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资历年真题

时间:2024-10-12 14:30:09 资格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考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考点是经常被考察的,这些考点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资历年真题,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1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2.“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表明教育的本质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传递人类文化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3.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世界观教育,并指明实现

  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4.在小学阶段,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主要将道德规范( )

  A具体化和人格化

  B标准化和系统化

  C标准化和制度化

  D人格化和系统化

  5.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美国为蓝本,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制

  A壬寅学制

  B葵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葵丑学制

  6.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繁重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7.夏季,师生在操场上活动遇到雷雨天气,安全的做法是( )

  A站在空旷的地方

  B在大树下躲雨

  C在建筑物下躲雨

  D立即进入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

  8.及时复习是学生记忆学习材料的有效策略,依据遗忘规律的( )

  A先快后慢

  B时快时慢

  C先慢后快

  D呈倒U型

  9.小明思维与行动敏捷活泼,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气质属于( )

  A多血

  B胆汁

  C粘液

  D抑郁

  10.小学生学习加法是,需要用小石子,小木棒等完成计算,依据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五阶段模型,智力出活动处于( )

  A 活动定向阶段

  B 无声外部语言活动

  C 内部言语阶段

  D 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11.小红非常喜欢数学,对于数学总是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动机属于( )

  A成就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2 小学三四年级思维发生质变( )

  A从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

  B 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直观动作思维

  C 从具体动作思维过渡到初步抽象思维

  D 从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初步抽象思维

  13小学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类依据( )

  A课程内容组织结构

  B课程设置要求

  C课程内容固有属性

  D课程管理层次

  14教学设计,“参与,研究,探讨...”等表达属于(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行为与结果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评价应该采用( )

  A百分

  B等级

  C评语

  D等级加评语

  16基础教育改革中,设置课程开发,顺序分配的指导性文件(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培养方法

  D教学大纲

  17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体现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

  A**取向

  B 创生取向

  C**取向

  D**取向

  18在下列选自《学记》的'语句中,体现教学语言简约生动( )

  A学不躐等

  B开而弗达

  C禁于未发

  D罕譬而喻

  19讲完长方形面积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自己测量一下自己房间的面积,王老师的教学方法属于( )

  A实践研究

  B实验教学

  C实习作业

  D实物演示

  20强强学习一般,但劳动积极,老师奖励一朵小红书,评价属于(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22.简述小学德育中实施奖惩的基本要素。

  23.简述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学校开展座谈会,学生反应王老师有很多问题,不太喜欢王老师,学校告知王老师,王老师在班里斥责学生,并哭泣,后来学生给王老师写了纸条,不是不喜欢王老师,是王老师上课经常因为小事就发脾气,整天提醒吊胆,没有想到这次反应给老师带来困扰,王老师看到后也很后悔。

  (1)如何看待学生的行为

  (2)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25.材料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40分)

  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题为中文与社会,27题为数学与科学,28题为英语,29题为音乐,30题为体育,31题为美术。

  26.中文与社会

  《场景歌》从国家通用语文文字中分析上述文本知道二年级学习文本,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与方法。

  27.数学与科学

  28.英语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9.音乐

  30.体育

  31.美术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2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何老师上课时很少提教材上有现成答案的题,而是提一些容易引起学生讨论的问题。

  A.忽视文化知识的传播

  B.注重学科结构的完善

  C.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D.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答案】D

  2.某小学举办运动会,为营造气氛,学校从五年级挑选40名女生,让她们穿高跟鞋化浓妆组成模特方队。开幕式上,这个方阵的出现引起了轰动。该校的做法()

  A.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

  B.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

  C.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D.不符合教育公平要求

  【答案】C

  3.校长在期末总结会上说:“XX学生成绩远超其他学校,成功的法宝就是把最好的资源集中在语文、教学、英语单科上,并缩减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将缩减()

  A.有利于教育质量提升。

  B.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C.有利于重点学科学习。

  D.不利于教师自我提升。

  【答案】B

  4.新入职的杨老师为了上好课,积极研究学科教学知识,主动向教研员请教,还坚持写教学日志。对杨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注重专家引领

  B.注重自我研修

  C.注重自我反思

  D.注重校本研修

  【答案】D

  5.某新建居民区需设置一所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关于该学校的建设,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应在该居民区建成前交付使用

  B.应与该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

  C.可在该居民区建成后调整规划

  D.可根据该居民区入住情况取消设置

  【答案】B

  6.【答案】B义务教育

  7.【答案】C教育行政部门

  8.【答案】C教育行政部门

  9.【答案】C未成年人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10.【答案】C责令矫治

  11.【答案】A李某父亲

  12.【答案】A人民教育

  13.【答案】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答案】D教育方法的迁移性

  15.【答案】D良好的人格修养

  16.【答案】A精神性

  17.【答案】D银杏

  18.【答案】A多普勒效应

  19.为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xx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把八字方针发展为十六字方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十六字方针的是()

