剂等的大包装存量不宜超过二日量。乙醇、乙醚等易燃品以一日量为宜,不宜过多。

  (2)乙醇等易燃液体,以500mL的瓶装为宜。10L容量的蒸馏水瓶极易破碎,底部尤弱,如用它盛装乙醇,将瓶头提起时往往脱底,乙醇大量流出,极易发生火灾。因此,在药房内不得采用。

  一般医院药房内乙醇等易燃液体的总存放量不得超过5Kg斤,否则应另室存放。

  (3)配方配出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时,应该用玻璃瓶包装,不得用纸袋包装;并不得与其他药品配方或混放,以免自燃。

  (4)药品的化学性质互相抵触或互相作用后增加燃烧爆炸危险的,如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与易燃有机物,苦味酸与金属盐类等均属配方禁忌。因为它们之间能互相作用发生高热而引起燃烧,或者生成敏感度更高的苦味酸盐而发生爆炸。遇到这类处方,不应贸然配方,应经研究后与医生联系,改变处方。苦味酸等应溶成水溶液配出,不宜将苦味酸结晶发出。

  (5)药房内有大量废弃的纸盒、说明书等可燃品,应集中放在金属桶中,不得随地乱丢。

  (6)中药房内草药不得大量长期堆积,以防自燃。

  (7)钴60等放射性物品,应按有关放射性物品管理的各项规定办理。

  (8)药房应严格控制火、火种、禁止吸烟。

  5、病房有哪些火灾危险性及防火要求?

  医院病房中的住院病人来自各处,照料和探望病人的家属亲友又较多,情况复杂,万一不慎起火,多数病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病房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通道畅通,以便万一发生火灾事故时,便于抢救和疏散病人。

  (2)给住院病人输氧时大都使用氧气钢瓶,应注意氧气瓶的防火。医院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检查氧气瓶体有无油污,如发现油污,应立即用四氯化碳擦除,以防止与氧气接触而发生燃烧。过去出现过不少事故,很多是由于有人在吃饭(或取糕点)后未洗手,就去接触氧气设备而发生的。因此,必须向病人及家属宣传,切不可用油手抚摸氧气瓶或制氧设备。氧气瓶不用时,应撤出病房。有的医院病房有专用输氧管道,由一群氧气瓶集中输出。除氧气瓶应符合避热、禁油、防止撞击等常规要求外,氧气瓶室内不得存放任何可燃杂物,并应及时扫除灰尘保持清洁。整个输氧系统应不漏气。总控制阀和分路阀门要灵活严密,不用时必须关好。输氧管道不得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消毒,可用0.1%洁尔灭消毒剂的水溶液揩拭。病房内有人输氧时,不得点燃卫生香和使用其他明火。

  (3)病房取暖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用水暖,如果使用电炉或火炉时,必须严格注意防火,除电炉、火炉的一般防火要求外,病人和家属不得在电炉、火炉上烘烤手套、衣帽、毛巾或食品。每晚临睡前,值班护士应全面检查各病房取暖设备上有无异物烘烤,如有发现,立即清除。

  (4)在病区为方便病人和家属加热食品设置的炉灶,应有专门的地方,炉灶应有专人管理。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在病房内,禁止病人和家属携带煤油炉、电炉等加热食品。

  (5)病房内的电气设备不得擅自挪动,不得擅自在病房线路上加接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等载荷,也不要拉接照明灯具或将灯泡换大,以防电气线路超负荷熔断保险丝,使病房照明设备和急救设备失效,给抢救中的病人造成生命危险,甚至使线路发热起火,给病人密集的病房区带来严重后果。

  医院消防安全常识 篇2

  一、严格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

  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精辟地论述了消防工作的重要和责任。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范结合“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是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公安部61号令规定,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四川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将5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界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医院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确定由院长担任医院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同时,要想把消防工作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甚至每个人的具体环节上,就必须实行明确的防火安全责任制。因此医院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应逐年完善并科学合理地制定消防安全责任书,并逐级签订,上至医院领导,下至各科室、部门。从消防安全角度对每个科室及职工的行为都作严格规定,从而使消防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形成一个科学的网络和体系。