  A.长期共存

  B.休戚相关

  C.互相监督

  D.肝胆相照

  【答案】B

  20.文庙在中国古代是庙学合一的建筑群,大多是各地的最高学府,在日本、东南亚和朝鲜也有设立,它所供奉和祭祀的人物是()

  A孔子

  B.屈原

  C.诸葛亮

  D.文天祥

  【答案】A

  21.中国古钱币多为金属铸币,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成色,两面多有文字标记以铜钱、银锭为主,也有铁钱、铅钱、金饼等。圆形方孔是中国古代铜钱的基本造型。下列选项中,最早出现的圆形方孔钱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永乐通宝

  【答案】A

  22.“百科全书”是以条目为单元,汇集阐述各科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较完备的辞书。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编辑出版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上影响巨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现代百科全书。这部《百科全书》的主编是()

  A.培根

  B.席勒

  C.狄德罗

  D.伏尔泰

  【答案】C

  23.(图缺)右图是一幅中国画作品,其所给的《水浒传》人物是()

  A.关胜

  B.李逵

  C.林冲

  D.武松

  【答案】C

  24.奥地利作家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数百首舞曲,《蓝色多瑙河》是其代表作之一,该曲以旋转舞步的快速律动为特征,通常用以伴奏的舞蹈是()

  A.伦巴

  B.波尔卡

  C.探戈

  D.华尔兹

  【答案】D

  25.打击乐器指由于敲打乐器本身而发音的一类乐器,音色因乐器材料的不同而各异。我国古代发明了多种打击乐器,下列选项中,多以石和玉为材料的打击乐器是()

  A.钟

  B.

  C.磬

  D.鼓

  【答案】C

  26.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如果删除了桌面上某个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目标则该应用程序的状态是()

  A.已被删除

  B.未被删除

  C.不能使用

  D.功能受限

  【答案】B

  27.在PowerPoint幻灯片浏览视图下,按住Ctrl键并拖动某张幻灯片,可实现的功能是()

  A.移动幻灯片

  B.删除幻灯片

  C.复制幻灯片

  D.选定幻灯片

  【答案】C

  28.下列选项中,与“学科——数学”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A.植物和松树

  B.大学和中学

  C.动物和化石

  D.暴风和台风

  【答案】A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个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4,9 ,17,35,(),13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56

  B.69

  C.92

  D.111

  【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材料:有学生反映,班级小力偷拿别人的东西,在我的印象里小力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好孩子,于是我找到小力和他谈话,我正准备严厉的和他说,发现他眼神害怕,于是我和他说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需要提前和别人说一下,他点点头,之后我在班里开设了一个“学习用品管理员”的岗位,小力也很耐心的帮助其他同学,找到丢失的`用品,更重要的是班级里再也不会丢东西啦。问题:请用学生观评析该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首先,该老师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面对学生的反馈,老师没有立即对小力进行严厉的指责,而是选择与其进行深入的沟通。在谈话中,老师发现了小力眼神中的害怕,这显示出老师对学生的细微观察和深度理解。这种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也为后续的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该老师坚持教育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谈话中,老师并没有严厉地批评小力,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需要提前和别人说一下。这种教育方式既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避免了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老师还通过设立“学习用品管理员”的岗位,让小力有机会参与班级事务,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此外,该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通过让小力担任“学习用品管理员”,老师不仅让他有机会为班级做出贡献,还培养了他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最后,该老师的行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班级里再也没有丢东西的情况发生,这说明老师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成功。同时,小力也变得更加耐心和乐于助人,这进一步证明了该老师行为的积极效果。综上所述,该老师的行为充分体现了积极的学生观,通过尊重和理解学生、坚持教育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方式,成功地解决了班级中的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1.材料:

  【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于我国教师行为最基本的要求,结合材料,林老师的行为的体现如下几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材料中,林老师讲课认真负责,虽

  然讲课内容少,但是并没有选择像家长质疑的那样,课后给学生进行有偿辅导。坚守廉洁自律。没有违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到了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材料中,林老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面对家长的质疑,也会通过家长会等方式积极沟通解决问题。这体现了其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材料中,林老师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考虑学生的情况对于作业也都是精心挑选,少而精。不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作业。面对后进生,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也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帮助其进步。这体现了林老师关爱学生的特点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材料中,林老师在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特点定向于工风坝,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材料中,林老师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也体现了老师能够为人师表,端正自身的行为。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材料中,林老师不仅在课堂进行积极教学,课后也通过自新的钻研发表多篇。论文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这他自身终身学习的特点。综上林老师能够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遵守中小学道德行为规范。是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32.材料:

  【参考答案】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作文:

  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呢?”“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同学们回答说。“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老师继续问。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河流走弯路,拉长了河流的流程,河流也因此能拥有更大的容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河流就不会水满为患了;还有的说,由于河流的流程拉长,每个单位河段的流速就相对减少,河水对河床的的冲击力也随之减弱,这就起到了保护河床的作用……“同学们,你们说的这些都对。”老师说,“但在我看来,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则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绕道而行,也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②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立意】1.弯路是成长的必经之路2.灵活变通是应对困难的重要策略3.坚持信念,怀揣勇气与智慧,终达目标4.把走弯路看成是一种常态,怀着平常心看待坎坷和挫折5.面对暂时的挫折,也要勇往直前【范文】曲线之美:河流的人生哲学人生,犹如一幅广阔的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充满了曲折与变化。一如河流在广袤的大地上,蜿蜒曲折,绕过无数的障碍,最终汇入大海,我们也在生活的长河中,不断绕开困难,勇往直前。河流为何不走直路,而偏要选择弯路呢?或许,这是因为弯路才是自然界的常态。在自然界中,没有一条河流是完全直线的。这是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绕道而行。正如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们无法避免,只能面对,只能绕过。而正是这些曲折,使河流的流程拉长,拥有了更大的容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河流便能应对自如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3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黄炎培

  C.晏阳初

  D.蔡元培

  1.【答案】A.陶行知

  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一句教育名言,寓意非常高尚,只讲付出,不要任何回报,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A项正确。

  2.下列选项中,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巴班斯基——教学与发展理论

  B.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C.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D.洛扎诺夫——范例教学理论

  2.【答案】B.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加涅关于学习类型的划分和教学观念及条件的转变的思想,也都是以知识的结构和对学生的实质意义为逻辑起点的。这也可以被看作属于结构主义教学论。B项正确。

  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 )开始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答案】B.奴隶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从而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的出现。因此,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B项正确。

  4.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画家。这反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4.【答案】A.遗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题干中,“生而失明”属于遗传素质。A项正确。

  5.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表明( )。

  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

  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

  D.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维护作用

  5.【答案】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综合,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该理论体现的是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B项正确。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权教育方针,并将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表述为( )。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C.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6.【答案】C.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十三篇关于教育的内容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C项正确。

  7.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我国学制主要采用的是(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多轨制

  D.分支型学制

  7.【答案】D.分支型学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制的类型。分支型学制是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代表国家是苏联、中国。D项正确。

  8.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是( )。

  A.综合式和分支式

  B.学科式和活动式

  C.直线式和螺旋式

  D.统一式和分散式

  8.【答案】C.直线式和螺旋式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直线式和螺旋式是课程内容的两种基本逻辑方式。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直线式的逻辑依据是课程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是直线前进的。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呈现的内容的基础,后面呈现的内容是前面呈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螺旋式的逻辑依据是人的认识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的发展规律,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结构相统一。C项正确。

  9.在我国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是( )课程?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地方课程

  D.学科课程

  9.【答案】A.必修课程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是必修课程、经验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A项正确。

  10.为了避免学生考试作弊,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凡在考试中作弊者,一律取消参与各种荣誉评选的资格。这种做法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自我修养法

  D.说服教育法

  10.【答案】B.品德评价法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凡在考试中作弊者,一律取消参与各种荣誉评选的资格,这是对作弊学生的.一种惩罚,是品德评价法的体现。B项正确。

  11.在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中,公正道德阶段是( )岁以后。

  A.10

  B.12

  C.14

  D.16

  11.【答案】B.12岁以后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四个阶段。其中,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公正的奖惩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B项正确。

  12.在一次旅游时,张明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同学王钢。这体现的主要记忆活动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2.【答案】C.再认

  解析:本题考查记忆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再认是指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过程。题干中,张敏一眼认出了同学王钢,这是王钢重新出现在眼前时再一次认出来的。C项正确。

  13.刘庆复习历史科目时,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时间顺序构建了历史知识的框架图。她的学习策略主要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答案】A.组织策略

  解析: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尔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其中,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它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归类策略等。题干所描述的是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图,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属于组织策略。A项正确。

  14.课本中有标记的地方容易被学生关注。这反映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答案】B.选择性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题干中,学生会选择有标记的内容关注,体现了选择性。B项正确。

  15.刘新阅读速度很快,同学们都说她能一目十行。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转移

  15.【答案】C.注意的广度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一目十行体现了注意的范围较大。C项正确。

  16.苏萌为了学好英语,三年来每天早晨朗读英语半小时。这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

  A.果断性

  B.冲动性

  C.灵活性

  D.坚韧性

  16.【答案】D.坚韧性

  解析:本题考查意志的品质。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其中,意志的坚持性也称坚韧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题干中,苏萌三年来坚持每天早晨朗读英语,是坚持不懈的表现,体现了坚韧性。D项正确。

  17.李辉的学习成绩不太好,感到自卑。为求得心理满足,他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多次获得学校长跑冠军。李辉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属于( )。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投射