  二、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1、组织观看消防安全教育的警示片及有关图片。通过触目惊心的案例使职工真正受到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2、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医院应对职工每年至少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明确工作人员组织疏散病人的法定职责,可以请公安消防部门人员授课,系统讲授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人做到“三懂三会”。

  3、利用即将失效的消防器材换药的机会组织科室人员亲自操作,并进行实地演练,正确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使医院的每一位职工面对初起火灾或火险时能临阵不乱,使用自如。

  三、制定完善的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医院中的主要人群为病人,尤其是卧床不起的危重病人和刚刚手术后的病人。他们大都失去了自主能力。一旦发生火灾,病人的疏散和抢救工作就必须放在特定重要的位置。这时组织有序的疏散和抢救工作就成为患者的一条“生命线”。灭火应急疏散预案首先明确各岗位在发现火情后如何及时有效地报警,其次尽可能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进行有效扑救,把火灾控制在初起阶段。同时还可以将没见病房的位置及疏散通道制成一张“疏散示意图”,粘贴在每个病房的重要位置,使住院病人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遇到紧急情况时的逃生路线。

  在制定并完善了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后,医院应定期进行一次演练。比如模拟医院某部位发生火情,考验医护人员的自救逃生意识。

  四、加强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加强防火安全检查,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安部61号令明确规定了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当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医院是公共场所,流动人员多,流动物资多。因此医院应加强各级消防安全检查,坚持各科室自查与医院组织大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重大活动的加强检查与重点部位的反复检查相结合,并做好每日防火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真正做到“消防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总之,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真正做到了设施完善,制度到位,责任到人,功能到位,措施明确,管理到位,才能从根本上抓好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或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医院消防安全常识 篇3

  (一)医院的火灾危险性

  1.人员密集,患者较多,不易管理。公安部107号令将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确定为重要的人员密集场所之一,主要原因就是门诊楼、病房楼内医护人员、患者密集,病员较多,而且大多行动困难,兼有大批陪护和探视病员的家属、亲友,人员复杂,消防安全意识程度不同,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有很大差距,一旦发生火灾伤亡大,影响大。

  2.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多,用火用电多,致灾因素多。医院内大量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酒精、氧气、二甲苯等,且有存储。此外,病房因医疗消毒,必须使用电炉、煤气炉、酒精灯等加热工具消毒加热;还有的病人或家属防火意识淡薄,违章在病房或走廊内吸烟,烟头到处乱扔,这些明火若遇可燃物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的用火、用电、易燃易爆物品以及病人及陪护人员的管理。

  3.重点防火部位多,火灾危险性大。医院的危险品库、易燃药品库、氧气瓶库、锅炉房、变电室等要害部位,都是重点防火部位。这些重点部位在日常维修施工作业常需动用明火,不仅火灾危险性大,而且一旦出现事故会燃烧甚至爆炸,直接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同时医院内贵重仪器多,价值昂贵,设备移动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将直接影响病人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4.消防设施不完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现在许多医院的部分建筑还都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老建筑,建筑面积狭小,消防设施不完善。随着社会对医疗的需求逐年增加,门诊量日趋增大。几十年来,有的医院建筑没有扩大,但门诊量增加了许多倍,床位也增加许多。一旦发生火灾,只依靠消防队扑救,将错过扑救初期火灾的最好时机,后果不堪设想。另外,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也在逐年递增,而这些医院往往只重视设备的投资,而忽视保护这些设备的消防设施的投资,由于仪器增加,用电量增大,也使得有的医院常年超负荷用电,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5.医院内的高压氧舱,火灾危险性大。医院的高压氧舱,不仅是抢救煤气中毒、溺水、缺氧窒息等危急病人必需的设备,而且是治疗耳聋、面瘫等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一些大型医院或专科医院均设有高压氧舱。高压氧舱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此类伤亡事件,国内外都时有发生。舱内人员死亡的原因,一是由于舱内氧浓度高而造成极其严重的烧伤;二是由于舱内氧浓度高使燃烧非常充分,会很快将舱内氧气耗尽而造成急性缺氧使人窒息死亡。

  6.消防知识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医院的医生、护士特别是医院领导消防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自防自救能力的提高。有的医生、护士认为,只做好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安全防火与己无关,有的领导认为有钱多上一些医疗设备,多购一些贵重药品,消防设施设备轻易用不上。有的新建医院甚至在刚建时,消防设施就故意欠帐,平时更是不注重消防知识的学习,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惊惶失措,既不会逃生,也不会报警,更不懂怎样扑救初起火灾。辽源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甚至在初起火灾时告诉大家不报警,可见消防常识严重匮乏。

  (二)建筑防火要求

  1.新建的大、中型医院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一、二级;小型医院不应低于三级。高压氧舱房,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胶片室应独立设置,室内要阴凉、通风,夏季必须采取降温措施。药库应设在医院一角或四周不相互毗连的独立建筑内。

  2.病房由于人员较多,应远离实验室、胶片室、手术室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建筑。手术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排风不得再循环。由于乙醚蒸汽比空气重,大多沉于地面,经久不散,因此排风口应设在手术室下部。

  3.生化检验室或实验室使用的醇、醚、苯、苦味酸等都是易燃易爆的危- 2 -

  险品。因此,这些实验室应布置在医院的一侧,门应设在靠外墙处,以便发生事故时能迅速疏散和施救。

  (三)安全疏散的要求

  1.病房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通道畅通,疏散通道上应设置疏散和事故照明设备,以便火灾时进行疏散和扑救。

  2.医院的所有安全疏散出口,门须向外开启,并不应设置门槛。

  3.医院的安全疏散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疏散楼梯应分别设计有适宜病人和老人行走的踏步和扶手,并且也不应少于2个。房间门至外部出口的疏散距离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同时为预防万一,应制定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预案并进行适当的演习,一边在遇到火灾事故时能有序地确保老人和病人的疏散。

  (四)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的要求

  1.安装电器设备必须由正式电工按规范要求合理安装,电工应定期对电器设备、开关线路等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不准乱拉临时电线。

  2.治疗用的红外线、频谱仪等电加热器械,不可靠近窗帘、被褥等可燃物,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用后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3.医院的放射科、病理科、手术室、药房、变配电室等各部门,均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

  4.高层医院须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以及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火栓等防火和灭火设施,以加强自防自救的能力。

  (五)明火管理

  1.医院内要严格控制火种,病房、门诊室、检查治疗室、药房等处均禁止吸烟。

  2.取暖用的火炉应统一定点,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3.处理污染的药棉、绷带以及手术后的遗弃物的焚烧炉,须选择安全地点设置,专人管理,防止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4.医院的太平间应加强防火管理,死亡病人换下衣物要及时清理,不可堆积在太平间;病人家属按旧习俗烧纸悼念亡人,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劝阻。

  医院消防安全常识 篇4

  一、消防工作的认识以及医院消防工作的概况;

  消防工作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一项专门工作,它的任务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和预防火灾的义务。”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消防宣传日,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最新修订的消防法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至2012年在全省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里面主要的内容就是“四个能力”建设)。