  17.【答案】B.补偿

  解析:本题考查挫折的应对。常见挫折的应对方式主要有升华、补偿、退行、幽默、宣泄、认同、文饰、投射等。其中,补偿是指个体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用另一种目标来代替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从而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题干中,李辉通过长跑冠军这一头衔来弥补自身成绩不好的劣势,体现了补偿这一应对方式。B项正确。

  18.张老师在班会上引导学生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张老师激发的是学生的( )学习动机?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18.【答案】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相关联,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学生内化了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的结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是一种间接动机。根据动机作用与学习活动的远近关系,学习动机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是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长远目标,因此该动机属于远景性动机。D项正确。

  19.孙英同学对同学汪丽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主动让座的行为感到气愤,孙英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9.【答案】B.道德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题干中孙英同学对汪丽的行为感到气愤正是评价他人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B项正确。

  20.梅老师把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要把他们以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目标。梅老师运用的教学策略属于( )。

  A.合作学习。

  B.接受学习。

  C.替代学习。

  D.直接学习。

  20.【答案】A.合作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策略的类型。其中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是一种由能力各异的多名学生组成小组,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题干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老师把学生分组,学生共同完成小组目标符合合作学习的内涵,A项正确。

  21.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学生的动机水平、年级特点和个体差异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这说明王老师具有哪种教学能力?(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监控能力

  D.计划能力

  21.【答案】C.监控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其中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题干中王老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体现了教学监控能力。C项正确。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人格具有可塑性。

  22.【参考答案】

  表述正确。

  人格具有可塑性。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短时间的稳定性,但是纵观一生,它还是可以被塑造的。人格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身心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

  故表述正确。

  23.教学就是智育。

  23.【参考答案】

  此说法错误。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故表述错误。

  24.教育目的不等于学校的培养目标。

  24.【参考答案】

  表述正确。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因此,教育目的不等于学校的培养目标。

  故表述正确。

  25.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

  25.【参考答案】

  表述错误。

  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是指课堂群体中,在师生间和学生间交流基础上形成的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伴随着情感上的满意或不满意状态的师生间、学生间比较稳定的心理联系。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生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故表述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6.【参考答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观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③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27.简述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途径。

  27.【参考答案】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②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8.简述学校德育的陶冶法及其运用的具体要求。

  28.【参考答案】

  (1)基本含义: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2)运用的基本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环境。

  ②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29.简述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表现形式。

  29.【参考答案】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课程计划的构成:①培养目标。②教学科目的设置(核心和首要问题)。③学科顺序。④课时分配。⑤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的内容:①前言。②课程目标。③内容标准。④实施建议。⑤附录。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

  20世纪50年代,国外有一位教育专家发现,有些孩子不论用什么方法,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传统上,人们会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家庭或者教师没有尽到责任,但是他发现这些家庭和教师都非常尽责,孩子的成绩依然没有任何改观。而且在每一个学校都有相当数量这样的学生,于是他推测会不会和他们自身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内分泌医生,让他来看看这些孩子和普通孩子之间有什么不同。这位医生对这些孩子的内分泌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通常基础代谢水平和睾酮素的分泌量远远高于同龄人,因此这些孩子过分喜欢表现自己。如果高到一定水平以后,这些孩子的大脑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只要这些孩子的这两个内分泌指标,一直明显高于阈值的话,实际上用任何教育方法,都无法改变这些孩子的行为,因为他们的大脑在替他们做主。这位内分泌医生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有一些孩子也会逐渐变得听话,但实际上并不是老师或者家长的作用,而是这些孩子的内分泌水平达到了正常。由此,该教育专家认为,学校中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身体的内分泌水平有关,而与家长、教师的努力无关。

  问题: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理论,分析案例中教育专家的观点。(18分)

  30.【参考答案】

  (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理论来分析,该专家的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是有偏颇的,错误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的发展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题干中“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通常基础代谢水平和睾酮素的分泌量远远高于同龄人,因此这些孩子过分喜欢表现自己。”体现的就是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②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③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中,教育专家认为,学校中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身体的内分泌水平有关,而与家长、教师的努力无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属于遗传决定论,只关注了遗传素质对人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教育、环境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31.材料:

  上生物课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有关知识,李老师根据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他先让学生学习“神经系统”的一般知识,分析神经系统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共同构成“神经系统”,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进而厘清“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比较“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同,以此促进学生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

  问题:

  (1)请解释“先行组织者”的含义。(6分)

  (2)请结合李老师的做法,说明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的作用。(12分)

  31.【参考答案】

  (1)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2)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践行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习新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其保持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中的重点部分;②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③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以便更好地建立联系。案例中李老师先让学生学习“神经系统”的一般知识,是在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学习提供一个大框架,进而厘清“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新内容与已有知识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故在教学中我们应学习李老师的做法。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相关文章:

四级真题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10-11

历年自考真题(精选10篇)09-24

2024下半年教资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0-08

2024年上半年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10-08

英语二历年真题(精选5卷)09-30

英语历年自考真题(精选10篇)09-27

上海自考历年真题(精选10卷)09-30

江苏自考历年真题(通用10篇)09-24

教资考试的说说04-05

自考英语历年真题答案(通用10篇)09-27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考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考点是经常被考察的,这些考点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资历年真题,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1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2.“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表明教育的本质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传递人类文化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3.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世界观教育,并指明实现

  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4.在小学阶段,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主要将道德规范( )

  A具体化和人格化

  B标准化和系统化

  C标准化和制度化

  D人格化和系统化

  5.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美国为蓝本,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制

  A壬寅学制

  B葵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葵丑学制

  6.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繁重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7.夏季,师生在操场上活动遇到雷雨天气,安全的做法是( )

  A站在空旷的地方

  B在大树下躲雨

  C在建筑物下躲雨

  D立即进入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

  8.及时复习是学生记忆学习材料的有效策略,依据遗忘规律的( )

  A先快后慢

  B时快时慢

  C先慢后快

  D呈倒U型

  9.小明思维与行动敏捷活泼,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气质属于( )

  A多血

  B胆汁

  C粘液

  D抑郁

  10.小学生学习加法是,需要用小石子,小木棒等完成计算,依据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五阶段模型,智力出活动处于( )

  A 活动定向阶段

  B 无声外部语言活动

  C 内部言语阶段

  D 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11.小红非常喜欢数学,对于数学总是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动机属于( )

  A成就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2 小学三四年级思维发生质变( )

  A从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

  B 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直观动作思维

  C 从具体动作思维过渡到初步抽象思维

  D 从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初步抽象思维

  13小学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类依据( )

  A课程内容组织结构

  B课程设置要求

  C课程内容固有属性

  D课程管理层次

  14教学设计,“参与,研究,探讨...”等表达属于(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行为与结果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评价应该采用( )

  A百分

  B等级

  C评语

  D等级加评语

  16基础教育改革中,设置课程开发,顺序分配的指导性文件(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培养方法

  D教学大纲

  17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体现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

  A**取向

  B 创生取向

  C**取向

  D**取向

  18在下列选自《学记》的'语句中,体现教学语言简约生动( )

  A学不躐等

  B开而弗达

  C禁于未发

  D罕譬而喻

  19讲完长方形面积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自己测量一下自己房间的面积,王老师的教学方法属于( )

  A实践研究

  B实验教学

  C实习作业

  D实物演示

  20强强学习一般,但劳动积极,老师奖励一朵小红书,评价属于(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22.简述小学德育中实施奖惩的基本要素。

  23.简述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学校开展座谈会,学生反应王老师有很多问题,不太喜欢王老师,学校告知王老师,王老师在班里斥责学生,并哭泣,后来学生给王老师写了纸条,不是不喜欢王老师,是王老师上课经常因为小事就发脾气,整天提醒吊胆,没有想到这次反应给老师带来困扰,王老师看到后也很后悔。

  (1)如何看待学生的行为

  (2)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25.材料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40分)

  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题为中文与社会,27题为数学与科学,28题为英语,29题为音乐,30题为体育,31题为美术。

  26.中文与社会

  《场景歌》从国家通用语文文字中分析上述文本知道二年级学习文本,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与方法。

  27.数学与科学

  28.英语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9.音乐

  30.体育

  31.美术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2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何老师上课时很少提教材上有现成答案的题,而是提一些容易引起学生讨论的问题。

  A.忽视文化知识的传播

  B.注重学科结构的完善

  C.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D.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答案】D

  2.某小学举办运动会,为营造气氛,学校从五年级挑选40名女生,让她们穿高跟鞋化浓妆组成模特方队。开幕式上,这个方阵的出现引起了轰动。该校的做法()

  A.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

  B.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

  C.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D.不符合教育公平要求

  【答案】C

  3.校长在期末总结会上说:“XX学生成绩远超其他学校,成功的法宝就是把最好的资源集中在语文、教学、英语单科上,并缩减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将缩减()

  A.有利于教育质量提升。

  B.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C.有利于重点学科学习。

  D.不利于教师自我提升。

  【答案】B

  4.新入职的杨老师为了上好课,积极研究学科教学知识,主动向教研员请教,还坚持写教学日志。对杨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注重专家引领

  B.注重自我研修

  C.注重自我反思

  D.注重校本研修

  【答案】D

  5.某新建居民区需设置一所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关于该学校的建设,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应在该居民区建成前交付使用

  B.应与该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

  C.可在该居民区建成后调整规划

  D.可根据该居民区入住情况取消设置

  【答案】B

  6.【答案】B义务教育

  7.【答案】C教育行政部门

  8.【答案】C教育行政部门

  9.【答案】C未成年人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10.【答案】C责令矫治

  11.【答案】A李某父亲

  12.【答案】A人民教育

  13.【答案】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答案】D教育方法的迁移性

  15.【答案】D良好的人格修养

  16.【答案】A精神性

  17.【答案】D银杏

  18.【答案】A多普勒效应

  19.为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xx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把八字方针发展为十六字方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十六字方针的是()