  泸医附院是泸州市消防安全重点防火单位,占地面积230多亩,建筑面积12890.46㎡,我们医院消防工作实行的是法人代表负责制,医院消防安全工作主要是在泸州市市政府和泸州市消防支队指导下完成,医院成立了消防安全防火委员会,具体监管医院消防安全工作,防火委员会下设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保卫科,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院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医院消防安全工作主要是实行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层层负责制,在平时的消防安全工作中,我院建立了规范的消防资料档案与各项制度,使得日常消防管理更为规范化。医院目前有职工3452人,编制床位2200张,开放床位是2188张,临床科室42个,医技科室16个,病区39个,消防安全重点要害部位有23个,医院现有高层建筑2栋,消防控制室2个,院内消防设施以及安全疏散设施有灭火器、消火栓、消防防火卷帘门、防火门、温感、烟感、喷淋、手动报警、消防电话、消防广播、声光报警、正负压送风、排烟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水箱、水池、应急照明指示灯、安全疏散指示灯、安全疏散示意图,(温感、烟感、手动报警总共3546个、七氟丙烷灭火系统9套)病区内配置有干粉灭火器900具,室内消火栓414个,家属区配置有干粉灭火器181具,室内消火栓46个,全院范围内有室外消火栓14个,水泵接合器9个,全院的义务消防员有176人,保安队员66名,医院保卫科还成立了一支应急小分队,人员主要由科室骨干以及保安队班队长承担。

  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1、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之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在平时的日常检查中如果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对存在隐患的科室进行整改,在病员群众就诊时要向病员宣传不得在病区吸烟,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病区。要自愿保护消防设施,不损坏,不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消防通道。要加强用电、用气、用热设备、设施及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禁止在病区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科室应组织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

  2、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之二: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根据这些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一般灭火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冷却法: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资的火灾,通过水来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使燃烧终止;第二种是窒息法: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汽等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不能持续;第三种是隔离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第四种是化学抑制法:如用干粉灭火剂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终止。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在扑救初期火灾的时候一定要在保障自身安全下进行,在发现初期火灾时要边扑救、边报警。

  3、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之三: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作为医务人员,首先我们要详细了解各楼层疏散通道、出口、楼梯的具体分布情况,在遇到火灾时,应呼吁大家不应使用电梯,如果使用电梯可能会因为断电而受阻,并且尽快组织病员群众有序地往疏散楼梯撤离。根据调查统计,死于火灾80%左右的人是因为被烟呛死或者熏死的,所以在火灾中,如何减少自己吸入的有毒烟气是非常重要的,遇到火灾时应及时就近找到水源,用布或者口罩之类的东西打湿水,捂住口鼻,如火势较大需穿过火墙时,应将自己全身衣物淋湿,以减少因为衣物着火而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如烟雾很大时,应采用匍匐前进的方式,尽量贴近于地面,采取人跟人的方式往安全出口逃生,(如处二、三楼,无法选择通道逃生时,可选择排水管道或其它可攀爬物体和设备,也可利用室内的物品如床单,绳索等结绳自救,在情况比较危急又无可用之物时,可采取抓住栏杆或窗沿,使身体垂直于地面,自由落体而下,这样可减少身体所受到的伤害,但是一般不建议这样做),如果在火灾现场不小心身上着火了,这时千万别乱跑,这样不但不能灭火,反而使火势更大,而且也会将火带到其他场所,身上着火时应先设法将衣服脱掉,如来不及脱,可采取就地打滚,将火扑灭。

  三、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正确报警,以及注意事项;

  发生火灾后应及时拨打“119”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拨打报警电话时应讲清以下几点:第一、要讲清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或名称、门牌号码,周围有何明显建筑或单位;高层建筑要讲清是几楼起火;第二、起火物。讲清燃烧的物品,如化工原料,油类等。三、火势情况。如看见冒烟,看到火光,火势猛烈,有多少房屋着火、有无人员被困等。四、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电话的号码。以便消防部门电话联系及时了解火场情况,调集灭火力量,报警完后需要在路口迎接消防车。拨打“119”电话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四、四懂四会内容包括哪些;

  四懂: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灭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

  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医院消防安全常识】相关文章:

消防安全常识11-11

厨房消防安全常识12-08

学校消防安全常识11-18

儿童消防安全常识11-16

家庭消防安全常识11-16

冬季消防安全常识12-03

企业消防安全常识12-04

幼儿消防安全常识11-11

消防安全小常识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