  A.长期共存

  B.休戚相关

  C.互相监督

  D.肝胆相照

  【答案】B

  20.文庙在中国古代是庙学合一的建筑群,大多是各地的最高学府,在日本、东南亚和朝鲜也有设立,它所供奉和祭祀的人物是()

  A孔子

  B.屈原

  C.诸葛亮

  D.文天祥

  【答案】A

  21.中国古钱币多为金属铸币,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成色,两面多有文字标记以铜钱、银锭为主,也有铁钱、铅钱、金饼等。圆形方孔是中国古代铜钱的基本造型。下列选项中,最早出现的圆形方孔钱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永乐通宝

  【答案】A

  22.“百科全书”是以条目为单元,汇集阐述各科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较完备的辞书。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编辑出版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上影响巨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现代百科全书。这部《百科全书》的主编是()

  A.培根

  B.席勒

  C.狄德罗

  D.伏尔泰

  【答案】C

  23.(图缺)右图是一幅中国画作品,其所给的《水浒传》人物是()

  A.关胜

  B.李逵

  C.林冲

  D.武松

  【答案】C

  24.奥地利作家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数百首舞曲,《蓝色多瑙河》是其代表作之一,该曲以旋转舞步的快速律动为特征,通常用以伴奏的舞蹈是()

  A.伦巴

  B.波尔卡

  C.探戈

  D.华尔兹

  【答案】D

  25.打击乐器指由于敲打乐器本身而发音的一类乐器,音色因乐器材料的不同而各异。我国古代发明了多种打击乐器,下列选项中,多以石和玉为材料的打击乐器是()

  A.钟

  B.

  C.磬

  D.鼓

  【答案】C

  26.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如果删除了桌面上某个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目标则该应用程序的状态是()

  A.已被删除

  B.未被删除

  C.不能使用

  D.功能受限

  【答案】B

  27.在PowerPoint幻灯片浏览视图下,按住Ctrl键并拖动某张幻灯片,可实现的功能是()

  A.移动幻灯片

  B.删除幻灯片

  C.复制幻灯片

  D.选定幻灯片

  【答案】C

  28.下列选项中,与“学科——数学”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A.植物和松树

  B.大学和中学

  C.动物和化石

  D.暴风和台风

  【答案】A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个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4,9 ,17,35,(),13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56

  B.69

  C.92

  D.111

  【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材料:有学生反映,班级小力偷拿别人的东西,在我的印象里小力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好孩子,于是我找到小力和他谈话,我正准备严厉的和他说,发现他眼神害怕,于是我和他说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需要提前和别人说一下,他点点头,之后我在班里开设了一个“学习用品管理员”的岗位,小力也很耐心的帮助其他同学,找到丢失的`用品,更重要的是班级里再也不会丢东西啦。问题:请用学生观评析该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首先,该老师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面对学生的反馈,老师没有立即对小力进行严厉的指责,而是选择与其进行深入的沟通。在谈话中,老师发现了小力眼神中的害怕,这显示出老师对学生的细微观察和深度理解。这种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也为后续的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该老师坚持教育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谈话中,老师并没有严厉地批评小力,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需要提前和别人说一下。这种教育方式既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避免了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老师还通过设立“学习用品管理员”的岗位,让小力有机会参与班级事务,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此外,该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通过让小力担任“学习用品管理员”,老师不仅让他有机会为班级做出贡献,还培养了他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最后,该老师的行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班级里再也没有丢东西的情况发生,这说明老师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成功。同时,小力也变得更加耐心和乐于助人,这进一步证明了该老师行为的积极效果。综上所述,该老师的行为充分体现了积极的学生观,通过尊重和理解学生、坚持教育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方式,成功地解决了班级中的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1.材料:

  【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于我国教师行为最基本的要求,结合材料,林老师的行为的体现如下几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材料中,林老师讲课认真负责,虽

  然讲课内容少,但是并没有选择像家长质疑的那样,课后给学生进行有偿辅导。坚守廉洁自律。没有违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到了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材料中,林老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面对家长的质疑,也会通过家长会等方式积极沟通解决问题。这体现了其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材料中,林老师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考虑学生的情况对于作业也都是精心挑选,少而精。不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作业。面对后进生,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也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帮助其进步。这体现了林老师关爱学生的特点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材料中,林老师在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特点定向于工风坝,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材料中,林老师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也体现了老师能够为人师表,端正自身的行为。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材料中,林老师不仅在课堂进行积极教学,课后也通过自新的钻研发表多篇。论文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这他自身终身学习的特点。综上林老师能够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遵守中小学道德行为规范。是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32.材料:

  【参考答案】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作文:

  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呢?”“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同学们回答说。“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老师继续问。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河流走弯路,拉长了河流的流程,河流也因此能拥有更大的容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河流就不会水满为患了;还有的说,由于河流的流程拉长,每个单位河段的流速就相对减少,河水对河床的的冲击力也随之减弱,这就起到了保护河床的作用……“同学们,你们说的这些都对。”老师说,“但在我看来,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则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绕道而行,也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②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立意】1.弯路是成长的必经之路2.灵活变通是应对困难的重要策略3.坚持信念,怀揣勇气与智慧,终达目标4.把走弯路看成是一种常态,怀着平常心看待坎坷和挫折5.面对暂时的挫折,也要勇往直前【范文】曲线之美:河流的人生哲学人生,犹如一幅广阔的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充满了曲折与变化。一如河流在广袤的大地上,蜿蜒曲折,绕过无数的障碍,最终汇入大海,我们也在生活的长河中,不断绕开困难,勇往直前。河流为何不走直路,而偏要选择弯路呢?或许,这是因为弯路才是自然界的常态。在自然界中,没有一条河流是完全直线的。这是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绕道而行。正如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们无法避免,只能面对,只能绕过。而正是这些曲折,使河流的流程拉长,拥有了更大的容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河流便能应对自如

  小学教资历年真题3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黄炎培

  C.晏阳初

  D.蔡元培

  1.【答案】A.陶行知

  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一句教育名言,寓意非常高尚,只讲付出,不要任何回报,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A项正确。

  2.下列选项中,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巴班斯基——教学与发展理论

  B.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C.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D.洛扎诺夫——范例教学理论

  2.【答案】B.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加涅关于学习类型的划分和教学观念及条件的转变的思想,也都是以知识的结构和对学生的实质意义为逻辑起点的。这也可以被看作属于结构主义教学论。B项正确。

  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 )开始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答案】B.奴隶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从而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的出现。因此,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B项正确。

  4.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画家。这反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4.【答案】A.遗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题干中,“生而失明”属于遗传素质。A项正确。

  5.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表明( )。

  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

  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

  D.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维护作用

  5.【答案】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综合,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该理论体现的是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B项正确。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权教育方针,并将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表述为( )。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C.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6.【答案】C.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十三篇关于教育的内容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C项正确。

  7.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我国学制主要采用的是(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多轨制

  D.分支型学制

  7.【答案】D.分支型学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制的类型。分支型学制是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代表国家是苏联、中国。D项正确。

  8.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是( )。

  A.综合式和分支式

  B.学科式和活动式

  C.直线式和螺旋式

  D.统一式和分散式

  8.【答案】C.直线式和螺旋式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直线式和螺旋式是课程内容的两种基本逻辑方式。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直线式的逻辑依据是课程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是直线前进的。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呈现的内容的基础,后面呈现的内容是前面呈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螺旋式的逻辑依据是人的认识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的发展规律,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结构相统一。C项正确。

  9.在我国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是( )课程?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地方课程

  D.学科课程

  9.【答案】A.必修课程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是必修课程、经验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A项正确。

  10.为了避免学生考试作弊,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凡在考试中作弊者,一律取消参与各种荣誉评选的资格。这种做法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自我修养法

  D.说服教育法

  10.【答案】B.品德评价法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凡在考试中作弊者,一律取消参与各种荣誉评选的资格,这是对作弊学生的.一种惩罚,是品德评价法的体现。B项正确。

  11.在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中,公正道德阶段是( )岁以后。

  A.10

  B.12

  C.14

  D.16

  11.【答案】B.12岁以后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四个阶段。其中,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公正的奖惩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B项正确。

  12.在一次旅游时,张明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同学王钢。这体现的主要记忆活动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2.【答案】C.再认

  解析:本题考查记忆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再认是指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过程。题干中,张敏一眼认出了同学王钢,这是王钢重新出现在眼前时再一次认出来的。C项正确。

  13.刘庆复习历史科目时,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时间顺序构建了历史知识的框架图。她的学习策略主要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答案】A.组织策略

  解析: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尔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其中,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它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归类策略等。题干所描述的是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图,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属于组织策略。A项正确。

  14.课本中有标记的地方容易被学生关注。这反映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答案】B.选择性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题干中,学生会选择有标记的内容关注,体现了选择性。B项正确。

  15.刘新阅读速度很快,同学们都说她能一目十行。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转移

  15.【答案】C.注意的广度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一目十行体现了注意的范围较大。C项正确。

  16.苏萌为了学好英语,三年来每天早晨朗读英语半小时。这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

  A.果断性

  B.冲动性

  C.灵活性

  D.坚韧性

  16.【答案】D.坚韧性

  解析:本题考查意志的品质。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其中,意志的坚持性也称坚韧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题干中,苏萌三年来坚持每天早晨朗读英语,是坚持不懈的表现,体现了坚韧性。D项正确。

  17.李辉的学习成绩不太好,感到自卑。为求得心理满足,他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多次获得学校长跑冠军。李辉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属于( )。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投射

  17.【答案】B.补偿

  解析:本题考查挫折的应对。常见挫折的应对方式主要有升华、补偿、退行、幽默、宣泄、认同、文饰、投射等。其中,补偿是指个体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用另一种目标来代替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从而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题干中,李辉通过长跑冠军这一头衔来弥补自身成绩不好的劣势,体现了补偿这一应对方式。B项正确。

  18.张老师在班会上引导学生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张老师激发的是学生的( )学习动机?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18.【答案】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相关联,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学生内化了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的结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是一种间接动机。根据动机作用与学习活动的远近关系,学习动机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是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长远目标,因此该动机属于远景性动机。D项正确。

  19.孙英同学对同学汪丽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主动让座的行为感到气愤,孙英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9.【答案】B.道德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题干中孙英同学对汪丽的行为感到气愤正是评价他人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B项正确。

  20.梅老师把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要把他们以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目标。梅老师运用的教学策略属于( )。

  A.合作学习。

  B.接受学习。

  C.替代学习。

  D.直接学习。

  20.【答案】A.合作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策略的类型。其中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是一种由能力各异的多名学生组成小组,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题干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老师把学生分组,学生共同完成小组目标符合合作学习的内涵,A项正确。

  21.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学生的动机水平、年级特点和个体差异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这说明王老师具有哪种教学能力?(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监控能力

  D.计划能力

  21.【答案】C.监控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其中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题干中王老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体现了教学监控能力。C项正确。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人格具有可塑性。

  22.【参考答案】

  表述正确。

  人格具有可塑性。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短时间的稳定性,但是纵观一生,它还是可以被塑造的。人格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身心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

  故表述正确。

  23.教学就是智育。

  23.【参考答案】

  此说法错误。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故表述错误。

  24.教育目的不等于学校的培养目标。

  24.【参考答案】

  表述正确。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因此,教育目的不等于学校的培养目标。

  故表述正确。

  25.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

  25.【参考答案】

  表述错误。

  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是指课堂群体中,在师生间和学生间交流基础上形成的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伴随着情感上的满意或不满意状态的师生间、学生间比较稳定的心理联系。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生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故表述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6.【参考答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观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③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27.简述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途径。

  27.【参考答案】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②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8.简述学校德育的陶冶法及其运用的具体要求。

  28.【参考答案】

  (1)基本含义: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2)运用的基本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环境。

  ②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29.简述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表现形式。

  29.【参考答案】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课程计划的构成:①培养目标。②教学科目的设置(核心和首要问题)。③学科顺序。④课时分配。⑤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的内容:①前言。②课程目标。③内容标准。④实施建议。⑤附录。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

  20世纪50年代,国外有一位教育专家发现,有些孩子不论用什么方法,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传统上,人们会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家庭或者教师没有尽到责任,但是他发现这些家庭和教师都非常尽责,孩子的成绩依然没有任何改观。而且在每一个学校都有相当数量这样的学生,于是他推测会不会和他们自身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内分泌医生,让他来看看这些孩子和普通孩子之间有什么不同。这位医生对这些孩子的内分泌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通常基础代谢水平和睾酮素的分泌量远远高于同龄人,因此这些孩子过分喜欢表现自己。如果高到一定水平以后,这些孩子的大脑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只要这些孩子的这两个内分泌指标,一直明显高于阈值的话,实际上用任何教育方法,都无法改变这些孩子的行为,因为他们的大脑在替他们做主。这位内分泌医生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有一些孩子也会逐渐变得听话,但实际上并不是老师或者家长的作用,而是这些孩子的内分泌水平达到了正常。由此,该教育专家认为,学校中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身体的内分泌水平有关,而与家长、教师的努力无关。

  问题: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理论,分析案例中教育专家的观点。(18分)

  30.【参考答案】

  (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理论来分析,该专家的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是有偏颇的,错误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的发展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题干中“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通常基础代谢水平和睾酮素的分泌量远远高于同龄人,因此这些孩子过分喜欢表现自己。”体现的就是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②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③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中,教育专家认为,学校中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身体的内分泌水平有关,而与家长、教师的努力无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属于遗传决定论,只关注了遗传素质对人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教育、环境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31.材料:

  上生物课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有关知识,李老师根据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他先让学生学习“神经系统”的一般知识,分析神经系统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共同构成“神经系统”,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进而厘清“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比较“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同,以此促进学生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

  问题:

  (1)请解释“先行组织者”的含义。(6分)

  (2)请结合李老师的做法,说明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的作用。(12分)

  31.【参考答案】

  (1)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2)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践行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习新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其保持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中的重点部分;②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③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以便更好地建立联系。案例中李老师先让学生学习“神经系统”的一般知识,是在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学习提供一个大框架,进而厘清“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新内容与已有知识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故在教学中我们应学习李老师的做法。